決定孩子三年數學成績的是什麼?半數家長看完才醒悟!

初中孩子學數學,哪一方面能力最重要呢?答案是分析與計算能力,而計算能力又是重中之重!

計算的重要性

從學生面臨的客觀因素講:初一階段剛開學就會學到有理數,絕對值,倒數,相反數,一元一次方程,單項式和多項式等基本的計算問題,每一個知識點都脫離不了計算的考察。整式,方程,不等式等後續重要知識點都基於有理數的計算。後續的分式計算更凸顯了孩子的計算問題。


決定孩子三年數學成績的是什麼?半數家長看完才醒悟!


學生遇到的計算問題

1

計算思路誤區很多孩子遇到計算題,遇到多符號的混合運算,往往如同站在了多叉路口,不知該往哪個方向走。

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呢?搞清楚了運算順序,卻忽略了乘法分配律或其他運算律,從頭死算到結尾。我每次給初一的孩子上課時,遇到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先講明白計算的三大原則,“從高到低,從左到右,括號從內到外”;再給孩子一個口訣,叫“五湊一拆”,具體講“五湊”指的是“湊整、湊零、湊分母、湊倒數、湊符號”,“一拆”指的是“拆帶分數”。

把握這幾個基本的計算方法,再針對性的進行強化練習時,孩子不再是盲目的計算訓練,而是再訓練方法。這個很重要!因為孩子是有目的,而不是在盲無目的的刷題的感覺。

2

計算技巧的缺失計算題目有一些常用的高端方法,能夠簡化計算的過程,並且提高計算的精準度。

例如計算等比數列求和的問題上,死記結果公式是沒有意義的。一旦提醒變換,不再單純是等比數列,孩子可能就會丟分。但孩子如果理解深層次推導方法是錯位相減,並加以靈活運算,或許思路就通了。對於中考要衝刺滿分的學員,這一部分的學習是相當重要的。


決定孩子三年數學成績的是什麼?半數家長看完才醒悟!


3

解題步驟不規範

以孩子初一面臨最常見的考試題型:解方程為例進行分析,解方程分五步: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併同類項--化係數為一 。每一步都有15%-25%的失誤可能性。

為何頻繁出現這種問題

1

從客觀因素分析,中學負號的加入,深化了加減混合運算,高等計算符號比如絕對值和乘方等符號的加入,要求孩子對計算邏輯有更深的理解和運用。計算的嚴謹性和技巧性也是孩子面臨的一大難題。

2

從主觀上分析,孩子從小學帶上來的壞習慣也很多:

只注意結果不寫過程,所謂的虎頭蛇尾;

字跡潦草,-1看起來像7,

做完作業一問,自己都支支吾吾看不清楚寫的什麼,

等號不對應寫,寫著往右歪,空白都沒了,就想著跳步趕緊給出答案;

輔助線不用鉛筆,簽字筆畫錯了用塗改帶一抹,結果圖看不清了要求換試卷,怎麼可能呢?

自己的圖都看不到了還如何做題呢!

不復習,不預習,概念理解不牢,邊做題看看書,甚至不理解定理如何推導的,只想著如何用定理解決問題,一旦題型變化,死題變活題,孩子就懵了;

不總結錯題,錯了再改,改了再錯。

父母常說孩子不長記性,如何避免同一個錯誤犯兩次才是孩子進步的起點之一。否則每次花1-2小時參加考試的目的就達不到查缺補漏的意義,刷題100道可能就為了發現可能出現問題的3-4道而已。孩子的這些問題往往自己意識不到,覺得計算問題了解就過去了,即使錯誤了對於成績影響也不大。但拖到初二他們會發現自己再想發力會力不從心,因為問題積累的太多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初一“不分上下”的時候,孩子們有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感覺,壞習慣保留了一年,心裡總想著等考試我再寫的具體工整一點。等到了初二“兩極分化”的時候,想要短時間內修正固有的習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決定孩子三年數學成績的是什麼?半數家長看完才醒悟!


如何解決計算問題

每次作業都相當於一次考試,小測不失誤,大測才能減少失誤。要明白,真在大考試的時候,孩子考慮的往往不是細心那麼簡單,要保證每道題做的準確、迅速、工整,面面俱到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再遇到一個難題腦袋一蒙,想著完蛋了,成為不了考場中的那一匹黑馬了,而且爸爸媽媽承諾的旅遊計劃也要泡湯了。

如何避免這種雪上加霜的悲劇發生呢?

1

首先,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什麼意思呢,每一套試卷,首先不能放過每一道難題,要有鑽研的勁頭。有的時候看一個同學為了一道題,一天吃不香,睡不著,終於相互想出來了那種心情是無法比擬的。

別人可能會想,幹嘛這麼拼命呢,瞅一眼答案不就出來了。要明白,這種較勁,不是為了一道題,而是鍛鍊自己的鑽研精神和信心以及思路的靈活轉換。如果平時遇到一道題你就放棄,請問考試中孩子會懂得堅持嗎?孩子會理解堅持的意義嗎?那麼信心也是一個道理,平時遇到問題都有信心解決,考試中遇到難題第一想法是幹勁十足,相信自己有辦法解決。

再者,平時的難題,一個思路不通孩子會換一個思路想問題,而不愛專研的孩子就是一根筋走到底,他的心裡只有一種解決方法,再無其他。何談靈活運用呢。如果一道題你有五種方法,彼此融會貫通,請問你是否有信心做對類似的題目呢?

2

其次,由上面方法就得出第二個結論:做筆記,善於思考和總

結。為的是下一次遇到難題把這些思路都能用上。

3

第三,解題的規範性+訓練。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我父親常勸導我一句話,“先把課本讀厚,再把課本讀薄”。其餘時間幾乎沒有在我學習上費過心思,全拼自己的自學自悟。學習也一樣,見得題目多了,理解的技巧熟練了,可以避免計算誤區和一些彎路。所以必要的計算練習是不可或缺的。有指導性和針對性的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

總體而言,學校不可能針對於計算方面組織針對性的大規模的考試,也沒有時間專門組織,而是會在每一次的考試中設置專門的計算題型。所以一旦出現了計算問題也可能只是大體體現在成績和排名上,孩子自己不容易發現問題,草草歸咎為馬虎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