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教父還是過氣歌手?他寧願自降身價:叫我“搖滾孫子”都行!

2018年11月20日,電影《生活萬歲》選取了崔健2015年的歌《陽光下的夢》做主題曲併發布了mv。從歌裡看,崔健還是老樣子,透著一股子倔強中的絕望。崔健唱:“我的汗水在流,可我的心寒冷”。批判依舊,思考依舊,可已經沒多少人願意去傾聽他的寒冷。

搖滾教父還是過氣歌手?他寧願自降身價:叫我“搖滾孫子”都行!

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崔健只是一個符號。大多數年輕人對他的印象就是“那個總戴著五角星帽子唱搖滾的唄”,反正總有幾分不入流。可是經歷過80年代的人,都知道崔健當年有多牛逼。

搖滾教父還是過氣歌手?他寧願自降身價:叫我“搖滾孫子”都行!

中國近代有兩個文藝傑出的時代,一個是民國時期,一個是20世紀80年代。百廢待興的時候,容易出大師,容易出現石破天驚的輝煌。80年代的內地音樂有很多唱將,田震、毛阿敏、成方圓等都是各領風騷。但如果論到給人心的震撼和影響,他們都得站在崔健後邊。

搖滾教父還是過氣歌手?他寧願自降身價:叫我“搖滾孫子”都行!

那個年代真誠而且瘋狂,精神的專一往往和物質的貧乏共生。1986年5月9日晚,“世界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會,崔健第一次登臺演出,唱的是《一無所有》,臺下觀眾有質疑,更多的是激動,是吶喊,不僅因為這種全新的音樂形式,更多的是心靈上的震撼。

搖滾教父還是過氣歌手?他寧願自降身價:叫我“搖滾孫子”都行!

“我要給你我的追求,還有我的自由,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這是當時多少中國人心境的寫照。曾經我們什麼都有,現在我們兩手空空,這個集體到底會走向何方?觀眾從崔健的音樂裡打了一劑強心針。

打那之後,崔健火了。所到之處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幾乎沒有人能坐著聽完崔健的演唱,不讓賣啤酒就喝可樂代替。群情激奮被還以“太具有煽動性”為由,取消過崔健的演唱。下一次引發這種全民狂歡的,恐怕就是2005年《超級女聲》的比賽了。

搖滾教父還是過氣歌手?他寧願自降身價:叫我“搖滾孫子”都行!

這些事蹟,說起來輝煌,但畢竟也是當年了。2015年崔健參加《中國之星》,被導演一口一個地稱“搖滾教父”,他坦言自己不喜歡被叫“搖滾之父”,並自嘲叫他“搖滾孫子”都行。可當下的搖滾歌壇卻實實在在成了市場的孫子,讓位給資本。所以才會有人說,“搖滾已死”。

搖滾教父還是過氣歌手?他寧願自降身價:叫我“搖滾孫子”都行!

中國內地搖滾的黃金時代,大概只有1986——1994這短短的八年。從1994年“中國搖滾樂新勢力”紅磡演唱會以後,內地的搖滾開始迅速走下坡路,回到邊緣化的位置。

搖滾教父還是過氣歌手?他寧願自降身價:叫我“搖滾孫子”都行!

經濟向好了,人們手裡有錢了,都願意聽點、看點娛樂性強的、輕鬆的東西,家國情懷,批判思考,沒幾個人再願意去碰了。即使是搖滾本身,也存在著很強的泛娛樂化傾向。

當年的一批搖滾先鋒,何勇瘋了,竇唯成仙了,鮑家街43號解散,汪峰去歌頌光明瞭。歌頌光明還叫什麼搖滾?在當年那一批人手裡,搖滾是悲憫,是思考,是人性的深層探究。

搖滾教父還是過氣歌手?他寧願自降身價:叫我“搖滾孫子”都行!

可是現在呢,搖滾是“不搖就滾”,是標榜自己與眾不同的藉口,是優越感的來源。很多人自詡為“搖滾青年”,也只是留稍長的頭髮,去音樂節蹦兩下,發個朋友圈。搖滾的深度,廣度,對他們來說遠沒有明天吃什麼重要。沒有人,音樂質量也不比當年,搖滾的沒落可以說是註定的結局。

搖滾教父還是過氣歌手?他寧願自降身價:叫我“搖滾孫子”都行!

既然搖滾已死,就算崔健貴為“搖滾教父”,也做不到獨善其身。2011年某場演唱會,崔健挽著袖子讓觀眾站起來,冷場了,沒幾個人呼應。崔健的憤怒依舊,但是他顯然輸給了漠然的觀眾。這位真正的時代偶像,向一代人輸出過價值觀的那種,出場時帶著一身光輝,退場時只有黯然。

搖滾教父還是過氣歌手?他寧願自降身價:叫我“搖滾孫子”都行!

老崔唱:“現實像條狗,就在你面前顫抖。就在你的繩下行走,快放開你的手”。我們的確是比80年代富裕了很多,可當時那種精神內核正是我們現在所缺的。只有從崔健的嘶吼裡,我們還能追憶一下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