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頻繁吃奶是為什麼?這幾個原因媽媽應該弄清楚

在母乳餵養的路上,媽媽們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寶寶吃奶時間很長,感覺老是吃不夠,吃完奶過不久有要吃,雖然在吃奶的過程中,媽媽可以聽到寶寶又吞有咽的聲音,但是吃奶次數太頻繁,也讓媽媽們感覺到筋疲力盡。

頻繁吃奶是新生兒的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很多新手爸媽就很擔心這樣下去,寶寶會不會吃撐了?

新生兒頻繁吃奶的原因:

1、胃容量小

寶寶出生時胃只有玻璃珠那麼大,到了半個月左右,胃才長到像雞蛋一樣大,吃一點就飽了,但是母乳又容易消化,過不了一會就餓了。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媽媽只需要滿足寶寶,多喂幾次就好了。

寶寶頻繁吃奶是為什麼?這幾個原因媽媽應該弄清楚

2、力氣小,吞嚥能力差

有的小寶寶,特別是早產兒,由於吃奶力氣小,吞嚥能力較差,每次吃奶也要吃很久,但是吃久了寶寶會感覺很累,沒力氣了,就會停下來休息,媽媽誤以為寶寶已經吃飽了,但實際上寶寶根本沒吃飽,所以很快就餓了,又要找奶吃。

這個時候媽媽要注意餵奶的姿勢,儘量讓寶寶含住整個乳頭和乳暈。另外,對於吞嚥差的寶寶,要勤餵奶,讓寶寶多練習吮吸,次數多了,吞嚥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的。

3、只吃到前奶

我們都知道,母乳分前奶和後奶,前奶比較稀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質,而後奶比較濃稠,主要成分是脂肪,前奶相當於是寶寶的開胃菜,是用來解渴的,而後奶才是真正能讓寶寶填飽肚子的。

如果寶寶吃了一會,媽媽就急著換乳房喂的話,往往會導致寶寶只吃到前奶,而吃不到後奶,這樣寶寶也會很快就餓的。

所以,媽媽餵奶時不要急於換邊喂,儘量一邊喂久一點,一般是一側喂10-15分鐘就可以吃到後奶了。

寶寶頻繁吃奶是為什麼?這幾個原因媽媽應該弄清楚

4、母乳質量不好

寶媽的母乳質量不好,奶比較稀薄,不抗飽,寶寶就容易餓,吃奶次數自然就比較頻繁了。

所以當寶寶老是頻繁吃奶時,媽媽最好檢測下是不是自己的奶質量不好,如果是母乳質量不好的話,首先,媽媽要給自己信心,多吃魚類、肉類、豆類、蛋類、奶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和湯水。另外,水果蔬菜也不要忘了補充一些,這樣才能保證營養均衡,對奶水的質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

5、寶寶缺乏安全感

寶寶出生不久,對這個世界還不熟悉,也還沒有很好的適應,會缺乏安全感。乳頭自然就成了寶寶安全感的唯一來源,寶寶含著媽媽的乳頭,會讓寶寶感到特別安心。但是沒有了乳頭,寶寶沒有了這樣的安全感,特別不踏實,所以就會頻繁的找媽媽要奶吃。

媽媽要多陪伴寶寶,多和寶寶說說話,撫摸寶寶,這樣寶寶會覺得有安全感,自然就不再需要用乳頭來安慰自己了,媽媽也可以逐漸減少吃奶的頻率。

寶寶頻繁吃奶是為什麼?這幾個原因媽媽應該弄清楚

6、猛漲期

寶寶出生兩三週內,會經歷一個猛漲期,寶寶經歷猛漲期的時候,也會頻繁吃奶,睡覺也不踏實,這是因為寶寶在長身體,身體發育需要那麼多奶量,餓得很快,只有不停的吃奶才能夠滿足。當然,猛漲期時,寶寶還會有脾氣暴躁,稍不如意就會哭鬧的表現。

在猛漲期,寶寶吃奶是他正常的生理需求,媽媽應該給寶寶餵奶,而且猛漲期一般只持續3-4天,又會回到正常的吃奶模式,到時寶寶睡覺的時間可能會比平常的還要多,這是因為快速生長之後,身體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