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觀後:比特幣的宿命是向死而生

今年的暑期檔兩部電影很有意思,名字連起來就勾勒出某種情態,琢磨一下還蠻有意思的。

一部叫做《Dying to Survive》,一部叫做《邪不壓正》。

簡直是當下很多行業的預言。

前者目前已經創造了創造了2萬篇10w+,已經有很多篇文章翻來覆去講它的現實意義,對此幣少(ID:幣可不少)不想多贅言,只是想聊聊大家可能忽略的、電影裡沒有過多發揮、但也至關重要的問題。

電影裡有個主要衝突時因為買不起原版2w多一瓶的藥,程勇為眾多病友去印度代購平價版仿製藥。

真正的藥神其實是開發出靶向藥,但在電影中被稍微妖魔化的那家外資製藥公司。

比起所謂的藥神,程勇起到的作用,更像是掮客或者是中介性質。

而在現實中,細節更加立體——

程勇的原型陸勇是無錫一家手套紡織廠的老闆,他自己就是慢粒白血病患者,因為需要跨國交易,去淘寶上購買了具有國際匯款功能的信用卡,病友往卡里打錢,印度製藥廠收到錢之後寄藥。

後來陸勇被捕的罪名是“妨礙信用卡管理秩序”和“銷售假藥”,後來這兩項指控都被檢方撤消了。

《我不是藥神》觀後:比特幣的宿命是向死而生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疑惑,為什麼病人自己不能直接去印度買到藥呢?

非要通過陸勇這個中間環節才能實現呢?

如果說人人都能看得起病這個美好世界離我們太遙遠了,那我們能不能先抵達人人都能去印度買藥這個目標呢?

這個目標下,我們實際上想要達到的目的是——能不能構建一個跨時區、跨地域點對點進行價值交換的世界呢?

這不就是區塊鏈比特幣白皮書裡寫的世界麼——全球範圍內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人類對於價值交換的需求一直是在不斷升級的,這種升級進一步推動了文明的發展。

在世界裡上,已經發生過三輪這樣的文明升級了。

第一輪升級,是個人對於跨地域信息的劇烈渴求而推動的。

因為被山脈海洋的隔絕,人類的認知、貿易都是割裂的,這個時候感覺走出村落、爬過高山、飄過海洋的人,是第一批的勇者,他們沿路收集信息,互通有無,實現了人類對於五大洲四大洋的基礎認知,勾連起跨區交易。

第二輪升級是個人對於跨地域物流交易的需求推動的。

東西方歷史上都出名的航海時期,因為造船技術的躍進,使得跨地域物流交易必然是以國家的名義首先實行。

我們都知道,開放沿海通商會帶來繁榮,閉關政策會帶來蕭條。

因為當時的趨勢就是如此,要麼就是大家開放市場,進行貨物通商,要不然就是靠戰爭打開緊閉的國門。

第三輪升級是互聯網帶來的點對點1.0版本。

之所以稱之為1.0版本是因為互聯網在點對點上,最終還是異化了。

互聯網時代的初衷就是局域網下的點對點,但是隨著技術的升級,變得越來越巨頭化、壟斷化。

所以中本聰的區塊鏈比特幣白皮書一出,從者如雲。

因為它提供了一個更為廣泛地解決思路——如何進行跨區域的價值結算與支付。

大概率的,區塊鏈會成為人類歷史上的第四輪升級。

誰能實現這個需求,誰就率先抵達了未來。

會做這個預測並不是說只有區塊鏈才能實現這一目標,而是說從目前各方面的條件來看,區塊鏈無論是從價值觀還是技術上,都是和未來需求匹配度最高的。

《我不是藥神》觀後:比特幣的宿命是向死而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幣,個人如果要實現跨國的價值結算和支付,是要跨越很多門檻的,在兌換過程中也是會產生價值的損耗,於是很容易產生電影中的情況,一方面是你想付錢,但是別人收不到,另一方面是在貨幣支付過程中,你必然要承擔價值兌換所產生的浮動損耗。

那麼有沒有一種比較恆定的貨幣體系,能夠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個體之間的價值支付呢?

這就是中本聰創造比特幣的初衷——構建一個全球範圍內的點對點支付系統。

所以你看到沒有,幣少真正想要強調的不是比特幣會成為未來大勢,而是這種點對點的全球支付結算系統,會成為未來的偉大產物。

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叫比特幣也好叫別的什麼也罷,都是為了這個時代來臨而做的準備工作。

取消中介、沒有代購、無需隔離,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支付環境,而這個支付環境,是必然會發生的。

契合了這個大勢,則昌。

違逆了這個大勢,則亡。

海德格爾在他的哲學論著《存在與時間》的扉頁上,寫了一句話:向死而生。

比特幣已經被宣告死亡了300多次,很多傳統金融行業的大佬們親自為比特幣發佈了訃告,但是神奇的是,比特幣每每都能從自己的追悼會現場,垂死夢中驚坐起。

比特幣會迎來它的第400次死亡嗎?

以目前的情況看,會的,死亡次數肯定不止400次,它還會死亡很多次——

直到新世界的真正降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