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軍防禦型天才統帥到底是誰?

第一軍情


二戰中德軍防禦型天才曼施坦因元帥,帶領德軍在蘇軍的重重包圍中殺出一條血路,

俘虜蘇軍高達17萬之眾,而自己僅損失7千餘人。並且前期閃擊法國最為堅固的馬奇諾防線,讓其成為“無用的鋼筋混凝土"。


二戰中,德軍有三大元帥非常出名,其中之一就是曼施坦因。在戰場上他也是出名的軍事戰略家,防禦型天才。曼施坦因有卓越的分析戰局的能力,能攻善守,又懂得止損退兵,每次都能以少勝多,調兵遣將也是風行果敢。他的膽大細心,還有軍事謀略讓人稱其“曼帥”,被認可為少有的天才指揮官。

▲曼施坦因元帥

曼施坦因的戰略目光很厲害,每次都能找到強大對手的弱點,並且出其不意的攻其弱點,狠狠痛擊。

一戰初期法國鼓吹"大規模進攻"帶來的慘重損失,不過在後來數次防禦戰役中取得的巨大成功,因此"完全防禦"的軍事思想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馬奇諾防線就此形成,它是法國人的一個驕傲,如此一條堅強的防線,完全斷絕了敵人從側翼迂迴的可能性。並且,在法軍的理念中,只有在付出慘痛代價的情況下才可能達成突破,法軍在使用少量兵力守備防線的情況下可以調集儘可能多的預備隊對來犯之敵進行痛擊,這是多麼快意的事情啊!

▲不到800米就一個炮臺的馬奇諾防線

法國人這麼自信的心理,在其對德宣戰時,前線到後方的法國人都一致認為德國人必然會在馬奇諾防線撞個頭破血流,這場戰爭將會是一場"輕鬆的戰爭"。他們整日裡無所事事,既不作戰,也幾乎不訓練,但是事實卻沒有這麼樂觀。法國這樣麻痺輕敵的思想,甚至把大部分兵力2800多輛坦克分散部署在前沿9個集團軍內,而僅把裝甲師600多輛坦克分散部屬在縱深內,一旦“後院起火”,這是很難應付的。在與德軍作戰時,曼施坦因找到破綻並從中有機可趁。

1940年,德軍從阿登地區閃擊法國,德國雖然在兵力、武器上並不佔據優勢。據悉,曼施坦因給出建議,並得到實施,他認為德軍應將主要的進攻矛頭放在中路,而不是北路。北路部隊要偽裝成主力,吸引住法軍主力的注意。同時中路部隊大規模駛入坦克,通過阿登森林,以阿登森林地帶為主要突破口,出其不意地攻入法國,切斷英法聯軍南北之間的聯繫,以及逃往瑞士的退路,分割合圍。天剛破曉的突襲,兩集團軍前後夾擊,曼施坦因的天才構想讓馬奇諾防線成為無用的鋼筋混凝土。

▲一代戰神曼施坦因元帥

歷史上還有一個曼施坦因經典戰役——北頓涅茨奇蹟,那會他被希特勒急派到頓河前線,原來這裡前線已經在蘇軍發動強大的反攻中被合圍於斯大林格勒地域,曼施坦因似乎要與死神賽跑,憑藉著名義上的30個師,不滿員的兩個裝甲軍,這麼點可憐的兵力,要在蘇軍的重重包圍中殺出一條血路,可想而知其難度之大。

援軍又遲遲不能到齊,曼施坦因自己都聲稱“生與死的競賽”。實施近2個多月的止損退兵戰略,已經等到了曼施坦因反擊時刻。曼施坦因認為,蘇軍上一階段的進攻中前進過快,已經超過了其支援和補給的距離,加之蘇軍缺乏有效的空中支援,所以只要德軍能及時集中兵力,反攻會取得成功。真如曼施坦因所預計一樣,德軍就此勢如破竹反擊,蘇軍被迫在德軍連續不斷的打擊下倉皇后撤,損失極其慘重。

後面他指揮的一個集團軍,先取得刻赤半島,俘虜蘇軍達17萬之眾,而自己僅損失7千餘人。曼施坦因以極少的兵力、裝備面對蘇軍拖延時間,並從中找到敵軍的破綻,出其不意反擊,這也算是跨越死亡邊緣的奇蹟了。

這些會戰,都意義深遠,彰顯了曼施坦因的軍事謀略是多麼地出奇制勝,若說他是二戰中德軍防禦型天才統帥也是不為過的。


協虎戰爭史


二戰中,德軍有三大元帥非常出名,他們分別是隆美爾,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不過,比起這三位鼎鼎大名的德軍元帥來說,希特勒的救火隊長莫德爾更有著獨特的防禦才能,堪稱防禦天才。莫德爾出生於一個富人家庭,曾參加過一戰,在二戰初期他僅僅只是一個先鋒官,在德軍早期的閃電戰中才開始嶄露頭角。但是他真正發揮才能的地方卻在蘇聯平原上。

1941年,德軍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在上峰的催促下莫德爾第一個帶領先鋒隊到達蘇聯的第聶伯河,並打開了第一個缺口,因而被授予鐵十字勳章,受到了希特勒的重視。1941年底,德軍的快速進攻受到了蘇聯的強烈抵抗,並且在紅場閱兵後,蘇聯士兵彷彿打了興奮劑一樣越戰越勇,最終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令德軍付出了50萬人的慘重代價。

蘇軍在元帥朱可夫的指揮下一鼓作氣,開始進行戰略反攻。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莫德爾的出現令蘇軍反攻受到了強大的阻力。1942年初,莫爾德率領20萬德軍在勒熱夫一帶,硬是阻擋住了蘇聯統帥朱可夫的200萬人次的四次圍攻,還使得蘇軍付出了慘重代價,其中26萬蘇軍成為德軍俘虜,50萬蘇軍傷殘,坦克和火炮損失將近300多件。但莫德爾率領的德軍只傷亡了4萬多人。要知道當時的朱可夫可是赫赫有名的無敵將軍,能夠打敗朱可夫,可見他的厲害。因此莫德爾獲得了“防禦獅子”的稱號。

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希特勒還妄想來一場戰略大反攻,使得莫德爾沒有了發揮才能的空間。雖然莫德爾的防禦策略成為泡影,但在這一場大勢已去的戰役當中,他依然重創了蘇聯3個軍,讓處於前線的德軍避免了全軍覆滅的命運。在最後的市場花園行動中,莫德爾更是重創了盟軍的空降兵,差一點將盟軍趕回到大西洋。1945年初,後勤完全被掐段的莫德爾知道大事已去,自己已無能為力了。在得知自己所在的部隊被徹底包圍後,他好像頓悟了一樣,馬上命令手下部隊就地解散,各自投降或者突圍而出,而他本人在4月21日德國的一處小樹林中開槍自殺了,可以說這樣的防禦天才跟德軍的三大元帥不相上下。(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二戰中德國精通閃電戰,進攻戰打的好的將領非常多,但要說防禦戰打的好的僅有莫德爾和哥特哈德·海因裡希兩人而已。今天咱們就聊聊哥特哈德·海因裡希這個人。哥特哈德·海因裡希,納粹德國陸軍大將,是龍德施泰特元帥的表弟,一個典型的普魯士軍人。從能力上來說他並不比莫德爾差,但是因為遭到希特勒的厭惡,因此海因裡希一直缺少表現自己的機會。

希特勒厭惡海因裡希主要是三個原因:1、海因裡希性格直率,是一個純粹的軍人,對於不合理的命令就會抵制,是少數幾位敢於公然違抗希特勒命令的前線指揮官之一;2、海因裡希是一個虔誠的教徒,而納粹是排斥一切宗教的,即使希特勒讓人警告他,海因裡希依然和家人照常上教堂作禮拜;3、海因裡希的夫人格特魯德有一半猶太血統。這種種因素加起來使得希特勒不願意重用海因裡希,即使海因裡希戰功卓著也不會得到納粹黨的宣傳機器的宣傳,自然使得他名聲不顯。

因為遭到希特勒的漠視,因此海因裡希在波蘭戰役、法國戰役以及德國入侵蘇聯初期一直沒有獲得戰功的機會,直到1942年莫斯科戰役德國陷入敗局的時候海因裡希的機會來了。面對德軍全線的潰退,海因裡希和莫德爾兩人分別堅守住了南北兩條戰線,避免了德國重兵集團被全殲的命運,從此海因裡希贏得了“防禦專家”的稱號。

從1942年起一直到1945年德國戰敗,海因裡希一直是一個東線戰場“救火隊員”似的角色,德國哪裡打得最艱苦、哪條戰線陷入危局,希特勒就會讓海因裡希去哪擔任防禦主力。海因裡希總能在兵力、坦克、飛機遠少於敵軍的情況下防禦住蘇軍的進攻。就連厭惡海因裡希的希特勒也不得不正視他的戰功,授予其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

1945年4月的澤勞弗高地大血戰是海因裡希最後的輝煌,海因裡希手中僅有82萬人和1519輛坦克,卻阻擋住了蘇聯元帥朱可夫率領的250萬大軍、超過6千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進攻,打斷了朱可夫獨佔柏林的榮譽。可惜納粹德國的覆滅已成定局,海因裡希獨木難支,最終因為反對希特勒死守柏林的命令被解除職務。


當狗容易做人難


看了其他人的回答,大多數人推崇莫德爾元帥,所以這裡別出心裁下,推薦下被譽為英國著名軍事歷史學家利德爾.哈特譽為“機動作戰與突襲藝術的大師,卓越的裝甲兵指揮官”,鑽石橡葉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獲得者哈索.馮.曼陀菲爾將軍。

曼陀菲爾將軍是攻守兼備的全才,只可惜他在攻擊方面的才華太過絢爛,而他的防守戰術天賦反而被掩蓋,1943年底至1944年初他指揮的特爾古-弗魯姆斯防禦戰,被歐美許多國家軍事院校和軍事研究機構譽為“機動防禦作戰的經典”

面目清癯,身高只有5英尺2英寸(1米60)左右的曼託菲爾,親切地被部下暱稱為“小四”(好了不開關於郭敬明的玩笑了),1897你那1月14日,出生於柏林附近波茨坦的一個貴族家庭。先祖奧托.西奧多.曼託菲爾曾經在1850至1859年擔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部長。另一位先人艾德溫,曾因普奧戰爭中智取付騰堡,而被授予藍色馬克斯勳章,並在普法戰爭中擔任南方集團軍總司令,並因戰功晉升為元帥。哈索.馮.曼託菲爾的父親艾卡德,是一名陸軍上尉,有兩子三女,哈索排行老三。曼託菲爾從小就天資聰穎,顯露出了學霸的潛力,德語,法語,歷史,數學等科目都成績優異,出於曼託菲爾家族的軍人傳統和對父親的崇拜,哈索在小學畢業後,就主動申請進入瑙姆堡陸軍預科學校學習,在學習三年畢業後,又進入裡希特菲爾德中央軍校——年僅14歲的他身高只有1米42,體重不足50公斤,進入第二營第七連成為軍校學員後,校方不得不特地請裁縫為他改小軍服,並將配發給他的步槍改短,但很快,曼託菲爾德優異的成績讓同學和老師對他刮目相看,同時他為了讓自己相對羸弱的體格早日適應軍旅生活,拼命進行各種體育鍛煉,包括馬術,游泳,擊劍等等。一戰爆發後2年後,曼託菲爾德申請加入第三輕騎兵團,軍銜為少尉,不久後加入第六步兵師第五騎兵中隊,不久後在執行偵查任務時受傷,獲頒二級鐵十字勳章,進而被調往第六步兵師參謀部,擔任參謀助理。

一戰結束後,作為一名老兵,曼託菲爾順理成章地加入了老兵組織“歐文自由軍團”,最終凡爾賽條約簽訂後,魏瑪共和國被允許保留一支十萬人規模的小型陸軍,曼託菲爾因出色的履歷,繼續在25A騎兵團(後改為第三)擔任團長副官。有趣的是,協約國認為騎兵已經在一戰中證明無所作為,已經被戰爭技術革新所淘汰,所以在魏瑪時期的德國陸軍編制中,騎兵的比重反而有所增加,但正因為如此,導致不少德國軍官開始從騎兵昔日的機動性出發,重新開始考慮推敲,在機械化時代如何進行快速突擊作戰,找出昔日騎兵的替代之物,曼託菲爾也是其中之一。

1933年聖誕前夕,曼託菲爾的命運迎來了改編,陸軍人事部長,同為騎兵出身的施偉德勒將軍找到了曼託菲爾,勸說這位騎兵新星加入一個全新的軍種,裝甲兵。1934年10月,曼託菲爾德和手下兩個連調入了圖林根地區的埃爾福特騎兵團,實際上,這是希特勒上臺後,德國陸軍最早成立的摩托化步兵團,擁有BMW700摩托車上百輛,以及大批四輪運輸車輛。日後,它的三個營也分別被德軍最早的第1,2,3裝甲師所“瓜分”,1935年10月,曼託菲爾正式成為第2裝甲師第2摩托車營的連長。

1939年9月,德軍閃擊波蘭,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但曼託菲爾並沒有參戰,因為他此時的身份是第二裝甲兵學校的總教官,並且還錯過了之後閃擊西歐的行動,因為德軍最高當局認為,隨著德軍裝甲部隊規模的急劇擴大,訓練基層軍官的重要性也是重中之重。終於在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前夕,曼託菲爾如願以償,成為了德軍王牌師,第七裝甲師第七摩托化步兵團第二營的營長

第七裝甲師隸屬中央集團軍群,霍特將軍麾下的第三裝甲集群。行動開始後,遂強渡涅曼河,攻克維爾紐斯,進而直指斯摩稜斯克,10月曼託菲爾德指揮第六摩托化步兵團和部分坦克,突破了第聶伯河,10月6日,曼託菲爾戰鬥群抵達維亞濟馬北部,切斷了明斯克到莫斯科的公路幹線,7日,第7.10裝甲師正式建立了包圍圈,蘇軍第16,19,20,32集團軍被圍,名將科涅夫在最後時刻逃出了包圍圈,同時,在附近的布良斯克,古德里安麾下的17,18裝甲師也將布良斯克方面軍一部圍困在此,到了10月20日,德軍消滅了這個維亞濟馬-布良斯克包圍圈中95個蘇軍師中的64個,消滅蘇軍33萬。然而入冬後第一場大雨和驟然而至的降雪遲滯了德軍前進的步伐,儘管如此,11月8日,曼託菲爾率部進入了出擊莫斯科的前進地:卡爾馬諾瓦,此時曼託菲爾戰鬥群的兵力包括第六摩托化步兵團,第七摩托化步兵團一部,37偵搜營,第58裝甲工兵營以及坦克團第三營,抵達當日,曼託菲爾就奪取了多里納,次日又攻佔了加里寧至莫斯科鐵路上的重鎮薩維多夫斯卡婭。

11月23日,曼託菲爾和第七裝甲師的舒爾茨戰鬥群一起奪取了莫斯科城外的第一重門戶克林,並奪取了莫斯科城北僅僅34英里的亞赫羅馬,控制了這裡運河上的大橋,這裡有座巨大的水力發電站,負責向莫斯科供電,也一併落入德軍之手。斯大林聽聞此事後大為驚駭,趕緊命令第一突擊集團軍立刻發動反衝擊,消滅曼託菲爾所部控制的橋頭堡,面對曼託菲爾要求增援的急電,別說第七裝甲師,連整個第56裝甲軍也無能為力,部隊油料彈藥缺乏,士兵嚴重缺員精疲力盡,一兵一卒都派不到亞赫羅馬。面對整整兩個蘇軍精銳旅,師部命令,曼託菲爾必須放棄來之不易的橋頭堡,撤回運河西側,敏銳的曼託菲爾事後回憶說,就在這一刻,他心裡就有了不祥的預感,德軍可能永遠抵達不了莫斯科了。

12月6日,正當德軍因為嚴寒而被迫停止攻勢的時候,蘇軍開始反攻了,曼託菲爾戰鬥群正面是第一突擊集團軍的全部十個步兵旅,在豐克將軍率領下,曼託菲爾戰鬥群和其他德軍邊打邊退,最後在拉馬河畔建立了全新的防線,在此期間,他獲頒騎士鐵十字勳章並晉升為上校。

莫斯科攻勢之後,第七裝甲師前往法國休整,在此期間曼陀菲爾被改派前往北非,擔任第十裝甲師師長,1943年2月,非洲軍團在突尼斯橋頭堡附近發動了"牛頭”作戰,曼託菲爾率部成功奪取了港口塞拉特與盟軍重鎮塔梅拉,但中路和南部的失敗,卻讓曼託菲爾的勝利不能最終變為整個戰役的勝利。隨後盟軍就發動了強大的攻勢,整個德意非洲軍團27萬官兵最終投降,所幸曼託菲爾在此之前因罹患瘧疾,和其他病患一起被撤到西西里島,再輾轉至德國本土海德堡軍醫院。

患病臥床的曼託菲爾,錯過了7月驚天動地的庫爾斯克會戰,8月,他正式成為了老部隊第7裝甲師的師長。此時剛經過“堡壘”行動的第七裝甲師缺兵少將,只有15輛可動戰車,人員編制縮減到3個營,在哈爾科夫北面阿赫爾特爾卡附近,試圖和霍特裝甲兵團的殘部一起發動有限的反擊,殲滅楔入德軍防線的蘇軍先頭部隊,曼託菲爾的任務十分艱鉅,自顧不暇之際還要掩護大德意志師的側翼,終於在8月到9月,德軍撤離了哈爾科夫,並全線退至第聶伯河西岸。

11月,剛剛渡河的第七裝甲師未經休息,就承擔了向柳捷日橋頭堡反擊的重任,第三近衛坦克集團軍和第一近衛騎兵軍為先鋒,引導蘇軍迅速衝向基輔,第七裝甲師雖然在基輔附近的局部防禦戰中利用側翼奇襲獲得了一些小規模勝利,但無奈巨大的兵力差距,一路向西撤退。但僅僅一週後,從法國緊急開來的增援部隊,包括武裝黨衛軍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就已經抵達,曼施泰因準備在基輔西南的日托米爾等地立刻發起反擊,擊敗蘇軍長途奔襲而疲憊的前鋒。新任48裝甲軍軍長,同為裝甲兵悍將的巴爾克,左翼為第七裝甲師和68步兵師,右翼為警衛旗隊師和第一裝甲師,曼託菲爾率部迅速攻克了日托米爾,然後向東進攻布羅希洛夫,最終攻克,在此期間,蘇軍被消滅3000餘人,損失了300門大炮與反坦克炮,被摧毀戰車150輛,雖然這個勝利與蘇德戰爭初期相比不值一提,但好歹暫時穩定了德軍防線,振奮了自庫爾斯克以來相對低落的士氣。巴爾克進而命令,德軍繼續打擊日托米爾-科羅斯金公路方向上的蘇軍60集團軍,遲滯蘇軍即將到來的反攻,第七裝甲師向東方方向大膽穿插,一路上以奇襲戰術將蘇軍據點逐個拔除,但到了12月中下旬,從曼施坦因,巴爾克到曼陀菲爾,發現對面蘇軍瓦圖京部依舊擁有強大的實力,這點損失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雖然在一個月的作戰中,德軍重創了蘇軍38,60集團軍和近衛第一集團軍一部,蘇軍死亡2萬人,5000人被俘,損失坦克600輛,火炮1500門,但自己對面還有至少3個蘇聯坦克軍和四個步兵軍的龐大力量,而區區一個48裝甲軍此刻已經由於連續作戰而精疲力盡,減員嚴重,實在無力擴大戰果,奪回基輔。就在1943年的聖誕,曼託菲爾因日托米爾反擊戰中的出色表現,被授予橡樹葉騎士鐵十字勳章, 並獲得了另一件聖誕禮物,被榮升為“大德意志師”這隻戰鬥力最強的德國國防軍特編師的師長,然而由於此時蘇軍已經在日托米爾發動了強大的攻勢,所以曼陀菲爾不得不繼續回去指揮第七裝甲師,暫時推遲了履新。

在瑟伯托夫卡附近,第七裝甲師利用不到60輛坦克左右執著,不斷堵塞防線上出現的漏洞,1944年1月14日深夜,發生了一件十幾年後影響曼託菲爾聲譽的小事,深夜,在第七師防線附近,蘇軍偵察兵對德軍防線進行了滲透,並通過“摸哨”順利擄走了一名班長和士兵,而在現場的另一名年輕士兵則當場呆若木雞,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由於情節惡劣,曼託菲爾德下令槍決了這名對同袍拒不出手相救的懦夫。

1月27日,在蘇軍攻擊的間隙,曼託菲爾正式上任大德意志師師長,經過他的不懈努力與改組,大德意志師擁有了160輛坦克(包括76輛黑豹坦克,16輛虎式重型坦克),以及40輛3型與4型底盤突擊炮,總兵力超過兩萬人。3月4日,初春的泥濘還未乾涸,蘇軍第1,2,3烏克蘭方面軍發動了強大的攻勢,大德意志師正面的蘇軍是近衛第五和第七集團軍,蘇軍試圖同時從正面,側面同時攻擊,將大德意志師和它所屬的第八集團軍一口吃掉,大德意志師且戰且退,從烏克蘭逐漸撤退到羅馬尼亞北部的比薩拉比亞,保衛對德國戰爭經濟至關重要的普里斯蒂油田。

4月,蘇軍攻勢再起,科涅夫將軍的第1烏克蘭方面軍以裝甲部隊名將波格丹諾夫的第二坦克集團軍為箭頭繼續向西突擊,目標是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之間的戰略要地雅西,大德意志師在雅西以西的特爾古-弗魯姆斯設置了伏擊圈,和武裝黨衛軍髑髏師一起給蘇軍設下了天羅地網,前來進攻的蘇軍包括27,40集團軍和第二,六坦克集團軍,曼託菲爾回憶說,大德意志師和髑髏師的前沿步兵故意放蘇軍先頭坦克過去,把他們留給公路兩側偽裝陣地中的坦克,突擊炮和88毫米高射炮,然後再努力把蘇軍步兵和坦克切割開,大德意志師所屬虎式坦克營營長鮑姆就在2000米距離的伏擊中和下屬接連擊毀了12輛前所未見的蘇聯重型坦克,後被證明是屬於14獨立近衛重坦克團的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

次日,為了援救陷入重圍,位於法庫提周圍的46步兵師,24裝甲師和大德意志師分別派出了戰車部隊,大德意志師的豹式和虎式坦克再次成功地對蘇軍坦克部隊的側翼進行了突襲,在“打坦克大王”烏爾裡希.魯德爾的JU87G俯衝轟炸機聯隊的協助下,蘇軍先頭16坦克軍一下損失了超過100輛各式坦克,被迫權限向北收縮,在超過半個月的戰鬥中,大德意志師和24裝甲師以損失50輛坦克的代價,摧毀了蘇軍超過300輛坦克,這場慘敗,使得科涅夫元帥在日後的回憶錄中,對特爾古-弗魯姆斯戰役隻字不提。

5月初,蘇軍改變策略,開始大迂迴至特爾古-弗魯姆斯西北,試圖襲擊德軍側後,但曼託菲爾聰明地預見到了對手科涅夫的後手,24裝甲師,大德意志師和髑髏師的主力迅速轉向蘇軍主攻方向,蘇軍投入了24,25,35步兵軍,第二坦克集團軍,第三第五近衛坦克集團軍,進攻一開始,蘇軍就陷入了德軍構築的地雷陣,反坦克壕,以及密集的反坦克炮和迫擊炮火力,進攻第一天,科涅夫就在日記中坦承“當天的進攻完全失敗”,蘇軍損失了近百輛坦克和2000多人,第二天,5月4日,蘇軍再次進攻,雙方圍繞一個海拔256米,被蘇軍稱為“狗孃養的”高地來回廝殺,政帝數次易手,最終在入夜後又被大德意志師工兵收復,蘇軍又付出了1500人和50輛坦克的代價,整個第五近衛坦克軍只剩146輛坦克可動,第二坦克集團軍更慘,只剩46輛。

在將近一週的機動防禦中,德軍與蘇軍在戰車,火炮和人員損失上的總比例超過1比10,作為機動防禦作戰的經典戰例,被日後的英美等國軍事高等院校寫入教科書,1948年,曼託菲爾應邀前往美國,在陸軍戰爭學院進行交流演講,指出,得勝的關鍵在於上級的命令只涉及總體目標,給予各級指揮官充分的自由,坦克,突擊炮,高射炮,工兵與步兵之間的緊密結合,將敵人引入自己精心設計的防禦陣地,裝甲部隊必須作為集中的總預備隊掌握在指揮官手中,隨時堵住防線上的漏洞,各級指揮官也必須身處前沿,在第一時間瞭解戰線上發生的一切情況。

此戰之後,蘇軍的進攻重點轉向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更名為北烏克蘭集團軍群),代號“巴格拉季昂”,而雅西附近的第八集團軍,則對正面兵力已經被削弱的蘇軍27,52集團軍發動了目標有限的反擊,剛剛獲勝的大德意志師就被希特勒調到東普魯士“救火”,在東普魯士邊境不遠的立陶宛小鎮威爾卡維什基斯,大德意志師剛一抵達就向蘇軍第五近衛坦克集團軍的先頭髮起反擊,但遭遇了蘇軍的頑強抵抗,大德意志師有超過80輛坦克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其中23輛被完全擊毀。這一作戰也宣告停止

接下來,曼託菲爾和大德意志師參加的作戰行動是旨在打通北方和中央集團軍群聯絡的“雙頭”作戰,此次作戰打通了兩個重兵集團之間的走廊,德軍又勉強建立了一條從芬蘭灣到涅曼河,全長1000公里的連續防線,但由於兵力懸殊,德軍的勝利可謂慘勝,損失15500人,354輛坦克,268門火炮和上千輛汽車,蘇軍的損失初步統計為超過3萬人,損失坦克超過500輛,火炮700門,但蘇聯可以通過強大的軍事製造工業和來自英美的援助彌補這些損失。

“雙頭”作戰之後,曼託菲爾升任第五裝甲集團軍司令,轉向法德邊界的洛林,迎戰西線盟軍悍將巴頓麾下的美國第三集團軍。曼託菲爾麾下的部隊番號雖多,包括111,112,113裝甲旅,以及武裝黨衛軍第3,髑髏,第15拉脫維亞,第17古茲.馮.伯利辛根裝甲擲彈兵師,以及11,21裝甲師和裝甲教導師,但這些部隊已經在諾曼底遭遇了苦戰,大部分都是空架子,補充兵員大多是沒有經驗的新兵。然而他面對的巴頓部隊右翼,則是士氣旺盛,兵員裝備超編,由外號“美國隆美爾”的伍德將軍指揮的美國第四裝甲師,另外還有美軍第6,20,35裝甲師和第二機械化騎兵團,美軍在火炮,空中支援,以及半履帶裝甲車等方面大大超過德軍,從而相當程度上彌補了坦克性能的劣勢。

按照計劃曼陀菲爾的部隊從孚日山區北進,第一站要拿下呂內維爾,第十五裝甲擲彈兵師和第111裝甲旅為先導,但在城東南就遭遇了美軍的頑強阻擊,尤其是美軍可以隨意召喚的強大炮兵火力和空襲,使得德軍在此損失重大,包括13輛坦克,上百輛其他各種車輛和上千名官兵,曼託菲爾意在速勝,決定繞過這個堅固據點繼續北進,在呂內維爾以北的阿拉庫爾,在崎嶇的山地和濃霧之中,美軍第四裝甲師以逸待勞,迎擊德軍,熟悉地理的美軍在第一天的戰鬥中摧毀了43輛德軍坦克,自身只損失了3輛坦克和5輛坦克殲擊車,第二天雙方各有勝負,111和113裝甲旅旅長舍倫道夫和澤肯多夫相繼在激戰中陣亡,這一戰堪稱是曼託菲爾生涯中比較大的敗筆,與東線作戰不同,美軍在遭遇德國裝甲部隊突襲時,會迅速呼叫強大的炮兵和空襲對敵人進行打擊,然後趁敵人陷入混亂停滯時,出動裝甲部隊進行反衝擊,美軍的步炮協同和空地協同作戰水平,是東線蘇軍難以比擬的,從而使得許多初到西線的德軍悍將吃了大虧,曼託菲爾也不例外,此戰德軍損失63輛坦克,陣亡500人,而美軍只有21輛損失,傷亡人數只有百人出頭。順便說一句,此戰中打頭陣的美國第37裝甲營,指揮官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美軍名將陸軍參謀總長,第二任駐越美軍總司令艾布拉姆斯。

休息了幾天之後,曼託菲爾在希特勒的嚴令下,再次出擊,天公作美,連日瓢潑大雨限制了美軍的空中偵查和和轟炸,德軍第11裝甲師為先導,在阿拉庫爾以北與559國民擲彈兵師會和,然後攻佔了馬沙爾,逐漸從北面逼近阿拉庫爾,經過反覆爭奪,德軍佔領了重要制高點265和318高地,但到了29日,天氣放晴,美軍戰鬥轟炸機再次出動,挫敗了德軍攻勢,曼託菲爾毫無空中掩護,只能撤退,在兩週的作戰中,美軍第四裝甲師聲稱擊毀了德軍200輛以上坦克,斃傷俘德軍2000人,自身只傷亡600人,損失151輛坦克與坦克殲擊車,以及49輛輕型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巴頓將軍盛讚第四裝甲師是“美軍最偉大的裝甲部隊”

十月深秋來臨之後,雙方在對峙中迎來了短暫的休戰,但眾所周知,希特勒卻籌劃在西線發動大規模反攻,就是大家熟悉,代號“守望萊茵”的阿登反擊戰,第五裝甲集團軍獲得了一定的整補,下轄66軍(18和62擲彈兵師),47裝甲軍(第二裝甲師,裝甲教導師和26國民擲彈兵師),以及58裝甲軍(116裝甲師和560國民擲彈兵師),總兵力將近10萬,960門大炮和396輛坦克和突擊炮,而正面則是5個麻痺大意的美軍步兵團。然而阿登山區的崎嶇地形,使得攻勢一開始就不太順利,首日第一個重要目標聖維特未能順利拿下,深知兵貴神速的曼託菲爾只能留下少數兵力加以牽制,然後繼續直奔交通樞紐巴斯托尼,但聖維特依舊在美國兩個步兵團和第4,9裝甲師一部的死守下,牽制了超過5萬德軍,使得德軍南北夾擊的兩個“鉗子”無法合攏,也不能利用聖維特附近的公路快速進軍,聖維特一直堅守到22日才被放棄。

在前往巴斯托尼的道路上,47裝甲軍受到了美軍28步兵師的頑強阻擊,曼託菲爾向龍德施泰特元帥報告戰況時也承認“敵人富有技巧地藉助延遲戰術在多處地點進行了頑強抵抗,敵人小股裝甲部隊也在不斷騷擾我軍後續部隊,我軍攻勢因崎嶇的地形和泥濘的路面而變得緩慢”19日,曼陀菲爾終於在南翼取得突破,通向馬斯河的道路被打開,但巴斯托尼已經得到了101空降師和第十裝甲是的增援,變得難以攻克。勞赫特指揮的第二裝甲師擊潰了美軍第九裝甲師,裝甲教導師在拜爾萊因指揮下抵達了巴斯托尼外圍的瑪格雷特,但由於情報有誤,他以為對面有一個美軍整編裝甲師,下令停下構築攻勢,耽誤了寶貴的時機,給了101空降師寶貴的一夜機會構築陣地。第二裝甲師也在前往馬斯河的道路中耗盡了油料,被迫耽擱了一天,使得美軍84師有機會在馬爾什佈防,這些小小的挫折累計在一起,從而註定了阿登反攻的失敗

23日,天氣全面放晴,美國空軍開始向巴斯托尼投放大量彈藥與支援物資,美國空軍重新出現,對擁擠在山麓上的德軍裝甲部隊開始狂轟濫炸,26日,美國第四裝甲師打開了救援通道,開進了巴斯托尼。另外,在馬斯河畔的馬爾什,兩個超編的美國大型裝甲師,第二和第三師也趕來佈防,兵力已經超過了勞赫特的第二裝甲師,而後者苦盼的援軍和燃料卻因為空襲,遲遲未能抵達,最終,在曼託菲爾的一再催促下,第二裝甲師獲准撤退

到了1月8日,就連希特勒也意識到,德軍非但過不了馬斯河,再在阿登拖延下去,就會像諾曼底的法萊斯口袋那樣遭遇圍殲,也只能下令全線撤退。在回憶錄中,曼託菲爾記下了阿登作戰失敗的三大願意1.黨衛軍第六裝甲集團軍開始攻擊不順時,最高統帥部也拒絕改變作戰計劃,將攻擊重心轉移到他麾下,相對順利的第五裝甲集團軍正面去。2.空中支援乏力,燃料缺乏 3.兩翼的德軍進展緩慢,無法給中央突破的第五裝甲集團軍足夠的支持。

阿登戰事剛剛結束,為了配合西方盟軍,蘇軍又在奧得河前線發動了大規模攻勢,曼託菲爾德這個救火隊長又被改任第三裝甲集團軍司令,底下是一堆空有其名的部隊殘骸,到了3月,麾下只有第32軍(福格特步兵師,549國民擲彈兵師,281步兵師)以及46裝甲軍(547國民擲彈兵師,武裝黨衛軍瓦隆人裝甲擲彈兵師,蘭格馬克裝甲擲彈兵師),以及610步兵師,4月20日凌晨,蘇軍羅索科夫斯基將軍下屬的3個集團軍,第2突擊集團軍,65集團軍和第三近衛坦克集團軍,強渡奧得河,曼託菲爾德手下的軍隊只有步兵依託反坦克火箭筒,少數坦克殲擊車和炮兵進行抵抗,儘管如此,奧得河防線依舊堅守了三天才被完全突破,最終,在上級指揮官海因裡希的單方面命令下,曼託菲爾和部下開始向西撤退,他心中深知,戰爭的結束就在眼前,5月3日,曼託菲爾在波美拉尼亞的哈根諾,向英軍投降,1948年獲釋後,曼託菲爾德成為了一家機器製造企業的出口經理。1953年還被選為西德國會議員。

隨著戰爭歲月的逝去,以及冷戰時期的到來,曼託菲爾也開始為全新的北約軍事聯盟出謀劃策,昔日的對手變成了盟友,英美盟國的高級將領與參謀部也紛紛向這位昔日的頑強對手,裝甲兵機動作戰的大師發出邀請進行交流。1965年曼託菲爾訪問五角大樓,併成為西點軍校畢業典禮嘉賓發言,並在美國陸軍戰爭學院進行了一系列講座。同年造訪英國時,蒙哥馬利元帥驚呼“在阿登山區給我們製造了大麻煩的就是這個小個子?”

1978年9月24日,曼託菲爾在奧地利城市蒂羅爾因心臟病去世。


晴天有時下豬


古德里安是德國最早提出以裝甲力量為主輔以步兵,進行大兵團機械化作戰思想的將領,也擅長大兵團的機械化進攻作戰,即正面以少量兵力堅守、監視當面之敵,以強大的機械化突擊兵團從敵兩翼突破,對敵重兵集團進行戰役包圍,至於能包多少敵人,就看指揮官的決心,戰士的信心和坦克有多少燃料了,簡直就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大將

隆美爾也是進攻型的將領,只不過他沒有古德里安那麼富裕,是巧婦型將領。由於東線逐漸吃緊,希特勒把原本給非洲軍團的物資調撥給了東線,再加上從意大利運往非洲的地中海運輸線在以馬耳他為基地的英軍的破襲下損失慘重,到隆美爾手中可用的資源少的可憐,有時是捉襟見肘,就只能有多少裝備和兵力就打多大的仗,有時甚至還能打比實際能力更大的仗。

歐文·隆美爾元帥

而真正的防禦大師就屬於曼施坦因了,德軍到了中後期,逐漸走下坡路,兵力兵器都有點跟不上趟了,這時的蘇軍攻勢一浪高過一浪,曼施坦因的機動防禦能力就充分體現出來了,要不是曼施坦因做為“消防隊”一樣拼命堵著一個又一個防線漏洞抵禦蘇軍進攻,東線德軍早玩完了!



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泰因元帥

凱塞林元帥也可以算一個防禦作戰的大師,他比較特殊,是以空軍將領身份統領意大利南方所有包括陸、海、空軍在內的德、意軍隊的元帥。他在意大利南部建立的“古斯塔夫放線”讓盟軍吃盡了苦頭,其中最著名的卡西諾修道院戰鬥,德軍的少量精銳傘兵頑強抵抗盟軍,使盟軍寸步難行,且付出了很大的傷亡。抗美援朝時期,聯合國軍的第三任司令克拉克時任美軍第五集團軍司令,對德軍抵抗估計不足,臨陣指揮又多失措、乖張,受到了不小的批評。


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


弄伐裡奇


莫德爾上將,1944年指揮德軍加強防禦,擋住蘇軍進攻,建立防線,成功殲滅了突入防線的蘇軍第三裝甲軍,由-此獲得櫟樹葉鐵十字勳章,晉升元帥,被譽為希特勒的救火隊長。


文舀


曼施坦因,無須解釋。哈爾科夫反擊戰是例證。


趙雷77189521


突襲找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進攻找曼施地恩的國防軍,守衛防禦則首選隆美爾元帥。這三位德國名將各領風騷,想打勝仗則應找中俄軍隊,因為他們敢犧牲敢拼搏敢奮鬥而且人數眾多,人海戰術必贏戰爭。


手機用戶51948319927


隆美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