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房子,是每個人無法迴避之痛。

對上海人來說,買房是人生清單裡的必勾項,它是你結婚的門檻,甚至是很多人究其一生的重擔;

對於很多滬漂來說,最大的夢想就是在上海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感覺這樣才更能融入這座城市,減少一絲漂泊之感。

說到買房,之前有一位浙江媽媽給兒子的手寫信,在微博和朋友圈裡炸了鍋。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26歲的兒子,看身邊的朋友都買了房子,想到自己以後將面臨談女朋友,結婚的問題,也想讓父母在杭州為自己買一套房子。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親愛的兒子:

有些話我不知道怎麼開口,就選擇了用最原始的方法跟你說說媽的心裡話。

從你出生到現在,你26歲,這26年,媽媽一直都很幸福。你的降臨,給媽媽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但最近,我們之間好像出現了一些問題。

你說你身邊的人都買了房,你說你後面找女朋友需要一套房,你說現在房價一直在漲,亞運會前肯定不會虧,於是你告訴媽媽說你想在蕭山城區買套房。

可是,在我看來,26歲的你需要獨自承擔一些事情,而不是像小時候的你一樣,只要哭一下,說一聲,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在我看來,你還是賴在我們的懷裡,像個孩子一樣。

媽媽為什麼拒絕你,媽媽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你終歸要自己飛翔的,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堅強的後盾,而不是永遠頂在前面的那個。

媽媽希望,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無論是房子,還是夢想,你終究是要一個人走向未知的未來。

你的媽媽

▲ 上下滑動查看內容 ▲

以上是這位母親的原文,雖然內容不長,但真的是每一句都講到了小編心裡。在我看來,這位母親想表達的觀點無非四個:


1)身邊人買房了,並不是你買房的理由;

2)你已經26歲,只要哭鬧一下,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個階段已經過去了;

3)爸爸媽媽是你的後盾,但不能永遠替你衝在頂前面;

4)未來,應該是通過你自己努力得到的。

順手扒了一下評論,果然一碰到這種“子女”“結婚”“買房”的問題,網友就很容易炸毛欸。

有些觀點認為,目前的房價水平對於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來說,還是有點難以承受的,如果有能力可以儘量幫襯,如果條件有限,也應向子女說明情況——

@Janitaaaa:買房即投資,兒子也不是別人的兒子。反正都是自己家的。起碼可以付個首付,讓兒子慢慢努力還房貸吧。

@米菲有理想1920:自己工作後就不太好意思花爸媽錢。但今天的高房價對於剛參加工作的孩子來說如果沒有父母幫助想自己買房也有困難,男孩沒房怎麼結婚,女方擇偶標準沒房子也不會考慮,認不認同這就是實際情況。

@永遠寧迷:每個父母都有不同的選擇,買與不買別人都無權說什麼,作為父母我自己肯定是儘量給孩子好的生活,其實這個社會很現實的,讓孩子自力更生努力去創造,有多難可想而知。


但也有不少站這位母親的家長,認為父母辛苦大半輩子已經盡到了養育成人的責任,子女的未來應該靠自己的雙手奮鬥,而不是繼續依賴家庭——

@鯊魚媽媽少女熙:孩子會不會給父母養老還不一定,養老之前給你操心工作買房帶孩子,操一輩子的心。買不買房都是父母的選擇,給你買房,心懷感恩早早掙錢還給爸媽,不給你買房尊重他們的選擇,讓爸媽安心養老過個有尊嚴的晚年。畢竟當初爸媽生下你的時候,也沒有想過你要有多大的回報才餵給你奶吃。

@王律師經常餓:沒毛病,現在家裡出錢給孩子買房買車都成了應該應份的了!難道做子女的要讓爸媽養一輩子嗎?不管他們能不能拿出這個錢,我覺得他們都有理由拒絕,還是那句話想要房子,想要更好的生活自己掙去,你成年了別再手心朝上了。

@0205向暖:這媽沒毛病,現在做父母挺累的。小時供書教養已耗盡了大半輩子,等孩子成年又要負擔婚房帶孫輩,現在的孩子都覺得理所當然的。心寒。難道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債??

@旅行31天:看了評論太失望,多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孩子,沒幾個邏輯清晰的成人。特別有幾個人談到父母若不給買房,那就不要過問什麼時候結婚生子,難道給你買了房子就可以過問你什麼時候結婚生子?一百年前追求的婚姻自由,哪兒去了?我愛我的父母,但我不會事事聽從,我對他們愛的最好報答惟有獨立自尊而已。

當然還有這種看到就來氣的人,說什麼

等他爸媽老的動不了,要他兒子來伺候他們的時候,兒子也可以寫一封信。

看到這句實在忍不住暴怒!已被隱去暱稱的這位朋友,如果你把和父母之間的關係看得那麼你來我往,不如在寫信之前先把前20來年父母對你的養育基金連本帶利地結算一下吧!(掀桌)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要小編來說,其實非常佩服這位母親的做法。

我們從小聽到最多的苦口婆心不過是“爸爸/媽媽做那麼多都是為了你”,久而久之我們也接受了父母為了我們可以做一切的洗腦,一旦我們對父母提出的要求遭到了拒絕,我們不會反思自己的原因,反而第一時間跳出來表示為什麼別人的爸媽可以。

但我們不知道的是,父母開口的那一聲不,背後經過了多少了心裡鬥爭,那輕輕的一聲不,說出口實在是太不容易。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但同樣的問題落到不同處境的人身上

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和理解

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同事

看看大家對於#父母是否應該替子女買房#

這個問題都是怎麼看的


Alex老怪 34歲 有房還貸中

還行,其實壓力不大,我這人平時也沒啥開銷,除掉月供之後手頭還算寬裕,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我還沒談女朋友哈哈哈哈哈哈哈。

首付是自己前幾年工作攢的,年輕的時候也動過讓父母幫幫忙的想法,畢竟你看,周圍哪戶人家不是爸媽掏錢買房子的?

不過前兩年有次跟父母聊天,聽說爸爸單位的老同事退休之後又出來再找工作了,原因是老人給兒子買了套婚房,可本身自己家裡的條件也不是很寬裕,四五千的退休工資還要拿一半出來給兒子補貼房貸,沒辦法,結婚要花錢的地方可多了去了,只能繼續幹活,找個小區噹噹門衛,雖說挺輕鬆,但60多的年紀再折騰也是累。

聽完我就下定決心,自己的事情哪能好意思再麻煩父母?我也30好幾的人了又不是讀書時候討零花錢,真沒那個臉讓家裡老的再為我操心。這不,逼一逼自己還是可以激發出無限潛力的,攢首付的錢出來了,月供繳得也挺輕鬆,以後討嘎子婆了倆人負擔也不重,挺好挺好。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王可可的爸比 42歲 有房有貸


我覺得周圍人跟我的情況應該都差不多吧,男方家裡掏首付,然後夫妻共同還貸,房產證上掛著兩個人的名字。要說#父母是否應該替子女買房#這個話題,更多的人應該已經默認成為#父母應該花多少錢替子女買房#了吧。

說真的,大家都在剛工作的年紀就被叨叨著結婚,可是才工作幾年的積蓄怎麼可能存得出上海房子的首付?與其說年輕人希望父母搭把手掏首付,不如講大多數年輕人只能靠父母幫記忙買房子了。

我們心裡也知道,父母養育我們成人已經完全可以脫手不管,但是面臨子女人生大事的時候又不得不軟下心來掏出積蓄,父母對子女的無私奉獻一切觀念也給了子女心安理得躲在他們背後的藉口。

而且你看,我兒子才剛一歲半,我老婆就跟我商量著存錢給兒子買房的事情了,真的是陷入怪圈的人生啊!曾經有過獨自打拼的念想,但是奈何只能向無情的現實低頭,唉……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布萊恩熊熊 27歲 計劃購房

每次過年回家,爸媽都催我辭了上海的工作,老家有房有工作,雖然收入沒那麼高,但起碼能落個穩定輕鬆。

有時候加班到凌晨的時候我也會想,為什麼那麼執著的想要留在上海,我讀了4年的廣告專業,從剛畢業跌跌撞撞的AE走到了現在資深文案的職位,如果我回到老家,那個甚至都抓不出幾家廣告公司的小城市,那我這麼多年的努力還有意義嗎?

“留在上海”是我的底線,也是我的目標。

曾經也是個花錢大手大腳,買東西只顧一時精神高潮的衝動狂,但是有了買房的目標之後就當起了精打細算的小婦女,跟男友這兩年攢了個郊區一居室的小首付,再不久就要籤合同了嘿嘿,小是小,辛苦也是辛苦,但是我有家了。

hum…從沒想問父母要錢。一方面是想向父母證明“我能在上海生活得很好,不用擔心”,另一方面也是支撐自己繼續留在這個城市的勇氣吧。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小甜甜吃不胖 25歲 無買房計劃

哈…哈…哈…你跟我說在上海買房這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呢嘛。我一個月光美少女能夠生存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買房這個詞對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父母曾經明示過,要給我攢錢繳首付在上海買套房,可是有了首付又哪樣?裝修和還貸的錢我也照樣承擔不起。感覺說到這裡很多人會噴我沒出息耶,但是租房or買房都是個人選擇與否不是嗎?

我現在在虹口區跟同事合租了個兩居室,每個月的房租開銷差不多在3K左右,可是要是同樣讓我在虹口買間房,這花的錢可夠我在上海租個六七十年的房子了,而且還是換著花樣翻的那種,何必讓房子拖累自己的人生呢?

而且本身家境也沒有富裕到可以輕鬆掏出首付的程度,何必為了這幾十平米的產權讓全家都跟著過緊巴巴的日子呢,

我跟我媽說,有錢就留著自己逍遙自在吧,別再為那些有的沒的發愁啦!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每個人人生中會經歷兩次斷奶時期。

第一次是嬰兒時期的生理斷奶,嬰兒會哭鬧會生病,各種抗拒,但是做父母的忍痛都要斷奶,因為他們知道長時間依賴母乳,不僅不利於孩子成長,還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第二次則是成年之後的心理斷奶,每個父母在把子女向外“推”的時候都會心痛,但同樣,沒有精神斷奶的孩子不會懂得承擔,不會懂得責任,不會明白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贏得未來的道理。

可是這樣的道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

回到最初網友討論的問題,有些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他們可是你的子女,一套房子的首付對於26歲的他們而言實在是負擔太重,父母就應該幫一把”。

可是,不覺得這樣的話說得太理直氣壯了嗎?

根據2015年發佈的#發達國家買房人的平均年齡#數據顯示:日本、德國為42歲,臺灣地區是36歲,美國也是達到了30歲以上,所以剛踏入社會兩三年的你,還僅僅只有20多歲的你,有什麼好焦慮自己沒有房子的呢?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最後小編有一些話,想送給所有在看這篇文章的父母or子女:

你一開始就覺得孩子是無能的,你替孩子擋住了所有的風雨。結果,這種過度保護,卻成了孩子人生中最大的風雨,讓他們不堪一擊。

不要太低估了你們孩子的能力。生活會給他們力量,摸爬滾打後,他們會積累起足夠的資本,找到自己的安身之處。最終,在某一個城市,他們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地盤。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宴會廳效果圖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浙江清園旅遊發展集團

“孩子,我為什麼要幫你買房?”這位媽媽的手寫信,看完讓人沉默

▲溫泉理想小鎮規劃示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