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人,你的“前后眼”在哪里

  随着小米公司的上市,工号前1000的员工要实现“财务自由”了。记得两年前,参加两会的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信誓旦旦的表示,小米现金流充裕,五年内不考虑上市。然而,五年、四年、甚至三年还没过。今年3月,雷军的话锋转向明显,他说:“上市不是目标,只是一个阶段……何时上市,是一个顺势而为的事情。”

职场中人,你的“前后眼”在哪里

“剩者”到“胜者”,都经历了啥

  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笔者算是管理学、商学科班出身,对于当时进入培训咨询行业而言我的内心是“迷惘”的,在我们那个时候,每个人对就业机会是很珍惜的。我的职业生涯近8年,之所以有一半的时间“浸淫”在乙方机构,就是我要把别人“捞钱”的时间换成“挖管道”的时间。笔者曾经不止在一篇文章中提及,“财务自由”只是一个阶段性概念,真正能实现的是“职业自由”。就算“雷布斯”也是如此,你如果无法预料到小米的今天,是不是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呢?“因为能看得到未来,所以才不会畏惧现在”。有这种“天眼”的人,你的“剩”才有机会转化为“胜”,否则只能说是白白消遣着时间,成为企业里的“坐地炮”。还记得那个笑话吗?面试官为求职者“你能干到什么时候?”面试者回答“我能干到公司倒闭”。想想看,这样的员工境界要是多高啊。

根结底是“心态”的不同

  在职场中,一个人的关注目标和行为模式是可以靠KPI调整的。一个职业人在跨行的过程中最难调整的是思维方式,然而纵观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真正改变一个人的在于一个人的“心态”。你有“天眼”,能够看清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一些事——尽管你不是袁天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徘徊了、放弃了,最终也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剩者为王”归根结底是对职业本身的坚守,而不是简单的“财务自由”,从“35岁现象”到“40岁现象”,苍天饶过谁?有些所谓的“财务自由”无非就是你手中的一张“信用卡”而已,终归都是要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