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F16相比,米格29是一款失敗的戰鬥機嗎?為什麼?

戰鬥機解說家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自己看看數據就知道了。

米格29自誕生以來,生產高達1600餘架。然而,用了幾十年,米格29竟然沒有在空戰中擊落過一架敵人戰機,僅僅在俄國和格魯吉亞戰爭中擊落過一架無人機。

相反,在海灣戰爭、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衝突、科索沃戰爭、卡吉爾戰爭、南奧塞梯衝突等戰爭中,米格29都是被打的滿頭包,前後被擊落了幾十架之多。

以科索沃戰爭為例,南聯盟的米格29中有11架起飛迎戰,但沒有任何擊落記錄,被北約聯合部隊擊落6架,在機場摧毀5架,全軍覆沒。

由此可見,米格29是多麼差勁。

相反,F16的戰績極佳,共生產近4600架。

讓人驚訝的是,F16幾乎參加了70年代以來歷次戰爭,卻只有1架在空戰中被敵人戰機擊落。而擊落F16的戰機也不是蘇制,而是法國的幻影2000擊落。

當時土耳其的F16之所以被擊落,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當時土耳其F16飛入希臘所屬愛琴海上空挑釁,和希臘的幻影2000發生對峙。誰知道奚落人果斷髮射魔術空對空導彈,將毫無準備的土耳其F16擊落。另1架土耳其F16不知所措,只得迅速返航,沒有敢於反擊。如果F16是有備而來,幻影2000是討不到便宜的。

而僅僅以色列的F16在1981和1982年這2年內,就擊落了45架蘇制戰機。

即便今天,我軍最先進的殲10B戰機,相對F16V也並沒有什麼優勢。

可見F16設計是多麼的成功。


薩沙


是,也不是。但是必須承認,MIG-29就是不如F-16。

MIG-29最初設計來是給蘇聯的地面突擊集群提供空中掩護的,用減小1.5噸燃油為代價裝上了輔助進氣道,能在土跑道上起飛。對於其預計執行的任務來說,腿短並不是問題。蘇聯解體前MIG-29完全不比同期的F-16差。

至於後來F-16怎麼怎麼牛逼那都是進行了幾次大改之後了。蘇聯解體那都是後話了。米格也不是沒有搞MIG-29的改進型。MIG-29SMT開始把輔助進氣道拆了,航程一下子就跟F/A-18C,陣風,颱風這些雙發主流四代機一樣了。

至於拿訂單說事的。MIG-29是給蘇聯量身定製的,其他國家不買很正常。你跟公交公司推銷挖掘機一輛都賣不出去然後說挖掘機差?這就沒意義了。

再說說成本的問題吧。MIG-29的單價其實不低了,這也就是為什麼F-16要選擇單發的原因。中型機上兩臺中推是比較坑的,飛機會貴不少,性能還不怎麼高。

這也是我覺得MIG-29比較坑的一個原因。作為一款前線戰鬥機,升限,1.5M以上速度的飛行性能在四代機上實際上不重要。F-16為啥在推重比低一些,翼載荷也不低的情況下能有很好的機動性?因為F-16的設計定位更準確。

四代機一般空戰中飛行速度不會超過1.5M,相比之下,跨音速段高亞音速段的性能優勢重要的多。MIG-29作為一個雙發中型機,在推重比上相比F-16有優勢,然而在常見的交戰速度下SEP又不如F-16,載彈量上也比較坑。MIG-29從A到S到SMT,全都是6個導彈掛架。

F-16的單價是F-15的60%,而MIG-29的單價是Su-27的70%多點。反正我覺得是有些浪費錢。MIG-29較高的單價並沒有帶來什麼實際的優勢。你要說MIG-29在93年的演習中格鬥吊著F-16打,那也是F-16掛著副油箱還只能用AIM-9M。但是等F-16掛著第五代格鬥彈的時候又完全不怕MIG-29了。


貞觀防務


F16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戰鬥機。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與之相比,米格29便相形見絀了。首先,米格29問世之後一直被受爭議。這一點上便遠不如F16。但是米格29並不能算是失敗的戰鬥機。

筆者以前寫過一篇米格29的文章:《一直被誤解的米格29,生不逢時的支點》。

米格29設計之初就定位為前線支援戰鬥機。可以說是米格15,17,19,21設計思想的延續。

蘇聯空軍前線戰鬥機裝備思想就是:簡單、輕便、成本低、易生產以保持裝備數量優勢。米格29的定位也就決定了它的特質。它有點像二戰時期的T34坦克,性能可靠、結構簡單、易於維護。能快速的大批量裝備。說的不好聽點,屬於低值易耗品。

作為野戰前線戰鬥機,以條件較差的前線機場為基地,執行中近短程空優作戰任務,兼顧對地支援。這對米格29來說,完全可以勝任。米格-29甚至還為此裝備了前起落架擋泥板。可見設計作戰使用條件多惡劣。

米格29的機動性能非常好,特別是起降性能,能夠在200米的跑道上實現戰時的起飛,而且米格29的飛行速度能達到2.25馬赫,使用兩臺RD33發動機,提供強勁動力的同時,還能保證安全性。 一直到上個世紀末,米格29一直是一款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戰鬥機之一。

東西德統一之後。德國、意大利和美國聯合對德國空軍繼承的前東德米格-29進行了全面評估。米格-29在機動性、爬升率、加速性能、雷達探測距離和簡便的地面維護方面都讓西方同行感到驚訝。原東德空軍所屬米格29的故障率是每1000飛行小時300次故障,而屬於西德的“狂風”戰鬥機則達到380次。這在戰爭中絕對是最致命的。F14雄貓戰鬥機被性能遠遜色於自己的F18大黃蜂取代,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出勤率低。

米格29從服役到蘇聯解體一共生產了1400多架。這個數字在三代機中恐怕只有F16可以媲美。但是,F16到十年後的2001年才生產2200多架。

據說當初曾經考慮過給米格29上電傳飛控。但是因為前線機場不具備維修能力最後否決了。

米格29最為詬病的就是“腿短”,這其中有兩個因素,第一個是它不需要太遠的航程,米格29內油3.5噸,航程1500公里,作戰半徑600公里左右,這對前線支援戰鬥機來說已經足夠了。為了追求三代機的作戰高推比,減油減重是設計師為達目的的必要選項。

蘇27的內部油箱非常大,航程超遠。但是,滿油狀態下的蘇27根本沒有機動性可言,只有捱打的份兒。帶個副油箱,開打的時候還能拋掉。內油你咋整?

米格29當初考慮野戰機場的起飛條件,避免發動機吸入異物,特別設計了一個輔助進口,這個進氣口擠佔了內部空間。有人說這是個腦殘設計。但是,有了這個輔助進氣口,米格29可以在前線野戰機場起降,而不用擔心吸入異物。F16行嗎?蘇27行嗎?

在後期的米格29將該進氣口取消。因為作戰環境變了。不再需要前線野戰機場起降了。

米格29推重比超過1,性能非常均衡,沒有明顯的短板,基本上是三代機的水平。而像幻影2000和F18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

蘇聯沒有F-16使用的F100發動機那樣的大推力發動機,AL31也是參照了RD33的設計才造成的。所以使用兩臺中推,這很正常。F/A18大黃蜂也是兩臺中推。另外,兩臺發動機總比一臺保險。 前面說了,沒有電傳飛控是為了維修方便。但是這不代表米格29落後。當時只有美國的F16是電傳飛控。連F15都是後期改裝的。F15落後嗎? 蘇27使用了電傳飛控,但是要知道蘇27比米格29晚了好幾年。米格29在1983年服役。而第一架批生產型蘇-27UB ( T-10U-4 )於1986年才首飛成功。事實上,蘇27的氣動外形還是參照了米格29。所以現在一般人很難分辨米格29和蘇27。

在我們看來,米格29冒黑煙是個大問題。(RD33發動機的後續型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梟龍和殲31也受連累了。)這和RD33特有的短環形燃燒室、離心式噴嘴設計有關。使用離心式噴嘴部件的發動機,結構簡單,易於製造,便於維護。最關鍵是在惡劣的條件下,可以更有力的保證發動機工作正常。此在設計、製造、維護能力有限的年代,這一設計更為現實、可靠。所以這個缺點,在蘇聯當時的技術水平、作戰環境、作戰指導思想下,它就算不上是問題。

RD33系列發動機冒黑煙是在特定的條件下,不是隨時隨地的。所以情況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嚴重。 米格29的雷達探測距離八十公里,現在的雷達探測距離都是上百公里。人的眼睛視距最大不超過10公里,冒不冒黑煙很重要嗎?這也是為什麼RD33系列發動機冒黑煙,可是中國的梟龍和殲31還是選擇安裝的原因。

至於航電落後,那就不是米格的問題了,那是蘇聯的技術問題。米格有的問題,蘇27也有。例如雷達的研製是儀器製造研究院(NIIP)與無線電工程研究院(NIIR)。由NIIP負責蘇-27的SUV-27火控系統以及RLPK-27雷達,NIIR負責米格-29的SUV-29火控系統與RLPK-29雷達。1978年確定了共同的第四代雷達研製方案,由NIIR與NIIP共同研製通用部件。部件相通性達到70%。 其實蘇聯的航電並不是一無是處。米格29服役時,憑藉R-73近距空空導彈和頭盔瞄準具以及R-27空空導彈, 在近距和超視距空戰中都力壓F-16。

這話是原美國空軍的退役飛行員“Vinnie”拉塞爾少校說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拉塞爾曾在德國拉格空軍基地駕駛三年米格-29。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沒有能力投入武器裝備的升級了。這個時候,蘇27的救星來了。 中國在米格29和蘇27之間選擇了蘇27。 (說句題外話。中國選擇蘇27的原因並沒有太多太複雜的因素。就是中國殲六、殲七、殲八和正在研製中的殲十都是輕型飛機。中國當時連發展重型戰鬥機的計劃都沒有。可以說,想都不敢想。而蘇27是中國唯一能夠獲得的重型戰鬥機。) 米格29沒有得到中國的青睞,雖然零星的獲得了一些訂單,但是二十年的訂單累積只有不到200架。所以,米格根本沒有能力對米格29進行升級。

米高揚曾經在米格-29基礎上經全面現代化改進而成的新型多用途殲擊機,也就是米格33。但是蘇聯解體了。俄羅斯沒錢。最後不了了之了。而蘇霍伊由於得到了中國訂單,資金有了保證,蘇30才得以發展。以及衍生出後來龐大的蘇系列家族。

一直到1997年,米格啟動了米格29SMT研製計劃,米格才第一次獲得重大改型的機會。 米格29SMT已然改掉了老款米格29的所有毛病。 米格-29SMT依靠內油將轉場航程提升到了2400公里,帶副油箱後可達到3500公里。雖然“駝背”很醜陋。但是,對比一下美國為阿聯酋訂做的F-16E。 只能說沒有最醜,只有更醜。

米格29SMT雖然性能超過老米格29“八倍”(——俄羅斯官員語)並沒有獲得良好的聲譽。俄羅斯不買,賣給阿爾及利亞的被退貨。(理由是因為俄羅斯用的是蘇聯時代老米格29的機身。) 2017年,米格-29的最新改型米格35閃亮登場。

2019年進入量產。俄羅斯空天軍的首批訂單預計數量為37架。在五代機滿天飛的今天,米格35能從蘇霍伊家族的蘇57、蘇35嘴裡奪掉一塊肉。說明米格35確實足夠優秀。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米格35的優秀也恰恰是因為米格29的底子太好。

米格29確實在很多方面不如F16。但是,


漁歌子說


當然不是。

首先,二者不可比。

米格29是蘇聯時代研製的,因為蘇聯解體,俄羅斯一度缺乏資金,米格設計局無法進行升級改造。最終落後於時代。

其次,米格29並不失敗。

截至當前,米格29總產量1400架,雖然比F16的4400架少了兩倍,但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前款導致的,而且這個1400架的數據不知道丟幻影2000和薩博39多少條街。

最後,是作戰設計思想的差異

F16是輕型通用戰鬥機,米格29則是前線支援戰鬥機。

支援什麼呢?

在蘇軍的最初設計中,米格29是可在前線簡易機場連續起飛,爭奪空中遮斷。所以米格29最主要的作戰目標是打擊敵軍直升機和攻擊機,掩護本方鋼鐵洪流。因此米格29只有600公里的作戰半徑也是足夠的。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戰略收縮,沒有那麼多鋼鐵洪流需要掩護,米格29當然就是生不逢時了。但決不能說人家是失敗的,哪怕對比的是F16。




四川達州


F-16是由通用動力公司設計的,為競標美國空軍越戰後對戰鬥機的要求而產生的飛機。其設計指標主要是為了提升飛機的機動性,並響應“能量機動”理論,當然還要一定程度上兼顧美國空軍非常重視的多用途性能,而整機設計要輕巧靈活,並希望通過較高的產量實現單機成本的下降。F-16首先採用了電傳飛控技術,採用翼身融合技術的常規佈局,再加上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助力,其確實成為了一款非常成功的三代機。


考慮到其將近4500架以上的產量,可以說其通過優良的機動性、良好的多任務能力、不斷的改進獲得了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航空兵部隊的青睞。 反觀米格-29則是蘇聯“先進戰鬥機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主要為了應對美國F-15戰機的威脅,最終成果就是米格-29和蘇-27。二者皆採用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院設計的中央升力體+翼身融合佈局,在空中可獲得良好的升力和機動性。但相較於蘇-27的空軍、防空軍皆有需求,米格-29屬於一款前線殲擊機,其主要擔負奪取戰區500千米以內的淺近縱深的制空權任務,因而在最初設計時就並未考慮其大空域範圍內的作戰行動,因而其航程還不及米格-23,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短腿。

但縱觀米格-29系列的發展,其不斷改進發展也生產了1600架以上,並發展出了包括艦載的米格-29K和米格-35等有重大改進的型號。 相對於F-16,米格-29主要差在其產量及多任務能力上。但這要考慮二者的設計初衷和使用者的情況,F-16繼承了美國空軍的一貫的戰機設計思想,通過新技術、新理論的注入使其可以完成多種任務,而其各項指標也都十分均衡,不但適合美國空軍的組織架構,對於其他用戶而言,也是一款可以靈活使用、承擔多種作戰任務的戰機;米格-29則在蘇聯前線航空兵的理論體系下設計製造,其優秀的氣動設計使其獲得了優秀的飛行品質,也非常契合其原本設計中的相關任務需求。

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建立起蘇聯那樣的前線航空兵體制,而對於僅能裝備少量型號的國家,米格-29的“短腿”特性加上其初期不重視多用途能力開發,並未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但也不能就此否認米格-29的能力,其超過1600架的產量也是一種巨大的成功,並且還能通過不斷的改進而經久不衰也證明了其實力。


李三萬的三萬裡


米格29確實不像F-16那樣名滿天下,它在伊拉克戰爭中的拙劣表現讓俄製戰機名譽掃地;西德空軍通過兩德統一獲得9架米格29之後又讓這款神秘的優美戰機秘密曝光,它的極不可靠性和短暫的滯空時間讓美軍對其不屑一顧,而性能中庸的F-16戰機有很多戰術手段可以擊敗這個看似可怕的對手。伊拉克空軍裝備米格29和米格31之後沒能發揮任何遲滯美軍進入巴格達的作用,這是它不被看好的主要原因。

米格29 被認為是停留在驗證機階段的不完善武器,原因就是蘇聯開發出這款裝備後還沒來得及逐步解決技術缺陷就解體了,當時的F16也存在發動機不可靠、飛行員戰場感知能力不佳的問題,早期的F16甚至沒有配備頭盔瞄準具,這些問題都在後續幾十年的改進升級中得到解決。其發動機已經從加力推力僅有111.1千牛的水平增加到128.9千牛,目前最新的F-16D性已經換裝加力推力129.6千牛的 F-100-PW-229和F110-GE-129發動機。

而米格29能選用的發動機就只有81.4千牛的克里莫夫RD-33發動機,兩臺加在一起也就160千牛而已,這也是他總體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推力強進的F-16可以隨意加裝副油箱因此航程遠非米格29可比,以色列裝備的F-16I最終型號機身氣動外形已經與之前有天壤之別,不僅背部增加背鰭還在機身上增加了保形油箱,背鰭中安裝的電子設備讓F-16擁有近似四代戰機的作戰能力。而這種改進是推力不足的米格29無法做到的。

截止到目前為止各種改進型號的F-16已經生產4500多架,雖然美軍要停產這款戰機但是土耳其、印度等國都搶著要引進生產線,可見他的建造數量還會有進一步提高。而米格29僅僅有1413架的低產量,而且幾十年來都沒有繼續生產過,根本無法與F-16相比,這是外界認為米格29不如F16的主要原因。


利刃軍事


米格-29算不上失敗的戰鬥機,只是由於蘇聯倒了,這款戰機才顯得尷尬了。

米格-29在蘇聯時期屬於前線航空兵用的戰鬥機,是用於進攻作戰的。蘇-27屬於蘇聯防空軍用的,主要是國土防空。在蘇軍作戰體系中,前線航空兵就是奪取和掌握戰場制空權,掩護攻擊機、直升機和地面部隊作戰,而且蘇聯當時掌控東歐,面對的中西歐縱深又沒多大,歐洲的機場又眾多,蘇軍攻擊前進,可以不斷為米格-29奪取機場。所以米格-29對航程和作戰半徑要求不高。只要看看蘇聯前線航空兵的戰鬥機,都是米格機,統一的特點就是腿短、輕便靈活。

美國的F-16最初型號,即F-16A也是如此,以近距格鬥為主,裝上機炮和響尾蛇導彈就成。後來到第30批次成為C型之後,具備發射中距空空導彈的能力,當年的設計者還說出“它們毀了F-16”的話。

蘇聯解體前夕爆發的海灣戰爭,是美軍以體系優勢打擊伊拉克,伊軍的米格-29沒有預警機和電子戰機支援,面對美軍體系支撐下的F-15和16,根本就沒法玩近距格鬥,中距離就被擊落了。這次戰爭,米格-29的名聲算是毀了。而俄羅斯在冷戰後又是以蘇-27為自用主力並且作為主打出口型號,蘇霍伊設計局對米格設計局的打壓,使得米格-29的後續升級發展之路很困難,市場銷售也很慘淡。(S)


聯合防務


29就是生不逢時罷了。它是純粹的空優戰鬥機,推比大,機動性優秀,單挑15毫無壓力。16這種披著戰鬥機外皮的炸彈卡車在沒有120的歲月裡給29提鞋都不配。


elicxxx


與F16相比,米格29的確是款失敗的戰鬥機,但矢敗只是指米格29戰機在銷量上的失敗,畢竟F16戰鬥機是三代戰機中產量最大的戰機,其總產量達4500餘架。銷售到世界二十餘個國家,其性能是相當不錯,雖然在美國是低擋戰機,可是在很多國家都是做為主力戰機使用。



F16是通用動力公司研製,後來賣給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16是第一款完全按照能量機動理論研製的戰機,是一款完全採用三代機研製方面的戰機,F16採用了翼身融合體常規佈局,氣泡式坐艙蓋,三軸四餘度電傳系統,單臺大推力發動機,依靠氣動的優勢甚至可以擊敗F15。


F16的最初研製的目標就是單純的狗鬥機,只能發射近距離格鬥彈,之後在F16C/D上才加入發射中距離空空導彈的能力與對地對海攻擊能力。F16以輕型機體格做到與重型機相差無幾的8噸載彈量,航程為3800千米,在輕型戰機中是第一的。

米格29是一款雙發轉型戰鬥機,依靠三代機中僅有的最強整機推重比來達到高機動性,米格29採用了中央流體力學研慶院設計的翼身融合中升力體佈局,F16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做多用途戰機的,而米格29是做為對抗美國F15主力戰機而研製的,所以在機動性上米格29還在F16之上。



米格29在外銷的成績不佳是因為蘇聯時代米格29的戰機就讓人失望,而太多數國家買戰機就是希望買個門伸,能夠給敵人威懾。而米格29顯然做不到,F16的航電超越米格29,機動性略差,F16在每個國家都能發揮不錯的戰鬥機,而米格29只有在蘇聯作戰體系下發揮戰力。


墨天工


這兩款飛機各有優長。f16的長處在於電傳操縱。作戰半徑大。機動性能也很突出。米格29低空,超低空性能非常優秀。背部有輔助進氣道,可以在簡易機場起降。f16的缺點機翼非常薄!低空超低空時做大的機動容易產生靜力耦合而折斷。剛開始摔了幾架飛機。以後做做了一些補救措施和修改飛行參數!米格29最大的缺點就是,腿短。操縱系統相對落後。就機動性而言F16不是米格29的對手。東西德統一時西方得到了米格29。模擬對抗中F16完敗。美國根據它的特點來訓練f6飛行員。真正的口碑變差是海灣戰爭以後。因為多國部隊掌握著完全的戰場態勢感知主動權。南聯盟的和伊拉克的根本就沒看到對方就被擊落。但這並不代表他的真實能力。飛機的好壞決定權是看誰在用!蘇24典型的二代機。一樣把美國的驅逐艦嚇尿,航母通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