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落魄维也纳时,真的有一对中国夫妇救助了他?

司马长史


这是网上不知谁自己YY出来的破事,在那个年代,有色人种都属于受歧视对象,而元首一个连大部分白人都歧视的人,怎么可能待见黄种的华人?很多人觉得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一直到二战初期,德国都对中国相当友好,又反证了那条谣言,但德国之所以对中国友好,就一定是希特勒受过中国人民恩惠?这是中国思维中最典型的评书演义思维!



不错,二三十年代,希特勒德国堆中国的态度,跟当时各老牌列强比起来,确实当的起友好二字,但是要想想,当时还是英国在勉强维持日不落帝国最后的世界主导权,国际事务上拉拢法国、美国,当时国际事务的中心,就是压制一战的战败国德国,竭制苏联,都是第二位的事情。

世界像样点的国家里面,也就在中国,德国人尚且还享有白人原本的荣光,因为中国人大多数既不关心一战谁输谁赢,也分不清这帮白人谁时哪国人,一律享受洋大人待遇,这让德国人感觉很好,德国很多高层军事人员,跑中国来,其实是私人跑来找饭吃的,德国真过不下去了,后面才开始又转回有国家任务性质的事物,比方推销德国装备,武装训练德械师,这主要是为德国国内经济服务,不过当时德国在中国的核心事务是获得江西地区的钨!中德友好就是因为钨,而中方觉得德国人没有帝国主义的盛气凌人,他一苦逼战败国,怎么凌?


李三万的三万里


希特勒接受过中国夫妇的救助这个故事在网络上传播甚广,大致情节是这样的:希特勒在“自传”之中提到他在维也纳生活之时穷困潦倒,这个时候有一对张姓的中国夫妇慷慨地救助了他。这对夫妻不仅仅给了他一笔钱供他学习生活,还看中了他的绘画天赋,帮他联系维也纳大学。希特勒十分感激这对中国夫妇,但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怎么都找不到他们,但是这件事让他一直对中国人怀有善意。

这个故事虽然听起来非常有传奇性,这位二战魔王竟然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怀有感恩之心,仿佛很容易戳中现在中国网友的心。但是在我的奋斗之中,被中国夫妇救助这件事情根本没有被提及。难道希特勒还有第二本自传吗?

元首是一个非常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即便是轴心国之一的日本,他都觉得是个非常低劣的民族。希特勒对中国人的印象到底怎么样,其实我们可以在我的奋斗之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在他心目中,中国人和黑人是同类。他认为如果中国人和黑人学习了德语成为了德国人之后,他们手上所拥有的对德国政党的选举权将会使德国倒退,变得“野蛮化”。

可以说希特勒对亚洲民族都是比较讨厌的,有人说希特勒比较喜欢研究孙子兵法,他的卧室里面甚至还放着一本随时拿来阅读。这个说法甚至在后来还被网友发展扩充了一下:隆美尔封为元帅当天,希特勒将一本他亲自注释过的孙子兵法送给了他。其实希特勒送给隆美尔的是他签名的一本我的奋斗。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可以作证希特勒对中国人的态度的转变。德国曾经有过唐人街,那时候希特勒对于中国人还是比较亲热的,因为他需要来自中国的资源——钨、铁、锰。当时很多中国的官商子弟来德国留学,希特勒还曾亲自鼓励他们报效国家。

1938年,纳粹开始推行纯净种族主义,他认为只有5代都是德国人的国民才是真的德国人。在德国成家立室的中国男人必须要和德国妻子离婚,住在唐人街的人们开始四窜逃跑,甚至回到中国。而留在唐人街的中国人又以通敌罪被抓进集中营服役,大部分被虐待致死。

希特勒这样的极端种族主义是绝对不可能喜欢其他民族的人的,如果硬要说他对中国有一丢丢的好感的话,大约也是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化,希特勒的办公室之中也有中国青花瓷花瓶,他也用过中式的茶杯。中国地广物博、人口众多却如此落后,他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很难对当时的中国人有好印象吧。


木剑温不胜


历史上有很多戏剧性事件,今天你帮助的一个落魄的人,日后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恶魔。而网络上流传的这么一个段子,就是这样的写照。

希特勒,第三帝国元首,臭名昭著的战争狂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将人类带入历史以来最大的浩劫,近20亿人被拖入战争,造成数千万人死亡。更为可怕的是,希特勒还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屠杀了将近600万犹太人,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笔。直到现在,欧洲的人们只要一提希特勒就不觉地颤抖,德国人为了避免右翼势力抬头,极力抹杀希特勒以及第三帝国存在的痕迹。

就是这么一个人人得以唾弃的人,网上却流传着希特勒曾受到一对中国夫妇的资助,甚至拓展为希特勒对中国“还不错”。

我们都知道,希特勒曾过过一段非常窘迫的日子,他从小喜欢画画,希望能够考入维也纳艺术学院。然而,维也纳艺术学院两次拒绝了希特勒,不是希特勒画画有多糟,而是该学院要求太高了。维也纳艺术学院做梦也没想到,他们拒绝了一个不得志的青年,却将他推向了恶魔。

希特勒求学失败后,母亲也死了(父亲于早年死去),这下希特勒断绝了经济来源,开始了贫困潦倒的生活。在奥地利,希特勒晚上只能租一张床铺过夜,白天就去乞讨,或者画点小画聊以度日,过的是饥一顿饱一顿。网传,希特勒曾认识了一对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夫妇,这对夫妇见他可怜,不时地接济他,曾一次性给了希特勒500先令。或许,由于这对夫妇的帮助,希特勒才得以熬过那一段艰难的日子吧。当希特勒当了元首后,曾派人去奥地利找那对夫妇,但是人家已经离开奥地利了,一直未能找着。

这段情节的可信度有多高呢?我没有读过这方面的史料,不能妄下断言。但是可以推测,希特勒在维也纳那段日子受到他人的接济也是很正常的事,或许这些接济过他的人中有中国人也说不定。

这只是历史上的偶然事件,没必要拿来炒作。


萌叔观世界


《中德外交秘密档案》中有句话说得很好,“希特勒绝不会因中国某些人对他的谄媚而给予回报。”

30年代初,德国不顾中国的反对,与伪满洲国进行贸易,与日本缔结协定。

之后在日本的要求下,希特勒停运了给中国的军火,并且撤走了军事顾问。

1938年2月,希特勒在国会宣布,德国将承认伪满洲国,尊重现实。

以希特勒做的事情来看,希特勒在维也纳落难的时候,应该没有中国夫妇救助他的。无论是他自己写的《我的奋斗》还是美国历史学家写的《希特勒》传,都是没有这件事情的。其实,网络上关于希特勒和中国的一些事情也多半是不靠谱的,类似的谣言还有很多,比如:

1.二战想帮助民国,并且平分天下;

2.柏林奥运会,希特勒资助了中国运动员;

3.希特勒抗日期间,秘密援助过民国武器;

为什么说这些谣言是假的呢?以第二条为例,柏林奥运会中的代表中国的是大连的刘长春,张学良资助了他。因为当时的日本希望伪满洲国以独立的国家身份参加奥运会,所以他们妄图让刘长春参加柏林奥运会。不过刘长春很快在《大公报》上公开表态,自己是绝对不会代表伪满洲国的的。他的这种态度,张学良非常赞许,并且刘长春本身也是东北大学的学生,张学良是东北大学的校长,所以张学良特意资助了8000大洋。

从个人角度来看,希特勒是对自己民族蜜汁自信的一个人,永远把自己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可以说他眼中是没有其他民族的。虽然民国的时候,德国人确实帮助过蒋介石,但是那只是利益关系,并非能说明希特勒对中国友好。二战的时候,美国和英国等国都援助过苏联大量的物资以及武器弹药,对民国亦是如此,比如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驼峰航线。英美飞过喜马拉雅山,援助当时的民国,为此还牺牲了很多飞行员。

为什么说当时德国和民国有共同的利益需求呢?因为一战的时候,德国战败,所以德国在中国是没有特权的。之后,两个国家都想重建自己的国家,双方有合作基础。德国的军事人才和武器装备是中国需要,而中国的钨、锑等战略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又是德国人需要的。蒋介石在英美这里碰壁以后,便全力推进了中德合作。

德国在当时的民国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军事顾问团,帮助蒋介石训练军队,到各级部队中充当军官。1928年到1938年,可以说这是当时中德关系非常紧密的十年。

后来发生了日军侵华,在希特勒心中自然是强大的日本更加重要,所以中国充其量就是配角。对于这一点,希特勒早就是在自己的自传《我的奋斗》中说过了,中国人在他心中是和黑人一样的“劣等民族”。为此,当时驻德公使刘崇杰先生还进行了非正式的抗议。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关于这段记载在网上被传的神乎其神,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少年时代的希特勒生活潦倒,流落在维也纳街头,有一天一对姓张的夫妇看到落魄的希特勒心生怜意便给了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生活费,还时常请他到家中吃饭,得知他有绘画天赋后更是资助他到学校学习绘画!后来德军占领奥地利,希特勒找遍了维也纳再也找不到那对中国夫妇,也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所以希特勒对中国人很有好感,对这个东方古国也是情有独钟,甚至曾想过和中国瓜分世界!无奈日本侵略中国,希特勒被迫和日本结盟,但他依然不忘对中国的帮助,多次不顾日本人的抗议而援助中国人!



对于这段记载,我就四个字—纯属扯淡!

首先希特勒本人的自传—《我的奋斗》里根本就没提过这件事。在书中他曾多次提及自己当时的生活很困难,唯独没提过张姓夫妇!

其次希特勒是极端种族主义者,除了日耳曼人,其余人种他能看得上哪个?如果不是战略上的需求,他连日本人,意大利人都不会正眼瞧一下!他曾多次对日本人的所作所为感到鄙视,一个连对自己盟友都能表示出反感的极端民族主义者能对一个积弱落后的中国人“情有独钟”?



还有就是很多人说希特勒确实援助过中国啊,当时的国民政府不还有德械师嘛?这一点确实是事实,德国确实援助过中国,但这只是两国间的正常贸易!是签署过协议的,我们花钱买装备,请教练,他们赚了钱,仅此而已,而且要明白,德国对我们所谓的援助(其实就是买卖)主要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在1938年之后就全面停止了,还有就是德国帮助我们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中国有他们制造武器必备的有色金属矿石,也就是—稀土!当时民国政府没有钱,很多德国武器都是拿稀土换的,日耳曼人不傻,希特勒也不傻,他是一个狂热好战分子,赔本买卖不会做,得罪盟友的事情更不会做!帮助中国?纯属是利益使然!



所以,希特勒只喜欢权力,喜欢残杀,喜欢高高在上!


咸鱼闲聊


我们不能断言这件事情就一点不存在,但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并没有提到这件事。希特勒做为一个“种族主义者”曾经对以日本人为代表的“亚洲人”表示过鄙夷。

很多人拿出的所谓证据无非就以下几点:

第一、希特勒执政期间,德国曾与中华民国展开过中德合作,期间给予了中国一些经济和军事上的帮助。

第二、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人拉贝曾救助过许多中国人。

首先来说第一点,德国与中国合作的模式大概是这样的:德国给予中国一些武器装备和贷款,中国政府答应德国提供矿产资源和一定的关税优惠。国民政府就曾以锡矿换取过一批德械装备。这完全是两个国家间的利益交换,跟希特勒的个人情感并没有特别大的联系。

第二点,南京大屠杀中拉贝的行为只是他的个人行为,不能代表纳粹党更不能代表希特勒个人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度。那么,希特勒和德国政府对中日战争是什么态度呢?

1937年德国宣布终止对华合作并撤走大使和在华德国人,希特勒到底在帮谁呢?

最后说一个最直观的例子。二战期间德国汉堡曾经居住了两千多名华人。而且拥有唐人街。但当时的“盖世太保”以“通敌罪”和“威胁国家安全”为由逮捕了大量华人并将他们投入所谓的“明日集中营”。

1944年,德国更是逮捕了唐人街的所有华人,彻底铲平了当时汉堡的唐人街。等到战后,这些人当中大概只有150人左右得以幸存。

所以,这个故事是否发生过,我们无从考证。但是,希特勒对中国人是否有所谓的“感恩之心”其实是很清楚的。






兵器研究社


这种说法流传甚广,被不断演绎,甚至有很多传闻有鼻子有眼的分析道:希特勒对中国人有特殊好感,鄙视正在侵略中国的日本人,与日本结为轴心国也是被迫的,是违心的权宜之计,实际上希特勒更愿意和中国一起瓜分世界.....戈培尔曾经说过:“谎言说一万遍就是真理”。

种种传言之下,一些“德粉”一厢情愿的把这个当成了事实,还指出“希特勒被中国老夫妇救助”的事迹出自《我的奋斗》,希特勒混出名堂之后还想去报恩,可他始终没有找到这对夫妇。

我在中学时候就看过这种传闻,甚至一度还真信了。直到后来接触了这一时期的文献,发现,没有任何官方文献提及此事,后来还问了德国人,德国人对此也是闻所未闻。

《我的奋斗》这本书长期是禁书,中文版我没看过,倒是在网上仔细看了此书英文版目录,和有关流浪维也纳的那段经历的章节。发现,希特勒压根就没提过中国,或者中国人,倒是充斥着大量种族主义偏见和反犹言论。

咱们中文版的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英文版是翻译的德文原版(下图)。所以,不知道那些说“被中国人救助事迹”源于《我的奋斗》的网友们看的是哪个版本?火星文版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算是对希特勒经历相当权威的书,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L.Shirer)记者出身,以纪实和严谨著称。此书在国际上以其大量的、真实的资料被认为是“论述纳粹德国最具权威的作品,是希特勒与纳粹德国最杰出的研究成果之一”。然而,我和我的学生都曾经细细的读了这本书,谁都没有发现“被中国人救助事迹”......

经过网上的查阅,我发现,此说法很大可能是源于CCTV9播出的纪录片(下图),或者是本来类似谣言的说法被权威的央视播出,起到了官方认可的作用,让受众们深信不疑。

一向以权威、严谨著称的央视,还是以纪录片的形式“传谣”.....送央视一个大写的“囧”。


类似传闻还有——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是希特勒的德国政府承担了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全部费用,包吃住和给报销路费。

事实上,1936年柏林奥运会,国民政府还是挺重视的,中国代表团的费用是由政府自筹经费加上民间募捐组成的(教育部出资17万,体协募捐3万,加上中国足球队赴南洋巡回赛的门票收入),与希特勒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让国民政府情何以堪,当时的国民政府还真没惨到连运动员路费都出不起的地步。


还有说是张少帅资助的,这个是时间弄混了,张学良资助的是上届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此时,中国刚经历“九一八事变”和淞沪抗战(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一边应付日本,一边下着血本“剿共”,真的顾不上。

而刚成立的“伪满洲国”却吵吵着要派运动员以“满洲国”人的身份参加,把张学良给急坏了,捐赠8000银元,加上中国体协的筹款,参加的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不是36年柏林奥运会哦。

还有谣言说——纳粹德国帮助中国抗战,实际上希特勒更愿意和中国一起瓜分世界.....

比如,大家经常看到,国民党德式装备军队。

像下图,1938年5月美国《生活》杂志封面上,年仅15岁的中国小战士头戴德制M35头盔正伫立在武汉的阅兵场上。他一身的德式装备,阳光从上面洒了下来,目光里满是坚毅与果敢。

的确,1928至1938年中国个德国处在一个互帮互助的友好合作阶段。此时,中德之间的合作,可以完全理解成战略需要和国家利益使然,基本排除个人感情因素。

中国需要德国军事、工业、科技的援助(大多数时候,并不是用来对付日本的,而是“剿共”),这个就不多赘述。咱们重点看看,德国为什么这么热情。

那是因为德国有求于中国的是稀有战略金属——钨矿砂,它是制造钨合金钢的关键材料,是枪炮生产的必需品。当时亚洲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中国华南地区的产量又占亚洲第一。还有中国的猪鬃(现在中国的猪鬃仍然一统联邦德国市场)和桐油也德国有大量需求,双方议定用以货易货方式来进行贸易,中德两国通过这样的双边经济往实现了“双赢”。

此外,从人物历史角度看,作为欧洲陆军强国的德国,历来就是一些在国家学习效仿的对象,如日本明治维新时所建立的陆军几乎就是照搬普鲁士陆军全套军事思想、建设制度和制式操典。而中国很早就开始学习德国军事,清朝后期所建立的新军,就有着深深的德国军事影响的烙印。

还有,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失去了在中国的租界和殖民地。这让中德合作没有历史包袱,较为轻松。

然而,从30年代中后期开始,德国在东亚与日本开始勾搭,碍于日本对中国的意图,德国也逐渐疏远了中国,甚至碍于日本的压力,一度在收到货款的前提下,拒绝交货。

1938年,德国顾问团基本全部回国。任蒋介石的军事顾问——法肯豪森回国后拒绝接受任何工作,免费为中国进行抗战宣传,直到德国下令预备役军人恢复现役,二战期间曾担任比利时总督。法肯豪森倒是咱们中国真情实意的朋友。

中德“蜜月期”装备的德械师装备从头到脚都是德国进口,或者中国工厂引进的设备仿制的,战斗力在日军之上。遗憾的是,全德械师少的可怜,主力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损失殆尽.....

那么,希特勒对中国的真实态度是如何呢?

纳粹和希特勒坚持用种族主义眼光看世界,把人种和民族分成三六九等——日耳曼人最高贵;盎格鲁撒克逊人和高卢人应该被征服和管教;北欧维京后代是近亲兄弟;斯拉夫人过于低劣,大部分得消灭,小部分留着训练好了伺候日耳曼人;犹太人和吉普赛人是等外品,必须在精神和肉体上彻底消灭.....黑人不能算是正式的人类(大家感兴趣可百度一下,1936年,美国黑人运动员在德国的遭遇)。

那么东亚人呢?黄种人,同属有色人种,也是极其低劣的,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黄色猴子,与日本的合作也是处于战略考量,暂时屈尊一下......

“假如一个黑人和中国人如果学会了德语,那么就被德意志化,就可以获得选票成为一个德国人,这种想法无疑是荒诞可笑的。”——《我的奋斗》,阿道夫·希特勒

很明显的感受到对中国人和黑叔叔满满的恶意。

除了口头的贬低与蔑视外,纳粹和希特勒也付诸了行动。
下图,位于汉堡首饰街的一块纪念牌,上有关于汉堡唐人街和纳粹对华人迫害的简介。

在德国的中国人本身不多,经济政治影响力也不算大,所以没大规模屠杀的经历。

但是,在歧视有色人种,种族主义言论横行的大环境下,德国境内的华人华侨自三十年代中期开始,还是遭到了纳粹党政府对其大规模的、系统性的迫害。

1941年7月1日,纳粹德国正式承认南京汪精卫政权,重庆国民政府遂与德国断交;1941年12月9日,中国最终对德宣战并正式加入同盟国,中德宣战。纳粹当局对德国华人的迫害随即进入高潮,纳粹德国政府原本对华人的监控和打压最终升级为了直接的迫害。

实际上,自1936年起,盖世太保开始频繁在唐人街行动,希特勒在1938年就推行了拆除唐人街的计划。此时,因为备受歧视和政治、经济的双重打压,大部分华人都搬走了,1944年,留下的华人被冠以“通敌”罪名,全被投入集中营,不少被折磨致死。

甚至,此时,与华人共同生活,交往的德国女人(华人的女友或妻子,或只是华人的普通朋友)也被纳粹当局冠以“中国荡妇”的名号,以“种族亵渎”罪投入集中营。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除了两国宣战的政治因素外,相当大的原因是纳粹政权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

二战后,整个德国只剩了30个华人。自此,德国成为现今唯一没有唐人街的西方大国。上图,2003年5月11日,奥地利毛特豪森集中营遗址,中国遇难同胞纪念碑揭幕仪式。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这条谣言在网络上已经流传了很久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希特勒非常喜欢中国,并且还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中国抵抗日本,这完全都是无稽之谈,都是网络上的人传的谣言而已,讽刺的是有无数人都相信此事,并且还因此崇拜希特勒,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果希特勒泉下有知,他只想说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件事。

这个故事的版本大致是这样,希特在自传中说自己童年的时候在维也纳生活,自己一度贫困潦倒并且没有钱去读书,这个时候有一对姓张的夫妇给了他帮助,给他吃的和喝的,并且还资助他去上学,晚上的时候也让他借宿在家里,当这对中国夫妇知道希特勒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之后,他们还主动去找了学校,希望希特勒能够好好学习绘画。

希特勒永远无法忘记这对夫妇,所以在他功成名就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去找他的恩人,可他自始至终找不到这对夫妇。很多人都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编的是有模有样,类似这样的故事,在网络上随便一搜能出来无数条,并且都是换了一个主人公,而且都是主人公有所成就之后去报恩,可惜就是找不到恩人。

希特勒的确有过自传,名为《我的奋斗》,那么不禁要问了,编出这个故事的人真的看过这本自传吗?在这本自传中压根没有这件事,根据希特勒的历史记载来看,这事也是不存在的,压根就是胡编乱造的,可别告诉我希特勒私下里还有一本自传,美国的历史学家也写过一本《希特勒传》,也没有这件事的记载。

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大家随时能够在网络上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在这个中间有真有假,同时还有别有用心之人编纂出的东西,所以大家时刻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可别被人误导了,将谣言当做真相。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不管这件事是否是真的,个人感觉德国人至少在二战前,比美英法日对中国好。

德国一战被英法美打败,中国作为战胜国一员,不仅没得到任何好处,还将青岛割给日本,触发了中国学生“五四”运动,要求北洋政府下台谢罪。

当时英美法是日本的同盟国,面对中国人的反抗,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全力扶持日本。

只有德国愿向中国施以援手,向中国大规模出销军火,机床,设备,帮中国发展现代化武器生产,中国军工厂所有设备技术都来自德国提供,中国才能自主生产枪支,弹药,迫击炮,山炮。

如果没有一战后,德国对中国军工的改造,中国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不用三个月就会亡国。

德国对中国军工的帮助和建设,才没让中国人拿着土枪土炮大刀红樱枪去打日本鬼子,还有7.92中正造,二十响驳克枪,德制马克芯机枪,50迫击炮,手榴弹等等,还有各种弹药可用,至少没有亡国。

如果当初德国不支援中国,中国根本无力与日本一战,早成亡国奴了。


光芒万丈34957


我觉得有可能,中国人同情弱者是举世闻名的,希特勒在维也纳的时候确实很穷困潦倒,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有中国人因此施以援手合情合理。而且传闻希特勒之所以对犹太人耿耿于怀的主因就是因为希特勒在童年的时候曾擦皮鞋打工赚钱,而一个犹太老板却在希特勒擦完皮鞋的时候很不尊重的踹了他一脚,所以希特勒发誓要杀光所有犹太人,而事后证明他也确实这么做了,他就是这么恩怨分明。他是否感恩中国人这一点不好界定,但是起码没有反感。

至于希特勒军事援助中国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的。一个是德国一直都有军援中国的历史,像清代的很多枪械厂都是由德国投资建造的。包括江南制造厂很多关键机械也是德国提供的。只是因为德国自己一战战败才中断了这些出口合作,但是大量德军将领却依然跑到中国来当军事顾问。希特勒上台后宣布废除所有对英法的赔偿条约,这使得原本用来抵债赔偿的德国工业品瞬间库存太多,需要找到一个新的买家,所以中国很好的扮演了这个角色。

其次,德国一直想把中国拉入轴心国,因为德国缺资源。在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德国需要的矿石以及粮食来源被切断,德国需要有一个国家来为他们提供这些东西。但是呢,最终被日本给拒绝了,作为轴心国的成员,日本把中国列为自己的目标,不让德国染指。所以,从国家角度来看,中德长期友好是因为地缘的利益互惠互利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