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名徐州士兵是如何敲响唐朝灭亡的“第一声丧钟”的?

何三畏


谢谢悟空之请! 这一历史事件应该指的是唐末庞勋之乱。与唐朝中晚期的历次藩镇作乱的性质不同,庞勋等徐州武宁军士卒的所谓叛乱完全是被当时昏庸的朝廷官员给逼出来的,而他们的政治诉求就是“回家”,以及后来庞勋寻求的赐予徐州武宁军节度使的官衔。

以徐州为驻节地的武宁军,本是供朝廷驱驰的一支镇压周边叛逆的劲旅,然自从王智兴创立了军中精锐——银刀、挟马部队后,这支军队渐渐因相互间结交、通婚而在徐州地区盘根错节,对此后的历任统帅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屡有驱逐统帅的事件发生,最终在悍将王式就任武宁军节度使时,对银刀、挟马军进行了大屠杀,劫后余生者纷纷亡命草泽,这一地区开始不稳。

唐咸通年间,因南诏对西南地区时有侵袭、掳掠的行迹,朝廷特下诏征各藩镇军队去西南戍边,其中徐泗观察使属下被征兵两千驰援安南,其中又选了八百名徐州精锐戍守桂林,约定三年期满后,由其他戍军替换后,即回归原籍。然期满后,当时的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却嫌麻烦,即编造理由让戍军们再接着戍卫三年,为了顺利回家,这八百军将们忍了。不想又一个三年过后,崔彦曾竟然让手下一贯不得军心的都押牙尹戡,对士兵们说,由于让他们回来的路费不够,还得再守一年。这下终于群情激愤,都虞侯许佶、军校赵可立、姚周等,带头起事,杀死了统将等人,推举一直受大家拥戴的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率领这八百士卒开始不可思议的回家之旅。

一支仅有八百人的小队伍,要突破山南东道节度使、湖南观察使、镇海军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众多藩镇军队的堵截,本来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这八百归心似箭的勇士们士气高昂,加上众藩镇长官保存实力、以邻为壑的心理,结果一路上虽众军环伺,却几乎没打什么硬仗,淮南节度使令狐恂甚至还以无明令讨伐为辞,派人给予给养犒劳。

直到进入徐州境内后,恼羞成怒的老长官崔彦曾才派军对他们进行攻击,但此时情况已经不同,一路上招降纳叛、尤其是进入淮南以来,众多之前藏匿于荒野的银刀挟马党徒纷纷加入,叛军数量大增。而崔长官派出的军队中,与叛军有私交者大有人在,结果遂已经注定,徐州军被叛军打垮,统将元密等阵亡,宿州、徐州相继被叛军拿下,崔彦曾被俘,八百士卒们曾经深以为恨的尹戡、杜璋、徐行俭等统统被公开处决。

已经顺利归家的庞勋等,这时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庞勋希望获得徐州武宁军节度使,以许佶为都虞侯,赵可立为都游奕使。。。。为给朝廷增加压力,庞勋以刘行及、王弘立、李园、姚周等为将,率军四出攻掠,攻克濠州,围困泗洲。。。。随着告急文书雪片般传来,当初不被朝廷重视的八百徐州士卒终于燃起了熊熊烈火。

当年十一月,奉朝廷旨意,镇海军派出翟行约军四千人、淮南军派出李湘、郭厚本、袁公弁率军五千分路来解泗州之围,庞勋将计就计、决计围城打援,以许佶、吴迥军困着泗州刺史杜韬、守将辛傥,自己亲帅主力会合濠州王弘立一举击溃翟行约镇海军,随后直扑徘徊在都梁一带的淮南军,活捉主将李湘、郭厚本,几乎全歼来犯之敌。并乘胜破沭阳、滁州、和州等城,军队扩张达近二十万人之多。

这时唐廷君臣终于把庞勋等看成了首要大敌,决定予以全力镇压。委任右金吾卫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行营北面招讨使;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行营南面招讨使。调集了包括吐谷浑、鞑靼、沙陀、契苾诸酋长在内的诸路军,对庞勋叛军集团展开围剿。

战争重又展开后,南面的朝廷主将戴可师为抢夺头功,孤军深入都梁,庞勋等故意留以空城,待其麻痹松懈后,趁一个大雾天,以王弘立为先锋奇袭其营,大败朝廷军队,戴可师等在溃逃时被杀,其余诸将纷纷夺气,王晏权更是龟缩于寿州,畏敌不出,而被朝廷免职。



这时庞勋等开始志得意满,以为朝廷终究会认可自己,没有抓住机会对康承训部进行攻击,以致后者得以整固防线,重振军心。咸通十年正月,康承训汇合了诸道讨伐军,合军七万逼向徐州,其中薛尤率三千魏博军率先击溃庞勋部将孟敬文,拿下丰县,正攻打海州一带的刘行及等闻讯后纷纷撤退。

这时康承训的主力在沙陀酋长朱邪赤心的三千沙陀骑兵为先导下,已连败李园、姚周等叛军,逼近徐州。庞勋会集诸将意欲避其锋芒,转战外线。但悍将王弘立不服,坚持要求与敌决战,以保卫家乡。二月下旬,王弘立、姚周率精锐三万突袭康承训驻扎的鹿头寨,康承训等本无防备,全军大乱,不想,朱邪赤心率沙陀骑兵悍然反冲叛军中央,王弘立等竟然无法阻挡,形势逆转,唐军转而包抄叛军,斩杀俘虏达两万余人,此战后,庞勋等势力顿挫、一蹶不振了。

面对困境,庞勋等商议后,竟然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干脆自称“天册将军”,建号反唐。随后以其父庞举直、许佶留守徐州,庞勋集中几乎兵力出击丰县,薛尤等魏博军一向傲慢,不曾对庞勋的困兽犹斗有所防备,竟被打得大败而逃。庞勋随后趁士气高昂,西进与康承训大军决战,康依然以沙陀、契苾等部落军为先导迎击,唐军予以包抄,庞勋部也仍然是难以抵抗藩将骑兵集团的冲击,再次大败,等回到徐州城,出击的六万之众,仅余数千。

这时新任南线招讨使的马举也率军三万解了被围困多时的泗州,叛将王弘立阵亡,吴迥逃回徐州。眼见败局已定,庞勋集团内部开始瓦解,不但境内李兖等土豪袭杀叛军将领,且部下大将张玄稔等也纷纷献城投降,连徐州城在康承训围攻下,也内部崩溃,一些首鼠两端的部众勾结崔彦曾旧部,袭杀了庞举直、许佶等,开城投降。庞勋引军两万,虽突围成功,但沿路遭李兖等截杀,损失过半,北攻宋州失利后,又欲取毫州,结果在半路再被沙陀击溃,庞勋本人在混战中阵亡,至此,这八百徐州士卒掀起的滔天大祸被彻底平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