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評職稱是跟工作年限掛鉤的,你有什麼看法?

請讓我去流浪


評職稱跟工作年限掛鉤沒錯,具體的說應該說專業工作年限,也就是要與你所評專業對口。舉個例子,比如你要評電氣工程師,結果後三年你到了政工部門,那這個專業年限就停止了,你要從新考慮晉升政工師了。


除了專業工作年限,硬性指標還有學歷,博士的話,晉級工作年限就更少,比如博士從工程師到高級工程師,只需要兩年,而本科則需要5年。那麼為什麼會有這個年限,主要是考慮在一定時間內取得的工作業績和成果,另外在工作履歷上也會有變化。

那有人會說,優秀人才就會被埋沒了麼?不會的,可以破格申請的,比如你獲得全國性創新成果,或者集團競賽一等獎,集團技術能手等是可以

破格晉級的。也有人擔心名額分配,這個是一定有的,而且越是高級職稱名額越少,這是為了保證質量吧,所以投機取巧就不要指望了,最近對誠信管理又有了新舉措,一旦弄虛作假一定會嚴肅處理。

夠年限就一定能晉升麼?一定不是,硬件一定要硬,什麼全國性獎勵、國家一級刊物、專業論文和報告以及層次都比較重要。這些硬件比年限重要多了,所以不要太多在乎年限,工作業績和水平才是硬道理。


紅塵V時空


目前中國的職稱制度確實是跟工作年限掛鉤,比如本科畢業後工作一年轉正定級時才可以確定為初級職稱工作滿五年後可以評為中級職稱中級職稱工作滿五年後可以評副高級職稱。因此,正常情況下要評上副高級職稱最少是需要十年的工作經驗的。

對於職稱評審和工作年限掛鉤,小雷認為這是應該的做法。人的成長是離不開工作中的各種磕磕碰碰,大多數剛大學畢業的人是比不上工作了好幾年的人,因此通過工作年限進行職稱評審的限制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同時對於一些有突出貢獻或者特別優秀的人才,國家和各地政府在職稱評審上都有特殊的政策予以照顧,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一些30歲左右的教授。

但是,對於副高級職稱需要中級職稱工作滿五年這點,還是讓人覺得有些不妥。存在這麼一種情況:部分單位的中級職數已經使用完畢,但還有高級職數。因為中級人員能力不足無法晉升高級,有能力的初級人員就只能熬著,因為沒有中級職稱工作經歷而不能直接晉升高級,而高級職數就白白空在那裡。

其實大多數人對於職稱與工作年限掛鉤並沒有很大意見,目前職稱制度讓人詬病的地方主要在於職數的限制

。目前基層事業單位中、高級職稱數量少,而職稱只要評上並且聘上,在沒有範錯誤情況下就不會被取消,導致先來的同志佔用了職數後,後面的年輕同志上升通道被堵死,嚴重挫傷工作積極性。因此,這一方面才是廣大基層幹部更關心也更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評職稱是與工作年限掛鉤的

一是評職稱與年限密切相關,到了一定年限,才可以晉升職稱。不到年限,是不能晉升相應的職稱的。

二是除去初級職稱,中高級職稱不是說到了年限就自然晉級,同一年限的教師只是晉級賦分中的教齡分數相同而已。還有其他很多教育教學成績賦分,這是需要競爭的。

三是中級以上職稱不是“多年媳婦熬成婆”,有一部分老師,最終也不會成為“婆婆”,評不上“高級職稱”!要認清這個現實!目前,有一部分地區已經規定,退休時,如果沒有評上中一的話,可以直接晉升中一職稱!對一些教齡長,晉級困難的老師是一個福音!盼望著高級職稱也能有這樣的“照顧老人“的政策。

四是在中高級職稱評定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弊端,必如:假證書,人情分,甚至徇私舞弊,名額少,老人不退,青年上不來……這些弊端給教師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影響教師工作積極性,需要積極尋求辦法解決。尤其是一些一線骨幹教師,他們是課堂教學的主力軍,承擔著學校教學工作的大部分工作,亟待解決他們的職稱問題。

五是年齡大的老師也要從自身找原因,對照賦分標準,查找自身問題:看看教學方法,成績,哪裡還有短板……職稱不是等來的,不是靠來的,是積極進取,瞄準目標,補短板,不間斷拼搏得到的。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戰無不勝”!

總之,職稱與工作年限是掛鉤的,密切相聯繫的,老教師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最終會評上高級職稱的!


追求有趣


應該按教齡最合理,現行職稱太不公平。有的工作十多年比工作三十多年工齡的教師工資還要多,但幹活不多,你說公平合理嗎?工資不應該與職稱掛鉤。儘快取消職稱吧。


其樂無窮460


評職稱應該考慮一下工作年限,但絕不能唯年限論,還應該結合工作業績。兩者兼顧,既尊重了老教師的堅持,又激勵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最怕的就是唯領導、唯形式論。有些學校領導把職稱限額、尤其是高級限額都壟斷了,讓普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嚴重受挫,反而跟教師講奉獻,簡直無恥至極。還有些學校領導給教師評職稱時,唯課題、論文論,不看教學業績,讓努力搞教學工作的教師晉升職稱無門,進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閒潭落花110063461


評職稱往往要求具備好幾個條件,應該把教齡作為其中一個條件。我們這裡,以前有一箇中師畢業生,教學才幾年,年齡不足三十歲,晉升為高級職稱,成為全縣最年輕高級教師。而教過他的老師,教書一輩子到退休未晉上高級。我認為教齡應為一個重要條件。


喜歡百科知識


評職稱跟教齡掛勾最合理,跟學歷掛勾也是必須的,高學歷的人,讀書時間也比低學歷的人,時間要多,如果高低一樣,這不公平,業績也是重要的評職稱條件,但要有硬件。這樣既有苦勞,也有功勞,合情合理。


馬萬富


第一年限,第二一線上課,第三工作量要滿,第四班主任,第五校幹,第六教學成績,就是教了幾個循環,必須有畢業班經理。剩下的優質課,論文,課題,先進參考就可以。老師第一任務就是上課,能拿課本上課的就是高級條件,混到30年教齡有多少拿不動課本的,還能拿課本送畢業班,評高級過份嗎?論文寫的再好,課題再牛逼,上不了課,這算什麼老師呢?


烈焰179951393


和年限掛鉤不只是職稱,相類似的公務員升級,還有工人晉級都是和年限掛鉤的,年限就是給國家做了多少年貢獻,合情合理


天使48284841


說到職稱特別是教師職稱,我一直以來都沒有明白為什麼職稱有名額限制,到底職稱是評的人數還是教師能力,能力到了幹嘛不能評,這也是導致教育滯後的一大毛病。還有為什麼教師評職稱非要縣級以上獎勵呢,並且多數要兩次以上,那鎮級獎勵又一點都不算數。這是對地方政府的不信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