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博士和硕士待遇差不多,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要读博士呢?

柒火


我来回答吧!我本人机械工学硕士、老婆现在在沈阳药科大学读博士。看到她们博士群里的招聘的药企工资待遇你就知道差别了!博士工资至少是硕士的两倍!毫不夸张!我先上一张图



还有好多类似的招聘企业,我没有存下来招聘信息,我老婆一个师兄找好了去武汉的工作年薪20万+。

再看一下珠海的引进人才计划!我不多说上图看!硕士给补贴3.8万,博士25万。



这就是为啥好多人愿意读博士了!博士的辛苦不是硕士能比的(大部分都是)在搞学术的学校,一般博士都是科研小组的组长,带领着1到4个不等的硕士一起研究实验!在学校期间一个博士做的学术研究和看的论文我认为抵得上三个硕士!这只是大概!不是绝对!当然以后工作上要看自己发展了,时间可以平衡掉学历,也可以拉开距离!以上个人看法,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点评!欢迎点赞!


A大眼怪观影


不知道题主的“待遇差不多”依据来自哪里。仅以就职领域而言,我觉得两者的差别不是主要体现在就职后的薪酬上,而主要体现在就职门槛、平台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上。

下边我主要以高校为例,结合高校内部两者的差别来谈一下。

首先,现在中国几乎绝大多数本科及以上院校都设置了入职学历门槛:博士研究生学历。不仅如此,很多985、211大学还规定必须为“海归”博士。从学历而言,很多硕士研究生已经被卡在了门外。

其次,从职业发展平台和空间而言,博士优势明显。仅以高校教师最关注的职称评聘而言,博士毕业两年之后就能自动升为讲师,而硕士研究生得需要5年。现在,随着博士学历教育的普及,很多高校在副教授、教授层面也相应设置了学历门槛,如副教授和教授评聘需要拥有博士学历。从这点来说,仅仅拥有硕士学历,在高校要想进一步发展是举步维艰的。而在高校,教师收入直接和职称挂钩,高级职称的老师比低职称老师的基本收入要高出很多。

最后,低学历低职称的老师,在高校的一系列“人才项目”、“科研教学项目”、“荣誉”评定方面,也会由于其中存在的学历门槛处于劣势。

综上,在高校,高学历和低学历之间的差别很多时候会形成一种“马太效应”,薪酬起点可能差别不大,但用不了几年,差别就会越来越明显。

即便不局限于高校,在其他单位,很多时候学历高的人比学历低的人更有优势。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功到自然成”,设想,有一个升迁或提薪机会,两人能力、业绩差不多,两难选择下,学历的优势可能就会体现出来。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博士和硕士,并不是差不多,区别还是蛮大的。

首先从数量来看,本专科学生每年毕业进去社会的,大概有800万人;硕士每年毕业的,大概是60万人;博士的话,每年毕业的,大概只有五万人~物以稀为贵,可以这样来说,本科生十里挑一,出一个硕士,而要得到一个博士,则需要百里挑一。

从学习经历来看,本科生重素质,学的东西广泛而基础;研究生则专门针对一个领域,一个方向,除了有更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探索能力;博士则更进一步,知识系统,科研实力更强,一般来说能针对项目提出解决方案,去大学和研究所能做科研,去企业也能领导一个小团队,做研发,搞项目。



最后,谈谈待遇问题。本科毕业,工科学生一般每月五千左右;硕士的话,能到七八千元;至于博士,十五万左右的年薪是很容易拿到的。此外,各省市有专门针对博士的人才引进计划,在住房和子女上学,甚至考公务员上,都能获得一定的优待。

所以,就目前而言,博士的竞争力还是挺显著的,当然,最终的发展,还是取决于个人的真才实学,以及人生机遇。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博士和硕士就业进入单位基本工资差别是不大,但是博士在能找到工作的前提下,福利明显要好很多。至于为什么要读博士,咱们不谈读博情怀,只讨论现实问题,以下就从就业单位来详细分析一下:

进高校,博士刚入职基本工资确实比较低,讲师月薪在6000-7000,副教授8000左右,但是福利待遇相比硕士来说就非常好,博士入职高校除了有事业编制外,一般都有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高层次人才的安家费高达30-50万,科研启动金在80万左右,综合年薪15万左右,具体视就业学校、自身科研成果而异。硕士要进高校,从2018年的形式来看,只能进非常普通的二本院校从事行政岗位,而且基本上是非编制/人事代理。进专科学校,虽然有编制,但是需要考试,竞争对手多,博士可以免笔试,直接面试,而且不用受面试比例限制。

进研究所,以环保部华南所为例,博士年收入20万作用,编制内、福利房,可以承担研究项目,硕士只能进下属公司,属于合同工,年收入10万不到,在广州这地方基本没法生存。

进大型国企和事业单位,国企博士论年薪,一般20-30万,硕士一般都低于10万。事业单位博士工资相对于硕士只高出1000左右,差别不算太大,但博士晋升空间还不是比硕士大。进党政机关,硕士转正一般是副科待遇,博士转正基本上是正科待遇。


PhD2018FLycoris


大家可能不了解博士究竟将来做什么!

为什么要读博士?

【1】当大学老师

有的研究生,想当大学老师。现在公办大学只招收博士,985院校,还招聘国外著名大学的优秀海龟博士。所以,这是博士的第一个出口。

【2】去研究机构,研究所,研究院

比如社科院,中科院各研究所。博士的研究能力更适合这样的科研院所。还有国家的国防,航天等机构。

【3】大型公司

有些大公司有研究所。比如:阿里巴巴,微软,百度,今日头条等等。但这些博士需求量不大,而且要很牛。

所以,读博的大部分学生,将来都是进入高校做教师。硕士是进不去的。当大学老师,将来做教授,有假期,有项目做,工资仅仅是一部分收入,还有项目收入。

所以,对于热爱科研的人,博士毕业后到大学当老师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会去考博士。


五角星


博士与硕士待遇差不多?

既是事实,又是盲区。

刚入职时差别不大,用人单位,不可能以外单位(学校)的鉴定标准,就给你们很大的待遇差别,博士的待遇要靠自己,在今后工作发挥的作用,展示你的才能。

博士在用人单位,都是重点培养,有舞台,有机会,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与硕士生的待遇差别,不能靠一张博士文凭,躺在上面吃老本。

硕士生工作后也会有进步,如果事实比博士干得好,博士生不但不会得到想要的待遇,可能还会遭到冷遇。

本系统,新入职员工,本科、硕士、博士全部定员生产岗,在基层生产岗,最低工作时间,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1年,可以应聘管理岗,管理岗3年,可以应聘领导岗(副科)。

路在脚下,学历只代表过去!



V天堂牧歌V


我也是一个苦逼的在读延期的博士,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和体会谈一下这个问题,首先读博士还是有一点点喜欢搞科研的,而搞科研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大学和研究所的基础最好,这些地方待遇都不是高薪聚集地,尤其是好的大学211及以上竞争特别的激烈想进入工作千难万难,给出的待遇也相对比较差,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资金很少。而对科研的爱好让我们一直坚持着,就像有句话说的:科研虐我千百遍,我爱科研如初恋。

想读博士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博士头衔还比较拉风,虽然当下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但是顶着一个博士的头衔出去就是权威的象征。目前我国博士还没有到了烂大街的地步,别人看你的眼光还是很不一样的。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博士待遇并不比硕士差,如果博士选择去企业(这在博士圈被看作是比较差的选择),待遇还是非常好的。

咱们国家现在注重创新对科研的补贴也越来越高相信以后博士待遇会越来越好。


Polyacrylamde


上海交大每年都会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在2014版的报告里,上海交大的博士毕业生平均签约薪水的确低于硕士毕业生。不只是2014版报告,2015和2016版的报告里边也是同样的情况。上海交大2017版的就业质量报告不再把博士硕士的数据分开。估计也是一样的。

但是我认为,如果把报告的前后文贯穿起来思考,是无法推理出“读博士没有用”这个结论。上海交大就业质量报告之所以出现博士毕业生的薪水低于硕士毕业生,是由一些特殊情况造成的。

博士毕业生薪水低于硕士毕业生

上图就是题主所说的2014版上海交大就业质量报告,所谓博士毕业生薪水低于硕士毕业生的说法就来源于这张表格。

硕士毕业生的平均值是10.85万,而博士毕业生的平均值是10.39万。

上海交大2015年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是:硕士毕业生平均签约年薪为11.4万元,博士生是10.4万元。

上海交大2016年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是:硕士毕业生平均签约年薪为 12.25 万元,博士毕业生平均签约年薪为 12.10 万元。

所以公开发布的报告中,连续三年都是硕士高于博士。2017版的报告已经发布,博士硕士被混称为研究生了:博士硕士被混成研究生了,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年薪为 12.78万元;研究生平均签约年薪为 14.60万元。

博士毕业生薪水低于硕士的原因

请看上图,我用的仍然是题主所说的2014版报告。之后的2015、2016、2017也一样。

大家发现一个明显特点了吗?

上海交大的博士毕业生40%以上去了医疗卫生单位,还有近20%去了高校,硕士毕业生主要是去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三资企业。

上海交大就业质量报告中所说的薪水,是指毕业时签订的就业协议上的薪水,简单的说就是第一年的年薪,转正之后的薪水,和毕业三年之后升值之后的薪水,报告中并没有提及。

所以博士生薪水低于硕士生的原因在于行业差异,而不是学历差异。

博士到高校有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等,这些并没有统计到签约年薪中。是到高校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副教授工资会涨,但是这份就业报告只统计了签约的年薪。

医疗卫生单位抢博士不像高校这么夸张,但是有博士学历的人在医疗单位评职称明显优于硕士。就业报告中也没有覆盖这个情况。

大家抓着报告中的一个数据,议论纷纷,所以上海交大在后来的就业质量报告中都强调,薪酬与学历正相关。下面这段话来自于16年的报告:

本科生年薪集中于 8-10 万元,硕士生和博士生年薪则集中于 10-12 万及 15-20 万。总体而言,薪酬与学历成正相关。

总结一下:所谓博士生和硕士生待遇差不多,甚至说博士生不如硕士生,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是统计报告数据抽样范围造成的一个误解。

如果你真的就此放弃了读博,那真是太傻了。

我就告诉你一句话就行了:硕士毕业生到高校应聘当老师,是没资格单独谈工资待遇的,博士毕业生到非著名高校应聘,都有资格和人事处单独谈待遇。


给力大象


首先,博士在我国就是最高学历,既然已经选择了读研,硕士毕业了,博士还远吗?何不坚持两年读完所有学历!

其次,博士和研究生的待遇不可能差不多。目前好多城市在开展抢人大战,对于高学历的人才都有引进政策,大家可以看看博士和硕士相差还是不小的。

再次,以后的发展也不一样。即使像你说的刚入职工资待遇差不多,博士的成长和发展会更快。毕竟几年的学习和研究,博士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经验更丰富,成果转化的会更好。

最后,就业也不一样。既然待遇差不多,何不用学历更高的博士。同等条件,大家肯定会选择学历更高的博士!


办公室里的仙人球


首先我认为这个报告可能有一点不太全面,它做的调查然后说博士和硕士的待遇相差不大,这个待遇主要是指什么?是单纯的指金钱收入吗?

我身边有很多硕士和博士,也和他们聊过关于就业的一些问题,除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大部分的博士和硕士的工作都有较大的差别,我是工科土木行业,就以本专业为例。

在我们专业,不做本专业的不算,只要是准备从事土木行业,本科的基本上都是去的施工单位,一年收入可能10万+,对于新工作的人来说,真的不少了。但是大家要知道一点,去施工单位的人,除非有很特殊的情况,比如有关系,或者机会好,能力特别强,正常的都要长年在工地待着,工程在哪家在哪,一年能够回家一个月吧。

研究生毕业的人,如果是好的学校毕业(985),那么可以进入好一点的设计院,或者进入甲方,在这些单位工作,一年大概在15万左右。工作情况是一年大概需要出差6个月左右,一般不差过8个月。当然工作前2-3年可能出差这样,工作久了也就出差3-6个月。

博士毕业有两种情况:

① 高校教师,现在教师的工资大家都能明白,基本工资属于中等水平,然后额外的收入(讲课、申报项目等)不定,但是综合下来一年拿到15万还是可以的。

② 进入设计院,一般年收入同样在15万左右,工作的情况一年可能不出差或者出差1-2个月,并且同研究生比较晋升速度要快一些。

这是我们专业的情况,别的专业可能有一些差别,但是大体上不会有很大的出入。我们可以看到,硕士和博士可能收入差不多,但是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完全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