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瓷器价值千万,如何鉴别真伪?

聶先森


官窑瓷器很多,要看什么朝代的官窑瓷器,本人只粗通北宋官窑器,也收藏、研究、把玩了近30年,怎么识别、断代,可以说有自己的"眼辩"绝学。我的老师就是我的父亲,"眼辩"是父亲的独家语言,眼辩方法也是他把手口授与我,父亲说我悟性很高,有"天眼"助我。

宋哲宗时代,约1098年前后就有官窑器形出现(有藏品证据),像清凉寺的王家窑、陈家窑、张家窑等窑口,都在为宋朝(北宋)朝廷烧造贡瓷,一说到清凉寺,不明之人就往汝窑上去靠,实际上清凉寺不仅有汝窑窑口,也有众多民间窑口,有支钉烧制,亦有裹脚烧制。官窑的铁足就是典型的裹脚烧制表现,裹脚的材料是一种暗红色的矿物粉未,俗称"锰铁粉",通过高温烧制后就变成黑紫色的"铁足"。

到宋徽宗崇宁元年开始,约1102年

宋徽宗口谕内府太监抽出专职太监管理各窑口的关系或烧制,于是哥、官、汝窑瓷器应用而出。所以崇宁元年是北宋瓷器走向辉煌的开始,亦是许多创新器形或釉色井喷的年代。

(只论官窑,哥窑、汝窑也是官窑口,但今天不聊,以后专题聊一聊)

实际上,真真正正成熟的北宋官窑是在宣政年间,即《汴京官窑》款瓷器问世的时间,可以说官窑窑口里打扫卫生的工种,都享受北宋朝廷的高工资待遇。因为汴京官窑瓷器太珍贵了,珍贵得连哥窑与汝窑瓷器也相形见拙,下面我就将汴京官窑瓷器的制作工艺呈于大家,由大家自己去分辩珍贵不珍贵?同时也说明了,北宋官窑瓷器究竟值不值钱?值多少钱的思考?

下九图就是汴京官窑的瓷器。请各位拉近了看,是高清拍摄的,有底款支撑。

该瓷器是施了六次面釉,七次复烧,七次"惊釉"后,才是客官看到的冰裂纹现象,这与哥窑与汝窑(御制汝窑器)施一至二次釉相比不能同值而语。要知道在北宋,是一釉抵十胎的说法(《宋瓷轶事》里提到),就是说,施一次面釉相当于做十个同器形的胎体,北宋的釉料是矿物提取物釉料,成本相当昂贵。宋代没有合成技术,单就玛瑙为釉,要经过人工上n万次的碾磨,才得到"大指正方"的粉未(《宋瓷轶事》描述),对北宋而言,所有釉料既难得,亦难作。

冰裂纹与金丝铁线不同,如果形象的比喻,冰裂纹是立体美感,金丝铁线是平面"模特"(专题讨论哥窑,这里略去)。笔者陋见,这两款瓷器都比汝窑瓷器要珍贵。

汴京官窑是北宋宋徽宗成立朝廷(专职)窑口的铁证,它较之于朝廷在清凉寺王、张、陈家窑订烧器上,有质的飞跃,因为从他们三家窑口订烧的官窑瓷器,除铁足紫口外,从未发现有"冰裂"瓷器出现。也就是说,北宋朝廷官窑口,已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了。

什么是冰裂现象?形象的比喻就是6至8层玻璃(钢化),叠加在一起同时破裂,好不好看?状不状观?自己去体会。这就是为什么北宋官窑的釉面比胎厚的原因,有的专家把这一事实误读到哥窑器上,或与南宋龙泉窑扯到一起,简直是在亵渎宋瓷。

这样乱下结论之人不宜搞研究。

可以负责的说,宋代,北宋,一般的人,或是有名的大富人家,要得到官窑瓷器或哥窑瓷器,没有皇帝的赏赐,你就别做梦了。汝窑有私家款识,那么你见过官窑器和哥窑器有私家款识吗?

你说宋代官窑瓷器究竟值不值钱呢?😊😊😊😊😊😊










联合收藏


这才是真正的紫口铁足支钉烧月白釉官窑











执迷不误76641210


这个问题太水!

😄😄😄





赏玉轩收藏鉴赏工作室


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它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宋代官窑瓷器的辨别方法

要鉴识官窑瓷,还是要从它的胎釉入手去进行辨别。北宋官窑(张公巷窑)与汝官窑的烧造差不多同出一地,在创烧时间上几乎是先后衔接的,同出于皇家的专用窑,可以看到其间的承接和发展。所以,这两个窑口的瓷器胎釉特征和工艺特点虽多有相仿之处,但还是有差别的。北宋官窑的胎骨与汝窑相似,但较汝窑器要薄些,胎质细腻坚实。胎色一般作灰白色,也有粉白、深灰的。由于北宋官窑器胎质中含铁成分比汝窑要高,因此,也有一些呈紫灰色、紫褐色胎体的器物。北宋官窑器一般都用正烧法,以平直圈足露胎者为多,也有少量是满釉裏足用支钉支烧的。其支钉与汝窑的芝麻粒状不同,呈圆形的小米粒状,支钉数量也较汝窑器多,3、4、5、6枚都有,既有单数也有双数。

北宋官窑的施釉较厚,釉质精细,釉面光润,成乳浊状,有玉质感。由于烧造温度比汝窑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感较汝窑要稍强一些。釉色以天青色和淡雅的青绿色为上品,尚有粉青、翠青和月白等多种。釉面上都有较稀疏的开片,开片呈浅黄色,是这个窑口所独有的。为了使釉面成色更加美观,胎釉结合更加牢固,在施釉前,常在胎骨上先刷上一层深酱色的护胎釉。凡刷护胎釉的,烧成后,底足露胎处就显出酱黑色,而口沿处由于流釉缘故也呈现出浅紫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一方法也一直延续到南宋官窑。

北宋官窑的装饰与汝窑相仿,大多数是素面无纹的,个别器物上有弦纹装饰。器型多数是仿古代青铜器而制作,造型比汝窑要多些。主要有盘、碗、瓶、壶、炉、尊和一些文房用具之类。这一点,与南宋官窑也差不多,但瓷品又比南宋官窑要显得古朴浑厚。汝窑和南北两宋官窑均罕见大件器物,所见的传世品一般都是小件器。

南宋官窑是在汝窑和北宋官窑的基础上,于宋王朝南迁后在官窑器的烧造上的又一发展。无论是在胎釉和工艺上,都可以看到这种承接和发展的关系。南宋官窑器的胎骨,因为加入了杭州当地所有的紫金土,胎质虽也比较细密,然较之北宋官窑要显得差些,里面杂质较多。加上这种土内含铁成分高,又有烧造温度不同等的原因,胎骨的色相也较深,胎色有紫灰、黑灰、黑褐、黑色等多种。南宋官窑多为黑胎,凡垫饼烧圈足露胎的,一般都可看到“紫口铁足”的现象。除了垫饼烧的以外,支钉烧的器物底足也可见棕褐色支烧痕。晚期用垫饼托烧的也见有一些灰白色胎的,这种胎上常刷以酱色护胎釉,因此烧成后也有“紫口铁足”的效应。早期南宋官窑与汝窑一样,采用支钉托烧,但支烧痕呈圆形,数量也比汝窑器多,大器可达到20个,而且单双数都有。晚期多采用垫饼托烧。

在施釉上,早期南宋官窑多薄胎薄釉,晚期多薄胎厚釉。厚釉器施釉多至几层甚至十几层,釉的厚度甚至超过胎骨。釉色以粉青为主,也有青灰、青黄、灰绿、黄绿和炒米黄等色。釉面有开片,以蟹爪纹为主,也有冰裂纹等,大多是较稀疏的浅黄色开片。在开片中以暗红色的所谓“鳝血纹”为上品,黑色的“梅花片”次之,墨纹再次之。

南宋官窑器均属皇家所用,器型极其严谨规范,追求精致,不可越规。一般均是仿古代青铜器形式而制作,形制尺寸都有严格规定。大件器物较少见,所见大都是小型器物,如盘、碗、瓶、炉、洗和文房用品等。

鉴于上述制瓷特点,要鉴识南宋官窑器,就必须先看胎质。市场上可见到一些黑胎的仿官窑器,但这些仿品黑胎虽相似,而胎质常显粉状而过于细腻,不像真品因含杂质较多反而显得粗糙,在酱色的露胎处,可见点点黑褐色斑状色块。所以,凡在露胎处不见点点黑褐色斑者,就要小心。真品胎色呈糯米状,仿品胎质常无法做出糯米状。因为缩釉,真品有棕眼,棕眼呈自然状态,露胎处也可见点点黑褐斑。仿品常无棕眼,有的也不自然。在釉面上,因为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感,因此,首先要看器物有无玉质感。真品视之如青玉。因为要追求玉质效果,釉面玻璃质感不强,釉面润泽,呈亚光乳浊性。放大镜下可见气泡如细小的串珠紧密聚集在一起一样。因为烧造温度不高,整器击之声音较低。仿品这一点上是最难做到的。所以,凡器物无玉质感者,就须谨慎待之。出土器在开片之内可见有土沁深入肌理。仿品也可做出土沁相似的颜色,但在放大镜下常可见土沁都是浮在表面的,做得好的,也可有侵入的,但不自然,不均匀,认真细看,不难识别。真品器形规正,形美而又有沧桑之感;仿品在这一点上常无法达到,尤其是不能传递出历史的沧桑之感。

对于官窑器,明清时就有仿制。当时的仿品,一般胎色较白,即便有深色胎,也是涂色所致。施釉薄而透亮,开片过于规正。明清仿品是慕其官窑之美,因此,虽与官窑真品有别,但制作精良,也自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样值得收藏。近代以来的作伪之品,工艺粗糙,毫无审美价值,为的是遮人耳目,在收藏时要小心剔除,勿为所骗。 汝、官、哥、定、钧”闻名于世,其中“汝、官、哥、钧”为官窑,“定”为民窑。“汝、官、哥、定、钧”瓷器存世量稀少,精美绝伦,弥足珍贵。

传世官窑有人疑伪

宋代官窑瓷器世上极其罕见,原因在于宋代官窑瓷器的私密性、非商品化生产等特点。宋代官窑瓷器不做随葬品,所以在宋代墓葬发掘中没有发现。因此对于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的真伪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有位山东学者认为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都是赝品。此说一出,引起瓷界广泛争论。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传世宋代官窑瓷器是真品,也是珍品。

宋官窑不带“官”字款

市场上有一些带“官”字款的瓷器明显是赝品。宋代官窑瓷器没有“官”字款,原因是宋代官窑瓷器都是单色釉,另外,官窑瓷器只供皇家使用,所以没有“官”款是一般规律。五大窑中定窑有“官”字款,因为它是民窑,专为皇家烧造瓷器,是应该有个标志的。钧瓷多为花盆宋徽宗喜欢养花,建了一个大花园,花盆多用钧窑。钧窑瓷器的特点是釉厚,形成了特有的纹路,叫做“蚯蚓纹”。这种纹路,后仿的瓷器很难做到。


美国劳伦斯国际拍卖


瓷器圈儿有句话,胎是骨,釉是衣。瓷器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流传至今,胎釉都会随着时间的迁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我们一般鉴别瓷器的新老,就是通过去观察这些时间留下的痕迹来确定瓷器是新是老的,又或者是通过时代特有的不可恢复的特征去鉴别。这就是所谓的目鉴。这就需要鉴别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古代的瓷器,尤其是官窑瓷器,是当时社会工艺,经济,人文,政治的缩影,蕴涵了丰富的知识,而且是易碎品,流传至今,实属不易。官窑瓷器更是稀有之极。所以每一件优秀的瓷器都是一件中华民族的瑰宝。


何必藏天下


五千年文明历史根本就没有“官窑”一说?是某极少数所谓的“砖家”无限地放大而达到其不可告人的“发财”目的。内行的明眼人一眼看穿此中的“卑鄙行径”!自古以来古代字画“一字值千金”此乃千年流芳!万世亘古不变的硬道理早已经被历朝历代王侯将相及文人雅士认可的真理。除了马未都之流无限地放大“官窑”一词其目的“昭然若揭”――司马昭之心路人尽皆知。文物只有美的象征!哪有强迫“官窑”一说?(首届湖南收藏家刘广文先生撰写于2018年11月14日)





中国千亿字画床


关于你谈道如何鉴别真伪,首先你必须要了解各各时期官窑的款识和特征:我们指谈官窋,其它的就不说。

先从明代瓷器说起:

明代款识一般以书写为主,极少有刻印的。前人总结明代款识规律是,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嘉靖款杂。

永乐瓷器的款识为"永乐年制"。这是瓷器史上第一次烧制的帝王年号款,"永乐年制"四字为篆书,四字双竖行,印、刻写于器心。永乐年号款无论刻、印、写,"永乐年制"四篆体字均较小。

凡见楷书四字丶篆书六字或楷书六字,皆为伪托款。四字篆书款后来也有仿的,但仿品款织字体笔道多为生硬折角,无柔和圆润之感。

宣德:款识不似永乐只在器里心,而是任何部位都在书写。在形式上,宣德款有楷书也有篆书,其楷书占绝大部分。字数上,有六字也有四字,六字为主:六字双竖行加双圈,也有六字一行(横竖都有)、款识有用毛笔书写的,也有刻写的。

成化:官窑器年号款以青花楷体六字双竖行"大明成化年制"为主,体式比较统一,款的位置也大多数在嚣物底部。除六字楷书双行款外,还有小量"大明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成化真品均无"成化年造"和"成化年制"四字款。

成化官窑器还有一种罐,款字只有一个"天"字,人称天字款罐。天字也极其有特色,字体极其肥胖。

弘治:官窑瓷器款识大体同于成化,伋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弘治年制"为主,写于器底。有少量篆书四字双行写款"弘治年制",多位于器里心。还有少量红彩楷书双行"弘治年制"款及刻款。

正德:官窑年号款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正德年制"和四字双行"正德年制"为主,其中以后者居多。款字的清花色泽有浓有淡,色淡者显得灰喑。另有红彩书写的楷书双行"正德年制"款,色泽深者黑红,浅者十分艳丽。此时的花盆、炉丶洗等彩瓷,多为楷书四字一行刻款,位于器口沿下,也有刻于器底者。

嘉靖:官窑年号款全为楷体,有四字双行和六字双行,以六字双行"大明嘉靖年制"为主。也有六字一横行、六字环行、四字钱文十字排列的。款识位置主要位于器底,也有写于器口沿下边的,还有写于器物肩部的。除写款外,也有少量刻款。

万历款识以书写六字双行"大明万历年制"为主,也有六字一行或三行的,还有四字双行、四字钱文十字排列的。款的书写位置也很不固定,多数在器底,也有在器心的、肩部的、口边的等。

识别真伪道首先了解,各个时期各个年代官窑的款识,特征,这样你才能正确判断真伪。


茶之人生\n


价值千万的官窑瓷器,还是比较常见的。广义上的官窑瓷器,从宋到清皆有,在某些时期是官家出钱,地方烧制。狭义上的官窑瓷器,特指明清时期,专开御窑厂,派督陶官,就是专烧官窑器的,不烧商品瓷的。

至于如何鉴定,这就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命题了。

总的来说,分为两类。

第一类:科学仪器鉴定。

针对瓷器,主要有两部仪器可起到参考作用。

一是针对胎底的热释光检测,二是针对釉面的成分检测。

热释光检测,可以断代,准确性还是相对不错的,目前的科技水平,可做到误差在五十年左右而已。但是热释光的缺点是会破坏胎底(需要取样),另外,如果有老底新接的,热释光就不准确了。因为热释光是仅对取样的样品负责的而已。

针对釉面的成分检测,比较准确,无误差。然而却只能给专家们提供参考,没办法直接断代。这是针对釉面的检测,只能检测出胎釉成分,比如:是否与当时的釉料一致;或者说,釉面有没有现代元素,等等。

所以说,仪器检测,也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第二类:传统鉴定。

传统鉴定,指的就是专家行家对于一个瓷器的釉料呈色、器型、画工、胎底、包浆等外在的眼学鉴定方法。

这个就带有较为明显的主观判断了。当然,专家跟行家的眼力,还是相对比较靠谱的。

所以综上所述,在当代高科技作假的环境下,要准确鉴定一个瓷器的真伪,要科学仪器结合传统鉴定两方面,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真实的结论的。


广州信昶


瓷器收藏玩的是兴趣爱好,玩的是知识,玩的是资本。官窑瓷器有考证的历史应该是宋代,五大名窑。历史上有开始在瓷器底足书写款式,如定窑的官子款,茶盏上有御供款,定窑瓷器有六王府款,宋钧瓷上一到十字款等。瓷器发展到元代也有款,如枢府款。瓷器发展到明代基本上是实行以皇帝名号为款式。如大明什么年制,这种款式一直延用到清代。清代还有一种特殊款式,是引用了明代款式,虽然是清代造的瓷器却落款为大明某某年制。当瓷器发展到民国时期的时候,各种款式都有,有标民国款式,某某瓷业公司造;有标大明,大清造。总之官窑瓷器的制作工艺是十分精致的;很多是不惜工本的。想收到一件官窑瓷器,也是要学会鉴赏,也要敢于投资。但是本人不鼓励,收藏本身就是量力而行!玩的开心就好。


马乃吉


首先官窑做工非常完美,是当时给统治阶级实用的,做工的每一道程序都是艺术家和工匠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花费做出来的实用器和观赏器,民窑就不一样了,只为老百姓所使用,成本高了他们也接受不了,所以质量上明显差距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