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有何过人之处,伟人是这样评价他的!

历史上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有何过人之处,伟人是这样评价他的!

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开国皇帝,从一个托钵流浪的童僧到于乱世中建立大明的铁血帝王。他的功过,何人评说?

历史上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有何过人之处,伟人是这样评价他的!

朱元璋出身布衣,一路坎坷,乞讨、托钵,似乎从幼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就深根于他的生活。但这并没有让他陷入水深火热中的绝望,反倒是一朝乘风起,于后来的人民大起义中后来居上,对峙剪灭群雄,历经十五载岁月建立大明朝,成为继出身草莽的刘邦之后,再一个乱世里笑到最后的平民皇帝。

历史上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有何过人之处,伟人是这样评价他的!

战争中的朱元璋,也往往能随机应变,或许是幼年的命运使他头脑灵活之更甚常人,造就了他个人的军事才能。比如曾经在重大战事决策中,考虑先打陈友谅,还是先打张士诚。一般人肯定出于兵力粮草等因素选择就近攻打距离最近,最具威胁性的张士诚,但朱元璋反是反其道而行,置张士诚于身后,先行攻打了陈友谅。只因朱元璋认为,“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陈友谅素性骄傲,而张士诚器量狭小,再后来果然陈友谅大败,紧跟着张士诚亦败。从这一战就能看出来,朱作为统帅,有智慧亦有胆气,无怪乎能打出辉煌战绩了。

历史上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有何过人之处,伟人是这样评价他的!

可能因为朱太祖读书很少,这反倒使他更看重知识分子,尽管朱元璋这个粗人来说,文人做事反而更加瞻前顾后,束手束脚,但他常常听取知识分子的观点和意见,因此在他身边,也渐渐集结了一批如刘伯温、宋濂、朱升诸如此类的饱学之士,才成就了后来的明太祖。

历史上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有何过人之处,伟人是这样评价他的!

伟人毛主席曾经有这样评价过,在他所看明朝史料的过程中,看过明史后他是最生气的。

“明朝不识字的明太祖、明成祖两个皇帝上做得最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历史上的乞丐皇帝-朱元璋,有何过人之处,伟人是这样评价他的!

毛泽东认为,朱元璋、刘邦等人都是“粗人”,但历史上,这样的“粗人”却反而更容易出其不意。因为这样的底层人民比起生来就是上位者的人更加清楚底层百姓的需求和渴望,即便在后来登上帝位以后,这依旧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关键之处。另外在行军打仗方面,朱元璋的军事才能,毛主席给予了相当高的肯定,“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明史》里面对于朱太祖的军事能力如此表述,在毛泽东看来,这样的夸赞绝非一句虚词。而且,他同样很欣赏朱元璋对读书人知人善任的本事,甚至后来毛主席所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这两个基本口号,借鉴了朱元璋的谋士朱升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历史上广为人知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但在阅读《明史》时,有一点毛泽东始终充满了遗憾。在他看来,朱元璋一路征伐,却从未让子孙参战,教育、提拔后人,也是为朱太祖的争议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