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再度引發倫理爭議

中國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再度引發倫理爭議

領導這一試驗的學者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

撰文 | 葉水送

根據中外媒體報道,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一組學者向外界公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她們的基因已經經過人為修飾,能夠天然抵抗艾滋病。露露和娜娜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

據瞭解,領導這一試驗的學者是來自南方科技大學學者賀建奎。此前,他們在招募一些夫婦,希望通過針對他們的孩子CCR5這個靶點,從而能夠讓這些夫婦的後代能夠抵抗HIV、天花以及霍亂等疾病。

根據相關網站披露,這項臨床試驗已經通過深圳一家醫院的倫理委員會審批,並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完成註冊登記。

中國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再度引發倫理爭議


中國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再度引發倫理爭議

該臨床試驗完成了倫理委員會審批和臨床試驗註冊登記

不過有學者也認為,針對CCR5這個靶點,也許還會其他更安全的方案,因為CCR5本身也有功能,一旦敲除,對機體可能帶來難以預見的潛在威脅。

中國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再度引發倫理爭議

HIV感染者對基因編輯技術期望值更高

此前,來自中山大學的一組學者針對公眾對基因編輯的態度進行問卷調查,HIV感染者對基因編輯技術期望值比普通公眾要更高。

早在2015年,中山大學學者在全球率先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飾人類的胚胎,引起全球科學群體的關注。此後,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全球基因編輯峰會達成了一項共識,即鼓勵基因編輯的基礎研究和在體細胞層面上的臨床應用,但是對於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需考慮技術、社會以及倫理問題,屬於限制級研究。近日,第二屆全球基因編輯峰會將在中國香港召開,相信這個重磅新聞會是大會討論的焦點。

2017年,美國科學院公佈了一份報告:《人類基因編輯:科學、倫理以及監管》(Human Genome Editing: Science, Ethics, and Governance),以促進該技術能更好地應用於人類疾病的治療,同時加強基因編輯的倫理規範。


更多內容:http://www.zhishifenzi.com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