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相处的哪个瞬间让你感到孤独?

我爱Y_Y


因为在外地工作,夏天有时间我回了一趟家。

久未见面的父母见到我非常激动,拉着我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家长里短。说起他的病,得了带状疱疹,迁延了半年才好转,这个病很痛苦。“真怕见不到你了”父亲无不伤感地说,这时我才发现,曾经高大健壮说一不二的父亲年老了,不再是那个一瞪眼我就不敢说话的威严的父亲,也不是那个牵着我的小手去上学的保护神了。

父母曾经是我的依靠,有父母在我就不会害怕别人的欺负。有时真的不敢想象,父母离开了,是多么可怕的事,一种孤独感涌上心头,对于给我生命,教我做人的父母,只有加倍的回报才不会留下遗憾。


every。 day


小的时候从来没有什么孤独,童年是快乐的,从来不愁什么,一切都是父母给打理好,像个无忧无虑的精灵,可是随着时光的无情,渐渐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孤独,让我学会了做人的真谛。

要说和父母相处的哪个瞬间让你感到孤独,就是在给妈妈烧纸,给她献花的时候,青烟袅袅,手是颤抖的,心是呜咽的,一阵风吹过,仿佛在听我诉说思念的眼泪,在听我诉说远去的岁月,青山依旧在,伊人相依远!孤独是思念的表白,像花儿一样美丽!

和父亲相处的时光,是看着父亲郁郁寡欢的样子,看着他日渐苍老的背影,那一刻我是孤独的,因为有一种孤独是藏在心里的,藏在让岁月慢慢走的境界里,当你学会了孤独,也理解了人生,感恩所有愿一切安好!



唯美行者


我与父母平时相处很融洽,很多事情也会选择和父母倾诉,但因为自己的自尊心比较强,曾经那些丢脸的事情都会选择隐瞒,不想让父母知道。就在刚刚,我和妈妈一起聊天,说到过去,我突然想告诉她一件压在心里的事情。我说:初一的时候我被英语老师扇了巴掌。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在撕开过去的伤疤,毕竟当时因为这件事在学校哭的很惨。但我妈轻描淡写,略带调笑的问:打的左脸还是右脸?我瞬间觉得自己很蠢,为什么要和父母去分享自己的耻辱?然后我妈问:因为什么打?我说:因为没有将完形填空的答案写在选项的前面。我妈说:那这打的好啊,起码你以后不再犯了。听到这里的时候,我不止感觉孤独了,甚至有点惶恐,以前觉得我如果受到伤害父母总会保护我的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动摇……或许,子女和父母始终都会有不可逾越的代沟吧……


ued6丶net崩惹


我现在二十岁,大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如果我给我妈说你可以买件贵一点衣服这样在外边看起来也规矩,或者说你可以去保养保养,我妈想买玉镯子我说你可以买一个呀之类的,我妈的回复全都变成了,等你以后会赚钱了再给我买/再给我保养/再出来玩吧。我提的建议绝对是在我家能负担范围内的,一次两次还好,我当然想着以后赚钱一定会给我妈买最好的,然后一家人一起出去玩,可她总是这样说,让我慢慢很烦这样,感觉她就像是怕我以后不养她不给她花钱一样。 而且我们越来越沟通不了了,好烦哦,今天我找到了我刚出生的时候我爸妈的合影然后发了朋友圈,本来我心里挺开心的,那时候我爸妈真年轻啊,我就给我妈说,你要好好保养保养啊,那时候多年轻,我妈就开始指责我说当时我小的时候她是多么操劳,语气很冲,我都不知道我说错了什么怎么就惹她生气了,最后我也好烦,快哭了,不想让她看见我哭,就直接进卧室了,她也很生气。我也不知道是谁错了。好烦,好想让她好好说话啊,和她好好交流。还有就是我很难接受的,就是我姑姑有点强势,每次我姑在我家开始说我哪点做的不够好,(比如我穿的衣服她们不喜欢之类的),我妈就会在旁边附和我姑,这让我很伤心,我宁愿我妈在旁边不说话。 在家我也会经常听到我妈对我说的 看到你穿这条裤子/散着头发我就觉得恶心 这就是我妈说的,其实当时我特别想爆粗口,但是不可以,因为她是我妈啊哎


动感超人╰つ″


感觉自己还没长大,父母却已经老去了,很孤独,也很尴尬,尤其是父母越来越弱小、越来越脆弱,需要你时刻都要小心关照甚至努力讨好的时候吧。

今天傍晚和我妈通电话,因为沟通上的问题,我可能让我妈想多了,虽然最终我们也没起什么争执,我也把她哄好了,但挂断之后我却难受了好几个小时,一直到现在。

我妈是个典型的外刚内柔型的人格,年轻时的她身强体健,中气十足,十分彪悍且茂盛的一个女人,就是传说中那种在澡堂子里可以把儿女搓得嗷嗷直叫唤的虎妈,但那时的她真的很让我怀念,可能是我内心不太成熟,对父母的庇护十分依赖,不愿意长大吧。

大约初中时,我懂事了,通过许多次事件发现,其实我妈并不像她表现的那么坚强,反而还是个内心挺敏感脆弱的人,也就是那时候我发现我妈这外刚内柔的人格的,只不过那时我还年幼,这个发现于我来说只是一闪念,稍纵即逝,何况我妈彼时还年轻,不肯轻易示弱。

但随着我渐渐长大,她内心最真实的个性渐渐凸显,并越来越突出——柔弱,优柔寡断,敏感,爱哭。。。以至于我男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公,给我妈的评价一直是“一个极其温和柔善的老太太”,而我也懒得和他辩了,偶尔聊起我妈年轻时的彪悍状,他都一副“你这个不孝女竟敢这么诋毁自己亲妈”的表情,但我真没有诋毁的意思,相反,我十分喜欢那个时候的妈妈,那个勇往直前无所不能的妈妈,现在的她,时常让我感到孤独。

几年前,我父亲去世了,在我父亲去世之后,我妈真实的个性终于完全暴露了,怎么说呢,根本不存在什么外柔内刚了,而是“全柔无刚”。柔到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话和怎么与她相处,我怕我一句话哪里说不对,她就崩溃,而答主我偏偏是个越想好好说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说不好话的人,有时候也会把事情复杂化,恨得我见天儿对着镜子拧自己嘴。


说今天下午的事儿吧:

我在外地定居后,我爸曾在我定居城市的周边区域买了一套房,想着以后一家三口能时常见面,不必忍受独女远嫁的思念之苦,去年秋季交房后我就开始着手装修了,希望早一日将母亲从老家接过来。


当然了,这之前她曾在我家住过一段时间,但是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我和老公的房子是个商住两用房,楼上楼下,面积不大,我妈去年来住的那段时间各种上火,失眠,便秘,憋屈,想家。。。而且不论我老公怎么主动和她沟通,她都觉得这不是她自己的家,自己永远是客人,客气到连厕所都不好意思上的那种(貌似很多丈母娘都这样,真是想太多了)。


为了让我妈早些来,并且能自己住得舒服些,我一直很着急地装修,无奈自己没啥装修经验,一直得依靠老公出头,所以磨磨叽叽好几个月才弄完,现在那所房子终于弄好了,母亲也要按原计划来了,我却发现有一些问题似乎一直被我忽略了,但是现在不得不考虑了:

1.我母亲即将入住的小区目前入住率极低,周边环境还比较凄凉,配套设施不行,也不知道安不安全;

2.距离市区较远,而楼下现在连个小超市都还没有;

3.我妈的个性现在特别内向,交朋友这方面十分被动,现在让她换一个新环境对她来说非常难,况且有没有人给她认识都还不一定;

4.房间刚装修完毕,味道还没散尽,我妈肺和气管都不太好,很容易咳嗽,而且嗅觉十分敏锐那种。。。


我不打算让她直接住进去,至少放放味道啊,所以这之前,我希望我妈妈先住在我家,但是考虑到前文所说的那些她住进我家之后所面对的问题,我又没信心她能住得开心,所以,我认为我有必要提醒她,要不要在老家再多待两个月再来,那时候味道散尽了,小区的情况大概也会好一些,更宜居一些。可能有人会认为我想多了,但是为了我那个从生理到心理都十分脆弱的妈妈,我不能不多多考虑,虽然我也只是个粗糙的妹子,但是到了我妈这儿,我就是林黛玉啊,我不能只顾着把我妈接过来,其他就什么都不考虑了吧?


于是,我把这些顾虑打了个腹稿,斟词酌句地告诉给了她,我最终想表达的意思是——

新房子虽然已经装修好了,但不要着急去住(分析了利弊),您要么在老家等几个月再来,要么就先住进我家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但是请您千万要放开怀抱,不要想家,就把女婿当成是自己的儿子一样,放轻松,别客气,想干啥干啥,不要想太多,不要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气,少思才能睡得着觉,吧啦吧啦吧啦。。。。。。


但是可能我的口才真的有问题吧,我妈听完之后,突然问了我一句:姑娘,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呢?你就是不想让我去呗?


扣题了,我回答了题主的问题——和父母相处的哪个瞬间让你感到孤独?

就是这里,我听我妈问完我这句话后,我感到很孤独,十分孤独,孤独得都要哭了。

因为类似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一片好心,重重顾虑,但经过我的一番不算优秀但绝对正常的表达,都会被我妈会错意。

我要郑重地说清楚:我并不怕我妈如何误会我,我更怕的是,我本无心,她却受到了本不该存在的伤害。若她在心里认定我不想让她来到我所在的城市、不想孝顺她,那她得多难受、多伤心、多绝望???我一想到我妈心里真的可能是这么想的,我就特别受不了,特别过不去。

我听完她怯生生的发问后,我的那种感受已经不能用无奈、着急来形容了,我叹了口气,又重新捋了捋,跟她解释起来,但因为急于表忠心,我越说越乱,语无伦次,我妈听了一会儿,又跟我说:我听不太懂你要表达什么意思,我汗都流下来了。

我对她说:其实当你问我是不是不想让你来的时候,我后背就开始冒汗了。

我就是这样,一着急上火的,额头和后背就猛冒汗。


这几年,我摸清了我妈的性格,却始终没找到最合适的应对方法,只是粗暴地报喜不报忧,各种哄着,劝着,说了许多肉麻的话,做了许多保证,包括赌咒发愿——妈,如果我将来不对你好,我就&*&……&%……¥……()


很多应该母女之间正常探讨的问题,我也从没有正常地与她探讨过,偶有涉及,也会因为我的小心翼翼、欲言又止、吞吞吐吐而没能表述清楚,最后放弃。


我感觉,在母女相处之间,我越来越孤独了。而这之前,我和我妈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跟她汇报我一天的情况,哪怕她在开着油烟机做饭,那我就吼着说,哪怕她在蹲厕所,我就守在厕所门外说,不说完,就不算一天的结束,我从没怀疑过她对我的爱,可是我现在总觉得她在怀疑我对她的爱,我不知道我妈妈这种刻进骨子里的不安全感,是何时何故形成的。

其实人到了中青年就会发现,自己和父母的角色似乎在慢慢地发生着对调,这个对调不仅是在生活上从一直被照顾的一方变成了照顾人的一方,还有就是在沟通交流上的角色,双方也发生了对调。举例来说,我青春期的时候,不论我爸妈说什么,我都不愿意听,即使承认他们是为我好,也依旧觉得他们是故意和我较劲,就是不想让我痛快,或是一言一行都别有用心,而他们只不过是在小心翼翼地做着自认为应该做的事儿,而已。

到了现在,我们反了过来,我认为我只是说了我该说的话,做了该做的事,我一直小心翼翼,但这回轮到我妈去做过度的解读了,认为我“别有用心”。真是的,苍天绕过谁啊。


放下电话后我冷静地思考了半天,接下来事态的走向是:

我求着我妈一定要来我所在的城市——我妈扭捏不来——我求爷爷告奶奶以显示自己的诚意——我妈来了——执意不肯住进我家——我新一轮的求爷爷告奶奶,求着我妈和我一起住——我妈住下了——我妈开始嫌弃我俩,要独自去新装好的房子住——发现小区根本没啥人,买菜不方便,连个朋友都没有——要回老家。。。可能过些日子,小区有人了,配套设施齐备了,一切就绪了,我妈又来了,开开心心滴过日子了。。。


寻思完,我几乎扇自己一撇子,既然事态如何发展自己都已经门儿清了,为啥非得提出来讨论讨论呢?讨论完了能解决啥呢?把一切准备好,任由老人家去折腾就好了,毕竟只要她开心就好啊!


我这个自责,自责得眼眶发酸,觉得自己简直是太不孝了,做事太不成熟了,更自责自己没事找事,然后给我妈打电话,发现她居然关机了。。。

我赶紧拨通她另一部不常用的电话,开着。对她说:妈,我给你买了个新钱包,不贵不贵,给您买啥我都乐意,我就一个妈妈,不孝顺您孝顺谁呀,诶呀不心疼,你就用吧,丢了?丢了就再买,你开心就好。。。嗯嗯,妈妈我爱你哦。


hanx515


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因为是长孙,爷爷奶奶对我极好也不会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住在小镇上,每天无忧无虑。后来,长大了要到城市上学。那时候妈妈嫌爷爷奶奶把我惯坏不会做家务,就开始要求我每天吃饱饭洗碗,面对她的要求我很不服气。她就对我说:“现在弟弟妹妹还小做不了家务,你先坐着,等他们长大后就换他们来做了”。嗯然后一直到高中都是我洗碗。手都是皱巴巴的。我妹没干活什么家务,两只手白白嫩嫩超好看。有天,妈妈拿着我和妹妹的手对比,说我手真丑不如我妹的那么好看。小学春游的时候,我跟弟弟同个学校,但因为年级不同,春游时间也不同。我弟先春游的,妈妈拿了有差不多五六十块钱吧让我弟去超市买零食带过去。好了,到我春游的时候说我不需要那么多钱,拿了十块钱给我。然后我就跑去附近小区的小卖部,买五毛钱一包的东西,还买了挺多的。回来她看完我买的零食,拿走两包里面算大的饼干说我不需要那么多零食,这就给我弟了吧。小学有订购课外书的,每次我弟要定他们不同意,我弟只要死赖着连学都不上,最后爸爸就会妥协给我弟钱还开车送我弟去上学。而我,在一次知识竞赛拿了二等奖,爸爸答应给我买一套的,到最后不买了。等到最后我很生气说他言而无信的时候,才不情不愿给了钱。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年的冬天,我生日,好朋友跟一个阿姨都送了一条围巾给我。好朋友送的围巾是灰色比较偏中性的,妈妈说我弟没围巾而我有两条,硬逼着我把围巾给我弟戴,这样她就省下给我弟的买围巾的钱了。她不懂围巾作为生日礼物对我来说有多大的意义。类似的事情还有,往后的生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有围巾的,挂在衣柜她会直接拿去用,看到不开心还会给说小气。抱枕不给你放床上,要放在客厅摆着客人来可以用或者拿去自己房间用等等。自高中毕业准备大学后,妈妈天天在我耳边说着快了快了还有几年就出来工作了可以给家用了。到时候要跟我签个合约书,保证每个月给她多少钱。在一次打电话的时候,说我大学毕业就可以赚钱供我弟读书了。我说我宁愿供我妹也不供我弟。她说好啊,到时候我妹刚好大学。刚出来实习工资两千块的话,可以出一千块给我妹做生活费。后来寒假回家说起这个,她说我答应了。不供我弟供我妹。我说我没有。妈妈就说我自私自利忘本。在学校打电话妈妈就会让我快点回家什么的,一回到家,只要心情不好。不管是我弟妹或者是别的事情惹她生气的,都会对我发火,做的事情不管对错都会给挑刺。在亲戚朋友上门做客时,妈妈当着我的面,一个劲数落我的不好,数落我的同时顺便夸夸自己另外两个小孩。好了我知道我就是个陪衬的。


我是鸡飞


今年大四,考研失败,整个寒假有点像缩在壳里的蜗牛,还没有想好以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寒假回家,我母亲已经破口大骂了我两次,是破口大骂,我从来没有想过,也从来没有意识到,原来我最亲近的人对我的评价如此不堪,对我如此失望。我好像突然不知道该如何与父母相处了。其实我和母亲的关系一直算是亲密融洽,至少她曾经无数次的这样跟人炫耀。说回两次挨骂,第一次,父母和同学聚会,我跟着当司机,因为在控制体重,我晚上不吃任何东西,也没有上饭桌,坐在客厅带着耳机玩手机,中间去敬过一次酒,堆着笑挨个敬。酒席散的时候他们一群喝高了的人絮絮叨叨,一个赛一个声音大,我先下去热车,回到家半夜2点,母亲骂了我一个多小时,大概内容是嫌我没有端茶倒水,玩手机还带着耳机,走的时候没有好好和人家打招呼。人家哪一个不比你有出息,你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因为母亲觉得我上述的行为是不尊重他们),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出去丢我和你爸的人,以后到单位上班,嫁到婆家都不会讨人喜欢,你大学四年白上了,连个人也没活成,领你出去你就是装你也得给我装出个人样来。第二次,就在刚刚,依然是饭局上,一个阿姨在桌上夸她女儿,出去上了一年学,回来什么家务都抢着干。席间这个姑娘一直倒茶倒酒,笑的乖巧,我几乎忘了去年回来,她还是别人口中能把家砸了的问题少女。我想我应该表现出敬佩她的改变,并且对自己的没有做到这样而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回来母亲就开始说过于溺爱我,把我惯的自私自利,不懂心疼他们,把他们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生活都不能自理,你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得父母伺候,读了那么多书,什么都干不成,不如从小打骂,长大还能不孝顺父母吗?怕是会更孝顺。不省得给人家端茶倒水,让人家笑话你没教养,骂的是你的父母。从小到大没有让你受过一点委屈,吃没少了你,钱没短了你,不是欠你的,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怎样的(说真的,我听到别人家的孩子我都恶心,生理反应的恶心,我真的听的够够的了)从小到大无数次的空头支票,无数次的打个巴掌给颗枣,父母自己做的并不完美,但却一直期许你是完美的儿女,我也终于明白不论是在何种感情,多么亲密的关系中你都不可能真正做自己,隐藏和伪装是维持社会关系的必需。在与父母的相处中明白这个道理的瞬间,觉得……有一点孤独……



买了一个很好看的裤子,价格稍微有点偏贵,但我很喜欢,晚上回来笑嘻嘻跟妈妈显摆,结果她因为太贵骂了我一顿,开始我都在打哈哈,安慰她,然后她就停不住了,一直在说她干活多么累,而我上学还花钱,还要买这么贵的裤子,有个裤子穿着不就行了吗,一直说说说,后来我忍不了关门出去了,结果她就开骂了,养你这么大容易吗,我默默的开着音乐躲在房间里哭,那一刻真的想离家出走,再也不会来。本来很开心的,再也不想跟她交流了


傲娇坑


我永远记得小学一年级的一次放学回家妈妈在邻居家里,我放学就去她那写作业了,当时算术题分数比较低,比邻居女儿低,于是我妈就骂我,在邻居家,还把我当时最爱的笔摔碎了,我哭着跑回家,半路就下雨了,她趴在窗户上喊叫我把帽子戴上, 后来她把那只摔碎的笔拿回来给我了我用胶带粘好可是也不能用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我一直都会记得,而且一想到就会哭


司徒嘉嘉嘉宜


小时候有一次洗澡,觉得水烫。我妈:烫什么烫!你的世界里就没有热这种东西!都是极端!我都觉得凉!我那个时候不懂热水器冷热水什么的,看见热水器上写着68度就跟我妈说,你看这都68度了,我的体温应该只有36度。你知道我妈干了个什么事儿吗?她一脚把我踢在地上,然后关掉冷水全开热水,真的用68度的水去冲我。“这才是68度!!这才是68度!!!”大喊着,喷头对着我的脸。从此之后,每次和别人谈到冷热,都要说我神经系统有问题,感受不到热,只有冷和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