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健康的房价应该是当地每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能买当地一平米的房子,你怎么看?

啦啦6789


大家习惯于用小白领的收入代表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更习惯于所有的消费先和房价挂钩!

首先说收入,我在青岛,和媳妇两个人上班收入大概每月15000左右支出含房贷9000到一万,但我们收入真的属于很低的,马路边卖油条的、楼下市场开便利店的,旁边卖排骨米饭的每一个每年都有大几十万收入了!

其次说买房,我认识的大部分人买房都是父母在他意识到需要买房之前就把房子买好了,他们做的只是置换,小的换大的,或者市北换到市南,真正靠自己收入买房的真的是极少数!

最后说消费,不同的原生态家庭消费观念差异很大的,比如我家三口人每月吃喝水电费2500就够了,有个朋友家也是三口人每个月要花到6000左右,也有个更省的朋友,两口子天天上班带饭每个周末菜市场批量往家买菜,三口人每月1000都花不了,各有各的花钱习惯和爱好,不需攀比,更无需借鉴,过自己的就好


青岛房子哥


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家庭一个月买一平方很难吗?奇怪😳,为什么这么问,我在玉林市,房价目前7000多块,我是开奶茶店的,一个月1万左右吧,我老婆和老妈搞家政,一个人一个月也有4000多块,加起来差不多9000,我老爸开车送快递的,一个月也有4000多,家庭收入24000左右,有时候能到3万,买个几平方也没问题呀,关键我家已经两套房了,多了也不想买,可以定期旅游,也希望爸妈早点退休,不那么辛苦,快递和家政都挺辛苦的,适合年轻人干,但是好多人天天玩,抱怨不愿意做事是真的,楼主问这个话题也是这类人吧😄


修剑修心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六岁的小朋友我就劝他:小朋友好好学习啊,以后赚大钱买大房子,他说:哼,我才不用买房子,我已经有六套房了,我说:你一个六岁的小孩哪来那么多房子?小孩说:你看我家两套房子,我爷爷奶奶家套两房子,我外公外婆家两套,他们说了将来这些房子都归我。我当时心想这太可怕了,一个六岁的小朋友就有六套房子,而更可怕的是将来会有两个这样的小朋友结婚,你知道吗?他们小两口将来手拿就是十二套房子了,他们这代人同学聚会都可以拿房产证斗地主了。两套60平的,两套80平的,三套100平带两车库,四套连排炸了……


用户4589007894


房价和收入之间的比例,国际上有一个衡量指标,那就是:房价收入比。这里的收入,是指家庭年收入(税前),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

我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不平衡的,中小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多在六倍以上,属于房价过高的范畴,据调查,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其中深圳、上海的比率都超过了20甚至更高。近两年,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惊人,高房价和低收入已经形成鲜明的对比,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正在被高房价吞噬,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也受到重创。

房价涨幅过快又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分化,穷人越来越买不起房,富人因为手头现金充裕,到处买房,坐享房价上涨红利,财富急剧膨胀,而大部分工薪阶层只能望房兴叹!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7年基尼系数为0.4670。较2016年上涨0.002个百分点(201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65),已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贫富差距过大,会加剧社会矛盾。

因此,控制房价,抑制炒房,增加中低阶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已十分紧迫!


穿着棉袄不洗澡


应该是这样。我是反过来推算的,当本地每平米房价等于你一个月的收入时,应该坚决出手了。我在江苏一个地级市,2001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分别在04年初,09年初,15年初三次买房,这三个时间点本地每平米房价分别为1800,3500,6000,其中第一次是为了结婚,第二次是为孩子准备学区房,第三次是买在地铁口。这三个时间点房价都比较合适,我跟老婆两人的收入,每月就能买两平方,我们俩每月公积金加起来也超过一平方的房价,办理直接抵扣就不用现金还贷了。这两年房价疯涨,这几套房每平米已经超过一万五了,也超过了我的每月收入,当时买房的时候都是淡季,开发商都是车接车送,现在一个房号都卖5、6万。


bypwd


一线城市房价每平一万,二线五千,三线三千,四线二千,五线一千。房子由国家统一承建,不得经过第三方,地产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一律取缔!房子由政府统一协调买卖分配,以一个三口之家为一个基本家庭单元,可以买一套两室一厅,家有老人在世的,认真核查无误后,可以容许再买一套一房一厅的小房子,大了浪费!同样家里有几个小孩的,容许购买三房一厅,房价必须严厉按当地是几线城市标准执行!至于目前所有家庭超出分配标准的房子,不管他有几套(据说当前有好些人拥有上百套房子,他们用得着么?),还有房地产开发商拥有的房子、地皮,一律收缴国有,拒不执行的重判!因为这些人对国家对人民一点好处没有,老百姓之所以这么苦,就是他们造成的,占用大众大量资源、推高房产天价,死不足惜!如此一来,房子已不是问题,甚至会多出大量的空房子(因为本就不是房子不够用,而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囤积了)。而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也愿意生二胎三胎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政府谁不拥护? 少数人不拥护自有广大民众自觉铲除那些毒瘤,得民心者得天下!


荆州东哥


我觉得这个还是不太健康和科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准确地表述为:家庭最高收入或者说主要收入的劳动力,他/她的月收入等于一平米的房价。其实这样才是比较健康和合理合适的。

我觉得话如果是一平米的房价等于一个家庭每个月的收入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就根本没有富余的钱进行消费,那这样的生活基本是得不到保障的。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一个收入和房价比例形式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应该是all in掏空家庭资金收入了 双方收入高的一方的月工资能够买当地一平米房价,作为持续的月供支出。

另外一方相对收入低一点的家庭劳动力,其的收入可以作为生活的正常消费和支出,以保障家庭的基本物质需求和正常的开支。 如果是家庭月收入才能购买一平米,那么这样的家庭很容易陷入困境、产生经济危机。

但遗憾的是,从目前看来,基本上能达到这样条件的一线城市基本是没有的;二三线城市这一两年的房价在暴涨之后,也很难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了。

目前可能只有一些五六线的小城市以及县城是有可能做到这样的一个健康的理想的收入和房价比状态的。当然它的前提还是这个地方的居民平均收入应该是比较好一点的,能够有三四千以上。

但这其实又是一个矛盾的地方,如果经济收入相对好的地方,那相应的整个房价也不可能是处于低位的状态。故而可能很难再有这种家庭一方的收入能够匹配买到一平米房价的这种健康理想状态。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都在感叹,房子是高不可攀,就是买到房子的那些人。也深陷生活的沉重的经济和财政压力当中。估计只有等到二三十年以后,房贷偿清了可能才能真正的解放!


水禾田


中国城镇人均居面积为40.5平米/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以一家三口两个劳动力为例,家庭年均收入为72792元。房价收入比为:(40.5平米/人 × 3人 × 72792元/平米 )÷ (12月 × 72792元/月) = 10.125年 。 大于国际合理水平6年,不吃不喝需要10年才能购买,中间还需要工资的增长追上房价的上涨!

现在全国许多小县城房价都过万,收入比远超10年,所以严重透支消费、杠杆买房,同样高负债,我们与美国人的区别是消费降级!

吃、住、行是民生必需品,高昂的房租和房贷成了必需开支,严重积压了消费!另一方面,通胀给住行带来了额外的支出,进一步透支消费。教育子女和养育老人,医疗等又是必要开支,实体经济困难造成的收入增长困难又促使家庭节省开支,降低其他消费!

泡沫是造成实体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泡沫挤压消费,造成企业营收困难;泡沫与税费传导高成本,造成运营困难。造成资本逃离实体向泡沫,反过来进一步挤压实体,人民收入增长困难,失业增加,恶性循环。

吃、住、行是民生必需品,高昂的房租和房贷成了必需开支,严重积压了消费!另一方面,通胀给住行带来了额外的支出,进一步透支消费。教育子女和养育老人,医疗等又是必要开支,缩减家庭其他开支。实体经济困难造成收入增长困难,又促使家庭继续节省开支,降低消费!


在彼端打盹


不要幻想了。看过榨菜籽油吗。菜籽油没个工具是榨不出来的。而且还得四面围好了。国家刮油也是这样的。以增值税,消费税,养老税兜底,上面压上教育费,医疗费,房款。老百姓的油啊膏啊就榨得干干净净了。等死得时候再榨一遍死人钱。一无所有的来,一无所有的走。


dzhy0426


以武汉开计算,一个家庭通常在3-5个人之间,3口之家,男32岁收入5k左右,女30岁收入3k左右!一个月8k.买120个平方的房子通常实际使用只有93个平方左右,如果房价在8000一个平方也就是8000x120=960000.这个家庭不吃不喝得10年。实际情况是首付3成就是32万,往往存够这32万得6年时间,剩下贷款20年每月还款5000左右。还有装修一般不低于15万父母给的,这样一直还要到20年后才行!!综合以上武汉的房价实际不能高过4000,我说的是2环内!!!!还有热烈欢迎方便税和小产权上市,反正我也不需要买房子,就搬个凳子看热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