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軍隊的阪田聯隊,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何戰鬥力很強?

丨楠澤


坂田聯隊是電視劇《亮劍》裡日軍一個步兵聯隊。根據劇中交代,這個坂田聯隊隸屬日軍第四旅團,而第四旅團又隸屬於筱冢義男的第一軍。按照這種說法,那坂田聯隊的戰鬥力應該很強。因為第一軍下轄3個師團:第六師團(熊本師團,與第二師團並稱日軍最能打的師團,師團長是臭名昭著的谷壽夫中將),第十四師團,第二十師團,而這三個師團都是日軍的甲種師團,因此坂田聯隊無論隸屬哪個師團,都屬於日軍中的甲種聯隊。作為甲種聯隊,第一,兵員足額。整個聯隊人數近4000人,從兵員數量來說,相當於中國軍隊一個旅的人數。第二,綜合火力強。整個聯隊除轄三個步兵大隊,還轄1個步兵炮中隊(有6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 一個反坦克中隊(有6門37毫米反坦克炮),每個步兵大隊有1個機槍中隊,8-12艇九二式重機槍,還有1個炮兵排,2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大隊下轄3-4箇中隊,每個中隊下轄3個小隊,每個小隊裝備2挺歪把子機槍和2個擲彈筒。整個聯隊裝備12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6門37毫米反坦克炮,36挺九二式重機槍,72挺歪把子機槍,72個擲彈筒。其綜合火力與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一個正規師差不多。

第三,士兵不但訓練有素,單兵作戰能力強,而且服從性強,充滿武士道精神。其在忻口會戰中打垮中央軍七十二師,雲嶺反掃蕩重創386旅獨立團(團長孔捷受傷,政委李文英犧牲),在路野和楚雲飛領導的晉綏軍358團交手,只1小時就擊和擊傷合計近300人,要不是358團及時撤離很有可能就被坂田聯隊全殲。作為日軍甲種聯隊,以其強悍的戰鬥力,取得以上戰績是很有可能的。誠然,編導這樣安排坂田聯隊的出身及其戰績,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襯托李雲龍敢於亮劍的精神,能征善戰的本領。

不過,遺憾的是可能編導對抗戰時日軍旅團一級作戰部隊的軍史沒有深入的研究,所以還是出現了與史實不符的錯誤。侵華日軍第4旅團的確是真實存在過的日軍部隊,但是當時出現在山西的卻是日軍“獨立混成第4旅團”而非“第4旅團”

日軍第4旅團,原屬第二師團管轄,該師團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時下轄第3和第4旅團。

不久日軍又以第4旅團為基幹新編了第8師團,於是第4旅團的番號又被帶入第八師團。1939年末,第八師團旅團建制撤銷,師團直轄三個步兵聯隊。也就是說,到1939年底,“第4旅團”的番號已不復存在。

“獨立混成第4旅團”則組建於1938年2月,這時日軍全面侵華已進入第二個年頭,是日軍為了擔負警備任務及對付華北八路軍專門組建的部隊,主要任務是負責正太路的警備任務,隸屬駐山西的日軍第一軍,在抗戰初期是八路軍和晉綏軍的主要敵人之一,該旅團首任旅團長河村燻少將,下轄獨立步兵第11到第15共五個大隊(注意,獨立混成旅團沒有下轄聯隊編制),以及旅團炮兵隊、工兵隊和通訊隊共5600餘人,屬於日軍二流部隊,戰鬥力中等,不過由於裝備和訓練的優勢,所以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對付山西國民黨軍隊和八路軍仍然可以佔據主動。

所以,《亮劍》裡反映的山西抗戰絕對不會冒出一個日軍第四旅團,只有獨立混成第四旅團。而如上所述,獨混旅團是沒有下轄聯隊編制的,所以也不可能冒出一個坂田聯隊。好在歷史連續劇不等於歷史教科書,只要不出現大的思想性錯誤,也不必求全責備吧。


淮上秋陽


聯隊是日軍單一兵種中最大的作戰單位,其聯隊主要有步兵聯隊、騎兵聯隊、炮兵聯隊、工兵聯隊、輜重兵聯隊等。聯隊的最高指揮官為聯隊長,軍銜一般為大佐。電視劇《亮劍》中的坂田聯隊屬於步兵聯隊,一般日軍的步兵聯隊的編制人數為3800人。

日軍的一個步兵聯隊下轄一個50多人的指揮部;1個運輸隊(約120人);1個彈藥小隊(80人);3個步兵大隊;1個炮兵中隊;1個通信中隊以及衛生人員。

日軍一個步兵聯隊的總兵力接近4000人,其人數遠遠高於中國軍隊的步兵團。《亮劍》中358團的參謀長方立功說“坂田這個老鬼子可不好惹,上次358團和它交手僅半個小時就傷亡500餘人,要不是358團撤得快,估計就得全部搭進去”。方立功說出了日軍步兵聯隊真實的戰鬥力,根據陳誠中日軍隊1:5的比例,坂田聯隊的戰鬥力不容小覷,能輕易地打敗雜牌軍的幾個師(雜牌軍的師一般只有3000—5000餘人)。


歷史軍魂


倭軍二戰時期正常編制是旅團下轄聯隊。

步兵聯隊編制3747人,馬526,槍2590,炮14,擲彈筒76,非機動車256。

從人員來說,聯隊與國軍的旅基本相當,但綜合火力與國軍常規師相同。

所以,磚家說倭軍步兵聯隊相當於國軍的團是可笑的。國軍普通步兵團只約1300人,整編後的滿編甲種團也才20連2700人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