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痞子手段多厉害?三洋人,一个成炮灰一个惨死一个名誉扫地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廷上下对洋人是既恐惧,又憎恨,还藐视。

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发生的一幕,改变了清廷对洋人这种复杂且一边倒的看法。

北京城被英法侵略军攻破,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后,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留京高官们惊异地发现,想象中的灭顶之灾并没有发生,侵略军并没有逞凶势将京城据为己有的意思,相反派兵分踞京城各处,把守城内各仓库及衙门。

很显然,这样的蛮夷强盗他们从未见过,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似乎也没有。

更让这些高官们惊异深思的是,这些蛮夷强盗在索要了五十万两现银以及其他一些求利的条款后,居然甘心言和,撤军南返了。

由此,象恭亲王这样脑袋并不迂腐,也不偏激的高官们在深思下得出了一个结论,闯进天朝的洋人并没有问鼎中原的“狼子野心”,他们只是一心牟利,并无他谋。

李鸿章痞子手段多厉害?三洋人,一个成炮灰一个惨死一个名誉扫地

有了这种认识后,1861年初,恭亲王联合其他几名朝中重臣会衔向朝廷上了《统计全局折》。此折在回顾夷祸之患以及《北京条约》的签订过程后说,“自换约之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请尚以条约为据”,这说明了什么?

他们根本没有图谋大清社稷与百姓的歹心。

既然如此,为何不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然后借用他们的洋枪洋炮去对付心腹之害——太平天国和捻军呢?

这是恭亲王等人为内忧外患下的清廷开出的一剂战略补药。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剂战略补药让破败不堪的清廷又苟延残喘了半个世纪。

然而,究竟该怎么具体执行“借夷助剿”这一悬崖边取利的战略?朝中很多重臣还是表示了深深地担忧。

漕运总督袁甲三就公开反对,他说,战不胜,则和不久;暂时言和,以后终究要战。现在借用洋人助剿,弄不好就是引狼入室。助剿功成后情况可能更糟,洋人不仅可能狮子大张口,更可能以此为借口重挑战端。

照传统的历史经验,袁甲三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在正与太平天国鏖战的另一些封疆大吏看来,袁甲三的担忧未免懦弱、无能、胆怯了些。在这帮人看来,蛮夷如虎不假,但怎敌我天朝统御万民的智慧权谋,恭亲王已经说了,用信义笼络,用手段驾驭是前提,有这个前提何愁不能给蛮夷置一个收放自如的牢笼。

况且,天朝从来不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权谋。

李鸿章痞子手段多厉害?三洋人,一个成炮灰一个惨死一个名誉扫地

此种争执表面上看是能不能这么干的问题,实际上则是怎么干才能万无一失的问题。

这时候,正统帅湘军与太平军鏖战的关键人物曾国藩说话了。

一半圣贤,一半腹黑的曾国藩,拿出的办法果然老谋深算的很。他说,第一、洋人可借用,但不能滥用,限于上海一地最好;第二、借用要讲策略,会防上海则可,会剿他处则不可。

品品曾国藩的办法,只在上海用,那就是关键处一边用,一边画地为牢;会防不会剿就更老谋深算了,守危城让洋人上,攻新地摘果子让自己人来,这么干,既把洋人当炮灰用了,完了他们还没多少邀功请赏、漫天要价的机会。

换成当下的话说,这么借用洋人,洋人到最后是只有玩命的义务,没有分蛋糕的权力。

到这里,咱们今天要聊的李鸿章终于可以登场了。

李鸿章的人生大机遇正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因为上海有被太平军攻陷的危险,在上海官绅的一再恳请下,曾国藩最终下定决心,让李鸿章独自领军驰援、据守上海。

这是淮军崛起的起点,亦是李鸿章强势崛起的真正开端。

咱们前面说了,曾国藩关于如何借用洋人,主要就是针对上海一地说的,这既是曾国藩的深算,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

因为上海不同他地,1860年时任两江总督何桂清就曾提出“抚夷助剿”的办法,但未被朝廷采纳。但因为上海势危,在沪筹办防务的苏松太道吴煦还是暗地里雇用美国人华尔组织了“洋枪队”。

“借夷助剿”成为朝廷新战略后,“洋枪队”不再遮遮掩掩,很快就成了朝廷正式雇用的“常胜军”。

也就是说,李鸿章到上海后,在借用洋人这一点上,早已存在的”常胜军“就摆在他面前,他是想用也得用,不想用因为现实需要也必须用。

总之,不比自己搞起来的队伍那么好用。

李鸿章痞子手段多厉害?三洋人,一个成炮灰一个惨死一个名誉扫地

然而,随后的事实却告诉我们,李鸿章在对付洋人上比曾国藩要厉害的多。曾国藩固然老谋深算,但似乎始终放不下他秉承的那个”诚“字。

李鸿章就不同了,虽然嘴上他也推崇曾国藩的”诚“字,但根上他却认为对付洋人,唯有耍”痞子腔调“、使”痞子手段“。

那李鸿章所谓的”痞子腔调“、”痞子手段“究竟是怎么耍的,怎么使的呢?

洋人咄咄逼人的时候,他油滑无比,绝不跟你叫板,只要把你绕晕、绕傻就好;洋人坚持那些个道道可以利用的时候,他腹黑无比,要么让你帮着数钱,要么让你替着挨刀;洋人有把柄可握的时候,他毒辣无比,不是用脏水泼废你,就是用伎俩搞死你——

李鸿章因为签了太多丧权辱国的条约,所以在咱们的朴素认知中,在洋人面前他始终很怂。这其实只是国不如人下的难为一面,深入到实际中看,很多事很多过程,李鸿章其实没少给洋人设圈套、挖深坑。

站在国家的层面,李鸿章最终总是受辱,但如果单挑,李鸿章赢起来可能并不费劲。

对付常胜军的三任头领就是一个鲜活的写照。

李鸿章痞子手段多厉害?三洋人,一个成炮灰一个惨死一个名誉扫地

李鸿章刚到上海的时候,常胜军第一任首领华尔是拒不见他。为此,李鸿章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自嘲说:”华尔总是众中矫矫,虽至今不理会,并未至敝处一谒,与外国人何暇争此小过节耶?“

姿态上十分地大度。

但大度有时候就是一种藐视。

几次接触下来,李鸿章果然向曾国藩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他说华尔和”常胜军“简直”蠢然一物“,充其量只是外国流氓。

但与此同时,李鸿章又承认这些外国流氓的战斗力十分惊人,所以必须想办法加以钳制,然后尽用。

严格来说,李鸿章说华尔是外国流氓,有些言过其实。此人虽有专横跋扈、狂傲不驯的毛病,但还算守规矩,打起仗来也是没话说。因为这些,上海头面人物杨坊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成了中国女婿后,华尔干脆加入了中国籍,朝廷对他的印象也不坏,多次立功后,也给了他一个副将的正式官职。

但对李鸿章而言,华尔归根结底是洋人,更不是自己人,所以必须钳制加尽用。

怎么钳制法呢?

高智商痞子手段。因为华尔能打仗,李鸿章用的着,所以他不正面跟他起冲突,但又太狂横怎么办?李鸿章的做法是,我搞掉你在上海的后台,我看你还怎么狂横。

就这样,此前一直在上海主持局面,更是华尔后台的吴煦、杨坊被李鸿章解除了职务和兵权。

谁是上海老大一目了然后,李鸿章对华尔并没有大力压制,甚至没有恪守曾国藩”会防不会剿”的原则,结果华尔被当成炮灰,战死在了浙江慈溪。

李鸿章痞子手段多厉害?三洋人,一个成炮灰一个惨死一个名誉扫地

华尔战死后,因为洋人的跋扈,李鸿章全面接管常胜军的算盘没能打成,原华尔副手美国人白齐文接管了常胜军。

比起华尔,这白齐文就象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国流氓了,所以李鸿章对付他的办法自然不同。

上来的套路——穿小鞋,套路其实很老,但对更加肆横的外国流氓似乎很奏效。1863年1月,白齐文带卫队从松江回到上海,向华尔的中国老丈人杨坊索要欠饷。

被杨坊拒绝后,这外国流氓居然把杨坊痛殴了一顿,并抢走了银饷四万余元。

李鸿章抓住这个把柄,以”不遵调遣,劫饷殴官“的罪名,很强硬地就把白齐文革了职。外国流氓不服气,甚至拉来了美英两国公使向朝廷施压,讨说法。

但在李鸿章面前,统统不好使。

不仅如此,李鸿章借这事又把吴煦、杨坊打击了一遭,理由是白齐文之罪,吴煦、杨坊两人难脱干系。

再说这白齐文。

见官复原职无望后,这外国流氓竟然抢夺常胜军轮船”高桥号“,投奔去了太平军。

得知此事后,李鸿章当即悬赏捉拿,而且是不要活的,见人头赏银三千两。

此时的太平军已属颓势,李鸿章这么一搞,因是众矢之的,太平军对白齐文也无心重用。本以为能要个高价的白齐文,想法落空后干脆又脱离太平军,幻想能重新回归常胜军。

但这样的回头草,李鸿章怎可能让他吃。

两头无路后,白齐文只得离开上海。在日本混了一段时间,没寻到出路后,这外国流氓居然又一次潜入了中国,想去投靠驻军在福建的太平军侍王李世贤。

结果,在厦门被清军郭松林部抓获。

按当时清廷与洋人签订的条约,白齐文应交给美国领事馆处置。正因为如此,在押送白齐文来苏州的途中,船翻了。

白齐文死得妥妥的。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是李鸿章干的,但很多人都怀疑主谋即是李鸿章。

李鸿章痞子手段多厉害?三洋人,一个成炮灰一个惨死一个名誉扫地

继白齐文之后,接管常胜军的是戈登,此人类似华尔,但似乎比华尔更有职业军人的操守以及口碑。

但在李鸿章眼中,此人仍是必须对付的蛮夷、异己。

对付戈登,李鸿章的套路又变了。因为淮军渐渐有了掌控苏沪全局的能力,此时的李鸿章开始偏向曾国藩的”会防不会剿“,但他把这个原则用的很狡猾,经常仗打的差不多了,该摘桃子了,戈登的常胜军就被调走了。

但李鸿章利用戈登绝不仅仅只有这些,更腹黑的还是在诱降太平天国八王,兵不血刃攻占苏州城,进而斩杀八降王这一权谋大事上。

在当时,驻守苏州的太平天国八王是不相信李鸿章的,若没有戈登以他的军人信誉做担保,李鸿章的诱降之计未必能成功。

让太平天国八王和戈登都没料到的是,他们居然都是李鸿章兵不血刃拿下苏州城的棋子。

结果,八王悉数被杀,戈登信誉扫地。

为此,将军人信誉看得很重的戈登扬言要杀了李鸿章,但躲起来的李鸿章却在几个月后为戈登送上了一个更残酷的现实——

兔已死,狗必烹。

但比起华尔、白齐文,戈登的结局算是好的了,虽然离开中国时,他很愤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