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長輩喜歡問晚輩工資情況?

筱默零


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只要一放寒假,心底就會湧出很多源頭不明的快樂。

後來慢慢的發現生了隔閡,小時候眼中的大人們也漸漸兩鬢白髮,她們不能再逗你玩、用糖果哄你開心、用紅包討你一句嘴甜的拜年…

無法治癒的過年恐懼症

魯迅曾說“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現在的我每次過年回家鄉都越發有這種感覺。春節真的是一年中心情最複雜的節日。

“過年回家壓力特別大,討厭她們問任何跟我有關的問題,讓我安靜的做個小透明不好嗎?

“最怕過年親戚說:為什麼要讀研啊,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還不如早點結婚,再讀下去年紀就大啦,學歷還那麼高,可選擇的男生就更少了…”

“最可怕的真的就是見面就講小時候的事情,什麼丟人說什麼,真的很不懂,一箇中老年人,一個月前的事情都記不清楚,怎麼就能脫口而出十幾二十年前別人家小孩的故事呢”

“最討厭親戚提起別人家的孩子

“希望什麼都別問,特別是有對象了嗎這種(想安心當個小透明)”

想佛系過年,就是那種不走親戚,不要寒暄,不要紅包只是安安靜靜地在家和想待的人待在一起,做想做的事”

“畢業打算幹什麼?”

“工作找好了嗎?工資多少啊?”

“找工作還是要找事業單位,大城市有什麼好待的“

“談戀愛了嗎?”

“什麼時候帶男朋友回家過年啊?”

“一把年紀了,再不抓緊就完了”

……

甚至還會有些遠房親戚苦口婆心地灌輸一大堆人生道理,比如出門在外,要多交朋友呀;工作上要跟領導搞好關係呀,過年給領導同事帶一些土特產啊...我:???

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親戚

從你的工作到你的戀愛到你的生活,家人親戚們對你的“關心”可謂“無微不至”,但是這樣的終極話題,真的分分鐘就能把一個大好青年活生生地逼到人生死角

但是對於大部分90後來說,走親戚其實是負擔+負擔,純是費錢費力不討好,這些

親戚主要是從父輩母輩那承襲過來的,與我們的關係不深,但我們還得沿襲長輩們那傳統的走親訪友方式。說白了,對我們來說,走親戚就是跟一群不在一個頻道上的人,強行被拉到同一個制式裡彼此配合著演出。你不配合,還會在長輩們主導的話語圈子裡承受著“不懂事”“不知人情世故”的輿論壓力。但越是被迫配合,我們內心就會越反感。

懟親戚,可行嗎?

這幾年拜各種自媒體所賜,網上流傳著非常多如何懟親戚指南,教你如何一句話噎死親戚。

比如在知乎上有個帖子,如何巧妙回答親戚必問的三個問題,這個回覆竟然收到了好幾百贊。

“做什麼工作啊?”

“做一個鹹魚。”

“還有這工作呢?多少工資啊?”

“我是鹹魚,不要工資,公益服務。”

“那你找著女朋友沒啊?”

“我是鹹魚,不找女友,造福同胞。”

我只想說,你們也就是在網上打打嘴炮了吼,誰要真敢在飯桌上跟你的三舅、二姨、大姑父這樣說話,他們不打你,你爸的巴掌就甩過來了。

春節又不是戰場,幹嘛一定要不服輸?

長輩為什麼會喜歡問這些“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問題呢?主要原因,一是親戚太久沒見面,見到面直覺想要update一下你的近況;二是老人家生活單純跟我們交集不多,除了這些他自己曾走過的“人生歷程”外,也

不知道要聊什麼話題,所以最後就只能繃出這些在我們看來,有點涉及隱私,讓人覺得尷尬的話題。

不得不承認,我們和父母、親戚之間由於長時間不生活在一起,而自己也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在更大的城市生活,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價值觀上,都有了不一樣的見解。

但是家人,畢竟是家人,無需在親戚朋友身上顯示你的力量。

而且我相信,大多數的親戚是沒有惡意的,純粹出於關心,嗯,大多數啦!所以我們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也只好特別留意,縱使心裡有千百個mmp,也只能溫和的以晚輩特有的謙恭來回應,收起那些關你p事和關我p事的言辭,贏了也沒糖吃啊。你並不會因為逞一時口舌之快而得到什麼,但你的父母會因此難過甚至尷尬。大家都這麼大的人了,還這麼不懂事合適嗎?

身為晚輩,我們其實也有優勢:這些親戚,多半不常見面,所以

我們的回答其實不必太過認真,模稜兩可,含混帶過即可,她們一方面不會花功夫去查證,另一方面,也沒有能力去判斷,或者去探究你說的細節,因此也給了我們一些回話的緩衝空間。

切記:重點不在你回答的是否為事實,她們可能也不在意。“維持現場的和諧氣氛”才是這類情景的唯一指導方針。對這些惱人的問題,認真你就輸了!

面對責難、侵害、非議、困境時,如果成熟,你會選擇沉默。當你再強大一些,會選擇原諒。

當然,最根本的方法,只有一條:讓自己儘快強大。畢業後找到好的工作,職場上進步越來越快,工資越來越高,你和家裡的解說空間也就越大。如果生活亂糟糟,工作沒著落,事業無前途,父母當然覺得你需要有人照顧,希望你儘快找個人結婚。


快活鳥鄉村度假地產網


問每月掙多少錢,不是想花兒女的錢,而是算算夠不夠花而己,現在年輕人花錢不留存錢,都成了《月光族》遇上點事就沒轍了,問一聲是想讓他的存上點,也解燃眉之急,也是對他們的關心吧,當今社會百姓的消費也不低,孩子上學,雙親待養,紅白喜事,升學宴,搬家,了鍋底,各種開銷支配完,不欠錢的都不多,問一聲就算是提醒一下吧。當父母的認可不花錢不願給兒女添麻煩,沒有別的心思。


家門口2


連我都會問我兒子及女兒在外邊工作一個月多少錢,是關心,怕他們在外面工作忙,生活又不好,也是工資低,叫他們不要亂花,也是工資高一點,叫他們省點錢,三餐吃飽,東西不要亂買,該用就買,不該用就不要,存點錢以後自己做事方便,長輩問晚輩每個月工資多少是應該,做長輩心裡有底,特別是聽到他們工資高心裡多高興,證明晚輩有出息,因為工資高證明他們有能力,做長輩就放寬心,不用每天想兒女在外面生活怎樣,反正聽到兒女說工作好,工資高做父母就不用擔心,有一首歌叫兒行千里母擔憂,差不多就是這樣


鄭潔波


對,完全是出於關心,沒有其他意思,有的父母還貼錢給孩子用呢


醉美d水西謠


這個問題簡單。

我畢業六年,前3年一個月三四千塊錢工資的時候,家裡親戚每個人都問我工資是多少。

後來我開了個好車回家過年,從此再沒人問我工資是多少了。

為什麼以前問現在不問呢?

因為以前問會很有優越感。


竟堂趴呂筒智


上輩對下輩人的關心,聰明人往往在言淡中瞭解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表現是工資。


獨世吟


工資多少決定生活水平高低,詢問晚輩工資,也就是在關心晚輩。


手機用戶6916479805


婚前可問,婚後討厭!不解釋!


淘淘爺爺18


應該是關心他,錢夠不夠用呀!我想別無他意。我的父母從沒問過,也沒向我主動要過錢。也許他也擔心我的錢不夠用吧!!!


三興7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