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的方言听起来跟河南方言很像,但为什么襄阳不归河南管?

微光的学习笔记


这个问题涉及三方面因素。一是方言差异的渐变性,二是行政区划的刚切性,三是一省方言的省会代表性。

首先,一般而言,两地的方言差异程度与相隔距离正相关,相距越远差异越大,反之越小,比邻则趋同。这种差异是一个渐变过程。像天津方言那种与周边城市方言截然不同的方言孤岛现象并不多见;

其次,行政区划是一种刚性切割行为,这就使得相同方言的同一地方被人为分隔成两省。最为典型的是隶属襄阳的老河口市孟楼镇,就与河南南阳的孟楼镇一线之隔,人们可一步跨入分属两省的孟楼镇。

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之后,就不难理解地处湖北与河南省界地域的襄阳方言为何与河南相似啦;

第三,一省方言多以省会为典型代表。武汉的地理位置不在湖北的中心,而在偏湖北东南,距离鄂西北省界较远,这也加大了地处鄂西北的襄阳与武汉的方言差异程度。其实,不仅襄阳方言不像武汉像外省,而且湖北其他省界城市同样如此,比如恩施方言就更像重庆等。


江湖1058


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于疑问“襄阳为什么不归河南管?”只是以方言为引点来“打前站”。按照我的理解是,襄阳自成一脉,属于国家级开发区和区域性重点建设区,经贸繁华程度超越河南大多数城市,如果襄阳也用大“基建”如地铁轨道工程助力,经济实力或仅次于郑州。



正因为襄北地区方言与河南相近,因此襄阳成为河南相邻地区最受崇拜的内陆地区地级发达城市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襄阳每年吸引不低于600万人次的河南游客,这个数量超过本地人口总和。


此外,在襄阳务工的河南籍民工保守估计有五万人。还有小商小贩,行街有巷的杂耍艺人,求学及移民不计其数。这是襄阳方言给人感觉像河南人的主要原因之一,街道上充斥着河南人的口音,以及襄北临豫区域三十多个乡镇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现象。

其实这种误会并无不妥,作为新时代现代化大城市,襄阳是具有包容心的城市,为发展经济而优化环境且人性化包容外乡人落户,这是一件值得称赞而非取笑的事情。


全市不仅有为数众多豫移民及豫二代、三代、四代等等。还有不少的川渝汉沔郧随荆等全国各地的移民及后裔,原因是我市在六十年代以后就建成了国家工业中心城市之一,上世纪三线建设时期,襄阳再度划定为重点建设区,流入无数的外地人参与国营事业的建设,最终造成襄阳成为多省方言共同体。

因此河南方言体系只是襄阳多元语言文化的一支。而且位于交界地区,辐射力较大,从而又造成接连不断的河南移民进入襄阳。

凡是襄阳的老工厂及家属院、批发市场里你都可以感觉到这就是一个“语言交流”市场,有北边的方言,还有东边的口音,南边的西边的都有,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襄阳还能够如此融洽地生活在襄阳,表明出襄阳无尽的魅力和吸引力!


民间查访专员


虽然有这么多朋友作答,回答的也很精彩,还是想插几句嘴(插嘴也是襄阳方言哦!)。

襄州区(原襄阳县)与河南搭界的一些乡镇:如朱集,古驿,石桥,黄集等,还有老河口这些地方确实与河南口音相近,但是其它地方与河南方言区别还是很大的!


河南语音其实与普通话很似,比如说灯:河南念(deng)襄阳念(den),凳也是;能:襄阳念(nen),河南念(neng),黑:河南话(hei),襄阳话(he);白:河南话(baⅰ),襄阳话(be);伯,河南话(bai),襄阳话(be);吃,河南话(Chⅰ),襄阳话(Cⅰ),这些都说明河南话属北方语系,语音与普通话一致,只是河南腔调硬,不如普通话好听。

襄阳很多方言字音更像古入声字,如:白(be),黒(he),吃(Cⅰ)这些字发音短促,古入声字就是这样,而入声字在北方语系里几乎不用,在西南官话里使用更多。

还有河南说话简、短,喜欢用一个字表达,比如:中,叔,婶、姑、伯、婆。襄阳人都是喊叔叔,姑姑,伯伯,婆婆(襄阳人指外婆),强调一下,襄阳人叫亲叔叔都是叫二爹、三爹依次类推,也不叫婶婶而是叫二娘、三娘依次类推。

还有河南文化属中原文化,而襄阳文化为楚文化。南漳楚寨群遗址,保康荊山,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之先祖鬻熊,事周文王,文王尊之为师。鬻熊曾孙熊绎为楚国开国君,所建都城丹阳就在南漳境内。

襄阳的朋友一起读一下:你去哪儿去?


寻桂子


由于襄阳与河南省交界,豫音较重。但方言土话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襄阳不说中,说去为克.....

襄阳语调没有河南话硬,河南话抑扬顿挫,语调沉硬,襄阳话比较轻,特别是汉江-枣阳城区以南的区域。

至于为什么襄阳不归河南管?这是一个行政辖区划分的问题,在很长的历史长河中襄阳的确归河南南阳府役管,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一轮新的辖区划分,河南的行政区域范围够大了啊,才把襄阳划过去,湖北省情何以堪啊....

我大学同学家就住湖北和河南边界线上,只错一里路,他家是湖北人,他舅舅家是河南人,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必要问,因为划分界限是政府的决策,况且都是中华大地,锱铢必较也没什么意思啊。


魅力襄阳


首先,文化不一样。襄阳几千年以来就属于南方,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河南是中原文化,差异很大。

其次,气候不一样。襄阳在秦岭淮河一线的南边,与北边的河南属于不同的气候带。

第三,不存在河南方言这一说法。河南各个市说话都不一样,有的相邻的两个村子说话都不一样,所以不存在河南方言。

襄阳小部分地区与河南临近的一小部分山区说话有点像,但不完全一样,两地人一听就能听出差别。

当然,方言像的地方很多。北方地区河南濮阳和山东很像,北京和天津河北很像,东北三个省很像,宜昌话和四川话很像。

襄阳方言和河南南部、陕西南部、重庆的一些地区的方言都属于西南官话,部分相似很正常,但不等于一样。

至于说民风相似则不对。襄阳人吃米饭为主,人们习惯湿润的气候,和南方绝大部分地区一样,河南即使是靠近襄阳的地方也是吃面食为主。区别很大。

所以,襄阳跟河南有很大区别,历史上从没在一起,以后也不可能在一起。


亨瑞李


看了几篇回答,个人觉得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其实襄阳原本属南阳郡,只有后来中央统治阶层怕各地方势力太强,造割据局面。便釆取掺沙子的办法让各地相互牵制,把襄阳划给湖北,把信阳划给河南,还有江南省一分数省都是出于此目地。



张国富150139119


这个问题有点残脑!襄阳属于楚文化圈,农业以稻米水田为主;河南属于中原文化圈,农业以小麦旱田为主。本人住河南邓州市,和湖北襄阳一地之隔。在我(们)看来,襄阳方言和河南方言没有关联性,差别很大。如襄阳客运三轮叫“麻木”,吸烟叫“吃烟”,鞋叫“亥”,去读“嗑”,知道叫“晓得”等。襄阳人跨入河南地界,河南人会说“湖北蛮子来了”。邓州人有“上北京下湖北”之说,称湖北人叫“下头人”。


同在阳光下3



襄阳话和河南话基本上没什么太大区别,无非口头禅没有中,如果让其他省份来辨别基本一致。襄阳人早餐都爱吃面,这点和河南很相似,而且喜欢吃大蒜,大蒜一般北方城市才吃,南方人餐桌上都不直接吃生蒜而且吃不习惯。南阳和襄阳从地理上来说亲密无间,南襄盆地便是指的襄阳和南阳,所以就有诸葛茅庐之争,因为两地太接近了,这个不好判断具体是归属某地。


布加迪威猴


这是个错误的问题。国家将襄阳话归入了中国八大官话之西南官话鄂北片,与河南的中原官话没有关系,这是最科学的归纳法。平常老百姓如果听的话,会发现襄阳话实际与随州、信阳、安徽连成一片。再看历史,河南湖北是元朝才有的,襄阳南漳和宜城都做过楚国都,襄阳市区是当时的北津戍,南阳是楚国命名的宛,方城是楚国修建的长城所在地,你应该问为什么这些地方不划给湖北?当然这样问也是错的,只是对应这个错误的问题!


Alvin62907161


他的问题问的本来就很白痴,湖北各地方言都不一样,襄阳地区各地的口音都不一样,跟河南话有很大的区别。襄阳自古就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兵家必争之地,七省通衢,而南阳属于中原文化。这就好比争为什么楚国的国都在湖北荆州,湖北又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屈原的故乡。而为什么湖北却偏偏不能简称"楚",而简称"鄂"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