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與女權


微博與女權

作者/解夏 來源/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近日,俞敏洪老師因在一場大會上提及女性的言論,深陷輿論漩渦之中。由於出言不慎,俞老師旋即被張雨綺在微博diss,後又被光明日報批評。

之後,俞老師不但在朋友圈裡解釋,還通過中國女網公開道歉。網友們對俞老師這番言論的態度,其實也反映了女性話語權的提升,而這種話語權的提升,離不開以微博為主的新媒體的崛起。

女性權利堡壘興於微博

今年夏天,媒體人章文被指性侵一名女性,蔣方舟、易小荷也站出來,直指章文也曾藉機摸腿騷擾。一時間,雷闖、孫冕等名人也都被指性騷擾,微博上掀起了一陣中國的#me too運動#風暴,無數女性網友在微博上曝光、聲援,將心底的秘密公之於眾。

微博,已經成為中國女性發聲的主流平臺,也成為女性發起平權運動陣地。

實際上,早在1919年,女權主義就隨五四運動一同進入中國,然而,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女性也並沒有真正獲得屬於自己的權利,女權問題只是許多運動的旗幟和口號之一。

1949年後,女性雖然在法律上取得了與男性同等的地位,但在現實生活中,依然是弱勢群體。

這一現象持續到互聯網時代。作為一名付費上網的合法網名身份,一些女性在衝浪之餘,開始有意識地在網絡世界裡掌握話語權,並披著“馬甲”,通過網絡為自己的權利發聲。無論是電視、報紙或網絡,這些媒介對女性權利的爭取和保護都非常有限,最終,為女權吶喊的聲音依舊全都回歸個體

微博誕生,讓網友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一批想要“說話”的女性,在微博裡尋找到了共鳴,女性權利也有了被更多其他共同體看到的可能。這意味著,“說話”的主體不再是個體,而是一個群體,群體意識讓女性的聲音不再微弱,由此形成了圈子,圈子成形,即堡壘起築

堡壘也非一日而成。

2012年3月發佈的《中國微博意見領袖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微博意見領袖排行榜前20位,分別為潘石屹、馬雲、任志強、李開復、郎鹹平、李承鵬、陳光標、於建嶸、方舟子、李稻葵、賈平凹、芮成鋼、王小山、孔慶東、賈樟柯、張鳴、袁嶽、慕容雪村、五嶽散人、羅永浩等。

是的,前20名意見領袖中沒有一名女性,女性裡的第一是洪晃,在排行榜中位列24名。而且,這份調研的前100位意見領袖中,男性佔到九成(91%),女性僅佔9%,且總體排名相對靠後

彼時,女性在微博平臺的話語權還不強,但已建立起發聲陣地。2013年以後,更多女性在微博上找到屬於自己的群體和精神寄託。

微博與女權

2014年到2017年的微博用戶發展報告中顯示,微博活躍用戶中女性比例分別為39.1%、50%、44.5%和43.7%。總體來看,在活躍用戶數上,微博女性比例低於男性,但付費會員的女性比例要比男性高出20多個百分點。

微博與女權

別小看這20多個百分點,它所呈現的衝擊力要比活躍用戶更直觀。

微博與女權

上圖雖是個段子,但女性消費力也是社會地位提升的標誌。

另外,在微博去KOL、去公知,向大眾娛樂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女明星的粉絲量超過男性意見領袖,達到億級,她們也是女性權利堡壘添磚加瓦的重要力量。

不要以為興起於微博的“小鮮肉”“肌肉男”,只是女性對男性外表的一種符號化,它還透露了,女性從從被欣賞者的姿態轉變為欣賞者,地位由被動轉為主動。

“女權”對壘

在越來越多女性真正站在女性視角,反思和解構傳統的性別符號,併為此發聲吶喊時,微博上也出現了一些另類的聲音,網友將此稱之為“偽女權”。

在“偽女權”面前,男性出現某種式微,對一些字眼變得敏感。

例如《十三邀》裡,李誕問許知遠,你想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生命。許知遠給出瞭如下回答:

微博與女權

許知遠說完答案後,李誕給了他一個建議:

微博與女權

李誕的這種擔心,實際上,也隱隱透露出了許多男性內心的聲音。

“偽女權”們還為男性創造了一些具有烈度的標籤:直男、渣男等。很多情況下,渣男已經不是一個特定的詞,而是一個口頭禪,與性別無關,只是剛巧被罵的人是個男性。而稍不理解女性的男性,也會被貼上了“直男”、“直男癌”的標籤,甚至為直男們創造了“求生欲”,雖然在一些語境中,這些標籤有調侃和戲謔成分。

微博與女權

通過這個座標系可以看出,“偽女權”眼裡的男性基本標籤。一位網友說,渣男沒有癌,渣比癌的程度還深。

要明確的是,男生不懂口紅色號,不是給“偽女權”們提供貼上“直男癌”標籤的理由。

在微博上還有這種現象:給某個人點贊評論支持,並不是因為TA說的有道理,只是因為說話的這個人是女性,或是這個人的觀點傾向於女性。甚至馬蓉都有一批忠實粉絲,認為她就是“女權”的代表。

這其實都是“偽女權”的一些表現。有網友總結了“偽女權主義”的一些原則:

我絕對不尊重你的權利,但你必須尊重我的權利;我絕對不考慮你的想法,但你必須尊重我的想法;我可以要房要車要鈔票,但你不能說我就是拜金;我可以非處、墮胎、搞藍顏,但你不能說我是不正經;偽女權主義要的不是民主,是自己為主;偽女權主義要的不是人權,是個人之權;偽女權主義想的不是自由,是自己自由;偽女權主義希望的不是男女平等;而只是自己平等。偽女權主義就是應該毫無條件的不勞而獲,男人就是應該毫無怨言默默無聞的埋頭苦幹。
微博與女權

對於“偽女權”(被一些網友詬病為“女權癌”或“中華田園女權”),李銀河認為,這些仍然是弱勢群體的表現,不自信。但她也表示,這些主張“自相矛盾”“說一套做一套”,沒有合理性,甚至沒必要討論,因為這絕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女權主義者。

在微博上,平權為主的女權主義和“偽女權”對壘,雙方爭論至今沒有結果,而男性成為一種戰略層面的必要存在,大部分時候,微博中的“女權”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一種灰色狀態,人們很難分清真正的女權主義與“偽女權”。

這些爭論,也成為促進女性話語權提升的一個切面。社會學家布迪厄爾指出, 話語不單單是一種技能,更意味著有權利說,即有權利通過語言運用自己的權力。

俗話說事越辯越明,理越辯越清,只有擁有了話語權,才有“辯”的機會,而在微博上爭論的女性,無論是女權還是“偽女權”,都已不只是一個附議者,也同時是可以獨立發聲、自由表達且能被更多網友聽到的個體。而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賦權,也為這些聲音提供了有力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