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調在湯陰的歷史上的光輝歲月

大平調在湯陰的歷史上的光輝歲月
大平調在湯陰的歷史上的光輝歲月
大平調在湯陰的歷史上的光輝歲月
大平調在湯陰的歷史上的光輝歲月
大平調在湯陰的歷史上的光輝歲月
大平調在湯陰的歷史上的光輝歲月

本文主要介紹小編家鄉湯陰縣大平調的歷史,小編手頭蒐集到的資料是摘自《湯陰縣戲曲志》,文中有文字錯誤之處,考證有困難,本文旨在考證湯陰縣大平調的活動情況,有不到之處,讀者請見諒!(讀者有好的線索可以提供給小編,互相進步)

大平調西路流派的形成與演變歷程,大平調是流行於豫北與魯西交界一帶的一個地方劇種。它主要分為三大派系,即流行於濮陽的東路流派、山東荷澤、東明一帶的河東流派和流行於湯陰、滑縣、內黃、浚縣一帶的西路流派。

大平調又名大梆子戲,因伴奏使用的梆子很大而得名。樂器伴奏為大弦、二絃、三絃(亦稱三大件),配之大鐃、大鑔“四大扇”及尖子號,藉以烘托氣氛,吸引觀眾。其唱腔略低於豫劇,發音多用真嗓(大本腔)。腔調舒展豪放,悲憤雄壯,尾聲使用調門極高的假嗓。大平調的行當比較簡單,主要有“四生四花臉”,俗稱外八角,“四旦”輔之,適宜在鄉村中發展。加之其在表演藝術上的濃厚鄉土氣息,博得了農民群眾的歡迎。因此,這個劇種曾在湯陰城鄉廣為流行。

大平調是清光緒年間傳入湯陰的。傳入湯陰之後,一些戲曲藝人不斷對其進行加工、改造,去糟粕、取精華,使之日臻完善,逐漸形成了新的流派,即人們常說的“西路流派”。西路流派是較東路流派而言的。共特點:男聲唱腔渾厚且無大的拖腔,尾聲用喊嗓而不用吸嗓,節奏稍快,女聲唱腔拖腔圓滿,婉轉中略帶淒涼,尤以演唱悲劇著稱。由於地域不同,群眾的喜愛不同,在長期的演唱實踐中又逐漸分成了兩個支派,即“道妞派”和“猴頭派”,因其創始人而得名。

道妞是滑縣二郎廟人,生於1908年,學名張發旺,道妞是其奶名。共父黑妞,兄長挺妞都是出名的大平調演員。6歲那年,他隨父、兄來到湯陰縣的司馬村,加入該村戲班。從此,道妞便開始了他的戲劇生涯。由於他天資聰慧,反應靈活,又肯用功,因此,進戲很快。一齣戲,老師只要念上二三遍,他就能全部背下來。7歲時他便登臺亮相。首次演山,是東師莊唱廟會,道妞在《三進帳》中飾楊延景。因其年紀小,人也長得肌瘦,穿蟒袍還得往上折兒折,上場坐椅子也得讓人往上抱。但是,這個平調世家出身的小演員的戲功卻是很有造詣的。共舉止優美,動作準確,乾淨利索,當即來了個滿堂喝彩。他張口一唱,更使觀眾驚詫,韻味醇厚,嗓音動聽,字正腔圓,感情充沛。臺下彩聲連起,掌聲不斷。戲結束時,幾次謝幕,觀眾都不離場,只好又加演了一出摺子戲《困河東》才算了事。道妞首次演山,一鳴驚人,從此名聲大震,人稱“娃娃紅臉”,人們爭著要看他的戲。進入中年之後,道妞的聲‘陸稍有損壞,嗓音平澀,發音略帶沙啞。他便揚長避短,創造山一套適合自己聲腔的”唱法”即一般採用高腔低唱,即低音夠高弦的方法,音調大都在1—5這五個音域之間引司旋,偶爾間加一個小挑滑音。並吸收東路流派的唱法,尾腔由“喊嗓”改為“吸嗓”。道妞比較重視培養徒弟,在長期的演唱過程中,他培養出一大批優秀演員。其中較為出名的有大性村的付喜的、黑頭劉樹堂,司馬村的張樹敏,李文楷,南陽村的王忙子等。

猴頭派的創始人是劉玉坤。劉是本縣西木佛人,生於清光緒十三年(1888年)。光緒二十五年(1900年),湯陰縣衙老班頭在黃村龍王廟供大平調窩班,收了一班兒童學戲,劉玉坤入班學習。劉的天資並不聰明,他在學戲中吃過不少苦頭,灑下不少汗,進步卻不快。師傅教一段戲,其他學員三五遍即可學會,十遍二十遍還記不住。別的演員都開始排戲了,他還在亮腔調絃,一段詞也唱不全。氣得師傅幾次要求他出班,他苦苦哀求,才被留了下來。從此,他發憤努力,勤學苦練。師傅要求練五遍,他總是練十遍二十遍。後來,他終於成為窩班中最出色的演員。他的聲音宏亮甜潤,略降銅音及吼腔。在演唱實踐小,他反覆琢磨,不斷改進、完善,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路唱法。其特點,出口急促有力,渾厚嘹亮,餘音細微,但落地有聲。尾腔用假聲喊嗓,音調多在5一i四個音域中迴旋。由於他在表演中身輕似猴,翻騰跳躍,靈活自如,且有個搖頭晃腦的習慣,所以,人送藝名“猴頭”。後來,他正式受聘到西水磨灣大平調劇團任教,培養出了一批優秀演員。如西水磨灣的李文秀、王習武、郝方明,鎮撫寨的關振,都是他的高足。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關振,他學劉玉坤的表演既得法,又形象,維妙維肖,唱起來也與劉玉坤極為相似。因此,縣東一帶有“真假猴頭”之稱,“真猴頭”是劉玉坤,“假猴頭”即指關振。道妞派和猴頭派,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雙方互相借鑑,取長僕短。道姐一派深知靠唱腔難以勝過刑方,便在戲功上下硬功夫。這一派的演員戲功底子都很紮實,無論是一個臺步,一個亮相,一招一式都很有講究,做得恰到好處。做戲嚴謹細膩,演出形象逼真,是這一派的一大藝術特色,尤其擅長演文戲。道妞的紗帽翅功堪稱一絕。他既能讓一邊擺動,又能讓兩邊一齊擺動,且能靠肩膀上的功夫,讓反戴的帽子重新戴正。這一派的代表劇目有《困河東》、《反徐州》、《雷振海徵北》、《三進帳》、《闖幽州》、《三傳令》、《白玉杯》等。猴頭一派,專注於唱腔練習,而往戲功上則比較欠缺,較之道妞派略顯粗糙。做戲草率簡單,動作毛裡毛氣。這一派的代表劇目有《哭頭》、《雷振海徵北》、《李炳下江南》、《反陽河》等。湯陰東南部至浚縣一帶,群眾看戲主要看戲功如何,唱腔奸壞為次。

而縣東北至安陽一帶,群眾看戲主要是聽演員唱的如何,戲功好壞不大講究。因此,猴頭派在縣東北部至安陽一帶很叫響,而道姐派則在縣東南及浚縣、滑縣一帶頗受歡迎。“南鄉興道妞,北鄉興猴頭”,“南鄉人重做,北鄉人重唱”,這兩句諺語就是由此而來的。現在,與道妞、“猴頭”同時代的演員大都作古了。目前,在整個湯陰,較有名氣的平調演員僅存二人,一個是西水磨灣的李文秀,另一個是南陽村的王忙子。

李文秀,藝名“麻紅臉”,早年隨劉玉坤學戲。在猴頭派中,名望僅次於劉玉坤、關振。後來,他又到內黃縣大平調劇團,得於西路流派內黃派創始人旺妞的傳授,使其演術又有昇華。他在猴頭派唱法的基礎上,揉進了旺妞派的唱法,聲腔渾厚嘹亮中夾有剛健,粗獷豪放中帶有細膩。表演藝術上又博道妞派之長,臺步穩健,動作細緻人微。在《困河東》一劇中,李文秀扮演趙匡胤。他在唱腔上保留了猴頭派的特色,表演上吸取了道妞派的專長,演的十分成功。銜戲成了他的看家戲。此外,在《李太白救主》、《雷振海徵北》、《白玉杯》、《三傳令》等劇中,李文秀集三家所長於一身,表演形象逼真,出腔渾厚有力,拖腔婉轉,吐字清晰,周唱得很有特色。後來,他受聘於浚縣大平調劇團,使猴頭派的演唱藝術不斷向南滲透。

王忙子是—位紅臉鬚生。他自幼在本村戲班學戲,曾先後跟道姐和付喜堂做過徒弟。所以,他不論在唱法上,還是在表演藝術上部與道妞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可惜的是,王跟隨道妞時間不長,且沒有受過專門訓練,其唱腔有點松拖,表演上也不夠乾淨利落,似有拖泥帶水。儘管如此,他仍不失是一位受觀眾愛戴的道妞派演員。

隨著一些老演員的謝世,到60年代後期,我縣的大平調逐漸走向了衰落階段。當前,我縣的大平調錶演團體都是一些業餘的。其中能夠堅持正常演出,較有發展前途的當數西水磨灣大平調劇團。該劇團始建於1945年,劉玉坤曾在該團執教,培養出一批較有名氣的演員,這些演員成為湯陰大平調界的一支有生力量。解放以來,該團曾幾起幾落,幾興幾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重新組建。目前,雖說該團的紅臉鬚生王習武已經去世,李文秀又受聘於外地,但又湧現出一批後起之秀,如女紅臉張喜鳳,青年鬚生演員張運保、張仲有,女黑臉申莉萍等。在為數不多的大平調錶演團體中,它稱得起是陣容整齊,行當齊全。在演出的劇目方面,該團既有傳統劇目《反陽河》、《闖幽州》、《鍘美案》,也有改編整理的歷史戲《晉陽關》、《李太自救主》,既有移植的《花田錯》、《春草闖堂》、《包公辭朝》,還有自己創作的現代戲《老薑》、《二神仙落網記》等。在唱腔、音樂方面,他們繼承了西路流派的特點,吸取了東路流派的長處,並借鑑了豫劇、曲劇等劇種板式和曲牌,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使其既不失西路流派的特色,又使人耳目一新。這支劇團經常活動於安陽,鶴壁、浚縣等地,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大平調西路流派發源於湯陰,在我縣也出現過一段很長時間的鼎盛時期。那時,不僅有唱高臺的科班、窩班,而且還有坐板凳腿的鼓班。而今,大平調在我縣的處境不夠景氣,人員青黃不接,表演團體寥寥無幾,其前途實在令人憂心。如何能使大平調在湯陰繼續繁衍生息,求得新發展,乃是各界人士及有關方面值得重視的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