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调在汤阴的历史上的光辉岁月

大平调在汤阴的历史上的光辉岁月
大平调在汤阴的历史上的光辉岁月
大平调在汤阴的历史上的光辉岁月
大平调在汤阴的历史上的光辉岁月
大平调在汤阴的历史上的光辉岁月
大平调在汤阴的历史上的光辉岁月

本文主要介绍小编家乡汤阴县大平调的历史,小编手头搜集到的资料是摘自《汤阴县戏曲志》,文中有文字错误之处,考证有困难,本文旨在考证汤阴县大平调的活动情况,有不到之处,读者请见谅!(读者有好的线索可以提供给小编,互相进步)

大平调西路流派的形成与演变历程,大平调是流行于豫北与鲁西交界一带的一个地方剧种。它主要分为三大派系,即流行于濮阳的东路流派、山东荷泽、东明一带的河东流派和流行于汤阴、滑县、内黄、浚县一带的西路流派。

大平调又名大梆子戏,因伴奏使用的梆子很大而得名。乐器伴奏为大弦、二弦、三弦(亦称三大件),配之大铙、大镲“四大扇”及尖子号,借以烘托气氛,吸引观众。其唱腔略低于豫剧,发音多用真嗓(大本腔)。腔调舒展豪放,悲愤雄壮,尾声使用调门极高的假嗓。大平调的行当比较简单,主要有“四生四花脸”,俗称外八角,“四旦”辅之,适宜在乡村中发展。加之其在表演艺术上的浓厚乡土气息,博得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因此,这个剧种曾在汤阴城乡广为流行。

大平调是清光绪年间传入汤阴的。传入汤阴之后,一些戏曲艺人不断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去糟粕、取精华,使之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了新的流派,即人们常说的“西路流派”。西路流派是较东路流派而言的。共特点:男声唱腔浑厚且无大的拖腔,尾声用喊嗓而不用吸嗓,节奏稍快,女声唱腔拖腔圆满,婉转中略带凄凉,尤以演唱悲剧著称。由于地域不同,群众的喜爱不同,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又逐渐分成了两个支派,即“道妞派”和“猴头派”,因其创始人而得名。

道妞是滑县二郎庙人,生于1908年,学名张发旺,道妞是其奶名。共父黑妞,兄长挺妞都是出名的大平调演员。6岁那年,他随父、兄来到汤阴县的司马村,加入该村戏班。从此,道妞便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由于他天资聪慧,反应灵活,又肯用功,因此,进戏很快。一出戏,老师只要念上二三遍,他就能全部背下来。7岁时他便登台亮相。首次演山,是东师庄唱庙会,道妞在《三进帐》中饰杨延景。因其年纪小,人也长得肌瘦,穿蟒袍还得往上折儿折,上场坐椅子也得让人往上抱。但是,这个平调世家出身的小演员的戏功却是很有造诣的。共举止优美,动作准确,干净利索,当即来了个满堂喝彩。他张口一唱,更使观众惊诧,韵味醇厚,嗓音动听,字正腔圆,感情充沛。台下彩声连起,掌声不断。戏结束时,几次谢幕,观众都不离场,只好又加演了一出折子戏《困河东》才算了事。道妞首次演山,一鸣惊人,从此名声大震,人称“娃娃红脸”,人们争着要看他的戏。进入中年之后,道妞的声‘陆稍有损坏,嗓音平涩,发音略带沙哑。他便扬长避短,创造山一套适合自己声腔的”唱法”即一般采用高腔低唱,即低音够高弦的方法,音调大都在1—5这五个音域之间引司旋,偶尔间加一个小挑滑音。并吸收东路流派的唱法,尾腔由“喊嗓”改为“吸嗓”。道妞比较重视培养徒弟,在长期的演唱过程中,他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演员。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大性村的付喜的、黑头刘树堂,司马村的张树敏,李文楷,南阳村的王忙子等。

猴头派的创始人是刘玉坤。刘是本县西木佛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8年)。光绪二十五年(1900年),汤阴县衙老班头在黄村龙王庙供大平调窝班,收了一班儿童学戏,刘玉坤入班学习。刘的天资并不聪明,他在学戏中吃过不少苦头,洒下不少汗,进步却不快。师傅教一段戏,其他学员三五遍即可学会,十遍二十遍还记不住。别的演员都开始排戏了,他还在亮腔调弦,一段词也唱不全。气得师傅几次要求他出班,他苦苦哀求,才被留了下来。从此,他发愤努力,勤学苦练。师傅要求练五遍,他总是练十遍二十遍。后来,他终于成为窝班中最出色的演员。他的声音宏亮甜润,略降铜音及吼腔。在演唱实践小,他反复琢磨,不断改进、完善,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路唱法。其特点,出口急促有力,浑厚嘹亮,余音细微,但落地有声。尾腔用假声喊嗓,音调多在5一i四个音域中回旋。由于他在表演中身轻似猴,翻腾跳跃,灵活自如,且有个摇头晃脑的习惯,所以,人送艺名“猴头”。后来,他正式受聘到西水磨湾大平调剧团任教,培养出了一批优秀演员。如西水磨湾的李文秀、王习武、郝方明,镇抚寨的关振,都是他的高足。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振,他学刘玉坤的表演既得法,又形象,维妙维肖,唱起来也与刘玉坤极为相似。因此,县东一带有“真假猴头”之称,“真猴头”是刘玉坤,“假猴头”即指关振。道妞派和猴头派,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双方互相借鉴,取长仆短。道姐一派深知靠唱腔难以胜过刑方,便在戏功上下硬功夫。这一派的演员戏功底子都很扎实,无论是一个台步,一个亮相,一招一式都很有讲究,做得恰到好处。做戏严谨细腻,演出形象逼真,是这一派的一大艺术特色,尤其擅长演文戏。道妞的纱帽翅功堪称一绝。他既能让一边摆动,又能让两边一齐摆动,且能靠肩膀上的功夫,让反戴的帽子重新戴正。这一派的代表剧目有《困河东》、《反徐州》、《雷振海征北》、《三进帐》、《闯幽州》、《三传令》、《白玉杯》等。猴头一派,专注于唱腔练习,而往戏功上则比较欠缺,较之道妞派略显粗糙。做戏草率简单,动作毛里毛气。这一派的代表剧目有《哭头》、《雷振海征北》、《李炳下江南》、《反阳河》等。汤阴东南部至浚县一带,群众看戏主要看戏功如何,唱腔奸坏为次。

而县东北至安阳一带,群众看戏主要是听演员唱的如何,戏功好坏不大讲究。因此,猴头派在县东北部至安阳一带很叫响,而道姐派则在县东南及浚县、滑县一带颇受欢迎。“南乡兴道妞,北乡兴猴头”,“南乡人重做,北乡人重唱”,这两句谚语就是由此而来的。现在,与道妞、“猴头”同时代的演员大都作古了。目前,在整个汤阴,较有名气的平调演员仅存二人,一个是西水磨湾的李文秀,另一个是南阳村的王忙子。

李文秀,艺名“麻红脸”,早年随刘玉坤学戏。在猴头派中,名望仅次于刘玉坤、关振。后来,他又到内黄县大平调剧团,得于西路流派内黄派创始人旺妞的传授,使其演术又有升华。他在猴头派唱法的基础上,揉进了旺妞派的唱法,声腔浑厚嘹亮中夹有刚健,粗犷豪放中带有细腻。表演艺术上又博道妞派之长,台步稳健,动作细致人微。在《困河东》一剧中,李文秀扮演赵匡胤。他在唱腔上保留了猴头派的特色,表演上吸取了道妞派的专长,演的十分成功。衔戏成了他的看家戏。此外,在《李太白救主》、《雷振海征北》、《白玉杯》、《三传令》等剧中,李文秀集三家所长于一身,表演形象逼真,出腔浑厚有力,拖腔婉转,吐字清晰,周唱得很有特色。后来,他受聘于浚县大平调剧团,使猴头派的演唱艺术不断向南渗透。

王忙子是—位红脸须生。他自幼在本村戏班学戏,曾先后跟道姐和付喜堂做过徒弟。所以,他不论在唱法上,还是在表演艺术上部与道妞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可惜的是,王跟随道妞时间不长,且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其唱腔有点松拖,表演上也不够干净利落,似有拖泥带水。尽管如此,他仍不失是一位受观众爱戴的道妞派演员。

随着一些老演员的谢世,到60年代后期,我县的大平调逐渐走向了衰落阶段。当前,我县的大平调表演团体都是一些业余的。其中能够坚持正常演出,较有发展前途的当数西水磨湾大平调剧团。该剧团始建于1945年,刘玉坤曾在该团执教,培养出一批较有名气的演员,这些演员成为汤阴大平调界的一支有生力量。解放以来,该团曾几起几落,几兴几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组建。目前,虽说该团的红脸须生王习武已经去世,李文秀又受聘于外地,但又涌现出一批后起之秀,如女红脸张喜凤,青年须生演员张运保、张仲有,女黑脸申莉萍等。在为数不多的大平调表演团体中,它称得起是阵容整齐,行当齐全。在演出的剧目方面,该团既有传统剧目《反阳河》、《闯幽州》、《铡美案》,也有改编整理的历史戏《晋阳关》、《李太自救主》,既有移植的《花田错》、《春草闯堂》、《包公辞朝》,还有自己创作的现代戏《老姜》、《二神仙落网记》等。在唱腔、音乐方面,他们继承了西路流派的特点,吸取了东路流派的长处,并借鉴了豫剧、曲剧等剧种板式和曲牌,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其既不失西路流派的特色,又使人耳目一新。这支剧团经常活动于安阳,鹤壁、浚县等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大平调西路流派发源于汤阴,在我县也出现过一段很长时间的鼎盛时期。那时,不仅有唱高台的科班、窝班,而且还有坐板凳腿的鼓班。而今,大平调在我县的处境不够景气,人员青黄不接,表演团体寥寥无几,其前途实在令人忧心。如何能使大平调在汤阴继续繁衍生息,求得新发展,乃是各界人士及有关方面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