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力量如此神奇!父母永遠都不要給孩子說的三個字


暗示的力量如此神奇!父母永遠都不要給孩子說的三個字



所有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總是在不經意間,給我們的孩子施加了無數的不良心理暗示。

上課了,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提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小玲第一個舉手,當孩子自信地說出答案時,老師開玩笑似的瞪了一下白眼:“你好笨,這麼簡單的都答錯!”全班鬨堂大笑,小玲羞紅了臉,悶悶不樂地坐下。

放學後,小玲回到家,媽媽讓她幫忙擦地板,小玲很認真地擦,但似乎總是擦不乾淨,這時媽媽過來幫忙,“你真笨,還是我來吧!”小玲驚呆了,她放下了掃帚,默默回房間。

暗示的力量如此神奇!父母永遠都不要給孩子說的三個字


晚飯後,爸爸讓小玲到書櫃找一本書,小玲咚咚咚小跑著去拿,正當她信心滿滿地將書交給爸爸時,爸爸埋怨了一句:“哎呀,你真笨,一本書都拿錯!”孩子臉上的笑容沒了。

漸漸地,小玲發現自己真的很笨,刷牙總是弄髒衣服、鑰匙經常忘記帶、也總記不住爸媽的電話……她上課不再舉手、放學後也不再幫媽媽擦地板、晚飯後也不再給爸爸拿書,因為她也覺得自己真的很笨。父母和老師也覺得她越來越笨了。

小玲上了初中,女老師奇怪地問小玲為什麼總是不舉手回答問題,當小玲說自己很笨,什麼也不會時,老師說:“在我眼裡沒有笨孩子,只有不夠勤快孩子!舉手越多的孩子成績會越好,這也是我總結出來的經驗。“小玲相信了老師的話,漸漸地舉手也積極了,到期末結束時,成績也飆升到了全班第三名,結束了小學連續4年倒數第一的恥辱。


暗示的力量如此神奇!父母永遠都不要給孩子說的三個字



積極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不良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事實真的如此。


暗示的力量如此神奇!父母永遠都不要給孩子說的三個字


聽聽下面六個母親的話,你一定能在身邊找到相似的影子:

“我孩子出生時難產,醫生說孩子可能有智力問題,這不孩子現在9歲了,腦子慢,學習也很差。”站在一旁的孩子也認為自己天生腦子有問題,但事實是孩子雖然成績差,但智力正常;

“你看我的孩子整天亂動,上課也不專心,還打人咬人,他肯定是多動症。”孩子也認為自己患上了多動症,但事實是孩子只是調皮不好學;

“我家孩子從小膽小怕事,雷鳴閃電都要躲起來,什麼也不敢嘗試!”孩子似乎想起了小時候並不存在著怕雷鳴閃電,但現在的確是怕了,自己也覺得奇怪;

“你是個很有愛心的孩子,你總是熱心地幫助別人!”本想將1塊錢買零食的孩子,微笑著將錢丟進了乞丐的碗裡;

“你雖然寫字不好看,但是你有慧根,一定能寫好!”因為媽媽說自己有慧根,所以孩子很努力地練習,沒多久寫出了一手好字;

“看你的直挺挺的小鼻子,未來一定是個成功企業家!”孩子很努力地學習、很努力地工作,朝著“企業家”的標準靠攏,畢業5年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時常見到不少父母在孩子考試前,總是叮嚀說“千萬不要緊張”,結果孩子考試時真的很緊張;當孩子挑食時,媽媽在親戚朋友面前說“他不喜歡吃青菜”,孩子真的就不再碰飯桌上的青菜;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父母總斥責說“你笨死了”,孩子就可能真的變笨;當孩子尿床時,父母總是為他辯護說他憋不住尿,孩子也真的憋不住了……


暗示的力量如此神奇!父母永遠都不要給孩子說的三個字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 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所有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總是在不經意間,給我們的孩子施加了無數的不良心理暗示。孩子變壞變差,根源還是父母。


暗示的力量如此神奇!父母永遠都不要給孩子說的三個字


從今天起,請少給孩子一些責怪,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少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多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將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

暗示的力量如此神奇!父母永遠都不要給孩子說的三個字


延伸閱讀:

如何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積極的暗示呢?

原創作者|王小峰(教育學者,親子教育專家,家庭教育指導師。心教育理論創始人、踐行者、傳播者。《改變命運的教育智慧——心教育》作者,新浪知名微博“王小峰—心教育創始人”博主,知名微信公眾平臺“心教育研究”創始人。)

暗示的力量如此神奇!父母永遠都不要給孩子說的三個字


斯賓塞說過:“智慧的教育者會把一種積極的暗示,不斷地、自然地傳遞給孩子,這種積極的暗示,特別是來自親人、朋友或老師,幾乎肯定會對孩子在心靈和心智方面產生良好的作用。”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把這種積極的暗示視為一種對人類教育非常有益的教育原則,而不再把暗示與迷信、巫術、心理治療等聯繫起來。那麼,如何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積極的暗示呢?

(1)積極的暗示總是與真摯的愛的情感相聯繫。

只有愛、無私的愛才能真正發現對孩子有益、有用的暗示,這是和所有科學所不同的。它有時是發現孩子在某方面的潛能,有時是對他性格中優秀成分的敏銳捕捉,有時是對他智力的真誠讚美。

(2)積極的暗示並不是誇張、誇耀和人為地對缺點的掩飾。

來自親人的暗示,常常會有誇大和期望的成分。但是對孩子明顯的缺點也大加讚賞會養成孩子在品質上的一些壞習慣。不顧事實,一味好勝,缺乏對真理的必要的謙卑,這樣的暗示,與消極的暗示所帶來的壞處一樣。

(3)積極的暗示總能引起孩子身心的愉悅,讓孩子學會快樂的自我暗示。

愛默生說“一個人就是他整天想到的東西”;馬可奧略留說“一個人的生活就是他想成為的樣子”;威廉 ·詹姆斯也說“我們最大的發現就是,通過改變頭腦的觀念,我們可以改變生活”。

對孩子來說尤其如此,如果一個孩子一再懷疑自己的記憶力,他就真的記不住。同樣,如果一個人成天擔心自己變老,他也一定會很快變老。

事情真的就是如此神奇!讓一個孩子每天重複說:“我恨自己,我真的恨自己”,“為什麼我老出錯”,結果他幾乎無法做任何一件事。這就是自我暗示的作用。

我認為孩子從幼兒到少年這個期間,暗示就是像點燃他們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無目的的漫遊變成有理想的追求。孩子們從這些暗示中,隱約可以看見未來的曙光。一旦這樣,各種阻礙他們心智發展的不快樂的陰影就會消除。

人類最偉大的、最積極的暗示來自《聖經》,它使面對爭戰的人看見和平的希望,面臨黑暗的人看到黎明的希望,使貧病中的人看到拯救的希望,使在惡行中飽受煎熬的人看見善的希望。正是這些偉大的暗示,使人們選擇積極有意義的人生。


暗示的力量如此神奇!父母永遠都不要給孩子說的三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