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霞為何在與張靈甫的競爭中失敗?

大不列顛的帝王




如果要說李天霞與張靈甫存在競爭,他們所爭的應當是74軍軍長,因為當時74軍還沒有被改編成整編74師,74軍在蔣介石交到張靈甫手裡後沒多久被改編成了整編74師。

雖然整編74師與原來的74軍只是換湯不換藥,但是番號畢竟不同。



李天霞與張靈甫都是74軍的老人,為什麼蔣介石沒有將74軍交給資格較老的李天霞,反倒交給了張靈甫?

李天霞是黃埔三期畢業,1934年補1旅3團團長,補1旅的旅長正是山東漢子王耀武,所以說李天霞從很早開始便已經跟著王耀武了。王耀武也很厲害,這個補充旅不僅沒有被人吞併,反倒成了51師。1936年王耀武奉命將補1旅擴編成51師,王耀武任師長,李天霞則任副師長,同時兼任153旅旅長,轄張靈甫305團、邱維達306團,更讓讓李天霞吃蒼蠅的是張、邱兩人後來都當過74軍軍長,偏偏他自己沒有。

張靈甫是黃埔四期畢業,在學歷上李天霞確實算是老大哥,國軍系統裡很講究論資排輩,胡璉在12兵團司令的競爭中輸給黃維多少也有點“輩分小”的原因,但是在74軍軍長的選擇上,蔣介石顯然跳過了這個原則。張靈甫曾經是胡宗南手底下的人,後來因為鬧出“古城殺妻案”被胡宗南拋棄,轉而被正在組建51師的王耀武拉攏。所以不管是黃埔軍校的期數,或是追隨王耀武的時間,張靈甫顯然都比不過李天霞。




1939年王耀武升任74軍軍長後,李天霞接手了51師成為師長,此時的張靈甫任153旅少將旅長,直到1940年冬成為副師長。1943年2月李天霞成為74軍副軍長,張靈甫當上副軍長則是1944年5月的事。

1944年王耀武升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那麼空出來的74軍軍長應該讓誰當呢?按說此時李天霞是副軍長,由李接手的話應當應分,結果王耀武不放心李天霞,估計也有蔣介石的原因,李天霞不是絕對忠於蔣介石的人,所以變成了由原來的100軍軍長施中誠接任74軍軍長,這表面上看著是平級調動,李天霞也沒話說。

這是李天霞第一次錯過74軍軍長寶座,蔣介石和王耀武為了安撫李天霞,又將空出來100軍軍長交給了李天霞,對於這個結果,李天霞也算勉強能夠接受。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74軍作為蔣介石最寶貝的王牌軍被空運回南京駐守,成為了蔣家王朝的“御林軍”。

1946年施中誠升任第20集團軍副總司令,據說這裡面有王耀武的運作,王不想自己的嫡系74軍繼續由施中誠控制,所以想方設法將他外調,這對施中誠來說顯然也是明升暗貶。施中誠被調走後,74軍軍長的職位又空出來了,王耀武自己心裡已經有了人選,蔣介石則在考慮應該讓誰接手。

此時的李天霞也在觀望,在他看來,74軍軍長輪也應該輪到他了,1943年2月已經當上了74軍副軍長,後來半路殺出了個施中誠,現在施中誠走了,不管是看他的資歷,還是走施中誠走過的老路,74軍軍長都應該是他的囊中之物。

但是,結果再次出乎了他的意料,張靈甫從74軍副軍長提拔為74軍長!李天霞心裡那個氣啊,這已經是他第二次錯過74軍軍長寶座了,也將是他最後一次錯過。



蔣介石這回選74軍軍長不論資排輩了,對於74軍交給誰比較合適的問題,他去問了74軍的創始人俞濟時的意見,俞濟時想了想,推薦了張靈甫,說他是副軍長,升任軍長是名正言順,部隊也好帶。這話如果讓李天霞聽到了估計還是會不服,這方面我比他張靈甫更有優勢,怎麼不選我李天霞?

蔣介石聽完俞濟時的意見只是點點頭,沒說到底定不定張靈甫,轉頭又去問王耀武,因為畢竟王在74軍的威望很高。王耀武當然也推薦了自己的愛將張靈甫。

蔣介石聽完又點點頭,心裡想起了那位跛腳卻從不缺狠勁的將軍,拍板決定讓張靈甫當了軍長。

1946年4月,張靈甫成為74軍軍長。1946年5、6月間,74軍改成整編74師,仍由張靈甫任師長。



李天霞爭不過張靈甫,我估計最主要還是因為他不夠聽話,因為不夠聽話所以不討喜。雖然他的資歷比張靈甫的好,戰功也比張靈甫的多,但是不管是蔣介石,還是王耀武,顯然都更喜歡在戰場上奮不顧身卻又忠誠的張靈甫。

所以,李天霞兩次錯過74軍軍長是必然的事。

張靈甫能當上74軍軍長,除去蔣介石對他的欣賞,王耀武對他的賞識和喜愛也是重中之重。

李天霞也因此記恨張靈甫,所以後來在孟良崮戰役中給張靈甫穿了小鞋,黃百韜想去救張靈甫,李天霞則確實有點見死不救的意思,說好聽點可以說是為了保存實力。

最後,張靈甫帶著整編74師一起葬送在了孟良崮,雖說有李天霞見死不救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恐怕還是張靈甫當時的軍事指揮水平達不到指揮軍的水平。


吾與吾國


提起張靈甫,我馬上想到的就是其斃命孟良崮以後,蔣介石氣急抽湯恩伯的耳光,湯滿臉是血;再有就是李天霞在此戰救援不力了,也間接導致74軍的覆滅。(危險時刻,張還是指望陝西老鄉胡璉,但是胡也是無力迴天了;黃百韜的部隊也拼死相救也沒成)不得不說黃百韜真男人,因為張靈甫也曾對他不恭,不過他該救還是救!在淮海戰役中也死戰到最後斃命。(孟良崮戰役前,本歸李天霞指揮的張靈甫主動將自己劃給黃百韜指揮,因而整編83師與整編25師矛盾很大)

其實上班的人都知道,在公司和單位裡,你的上司提拔你,未必是提拔資格最老的那個,因為他覺得是理所應當;有的時候會提拔和任命真的會覺得自己被提拔了的那一個。張靈甫當時資歷不如李天霞(張靈甫黃埔4期,李天霞和上司王耀武一樣都是3期),提拔張,張肯定感激。而推薦李,因為他們都是三期的,沒有張容易掌控和協調。(但1944年開始,李天霞時任100軍軍長時,也有可能就是自立門戶了,張靈甫是1945年當的74軍軍長的)

其實從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雪峰山之戰來看,李天霞的戰績未必比張靈甫低或者少(李天霞打日本還是不錯的);而且資歷又高,所以被張靈甫壓一頭或者平起平坐,李天霞有可能心裡非常不滿。

後人對李天霞的評價也一般,覺得其為人做事一般(認為其刻薄小氣,李的面相長臉也確實一般)。孟良崮整編74師全軍覆滅,本來李天霞有連帶責任是要槍斃的,但是後來不了了之;李後來在福建失利失守後(1949年9月),老蔣以“自撤退有虧職守”罪名判了他刑罰,從此一蹶不振,結束軍旅生涯,並在1967年去世。



李三萬的三萬裡


李天霞爭不過張靈甫是必然的,無論他資歷多老,無論仗打的多好,無論上司怎麼賞識他,但他註定無法當74師的師長,原因只有一個,蔣某人打仗不行,治國不行,玩弄權術倒是天賦異稟。

李天霞交際廣泛朋友眾多,貪汙軍餉玩弄女色,和相當多的將領有共同語言,口碑極佳。李天霞和錢大鈞是親戚,錢大鈞和顧祝同同為黃埔教官私交甚密,王耀武對顧祝同崇敬有加極盡諂媚,又是74師的老長官,貌似74師師長的寶座在向李天霞招手,然並卵。

張靈甫狂傲自大,盛氣凌人,黃埔虎將中自認老子天下第一,同僚校友無不厭惡至極,又加之槍殺髮妻,在社會上人人喊打。

張靈甫既無同僚支持,又無長官賞識,他唯一靠山只有校長,唯一能效忠的只有領袖,蔣某人深諳權謀之精髓,整編74師師長唯有張靈甫能勝任。


二欣哥


在國民黨的將軍中,李天霞出名不是因為他的戰功,而是因為在孟良崮戰役中的見死不救。

李天霞與王耀武是黃埔第三期同學,兩人關係非常好。李天霞屢次升職,多因王耀武之力。年輕時候的李天霞也是一員悍將。所以王耀武每次升遷後都會安排李天霞接班。王耀武接任74軍軍長的時候,李天霞就接任了王耀武的51師師長。有這層關係,李天霞儼然是74軍當然繼承者。

意外發生是由於另一位國民黨傑出將領張靈甫的出現。張靈甫是李天霞的下屬,兩人也有過蜜月期。在淞滬會戰和武漢會戰中兩人出生入死,互相幫助。武漢會戰的張靈甫立下大功,王耀武擬提張靈甫為為旅長,徵求李天霞意見,李天霞當即表示願意讓出職位。南昌會戰時張靈甫腿受傷,也是李天霞安排張靈甫去後方治療。


在南昌會戰中的李天霞暴露出優柔寡斷,沒有大局觀的致命缺點。王耀武在升任24集團軍司令後,於是任命施中誠為74軍軍長。念及交情,王耀武還是提升他為副軍長,到後方訓練新兵。

大失所望的李天霞在後方失去鬥志,貪汙腐敗,玩物喪志,搞走私,玩女人。相反張靈甫在前線奮勇廝殺,屢建大功,深得王耀武賞識。

當74軍軍長職位再次出現空缺的時候,李天霞也再次燃起希望。於是到處活動,連74軍第一任軍長渝濟時都幫他說好話。最終結果卻是張靈甫接任,李天霞憤憤不平。又加上曾有謠傳張靈甫與他一個情婦有染。李天霞新仇舊恨湧上心頭,早就忘記了戰友情義,而視張靈甫為忘恩負義的卑鄙小人了。

內戰爆發後李天霞升任整編83師師長。孟良崮戰役時,張靈甫曾致電湯恩伯,要求鄰近的25、83師救援,懷恨在心的李天霞那裡肯出力相救,也就做做樣子,虛與委蛇罷了。


滄海歷史春秋


李天霞是黃埔三期生,比四期生張靈甫還小了三歲,是不是有點懵圈?雖然李天霞在74軍(整編74師)的資歷的確要比張靈甫資深不少,但其實二者並非競爭74軍軍長一職的直接對手。

74軍在淞滬會戰中由俞濟時的58師和王耀武的51師火線成軍,後來又吸納了餘程萬的57師。到1939年,俞濟時升任第十集團軍副司令長官,王耀武接任74軍長,51、57、58師長分別為李天霞、餘程萬、廖齡奇。此前李天霞任51師副師長兼153旅旅長,張靈甫是其手下的一個團長,因此李比張足足高了1.5個身位。

1943年李天霞升任74軍副軍長,而張靈甫也逐漸從旅長升到51師副師長、58師師長,到這個時候張靈甫終於將與李天霞的距離追到了0.5個身位。

1943-1944年是李天霞和張靈甫個人命運發生轉折的時期。王耀武升任集團軍司令長官後,100軍軍長施中誠接手74軍,李天霞頂替施中誠接任100軍軍長。而張靈甫也順利成章地成為74軍副軍長兼58師師長。

從李天霞調任由孫殿英舊部改編而來的100軍任職來看,王耀武並不認為軍事才華有限、私生活極不檢點的李天霞有駕馭王牌74軍的能力,這也意味著他與74軍已經完全失之交臂。

至於施中誠,出身于軍閥張宗昌舊部,與黃埔系、王耀武本人並無太多私人關係,只能作為過渡人物。王耀武安排嫡系張靈甫作為施中誠副手,想必也有讓其以副軍長之職行軍長之權的意思吧?

抗戰後張靈甫順利接任74軍中將軍長,兼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成為蔣介石紅人和名副其實的御林軍一哥。至於在100軍軍長任上枯坐的李天霞,雖然大後臺是何應欽,還哪有再回來與張靈甫競爭的資本?



司馬砸光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與這些年在網上的名氣相比,張靈甫的真實打仗能力其實一般般。但是顏值爆表,不失忠勇,戰死具有悲劇之美,故而被國粉們吹的特別狠,幾乎已經成為第一戰將了。

實際上,李天霞在戰績、資歷等各個方面,是優於張靈甫的。究其核心原因,更多是張靈甫戰死,值得吹捧,還有其妻王玉玲的後期塑造,使得不少人成了名副其實的張吹。李天霞的履歷也是非同凡人。1907年12月23日,李天霞出生在江蘇省寶山縣縣城(今上海寶山區)。家境殷實,從商為業,受過良好的教育,文章寫的極好,這一點比張靈甫家裡條件好一些。

張靈甫得到蔣介石的信任,在於他的作戰勇猛不怕死,還有就是忠誠度極高。李天霞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張靈甫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

在人際關係經營方面,張靈甫比李天霞出色,以至於殺妻案事發後,胡宗南一直力保張靈甫。而且,張靈甫確實聰明,風頭很盛,個人意志堅定,善於經營自己的形象。兩個人都是抗戰期間成長起來的優秀黃埔系將領。李天霞按部就班,雖然也有才能,但是銳氣不夠,追隨王耀武,戰功赫赫,然而卻在人脈與蔣介石印象中,張靈甫更優秀。兩個都是優秀的學生,誰討領導歡心,誰自然上升快。

在諸多國軍將領中,李天霞似乎是74軍軍長的最佳人選,王耀武每升一級,便將原職交由李接掌。但是在各種原因之下,最終王耀武選了張靈甫。李天霞確實缺乏大局意識個心胸不夠開闊,這也是他被冷落的原因之一。李張之間多次結怨,李天霞一度非常消沉,爆發出各種桃色新聞。到了1947年,整編74師被圍困,李天霞見死不救,不貫徹湯恩伯的指揮,間接導致張靈甫戰死。

原本出生入死,親密無間的戰友變成競爭對手,也算是一場悲劇。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秦右史


孟良崮戰役讓世人知道了74師,也讓人知道了那位悲劇英雄張靈甫,張靈甫在兵敗以後選擇殺身成仁,固然令人嘆息不已,然而其實在這場戰役中張靈甫其實有很大的機會能夠活下來,並完成他“中心開花”的目的,卻因為整編83師師長李天霞的見死不救導致他最終命丟孟良崮。


李天霞之所以沒有選擇救張靈甫就是因為當年在和張靈甫爭奪整編74師師長一位的時候被張靈甫彎道超車,從而心生怨恨,那麼李天霞為什麼會敗給張靈甫呢?在中國的官場自古都是講究長幼有序,立長不立幼的,如果按照這樣的講究,李天霞不會敗給張靈甫。

首先他是黃埔三期生,和74師以前的長官王耀武是同輩,而張靈甫則是黃埔四期生,同時李天霞也比張靈甫更早的在王耀武手下做事,所以無論是立嫡還是立長,李天霞其實都是遠勝於張靈甫的,所以在李天霞看來由他接任74師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可是他最終敗了,這是為什麼呢?放翁認為至少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李天霞私德敗壞。在當時的國民革命軍裡面李天霞好色是出了名的,據說李天霞後來因為身體被掏空,走路都是彎腰走的,從遠處看就像龍蝦,所以私下別人都稱他為“蝦公”。而蔣介石對待這一類人其實都是不錯的,他一直認為軍人就應該有軍人的氣概,所以李天霞在最高領導人那就不討喜,這是他不能成功的前提。


其二,李天霞站錯了隊伍。眾所周知在當時的國民黨軍隊裡面派系林立,而李天霞和張靈甫一開始站隊就是不同的。李天霞選擇了錢大均作為後臺,張靈甫卻選擇了俞濟時和王耀武的門路。當時俞濟時擔任總統府第三局局長,王耀武是綏靖長官,兩個人在一起遠勝於錢大均這位上海市市長兼淞滬警備司令。

其三,張靈甫個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品德修養。自救者人恆救之,張李二人的故事同樣也是這個道理。張靈甫的道德在當時的國民政府內部絕對是一個異類,不貪不怕不好,不貪財,不怕死,不好色,和李天霞相比他的品德更得老頭子的喜歡。此外張靈甫的軍事能力在國民黨將領中也是公認的優秀,蔣介石就多次說,如果國軍多有幾名張靈甫的優秀將領,早就無敵天下了,所以張靈甫個人能力也是他勝任74師師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嗎?對於張靈甫這位悲劇將軍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歷史十二郎


原因很簡單,張靈甫風頭太勁,直達天聽,引蔣介石注目,自然勝出。


都知道,蔣介石酷愛黃埔生,連稱呼都最喜歡被稱為“校長”。只要稱他為校長的,他不認識的人也能讓他馬上知道,這是黃埔或陸大的人,接下來自是心生親近,問一句姓名和那期畢業的,進而勉勵幾句。

蔣介石雖貴為“校長”,但並不可能認識所有的學生,也就對黃埔一期生熟悉並有深厚的情感。畢競兩次東征,一起槍林彈雨,生死拼殺過,這絕對是不一樣的情結。所以黃埔一期生,只要能活著的,有上一點點戰功、成績,蔣都會不餘遺力的重用,提拔。搞得一期生在國民黨軍中將星璀璨。其餘各屆的,沒有極突出的功勞,蔣介石怕是名字都記不住,只是在有提拔機會而且是多選一時,會有所偏袒。


張靈甫在黃埔四期生中,太出風頭,估計是讓蔣校長記住名字的四期第一人。

張靈甫在36年因槍殺自己妻子,而引發婦女屆的一致聲討,估計蔣校長也就知道了,不過那時蔣心中雖知是黃埔生,也就想著公事公辦罷了。接下來的事,不得不令人瞠目了。先是蔣最中意的天子第一門生胡宗南出面講情,接著是胡宗南讓張靈甫自行上南京領罪。張只帶少量盤纏上路,路費不夠時靠自賣字畫,一路困苦到達南京。這一苦情戲唱的好啊!要知道,只有明君李世民出過放死囚回家,秋後一個不差的回獄伏法。這是把蔣介石捧到了於李世民一樣的高度,蔣心裡的美,自也會學李世民減張刑罰啦!蔣此時一定牢牢記住了張靈甫的名字,並定義為最忠心於己的學生。

第二次自是張古山一戰,勝利後國民黨各類宣傳機構大肆宣傳,相關話劇都以真姓名演繹,以免委屈了英雄事蹟。蔣自是想起了這個分外特別的學生。當時張靈甫只是中級軍官,這樣的典型自要大力提拔。之後張靈甫戰績一直不差,而蔣確定其對他是忠心耿耿的,本就74軍出身,自然把御林軍軍長之職交付於他。


李天霞雖是黃埔三期畢業,但其軍中升遷,主要是攀附王耀武這個黃埔三期最優秀同學,和張靈甫直接受到蔣的賞識自不可同日而語。敗下陣來很正常。而因其嫉妒之心,在孟良崮救援不利,差點被蔣介石槍斃,保住性命前途確盡毀了。


淨月暖陽


李天霞資歷是比張靈甫要老,誰讓他沒有張靈甫的後臺硬呢!

李天霞在競爭七十四師師長,後臺不夠硬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們不放來看看張靈甫是如何成為七十四師師長的?

(李天霞)

王耀武提攜

最主要還是得靠王耀武的提攜,當時王耀武任集團軍司令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暗箱操作了,王耀武事先將張靈甫的絆腳石給調走了,那就是李天霞。

李天霞當時被調到第一百軍擔任軍長,原來第一百軍軍長施中誠則被調到七十四軍擔任軍長。

當時已經是七十四軍副軍長的李天霞有苦難言,相反張靈甫在成為七十四師師長之前是五十一師師長,可以說如果沒有王耀武的強勢操作,張靈甫絕對不可能越過李天霞,成為七十四師的師長。

(王耀武)

在這裡要提下抗戰結束後七十四軍,沒有改編制,而是不斷加強武器裝備,反而改成了七十四師。

人脈資源廣

當然除了王耀武的協助,其實兩人的資源人脈也不一樣。

李天霞是上海人,而張靈甫是陝西人,陝西省中黃埔系勢力比較大,所以張靈甫還是很有優勢,再加上當時于右任作為國民黨的大佬,張靈甫酷愛書法,與于右任有共同的愛好,兩人也可以說是忘年之交。

在看看二人的升遷速度。

淞滬戰爭時:李天霞任51師副師長、張靈甫是305團團長,此時還是李天霞手下;

後來李天霞當上副軍長,張靈甫就升到了副師長,更是當時的代理師長;

等到李天霞是軍長的時候,張靈甫也成了副軍長。

(張靈甫)

幾乎同樣的時間,張靈甫每次都能比李天霞要快一步,這個自然和張靈甫為人處世有關係,都說張靈甫喜歡巴結領導,但是在當時的國軍,有幾個是沒有關係的,大多是蔣的嫡系才能擔當重任。

常勝將軍

在國軍裡面,張靈甫有個美譽,就是“常勝將軍”,張靈甫打戰確實有一套,尤其是抗戰期間,張靈甫率部在萬家嶺戰役、雪峰山戰役中立下不少的戰功。張靈甫因作戰有功,一再擢升,幾乎是年年晉級受獎。

所以,能擔當七十四師師長,也並非徒有虛名,有實力遇見伯樂才管用,沒有實力,把你捧上天只能摔得更慘。

面對這些李天霞所沒有的條件,師長的位置被搶也不意外。至於孟良崮戰役,有人說是張靈甫自身原因導致失敗,也有說是李天霞見死不救,這裡就不過多討論。


羽評郡主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不簡單,得把整編第74師的源頭捋一遍才能解釋清楚。

整編第74師的前身是第74軍,於1937年9月1日在淞滬戰場組建,轄三個師——第51、57、58師,全軍共3.2萬人。首任軍長是俞濟時。此人乃是蔣介石心腹,人際關係和組織協調能力一流,軍事指揮能力稍弱。不過沒關係,因為他有個很能打的副手(後來接任軍長)——王耀武,時任第74軍副軍長兼51師師長。因此,第74軍兩位主官剛好形成互補,俞濟時負責協調該軍與上司及友軍的關係,王耀武則負責指揮作戰。正因為兩人相得益彰,所以當時第74軍戰鬥力很強,兩人被稱為黃金搭檔,私交也非常好。

俞濟時後來被調走,作了蔣介石身邊的侍衛長,位不高而權很重,成為少有的幾個可以影響蔣介石的人物。這一任職也算是用其所長,畢竟他最強的地方是組織協調。

俞濟時走了,誰就任軍長?

俞自然極力推薦老夥計、好朋友王耀武接替,出任第74軍軍長。王耀武儘管是黃埔三期生出身,也非常能幹,但面臨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對手——餘程萬。不過,俞濟時的推薦發揮了關鍵作用,王耀武扶正當了軍長。

俞濟時扶植了王耀武,王耀武也扶植了一個人,作為接班人培養。這個人不是張靈甫,而是李天霞。

王耀武之所以扶植李天霞,很大一個因素是兩人乃同班同學——黃埔三期。王耀武出任第74軍軍長以後,他原來的第51師師長就空缺了,第一時間就把正在桂林養病的老同學李天霞調過來,接任第51師師長。

當時,張靈甫是什麼身份呢?

李天霞的部下。李天霞在第153旅當旅長的時候,麾下第305團團長正是張靈甫。李天霞去桂林養病期間,張靈甫接班當了第153旅旅長。李天霞回來後出任51師師長,再次成為張靈甫的頂頭上司。他們三人的關係很有趣——王耀武的位置由李天霞接,李天霞的位置由張靈甫接。從這一輪轉順位來看,黃埔四期出身的張靈甫在資歷上,確實比黃埔三期的李天霞差了一點,要想越過李天霞,理論上非常困難。

1943年2月,李天霞升任第74軍副軍長,這恰好是當年王耀武的位置。不過不同的一點很值得玩味——李天霞這個副軍長沒有兼任51師師長,而王耀武當年是副軍長兼任該師師長。而且,李天霞這個副軍長因為兼貴州鎮遠師管區司令,負責為第74軍訓練新兵,等於變相暫時離開部隊,一年以後乾脆直接就任100軍軍長,徹底離開了第74軍。

這下子,張靈甫的機會就來了。張靈甫的頂頭上司、第58師師長廖齡奇被槍決,張靈甫接位,一下子成為了第74軍新軍長的熱門人選。

李天霞為什麼會離開第74軍,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李天霞這人,身上的毛病真是不少。他好色無度,身體被掏空得厲害,長年走路彎著腰,像個老蝦米。巧的是,他名字裡的“霞”和“蝦”同音,故被人弄了個綽號——“蝦公”。這個毛病,第74軍兩任軍長俞濟時和王耀武都非常不滿的。

李天霞形象太差,如果出任第74軍軍長,確實對不起這個軍的名頭。不過,這還只是外在形象問題,不算大問題,更大的問題在於,李天霞為人狂傲,又與王耀武同為黃埔三期,難免對王耀武的命令會有點兒陽奉陰違,這讓王耀武更加不滿。

張靈甫和李天霞相比,資歷淺在一定程度上卻是優勢,因為他比王耀武晚一期,所以比李天霞聽話得多。再加上張靈甫打仗也確實有一套,不怕死,又有智謀,所以在王耀武的眼裡,張靈甫在不斷加分,李天霞在不斷減分。

王耀武還是副軍長的時候,他對李天霞和張靈甫的印象,也直接影響到他的好朋友、老上司、第74軍首任軍長俞濟時。因此,當王耀武升任集團軍司令,第74軍軍長空缺,就更囑意張靈甫了。不過,在具體操作上,王耀武為了不讓老同學李天霞難堪,處理得很藝術。

張靈甫當時剛出任師長沒多久,當軍長資歷實在不夠。為了有一個平穩的過渡,先調走唯一能威脅張靈甫的李天霞,然後用一個老北洋出身的施中誠來過渡一下,最後,還是把第74軍交給了張靈甫。

沒想到,李天霞和張靈甫這段恩怨,直接影響到後來的孟良崮大戰。當張靈甫在孟良崮上苦苦等待援兵的時候,救兵中最主要的一路恰好是李天霞的整編第83師。

你是李天霞,救張靈甫會使多大勁兒?

李天霞在救援中到底有沒有盡力,現在眾說紛紜,反正蔣介石認為他沒有盡力,電令“湯恩伯撤職查辦,李天霞就地槍決”。後在湯恩伯的一再求情和解釋下,李天霞才躲過一難。

1. 鍾子麟:《蔣介石的王牌悍將張靈甫》

2. 霍安治:《軍事指揮官張靈甫》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