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盯着别人手里的食物看时,你会是什么样的心理?又该怎样做?


我家孩子小时候也遇见过这样的事情。

我家孩子,从小我就不让她吃零食,免得吃坏肠胃,影响食欲,特别是巧克力啊,糖果这一类的东西,觉得对牙齿也不好,吃了还不好好吃饭,就从来不买。带她去超市转,也离这样的东西远远的。

结果,有一次去朋友家玩,在她家吃饭。吃完饭了俩孩子一起玩,我女儿发现了一个好东西,就是一个装满了零食的柜子。朋友说没事,随便吃吧。我女儿就跟个小要饭一样,蹲在柜子前面吃的头都不抬。因为已经吃过饭了,我也没说她。但是看到女儿那副贪婪的样子,还偷偷看我,怕我管她,心里挺不好受的。

其实朋友家里的经济状况还没我家好,只是观念不同,她家儿子吃饭一直都不太好。我觉得自己不让孩子吃零食这事儿没错,但是看到孩子那副下三样,觉得既没有面子,也心疼孩子。好在跟朋友很熟,她也知道我平时不让孩子吃零食孩子才馋,也理解。

后来,我也就家里准备一些零食,德芙什么的也有,吃过饭之后也给孩子吃,但是嗓子疼不舒服的时候坚决不给吃。她出门就好多了,也不怎么馋别人的东西。出门我也带一点东西,和别的朋友交换一下,大家都能吃不一样的。最后皆大欢喜。

天蓝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情感专家,育儿专家。公众号“天蓝姐”,头条号“心师天蓝姐聊家事儿”,生活中的一切琐事,心理学皆可解决困惑。关注我,帮助你。


心师天蓝姐聊家事儿


小孩子对没见过的东西总是很好奇,对食物尤其如此。孩子都是嘴馋的,当孩子盯着别人手里的食物看时,我不会有太多复杂情绪,只会觉得是正常现象,很有意思。

首先,我会问孩子:“宝宝,你也想吃,是吗?”

孩子通常会说:“想吃”。

那么,如果这个东西孩子能吃,比如玉米、包子、烧饼之类的,我会告诉他:“这个是玉米(包子),确实很好吃,但玉米是阿姨(叔叔、姐姐)的,你一直盯着,阿姨会不好意思,一会儿咱们找找哪里有卖的,妈妈也给你买一个,好吗?”我觉得,孩子既然眼馋,何必让孩干馋着呢?买就是了,如果总是让孩子看着,以后可能会变得小家子气。

如果这个东西不适合孩子吃,比如薯片、汉堡、辣条之类的,我会告诉他:“这个是薯片,小孩子吃了对身体不好,因为里面有很多添加剂,影响身体发育。就算是大人也要少吃才行。”然后或者给他卖点能吃的,或者去玩别的转移注意力。只要给孩子说清为什么不能吃,孩子是能接受的。


Iloveyou我的宝贝


经常会遇到孩子盯着别人手里的食物看。要说吃,她也吃过,可是为什么看上去那么馋呢?该怎样处理这种情况?

对此,不用惊慌。格格巫育儿日记有几点看法如下:

1. 孩子盯着别人手里的食物看,虽然她吃过,但是很明显没有吃够。她是馋了。

别人手里的食物,可能是薯片,可能是冰淇淋。平时可能家里对她限制很多,但是孩子又喜欢吃,所以没吃够。

我们家孩子也偶尔有这种情况,会说,好羡慕人家能够吃这些东西啊。那就是她没吃够才羡慕的呢。

2.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先把孩子带离现场,到另外的地方低声和孩子沟通。

“要是别人盯着你手里的食物看,你感觉会怎么样呢?是不是会感觉不太好?”

“你是不是也想吃那个薯片?所以以后你想吃什么,就跟妈妈说一下就好了。妈妈下次有机会给你买可以吗?”

薯片和冰淇淋虽然不太好。但是偶尔让孩子尝一下也没事的。

如果孩子当时就想要那个薯片,也可以买个最小包装的给她尝一下。

“你看,今天给你尝了薯片了喔,但是也不能多吃哈。”

3. 还有一种脱敏方法,也就是让孩子不再盯着别人手里的食物看,就是让孩子吃个够,吃腻了就不会对别人手里的食物看了。当然这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方法。

4. 孩子还有一种情况是饿了,也会盯着别人手里的食物看的,那就带孩子去吃点东西就能够解决了。

总之,看到孩子盯着别人手里的食物看,先不要着急,慢慢和孩子沟通,孩子下次碰到这种情况就会比现在好一点,慢慢地孩子这种情况就会少一些了。千万不能大声呵斥,一上来就说孩子不礼貌,会给孩子贴上一个不讲礼貌的标签,不利于孩子学会真正的懂礼貌,讲礼节。你觉得呢?如果觉得可以的话请为格格巫育儿日记点赞和转发。谢谢支持!

本文出自头条号作者【格格巫育儿日记】,育儿专栏作者,分享育儿思考。


格格巫育儿日记


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不知道我的做法对不对,但是最后还是很见成效的。我家孩子3岁以前经常在自家小区楼下散养,难免会碰见这种情况发生,看到别人吃东西就走过去紧盯,但她也不要也不抢,就这么好奇地盯着。作为家长很是难为情,很多次人家都给她分,我也只能赶紧说谢谢,抱走!每次回家教育也没什么用。

慢慢的时间长了,经常会在包里放些分装小零食或切好的水果,这样如果看见其他小朋友在吃东西,就可以拿出这些小零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享用,这种分享也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自己的小圈子里,从而结交到更多的小朋友。这也使我家孩子的性格变得非常的开朗活泼,可以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后来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讲一些道理也都明白了。平时就会跟她讲些这方面的知识,读一些绘本给她听,并且明确的告诉她,陌生人的东西不能吃,如果你很想吃可以让爸爸妈妈买,但是别人的东西是不可以吃的,如果吃了人家东西,回家就不会给你好东西吃,这是一种惩罚。后来,这种规矩建立起来有过两次惩罚后,我家孩子就再也不吃人家的东西了。不过如果碰到自己的玩伴或是好朋友,互相吃吃喝喝,作为家长还是允许的,毕竟孩子们的友谊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中建立起来的,家长还是不要过分干预较好。


科幻直通车冯志刚


有的孩子偏爱美食,比如我儿子淏仔。

我经常给我两个孩子买不同的东西:

给女儿玥玥买漂亮的衣服、鞋子、发饰、小包、文具等;

给淏仔只买一种:美食!

因为两个孩子的兴趣点完全不同。

淏仔,在小的时候,大概两岁左右,就出现了盯着别人吃东西的情况。

我第一次发现时,是他盯着一个小朋友吃奥利奥一直都不走,那时候他还小,我很少给他买零食。我知道他这样看着,是因为他确实很想吃。

于是,我就带着他到超市让他选了两种他最想吃的零食(果然有奥利奥),一起买回了家。

从此以后,我在家里总是备着些零食。

开始,我让他敞开吃了几天,让他过足了瘾。

然后有一天我对他说:

“妈妈知道零食很好吃,妈妈也爱吃零食。可是,零食里面的添加剂太多,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妈妈想看到你健健康康的,如果生病了妈妈会心疼。一日三餐,我们顿顿都要好好吃,如果两顿饭之间你饿了,那么就吃点零食。其他时间我们就不吃了,好不好?”

淏仔很明白事理,而且这几天也确实过足了瘾,很愉快的同意了。

从此,我家就开启了“好好吃饭有零食,不好好吃饭没零食”的时期,一直执行到现在。

当然,孩子的行为有时不会因为你的一段话或者一个做法就彻底消失了。

在给淏仔吃零食之后,他依然出现盯着别人吃东西的情况。

我在又一次看到之后,把他轻轻的拉到一旁,对他说:

“淏仔,如果你看到别人吃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告诉我,如果你也想吃,也可以告诉妈妈,如果合适妈妈也会买给你的。但是,你这样近距离的盯着别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这会让别人感到不自在不舒服的。以后,我们不这样去看别人吃东西了好不好?”

淏仔说好。

再后来,也有盯着的时候,我就轻轻对他说:“淏仔,还记得妈妈对你说过什么吗?这么近的看着别人好不好?”

淏仔顿时就明白了,不会再继续看。

小孩子的行为,不会因为大人的一两句话就彻底消失。

我们要有耐心,不断去强化他的意识,接纳他慢慢改善的过程,别着急,别焦虑。

还有: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把孩子的自尊心,放在你的面子之上,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加油!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宝宝快一岁的时候下午带他在小区里玩,本来已经打算回去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小哥哥和他奶奶在吃饼干,小家伙在我怀里挣扎着要往小哥哥的方向走。我刚开始没理会他的意思,以为他还想再玩会儿,但是当我看到小哥哥手里的饼干时,我知道我家小宝的意思了,他也想吃。我赶紧抱着他掉头走开了,好在宝宝也没有继续哭闹。因为我知道那个时间点也是他正饿的时候。我回家之后就给他吃水果,他吃得可香了。

这是我第一次带着孩子遇到他盯着别人的食物看并且还想过去采取下一步动作。尽管当时那位小哥哥和他奶奶并没有注意到我们娘俩,但是我心里还是挺尴尬的。好像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家孩子啥都没吃过没见过似地,更害怕别人觉得自己家孩子在“讨吃”,自己很没有脸面。当然最担心的还是别人家的拒绝,让宝宝不能接受。

小孩子可能天生对食物有一种无法抵抗的“缺点”。见过的没见过的,吃过的没吃过的,都会盯着别人家的看。有时候我发现我家宝宝连电视广告里的吃的也要瞪着大眼睛看,有时候还会用手指着咿咿呀呀地说一番话。我觉得除了和宝宝当时的饥饿程度有关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吃货”本性。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吸引着他。

后来我家宝宝再遇到别人手里有食物的时候,一般也就看看。如果他真的饿了想要的话,我会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或者是自己带的食物给他。有一次在医院打疫苗的时候,宝宝和一个小妹妹玩的很高兴。在我家宝宝吃鱼肠的时候那个小妹妹就一直盯着看,还伸手要抢宝宝的鱼肠。小妹妹的家人只是嘴上说这不好,不行,但是并没有实际上的行动。我在征求了妹妹家人的意见后,就试着问宝宝,你想给妹妹吃吗?妹妹也饿了,你分她一段好不好?宝宝很乖地把鱼肠给妹妹嘴里塞,我帮他给妹妹掰了一节给妹妹,小姑娘很高兴。我家宝宝也很高兴。吃完又继续玩耍了。

虽然我不太喜欢让孩子无缘无故吃别人的东西,但是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宝宝和别人分享,那是应该的。在培养孩子有分享精神的同时,也要让他看到我征求别人意见的做法,给宝宝树立榜样。

其实宝宝盯着别人食物看多少有些失礼,但也不用对孩子严肃处理。小孩子现在对什么都好奇,过了一定阶段就好了。只是家长要注意引导。凡事要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就算被拒绝也要有礼貌地表示感谢。


芃妈百草园


我刚刚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三岁的儿子刚上幼儿园。我去接他,同班小朋友手里有个糖果,他就问小朋友:你能给我吗?我好想吃啊!

我当时就愣住了,我们家一般不买零食,主要是感觉现在的食物真的不健康,怕孩子吃了生病。

但是孩子真的对零食没有免疫力,去了超市他也曾经跟我说想要,但是我告诉他吃了了零食容易生病,他也就接受了,这次面对面的向小朋友索要零食真的出乎我的意料。

我只能当面跟他讲,妈妈回去超市给你买一点,但是需要控制量,不能吃多。儿子懂事的点点头!

生活在当今社会真的好尴尬,不吃零食,孩子会馋的要命,如果吃真的翻遍超市也找不出几样是健康的零食了!


专业保险小博士


当孩子盯着别人手里的食物时,你会是什么心理?又该怎么做?

会是什么心理?当然觉得比较尴尬。你想想,孩子盯着别人手里的食物,跟别人的感觉好像自家的孩子没有吃过什么似的,或者是那么的馋,当父母的能不觉得丢人吗?



现在我都记得儿子小时候,有一天,邻居家的小孩子拿着几块饼干走到我家来,找我的儿子玩。我儿子看着别人的手里的饼干,眼睛就像落在那小孩手上的饼干上面一样的。可能心里想的是,巴不得马上把别人的饼干拿到自己的嘴里。由于他比那个小孩脸稍微大一些,他可能也不好意思说,转过身来看着我,似乎在向我求救:妈妈,你能不能够给他说说分我一点,好吗?


当时我装着我到没看见儿子的眼神,装作若无其事对儿子说:“儿子,这里有个苹果,拿去吃吧。”然后我顺手也给了邻居家的小朋友一个苹果。

儿子拿个苹果,高高兴兴地跟着那个小孩出去玩了。那个小孩儿也主动地把饼干拿给儿子吃。

儿子晚上回家的时候,我就告诉儿子:“当看见别人吃东西的时候,你不要那么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别人手里的东西,那样显得特别没有教养。如果你实在想吃,你回来告诉妈妈。家里有就可以拿给你吃,家里没有就要学会克制。”


其实很多小孩子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小孩好吃的天性,天生就是个吃货吧。我们做家长的,面对这种情况下,要告诉孩子要学会克制。

其实在同单位同小区里面,经常有小孩看见别的小朋友吃东西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是自己的孩子手里有东西,我们也可以教孩子学会分享,把东西拿给小朋友吃。

当然有的时候很多家长要么是训斥,要么是带离现场。我觉得最好的是要引导教育。

我是睿心妈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专注于分享育儿心得与经验。谢谢你的关注、阅读、收藏、分享、转发、评论、点赞。


睿心妈妈


孩子盯着别人手里的食物看,我想这是每个带孩子的妈妈都会遇到的情况。

我在家全职带小宝,当小宝会走路的时候,我经常带着她到小区花园玩,那里有很多老年人或者年轻的妈妈也带着孩子一起玩,想着可以让小宝多跟小伙伴玩。带孩子的老人中有一个奶奶,也经常带着孙子一起出来玩。每次看到这个奶奶,都看到她手里拿着零食,说是给孙子吃的,怕孙子在外面玩,会饿着。而我每次出去都只是给小宝带一瓶温水。

有一次,这位奶奶照例在给孙子喂饼干,我家小宝看见了,眼睛一直盯着小朋友的手,嘴巴还一动一动的,感觉她非常想吃。于是,我抱起小宝,轻轻地在小宝耳边说:宝宝,你也想吃饼干啊?但那是哥哥的饼干,我们不能吃别人的饼干,你想吃的话,妈妈给你买,好不好?于是准备带着小宝走远一点。那位奶奶好像是发现小宝的情况了,于是拿了一块饼干过来递给小宝,小宝看看我,没有接。但是我看小宝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饼干,那眼馋的样子,于是就对小宝说:你要是想吃的话,就接着,但是你得谢谢奶奶。小宝接过饼干,说了声谢谢,就跟小哥哥一起玩去了。

小孩子在一起玩,遇到这样的事情很正常,妈妈们不要遇到这样的情况,就给孩子贴上"好吃"的标签,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是真的想要?还是对其他小朋友手上的东西好奇,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再跟孩子沟通,不管是自己买给孩子,还是接过别人送的东西,都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念:别人的东西不要强迫要,拿了别人给的东西要说谢谢,并千万告诉孩子,不要接陌生人给的东西,安全第一。

你说对吗?


【我是"成长为自己",今日头条育儿专栏作者,希望通过身边的故事影响你我他,让我们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及评论】


成长为自己


这个我最有发言权。孩子盯着别人手里的食物肯定是想吃,我会问孩子是否真的想吃,是的话可以给她买,但绝不会去索要别人手里的食物。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穷,那会儿正流行方便面,我去一个堂哥家玩,他女儿正在吃方便面,我就一直盯着看,口水一直在嘴里打转,堂哥给我了一点,等我走出去后听到他们家周围的人在议论说谁谁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那么大了还要嘴,真不害臊。听了后我小小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从此我再也不吃别人家的东西,就算是我在想吃,我也不要。



有了孩子后我就更坚持这个理念,绝对不要别人东西,如果想吃,无论多贵,我都可以去买,但就是不准要,省的有些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