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在深圳的前两年,每当假期回家的时候,我毫无意外的都是买不起机票、抢不到高铁票、火车票的,于是每一次的回家路,都是三两好友的1300KM的自驾游,由南往北,穿越小半个中国。始于2016年的自驾,最早使用的哈弗H6运动版车型,这是一位同在深圳的同学购买的车子,车身、空间都很大的H6,长途高速行车确实为乘车人提供了不错的舒展性,但是总觉得坐姿较高,缺乏包裹性,安全感少了一些,且长达20个小时以上的驾驶,SUV的高坐姿,对驾驶舒适性上确实不太友好。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不过,深圳就是这么个充满机遇的城市,经过2016年一年的打拼以及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投机倒把行为之后,我的另一位好朋友,以月薪6000、年收入50万的成绩,成功的成为了我们中间第一个开上B级车的人,于是,不爱随大流,不走寻常路的他,选择了人生中第一台车——斯柯达速派。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小家碧玉斯柯达


在我的认知中,斯柯达一直是一个挺有格调的品牌,已经拥有超过100年的发展史,虽然斯柯达诞生于这个地球上并不出名的小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如今已经一分为二,捷克和斯洛伐克),但斯柯达,在当时却造出了全世界最贵的汽车,20世纪20年代,斯柯达生产的豪华车型Hispano Suiza光是底盘造价,已经高于当时一台劳斯莱斯整车的售价。直到我国建国后,斯柯达VOS轿车,一度曾经作为领导人专车使用的。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经过20世纪最后十年的不断的股权变更,终于在21世纪初,斯柯达成为大众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并于2005年4月开始,与上海大众展开合作,开启了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征程。此后一直到2009年,斯柯达中级轿车Supurb(现名为速派,曾用名:昊锐)才正式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昊锐刚推出的时候,实际上大众集团是将斯柯达品牌定位高于大众品牌本身的,这种微妙的关系,就像通用集团中的雪佛兰与别克。作为一个集团内部同级别产物,昊锐也是作为定位高于帕萨特的存在。当年的售价高达30万元,绝对不算便宜了。

昊锐之后,速派接棒


从2009年算起,实际上斯柯达中级车在中国内地的征途还不到十年时间,就是这短短的九年,斯柯达唯一的一款中级轿车却在中国大陆,打开了知名度。不得不说,“速派”的“前身“昊锐”,在车型上,还是很有特色的。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外观设计上的端庄华贵之感,昊锐在同级设计中,相当出色;与迈腾同出自大众旗下,装配的EA888 1.8T发动机和2.0T两款发动机,与竞品不遗余力的宣传运动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昊锐具有东方人喜欢的有实力、内敛却不张扬的深沉个性,文化上的契合,无疑又为昊锐打开市场,增添了一丝胜意。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2013年,全新改款的“Superb”放弃了原有的“昊锐”一名,改中文名为“速派”,在当年,斯柯达的改名行为其实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毕竟斯柯达品牌在华不过短短的8年时间,昊锐车型也仅仅只有4年的历史,在根基尚不算稳固的情况下,贸然更名,势必会对将来的市场产生不确定性影响;从集团旗下产品线来看,从小型车晶锐、昕锐,到紧凑级明锐、中级车昊锐形成一条完整的家族化命名体系,也便于品牌建设。然而,昊锐却有些出人意料的进行了更名,原本沉稳大气的“昊锐”,改为了听起来年轻运动的“速派”。


MQB的速派,干不过大众?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说对了,还真是干不过。2015年,斯柯达速派全新换代,搭上了大众集团最新的MQB模块化平台。令人意外的是,大众并没有首先在自家旗下首先应用MQB平台,先期推出的MQB版本的“速派”,则更像是大众推出来“试水”的那个。不管外界如何评价,MQB版本的速派,在产品力上,确实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一改往日浓重的商务范儿,全新速派造型犀利动感,德味十足,线条凌厉,全新的大灯和进气格栅的组合,看似常规,但是搭配在一起还是很有视觉冲击力;亮点在于高配车型上配备的18寸轮圈,同级别中十分出色,斯柯达打入年轻群体的意图,不言而喻。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速派并没有表现出与产品力相称的市场号召力。无论怎么努力,速派总是落后同级一大截,更别说与自家大哥迈腾、帕萨特相提并论了。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首先,品牌号召力不足,是核心原因。众所周知,斯柯达虽然隶属大众旗下,但实际上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并不长,迄今为止只有短短的13年时间,直到最近两年,斯柯达才慢慢的补齐了产品线,有了一条完整的从小型轿车到SUV全产品线的铺垫。然而,大众在国内的势头,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撼动的。在国内消费市场仍然有着“中级车看品牌”的大背景下,斯柯达速派尚不足以支撑起一款中级车应有的、除了产品本身的——社会认同感。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大众之所以买的好,“德味”,算是一块金字招牌,紧致的底盘质感,贴地飞行的驾驶感受,早早进入国内的德系车,已经培养出了口味“刁钻”的中国消费者——只有开起来厚重的车,才能算是一台好车。实际上,顶着“德系车”光环出道的速派,在“德味”质感上,与自家大哥迈腾、帕萨特,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的,“行车质感略显单薄”,这是我对速派这台车最直观的评价。这一点,恐怕与大众的私心有关,毕竟不可能让一个外来的子品牌,抢了自家亲儿子的饭碗,这绝不符合商业逻辑,即使这个外来品牌同样能够为集团做出贡献。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相比于前面两项,最致命,且最为消费者忌惮的,就是减配。经过几年征战的速派,逐渐在定位上,比同级别的迈腾、帕萨特低了一个档次,不过鸡贼的大众倒是发现,这样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实际上却是能为喜欢大众但是预算不够的消费者带来不错的高性价比新选择,何乐而不为?一不做二不休!相比于16款速派,最新的18款车型,把之前标配的氙气大灯,放到了顶配和次顶配身上,也只有到了顶配,才有MIB中控车机系统,但这些,恰恰是中国消费者最看重的东西。


颜值碾压帕萨特,空间不输迈腾,为啥它就是卖不过大众?



目前速派在终端的销售价格,已经跳水到12万起,各地优惠各不相同,在中级车各路绞杀的大背景下,速派还能不能摆脱大众小弟魔圈,真正的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呢?前途变数无穷,还得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