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为什么又存在了150年?

谈文论史


首先呢,安史之乱直接终结了唐朝的辉煌盛世,确确实实是唐兴衰的转折点。但是又没有那么致命,因为其性质说白了还是属于雇佣军反叛,既不是农民起义,也不是外族入侵,所以安史之乱是给唐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困局,但不是死局。

接下来嘛,唐在抓经济和军事这两点都做得很不错,这也是续命成功的最直接原因,下面详说。

经济

安史之乱后,唐对其疆域的控制力直线下滑,河北河南这两块人口和财政大头就没有拿住,但是成功的维持住江淮一带,这是唐还能存活百来年的直接原因。靠着杨广留下来的运河体系,江淮一带成为唐的主要收入来源,直接起到输血救命的效果。

历来中原王权遭到严重打击后都会选择退守南方,这是有道理的,在北方不统一的情况下,南方往往能稳定提供财政支持和粮食供给。比如杨广要是退回江南,天下局势还得两说;崇祯要是退守南方,南明也不至于四分五裂,甚至有很大机会再度北上。只是杨广准备退就被宇文化及给捅了,崇祯过不了自己暴脾气这关自缢了。

唐保命之后就是各种税制改革,成功的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强化了中央权力,还搞出了神策军,这是经济上的努力。

军事

唐朝之所以节度使专权就是因为唐面临的外部威胁太强了,比中国之前的历代都强。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后,军队实力的增强是直接建立在军费开支加大的基础上的,一分钱一分货嘛。而收入是有限的,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各个藩镇的实力越来越强,唐朝自己的军队越来越弱,此消彼长下各路藩镇意识到,老子镇守边关的成本比反叛的成本还要高,对于没有归属感的雇佣兵,意味着什么呢?

雇佣军叛乱失败的原因也还是上文提到的,外部威胁太强,一旦战事僵持,周边政权就会趁火打劫威胁到自身,所以安史之乱并没有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彻底性。

虽然搞定的安禄山等叛军,唐也意识到自己再无实力歼灭其余的叛军,其余的叛军和藩镇也意识到这个衰落王朝仍然不可小视,关键唐和藩镇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所以体面接受投降之后,唐,藩镇和外敌又回到了一种微妙的境地。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也意识到藩镇不可靠,在这么一种共识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神策军。唐实力逐渐恢复后也使得外交利好,并战胜了吐蕃南诏联军,再然后,又作死了……

在战胜外敌并且拉拢吐蕃后,唐德宗开始打裁藩的主意,结果步子迈大了,导致五路藩镇联合叛变,德宗给逼得跑路汉中了,藩镇首领被部下毒死才告一段落,接着就是救世主唐宪宗登场了。

宪宗上台后的唐朝,财力充足、军事可控、人才济济,连续讨伐各路节度使,恢复疆域管辖,重新取得了对藩镇的控制力,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再然后,宪宗被太监暗杀了……

所以,晚唐虽然各种倾颓,但并不是死局,甚至一度还有元和中兴,只是在封建皇权的机制下,无法做出突破,明君一逝,朝堂就此沦落。这就么破破败败几十年后,直到一个叫朱温的人,投降于唐。


歩织刀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之所以能坚持一百五十年,有他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

经济当年:

安史之乱后,唐对其疆域的控制力直线下滑,河北河南这两块人口和财政大头就没有拿住,但是成功的维持住江淮一带,这是唐还能存活百来年的直接原因。靠着杨广留下来的运河体系,江淮一带成为唐的主要收入来源,直接起到输血救命的效果。



军事方面:

在唐朝的后期因为也出现了像唐代宗一样英明神武的皇帝,这些皇帝也励精图治,并且安定了百姓使得动乱的王朝逐渐的恢复了平息。所以说唐朝后期的皇帝们吸取了安史之乱的教训,开始建立了神策军来保护京都,用来打击叛军和震慑藩镇,使得藩镇不能轻举妄动。

外部环境:

河北藩镇,其中最为强大的是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又称河朔三镇)他们基本上不听朝廷号令,时降时叛。




还有就是东南的这些节度使,这是朝廷的经济命脉所在,基本上还是从属于朝廷,但偶尔也翻盘。还有就是西北的一些节度使,完全是在朝廷的掌握之中的,朝廷又建立神策军,因此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没有哪个节度使能够和朝廷抗衡,朝廷对各个节度使分而治之,互相平衡,基本能维持战略均势。



因为朝廷的这种战略和道义优势,所以各个节度使不得不于长安设立进奏院,以刺探朝廷的情报。

藩镇虽然割据于中央朝廷之外,但也一定程度上实行朝廷的政策法令,并且“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内部虽有内斗但朝廷也插手不得,自我新陈代谢的更换首领,呈现出一种世袭制的状态。


王朝兴替


安史之乱是唐朝极盛反衰的转折点,但是历经八年之久的叛乱最终被平定,也没有了颠覆唐朝的政权,大唐朝依旧是李家的天下。所不同的是苦人天下的老百姓,唐朝国力虚脱,颓废不堪,更致命的是导致唐朝衰落的藩镇割据愈演愈烈。此时的唐朝形同一个外强中干的胖子,疾病缠身,苟延残喘。


公元874年,两个盐贩王仙芝、黄巢率先举起了推翻唐朝的大旗。10年后起义军终于被剿灭,但是唐朝的政权遭受了沉痛的打击,虽然没有灭亡,但土崩瓦解的唐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公元907年四月,梁王朱温篡唐自立,国号大梁,建元开平,朱温被称作梁太祖。大梁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唐朝的灭亡,中国重新分裂,五代十国的混战从此开始。此时距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经历了将近150年。

那么,安史之乱后,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唐王朝凭什么对存活了150年呢?

答案是凭三个人,也就是唐朝历史上的三个中兴之主,分别是:唐宪宗李纯、唐武宗李炎和唐宣宗李忱。三个人开创了唐朝中后期著名的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和大中之治。三个小盛世虽然没有将唐朝拉回历史上最鼎盛辉煌时期,但成功的为唐朝续命近150年。
(唐宪宗)


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唐朝第十一皇帝。

唐宪宗李纯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在位后“读列圣实录、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他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治理”,都当做效法的榜样。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消弱、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朝中兴的盛况。
(唐武宗)


唐武宗李炎(840——846年在位),唐朝第十五皇帝。

唐武宗在位期间作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症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宗教,例如佛教,景教等。会昌五年,武宗下令拆毁寺庙,没收大量佛寺土地。故在佛教史上列为“三武灭佛”的其中一位号武字的君主,又称会昌灭佛。由于灭佛成功,从而扩大了政府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
(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846——859年在位),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唐宣宗即位后,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对内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过度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外戚。在位期间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对外不断击败吐蕃、回鹘、党项以及奚人等国,收复了大片在安史之乱中被吐蕃人占领的土地。唐朝国势渐起,百姓安居乐业,使本已衰败的唐朝呈现“中兴”的小康局面。

所以说,唐朝能在安史之乱后坚挺150年,主要是得益于三位皇帝的有力作为。如果从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就开始自甘堕落、不思进取,那么唐朝早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桶。

感谢朋友们的点选、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的看法!


国史春秋


安史之乱虽然严重破坏了两京和河北,但唐王朝实力犹在、气数未尽,江南和蜀中赋税之地保存完好。中唐、晚唐时期,先后有三次兴起,又三次衰落。


第一次是唐代宗、唐德宗父子俩大概四十年。先是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吐蕃入侵丢了西域。代宗时期一直在积蓄力量、防御吐蕃,到了德宗时国力已经恢复不少。但德宗急于解决藩镇问题,大批藩镇反叛,局面再次崩溃。德宗向藩镇妥协,把注意力放到了吐蕃那边,之后的二十年一直在消耗吐蕃;


第二次是宪宗时期到穆宗、敬宗、文宗大约三十五年。宪宗时期元和中兴,解决了藩镇问题,吐蕃也由盛转衰。但宪宗之后的三个皇帝控制不了宦官,尤其文宗时期牛李党争和甘露之变大损唐王朝元气,宦官专权到了顶峰;


第三次是武宗、宣宗中兴到懿宗、熹宗、昭宗的崩溃,历时六十多年。武宗、宣宗虽然是中兴,但只是压制了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宦官、藩镇的问题,老百姓的日子还算好过。到了懿宗时期横征暴敛、胡作非为,宦官势力急剧膨胀,农民起义出现,藩镇割据再起。熹宗、昭宗时期已经回天无力,只能看着唐王朝灭亡。


总之,唐王朝一直到昭宗前期都是有机会的。但当最后江南赋税之地、帝王权威、百官支持和中央直属军队全部失去之后,已经真正回天无力了。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理工男读历史


我认为唐朝能在安史之乱后延续150多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经济上,唐朝中央政府仍然控制着江南的赋税重地。从两晋以来,衣冠南渡,江南地区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仍然控制着江南地区的中央政府在经济上足以碾压各地藩镇。另外由于大运河的存在,南方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长安。

长安方面有大量的资源可以拉拢分化各地藩镇。如果不是后来黄巢起义把江南经济打乱了,唐朝还能撑下去。

其次在政治上,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仍然拥有大量的民心,能得到读书人和地主的效忠。甚至除了河北强藩,其他地方的节度使仍然保持对中央的畏惧和服从。这是唐朝中央政府在政治上的合法性所致。至少在安史之乱后,没有任何一个政治集团有能力、有名望取代唐朝中央政府。

在军事上,由于唐朝政府拥有大量的钱粮,能够组建一支较为精锐的中央军。比如中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神策军。这让唐朝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威压各方。


论道不可诛心


发生在李隆基末年的安史之乱,确实是让唐朝由盛转衰,经过这场长达八年之久的叛乱,大唐的盛世一去不复返,开元盛世的景象也随之而飘去,唐朝进入了一个相对平平静的时期,但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集中爆发了两大问题,一个是宦官问题,一个是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的爆发,其实就是藩镇将领不断实力强化造成的后果,这对于唐朝的制度以及后来的发展,都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唐王朝皇族控制权力在安史之乱之后逐步的衰落。一个是在中央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宦官乱政问题,在地方出现了藩镇割据问题。

但我们要说的是中央政府也有自己的军队神策军,但这时军队却掌握在宦官手中,这也是唐朝末年宦官危害来源之一,那就是军权旁落,皇帝无法控制中央军队,这就造成了皇帝权力的旁落,在唐朝末年,很多皇帝都是被宦官废除和杀害的。

而地方上安史之乱之后,由于唐王朝需要借用外族以及地方将领的势力进行镇压叛乱,对地方大肆封赏,导致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将领数量急剧增长,这些将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造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唐朝还延续了百年之久,那是因为中央和地方上,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

其实藩镇和宦官问题,并不是在安史之乱之后立即爆发的,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时间的逐步推移当中,宦官和藩镇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了唐王朝中央政府对于地方以及自身权利的维护都逐步的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又延续了很多年。

毕竟安史之乱,并没有根本上伤及了唐王朝统治的根基,只是让唐王朝的繁荣盛世衰落了下来。但是安史之乱也给地方藩镇们造成很坏的一个影响,那就是我兵多,权力就大,可以影响朝局的发展,唐王朝就是在这样一步步的内乱之中,走向了灭亡,就是在最后的黄巢起义当中,唐王朝还是借用了藩镇的势力以及宦官的控制军队,最后唐王朝也是毁在了宦官和藩镇手里。

问题是一步步发展出来的,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矛盾逐步的被激化出来,但是并不能让唐朝一下子的灭绝,因为问题严重性是一步步积累的。


沐风说史


笔者浅薄之见,一、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内部利益之争的矛盾,玄宗开元盛世,经济发展至顶峰,国泰民安表象之下隐患从生,一则府兵制难以推行,募兵制大兴,节度使兼数州镇之行政、财政、军事之独权,实为一方之主,向前一步得天下,冒险家必然出现;二则将不入相,藩镇问鼎中枢无路,中央对藩镇约束力渐低,且久不换防调整,各镇久霸,甚有世袭之实?三则兵力部署外强中弱,中央军战力低下,将帅多无实战经验。在此质疑一均田制破坏土地兼并人民负担加重兹始,老百姓仍在盛世的笼罩之中,不足以官逼民反,非安史之乱之因;二藩镇权倾但割据实未形成,从诸镇参与平叛中可见端倪;三说重用安史胡人失策有可能,但不尽然,想称帝者“宁有种乎?”

再说安史之乱未能速平之原因,一是无积极应对的总战略;二是中央军战斗力差,外镇救兵不能很快集中指挥,各自为战;三是朝廷没有从政治需求上“清君侧”以聚人心;四是潼关易将诛帅,长安仓促应战,落魄马嵬实属必然。

三说平叛之后,大唐正统统治恢复,久经战火的人民很快接受之;经济虽受冲击但逐步恢复,江南经济渐长;均田制恢复艰难,土地兼并在短时间内也刺激了经济发展;中央对藩镇政策适度调整,重将入相抚慰之,分镇分兵分权之,相互调整节制之;另不得不说佛教的兴盛再一次冲击了唐人的思想,来世观再一次战胜了现世观,一百余年的大唐仍一路风雨走来。


一哥于一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时期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反叛后发起的一场战争,也是李唐王室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这场战争让唐朝国立衰减,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是一场很大的战乱浩劫,就是这个战争成为了唐朝的一个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这个战争让杨玉环被杀。

按理说一个国家经历了一场大灾难大浩劫,由于国力的衰退也会慢慢走向灭亡,但唐朝并没有。唐朝在经历了这场浩劫后还存活了150年,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

有三种可能的原因。

第一种:唐朝的政治权力没有被动摇

安史之乱从本质上来说它并不是外敌入侵而是属于阶级内部对于政权的争夺之战,八年的安史之乱之久,虽然是一大浩劫但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

当唐玄宗逃到马嵬坡的时候,安禄山只是杀了杨玉环和杨国忠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杀唐玄宗。到了后来还立唐玄宗的儿子为太子,继续李唐王室的统治。

第二种:稳定的经济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他们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攻到了长安,当时的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就逃了出来,这个时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巅峰时刻。

但就算是巅峰时刻,安禄山手上统领的地区并不多只掌控了河南、陕西两个省份,其他的地方都在朝廷的手里握着。富足的稳定的经济情况支撑着朝廷,所以到后来才会有翻盘的机会。

第三种:军事慢慢恢复

安史之乱刚开始的时候,战争来的猝不及防,大家都没有任何的防御,所以大军战士们被打的落花流水,使得朝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使得军力大大的减少。

但随着之后的战争,朝廷的军队正在慢慢积攒着元气,以便击败反叛者。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建立了一支军队,这个军队由朝廷直接控制,为了保护国家,同时也压制住了一些新的藩镇势力。

想要真的压制住这些藩镇势力谈何容易,所以大家都在静观其变,以敌不动我不动的宗旨苟延残喘了150年。


Accompany初心


唐朝盛世持续百年,而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由盛转衰,政权分散,藩镇割据。唐朝从稳定盛世到内部勾心斗角,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而安史之乱之后,大量的异姓王则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异姓王的相关历史吧。

首先,异姓王作为一股独特存在的势力贯穿了整个唐朝,自武德初年直至唐哀帝末年这300多年的时间里,异姓王将近有130个,这个数字甚至不包含对那些藩属国家的分封。异姓王的发展在唐朝的发展规模是史上最大的,为什么唐朝朝廷会允许这么一个定时炸弹发展壮大呢?

其实一开始封异姓王可以说是作为唐朝初期政治上的一种策略。通过封异姓王而避免战争,化解割据势力对唐王朝的威胁,并尝试将其纳入李唐王朝的政治体系,最终“化敌为友”。这一举动在当时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战争,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而到了天下太平时期,唐太宗提出“非功异姓不得称王”,而最为太平时期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建功,所以这段时期几乎没有异姓王出现。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武后专政,已经称帝的武则天开始大肆分封武氏宗亲。这导致唐中宗复辟之后,韦后和太平公主也照葫芦画瓢地大肆分封自己的宗族子弟为王。而事实上这个阶段的异姓王可以巩固和加强当权者的统治地位,可以说还是有一点积极意义的。

但是过了安史之乱时期,分封异姓王就变成了没有章法的滥封,仅仅是唐代宗、德宗两朝就封了将近60个异姓王。甚至连安史之乱的叛将也被封为异姓王,本来是受朝廷之命前去平定叛乱的将领转眼间就变成了割据势力的军阀,甚至反复作乱、投降的节度使甚至都可以成为异姓王。这时候,异姓王政策已经变成了绥靖政策,五代十国政权的开创者几乎都是异姓王,可以看出来安史之乱之后,异姓王政策已经成了唐朝的一个致命隐患。

本来有利于唐朝的稳定的异姓王政策随着时间的流逝变了本质,最终导致唐王朝覆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样,一些事情可能短期看来是有益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弊端会逐渐放大,本来的优点反而可能消失殆尽。最终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


小白杨文化传媒


一是因为大唐空前繁荣,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就像大秦时期陈胜吴广的起义也并没有让大秦灭亡一样。二是因为造反,都需要出师有名,安史之乱为的是处死杨贵妃等一干人,恰好这些人都也都及时的挂掉了,安禄山等自然没有了兴师的理由。大唐因此



得儿延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