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撰文|張煜農

文娛價值官解讀:

電影上的投入不及騰訊,三大平臺中優酷“墊底”,王思聰怒斥優酷《以團之名》“有病”並稱不會與優酷有任何合作,季度財報虧損高達48.05億元,大文娛第二年已經換了第三個大帥……阿里,你透支的不是你自己的精力和財力,而是市場對你的信心啊!



優酷把王思聰“逼”急了!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11月26日,王校長連“教養”都不顧,髒話開罵優酷視頻?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原來,有報道稱,“王思聰弟弟”的王喆將參加優酷旗下選秀綜藝欄目《以團之名》,而優酷疑似在微博將“王思聰弟弟”這一關鍵詞買到了熱搜第一位置,從而激怒了王思聰。

而被稱為是王思聰弟弟的這位王喆,因為即將參加優酷播出的節目《以團之名》,之後因為這一標題,“弟弟”王哲一下子火了,引起網友的探討和議論,但是王思聰卻急了。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這麼看,兄弟倆確實不太像啊。

不過,王思聰可不是那麼好蹭的熱點人物,看到熱搜他馬上發微博懟優酷,不惜髒話開罵優酷是臭(嗶),買熱搜就買熱搜,帶上王思聰的名字怕是有病,並認為是自己曾經拒絕上優酷而遭到優酷“報復”,表示今後自己與自己公司將再也不會與優酷合作。

但是優酷並不承認王思聰的點名,發聲明喊冤,聲稱新浪微博的熱搜第一是“非賣品”,想買也買不來啊,並連忙喊冤。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價值官翻了一下網友評論,網友這回都站在王思聰的立場,《以團之名》雖然因為事件被迅速傳播出去了,但它忘了一點,王思聰的擁躉也是這檔節目的受眾觀眾群體。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為什麼說王思聰會影響這檔節目呢?《以團之名》是優酷首檔以《頭條都是他》國漫IP貫穿,全產業鏈打通的綜藝節目。在中國式孤獨成長的大背景之下,節目試圖注入共生共榮的團隊信念,打造硬核版《頭條都是他》的:真男兒!真團戰!真團魂!藉助這檔團體成長真人秀節目,優酷想在此前《這就是灌籃》等網綜節目上,燃起更多市場信心,畢竟,在三大視頻平臺中,優酷在節目口碑和市場影響力上,已經處於“墊底”的位置,再不飛起直追,被甩出第一陣營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說到優酷的原創內容,楊衛東其實是用了心的,但是始終沒有騰訊和愛奇藝那種拳拳到肉的效果。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楊衛東



最值得優酷自豪的,莫過於豆瓣評論9.1,點擊量48億的自制劇《白夜追兇》了,這部超級網劇的海外發行權,還被Netflix買下,成為首部正式在海外大範圍播出的國產網絡劇集。一部網劇的成功,可謂讓優酷的裡子面子都賺足。

兩年前,當2016年6月阿里宣佈聯合旗下合一集團、阿里音樂、阿里影業等成立大文娛版塊時,大家從逍遙子的內部信裡感受到阿里對文娛產業的勃勃野心:電影、文學、音樂、視頻、體育……幾乎貫穿文娛全產業鏈。尤其是在大文娛成立時,時任阿里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的俞永福那句經典的以“富養女兒”的心態做實業,讓中國的文娛產業都感到振奮。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但是,2018年即將結束之際,回頭看看阿里大文娛板塊持續整合兩年來,只培養出優酷視頻這樣的頭部業務。

說到優酷,價值官的很多文娛行業朋友都是從那裡走出來的。一位轉崗到新媒體的前優酷PR向記者透露,“優酷是內容導向,阿里是數據導向……怎麼合拍?”2015年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收購了優酷土豆集團。開始的過度還算平穩,但就像瞭解不深的閃婚小夫妻,“三觀”合不合往往引發矛盾。

這位前任PR告訴記者,阿里系的強勢讓老優酷人不太適應,而以“內容起家”的優酷遇到“世界上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阿里後,風花雪月就顯得不合時宜了。2016年10月31日,很多PR走了,連古永鏘也卸任優酷土豆董事長兼CEO職務,這預示著一個“時代”結束了。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好在楊衛東還在,所以優酷沒有像搜狐落寞的那麼快。在2017年,一些網生內容還是在市場上刷出了存在感。比如之前說到的《白夜追兇》和《鎮魂街》這樣的作品,但是在網綜上,優酷一直落後於愛奇藝和騰訊,因此在打開數據上並沒有優勢。

2018年,一股腦傾囊而出的《這就是……》網綜系列,能看到楊衛東對市場的誠意,《這就是街舞》和愛奇藝的《熱血街舞團》來了個近身肉搏,而《這就是灌籃》搶在體綜空白期播出,獲得不少正面評價。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然而,行業對優酷的內容,始終有一種不夠穩定和平衡的觀感。如果是綜藝起勢,網劇就會弱勢;反之亦是。這種現象在對手騰訊和愛奇藝的身上都不明顯,記者和一位阿里文娛內部員工聊天,對方的解釋不無道理:“楊衛東主抓哪個部門,哪個部門的內容就會有競爭力。”

雖然這種說法得不到驗證,但是通過所有記者認識的優酷內部反饋,至少對楊衛東的評價都是積極的,而且有一些共同的聲音表達:“畢竟不是阿里系的原生人馬吧。”不過看楊衛東去年曾經擔任阿里大文娛輪值總裁,實在看不出阿里排外。


Q3虧損達48.05億元,鉅虧背後隱患重重

11月初,阿里巴巴發佈的財報中顯示,所有業務板塊中,阿里大文娛的虧損幅度最大,達到48.05億元,相比2017年同期虧損增長近15億元。財報裡稱,虧損原因在於投資原創內容生產及購買版權。

對馬雲和阿里而言,其實最嚴重的並非文娛業務帶來的鉅額虧損,而是鉅額虧損背後所出現的組織調整頻繁、高管持續震盪、與員工士氣受挫。價值官曾經在《愛優騰的愛與痛》一文,分享與過三個視頻平臺員工合作時的體驗,阿里文娛的流動性最大,工作也必將隨意。比如:幾個月前新開的一個阿里文娛媒體群,又迅速解散該群,對媒體求採訪(僅以記者體驗為例)需求也是配合度最低的。

相比愛奇藝的娛樂精神和騰訊的原創開發,優酷更忠於“渠道”這個角色,只要有個好劇,就能看到淘寶為該劇製作的購物專場。雖然年底付費用戶數比另外兩家相加的總和還多,但連用戶都明白那是淘寶買東西免費贈的,而真正的自願付費數據,也只有優酷自己知道了。

虧損二字一直伴隨著阿里大文娛,雖然各項數據每況愈下,但是阿里堅稱自己把錢投在了電影、原創版權、內容生產上。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看看對手騰訊的情況。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騰訊Q3財報中顯示:增值服務主要來自遊戲和騰訊視頻會員付費等,而且視頻流媒體等其他增值服務,佔整個增值比例比重持續上升。這與騰訊視頻著力開發原創內容,購買國外版權進行內容本土化不無關係。

而騰訊在電影上的投入不止“參投”這麼簡單,更會通過幾個工作室獨立開發電影項目,扶持年輕導演和團隊,促進電影市場更加多元化的發展。騰訊在文娛上的投入,可謂“擲地有聲”,那麼阿里的虧損,為何“默默無聞”?不用探討企業內部架構、管理模板、人才水平這些深入的問題,單從市場反饋和影響力上看,就知道前者全力以赴,而後者還存在進步空間。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明日之子》


2年換了3個大帥,阿里文娛是換人解決不了的問題

11月26日,阿里巴巴宣佈架構調整,除了阿里雲和零售事業群有所調整外,阿里大文娛也重新的總裁。樊路遠(木華黎)接替之前的總裁楊偉東,擔任阿里大文娛事業群新一屆的輪值總裁。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樊路遠



這已經是自2016年阿里大文娛成立以來更換的第三任大帥。消息一出,朋友發來微信吐槽:阿里怎麼對文娛就這麼沒信心呢?

樊路遠為阿里巴巴合夥人,他於2007加盟阿里巴巴,工號10766,是阿里巴巴“權力金字塔”的核心之一。2017年8月加入阿里大文娛的樊路遠,分管阿里影業業務,他也是淘票票業務的初創人。

入職阿里大文娛之前,樊路遠曾任職支付寶,歷任發展規劃部資深總監、總裁助理、副總裁、資深副總裁等職務。曾任螞蟻金服集團支付寶事業群總裁、財富事業群總裁。而螞蟻金服最為亮眼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餘額寶”,即是樊路遠推出的。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2017年,在阿里電影和淘票票的業務上,樊路遠可謂重新出發,在新的領域裡獲得成長。但是,為何阿里總是寧願信任原生的老將,即使他們對文娛這個領域積累不足,瞭解不深,也要推舉他們登上最高位置做決策者?而楊衛東這樣在文娛行業裡摸爬滾打近十年的專業人士,只在阿里大文娛輪值總裁的位子上坐了不到一年時間。輪值雖然是阿里內部的一種管理制度,但或許,這也體現出阿里對文娛領域的信心不足之外,對人才的運用上也存在信任缺失的問題。

回看阿里大文娛成立後, 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阿里大文娛掌門人為俞永福;俞永福卸任後,2017年12月楊偉東成為輪值總裁;今年11月,樊路遠接替楊偉東,接過阿里大文娛掌門大權。

不難看出,近兩年的阿里大文娛,甚至阿里其他業務高管,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今年5月,阿里大文娛內部進行過一輪架構調整,此前兼任阿里音樂CEO和大麥網CEO的阿里巴巴合夥人張宇(花名語嫣)調回阿里巴巴集團,而她所負責的業務交接給楊偉東和樊路遠。阿里影業CEO也是走馬燈似的換,2014年,阿里影業CEO為張強;2016年,CEO更換為俞永福;之後,影業業務由樊路遠負責。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俞永福


成立2年多的阿里大文娛,一直稱自己要營造文娛生態環境,將產業鏈打通,可是通過2年時間,我們只看到阿里在文娛行業的“買買買”,併購、收購不斷,卻沒有看到潛心開發和生產的阿里。即使花錢把影視公司、在線視頻、在線音樂、在線遊戲、在線體育與在線文學等業務,全放在一個盤子裡也未必做成一盤色香味俱佳的菜餚,畢竟每個子業務在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與發展戰略的情況下,集團就是一個框架,毫無粘合作用,反而透支著每個子業務在市場上的能量與資源。

被王思聰怒罵“有病”的優酷,“病”根在阿里大文娛


雖然馬雲為自己拍了《功守道》電影,雙11也有大型的“賽春晚”雙十一晚會,但是涉足文娛產業不能僅憑“票友”心態,需要一群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由成功的文娛作品可見,只有從心出發的產品會獲得讚譽,無論綜藝、網劇、電影,創作者的用心良苦都會被市場感受到,阿里對大文娛如果想像對“女兒”那樣培養,首先交出的不是財產,而是“父愛”!就像錢能買來所有大咖陪你實現一次“武俠夢”,卻買不來觀眾對這個“武俠夢”的好風評。


2.轉載開白請在後臺回覆“轉載”查看轉載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