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哪些突出的英雄人物?

沙漠风暴一滴水


宋朝名头最大的英雄,自然是岳飞,与金兵鏖战百场,收复襄阳六郡,“岳家军”纵横抗金前线,让金兵为之闻风丧胆,其“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至今还感染着今天的人们,岳飞也因此成为了民族英雄。

宋朝虽然略显文弱,但英雄好汉不乏其人,宋太祖赵匡胤,当年跟随后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也是功劳赫赫。后来建立宋朝之后,他手下那些大将,像他的“义社十兄弟”: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还有那个攻城掠地的曹翰,下南唐的曹彬,个个都称得上英雄好汉。

在与西夏作战的过程当中,涌现了狄青、种世衡这样的英雄,尤其是狄青,作为宗仁宗的御前侍卫,被派到西北,同西夏作战,在前线4年时间,参战25场,中箭8次,依然勇猛如虎,当时,他的官职是延州指使,一个小队长一样的小官,但在西夏军队却名声大,以为自家州指使是个大官,每次打仗,狄青一出现,西夏兵就惊呼“天使”,瞬间作鸟兽散。

南宋有“中兴四将”一说,除岳飞外,其他三人分别是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在抗金战场,韩世忠也是个大英雄,黄天荡一役,韩世忠利用金兵不习水战的弱点,封锁长江,几次大败金兀术,还活捉了兀术的女婿龙虎大王,兀术被迫退入黄天荡,韩世忠仅率八千人,将兀术数万兵马围于黄天荡40多天,杀敌万多人。

抗金过程中,镇守西北的吴玠、吴璘兄弟,也是大英雄。吴玠早年从军,在抵抗西夏的战争中逐渐成长为将帅。北宋灭亡后,开始领兵抗金,先后归属于曲端、张浚麾下,富平之战失败后,吴玠与其弟吴璘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区,经营西北十数年,与金军作战无数,屡战屡胜,创造了宋、金战争史上的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奇迹,故明代兵书《草庐经略》说:“吴玠用兵,本孙吴,务远略不求近利,故能保必胜,而蜀赖以安。”

当然,还有人人景仰的辛弃疾,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也是宋朝难得的英雄。还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大英雄。


帝国的脸谱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所以说宋朝的时间也是不短的,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宋朝肯定会出现一些突出的英雄人物的。历史上宋朝突出的历史人物有很多,比如说岳飞,包拯,王安石,司马光。这都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要说英雄,岳飞当之无愧。岳飞是宋朝的民族英雄。他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百余次的大小战斗。所向披靡,一骑当先。后来岳飞被人陷害以谋反罪被杀。岳飞一生精忠报国到宋孝宗时罪名才被平反。岳飞是真真正正的民族英雄。背后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也时常提醒自己为国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抵抗外来侵略者。



sui10


有宋一代,虽然重文轻武,社会风气整体萎靡,但三百年间不乏英雄豪杰。下面,笔者便为诸位列举几人。

1,杨业

杨业此人,想必多数中国人都听说过他的威名,他便是《杨家将》中杨家兄弟的父亲杨老令公。在历史上,杨业的确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他本是北汉将领,在未归顺宋朝之时,便已是威名满天下,被人称为“杨无敌”。公元979年,宋太宗灭亡北汉之后,亲自召见杨业,任命他为右领卫大将军。由于杨业在北汉时便镇守北方边境,对辽国非常熟悉,所以宋太宗后来变将他调到了作为边境地区的代州,担任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杨业果然没有辜负宋太宗对他的期望,在上任第二年(即公元980年),率军大败前来进犯的10万辽国军队。从此以后,辽军只要见到杨业的旗号,便望风而逃。


可惜的是,在986年雍熙北伐中,杨业所在军队的监军王侁不听他的计策,强行命令他在朔州迎战数倍于己的辽军。而王等人之前与杨业约定好在陈家谷口接应,最后却爽约。杨业孤军奋战,连战数天,身上百余处受伤,最终全军覆没,他本人被俘虏。但杨业誓死不降,绝食三天而亡。

可见,历史上的杨老令公,是一位豪气冲天,英勇无畏,忠心爱国的英雄。

2,狄青

狄青,生于公元1008年,他的一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宋仁宗时期,官至枢密使。他的一生,颇有一种悲情英雄的感觉。他出身贫寒,因替代兄长受过,被刺配充军。这在宋代,是非常为人所看不起的,狄青在西北领兵时,便因面部刺青被与他同岁的文官韩琦(此人后来 官至首相)嘲笑过。即便如此,他依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据记载,他在西北与西夏作战时,以铁面具遮面,冲锋在前,多次大破西夏,以下为他在西北的战绩(摘自百度百科)

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又建桥子谷城,筑建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这些城堡都扼制着敌方要害之地。安远一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军队到了,就又挺身飞速赶往,士兵们因此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没人敢挡。


除此之外,他还指挥了平定南方侬智高叛乱的战役,大破之,迫使侬智高自杀(自杀者是否侬智高本人至今存疑)。

后来,他官至枢密使,这在宋朝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宋朝有不成文的规定,枢密使必须由文官担任,武将最高担任到枢密副使。但狄青以武将的身份担任了枢密使,足见其功劳之大。

然而,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始终不受待见,更何况狄青还是个面部带有刺青(罪犯标志)的武将。即使狄青已经做到了枢密使一职,尽管他很想与文官和平共处,但文官从骨子里瞧不起他,多次上疏弹劾,排挤。宋仁宗迫于无奈,罢免其枢密使一职,给予他闲职在家。狄青不就便郁郁而终。

可见,狄青的一身,充满着悲剧。为国征战沙场,屡立战功,最后却被同僚排挤,郁郁而终。未能战死沙场,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不得不说,是历史的悲剧

除以上两位,宋朝还有其他为人所熟知的英雄。如,精忠报国的岳鹏举;苦心经营长江防线,抵抗蒙古的孟珙。不仅武将,文官中英雄,亦不在少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庆历新政的推行者,在边境抗击西夏的范仲淹,便是其中代表。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给他们太多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但他们依然凭借自己的才能,气节,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码字不易,请各位顺手点个关注,赏个赞吧】


庭州行者


北宋

狄青。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宋仁宗宝元元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夏国。宋廷择京师卫士从边,狄青入其选,任延州指挥使,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在战争中,他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土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

潘美, 中国宋朝名将。行伍出身,参与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称帝。宋朝建立后,屡立战功。开宝三年(970),以行营诸军都部署率军攻南汉。九月,围贺州(今广西贺县东南)。他佯退设伏,大败南汉援军万余,克贺州。继而转兵攻韶州(今广东韶关),击败南汉军主力10余万。四年二月,与南汉军6万对峙于广州城西。潘美派人于夜间烧南汉军营栅,率军乘火势进攻,大胜。不到半年,攻灭南汉。七年,以州道行营都监率兵与都部署曹彬攻南唐。八年正月,宋军进至秦淮河,船只未具,他率部抢渡,大军随之而过,击败江宁(今南京)城下的10万南唐军。雍熙三年(986),宋辽岐沟关之战中,潘美任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率军连下寰、朔、云、应等州(约在今山西雁北地区)。七月,辽军主力反击宋西路军。



南宋

岳飞,岳武穆就不说了,太熟了


孟拱,此人极其厉害:南宋蒙古联合灭金时,宋朝军队就是在他的带领下攻下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之后蒙古撕毁合约进攻南宋,正是孟拱在襄樊一线和四川两次打败全盛时期的蒙古铁骑,南宋后期名将李庭芝王坚吕文德吕文焕等皆是他一手提拔,堪称中兴南宋第一人,郭子仪式的人物

正所谓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相比名将南宋明显多于北宋,比如吴玠,韩世忠,吴璘


种花家社会人


首推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连接河朔收复襄阳六郡,北伐中原克复九府,可惜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被赵构12道金牌召回,接着被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

蕲王韩世忠,他在抗击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战功赫赫。死后被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宋孝宗时,又追封蕲王,谥号“忠武”,配飨宋高宗庙廷。


浮休道人文天祥,抗元名将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被俘后元世祖忽必烈曾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不为所动宁死不降。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于大都就义。

北宋名将杨业,忠烈勇猛足智多谋。宋太宗赵光义素闻杨业之名,于北汉灭亡后,召见杨业授右领军卫大将军。太平兴国五年,杨业在雁门关大败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随军北伐,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敌埋伏,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于陈家谷力战被擒。杨业悲愤异常,为表白对大宋忠心,绝食三日而死。后被太宗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用户88297154511


宋朝突出的英雄人物可不少,文有苏东坡、欧阳修等文人墨客,武有岳飞等铁汉英雄。

还有最令人倾佩的包青天,包拯。包大人可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啊。断案如神,现如今河南开封的包公祠还每日上演着千古名案――斩陈世美。

后入更是将包拯称为包青天、包公,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 、奎星 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是当之无愧的豪杰英雄啊!


杏璃LY


这个问题说难回答也不难回答,但是说简单也并不简单,原因是你如何定义英雄二字。

英雄者,何谓英雄?

《淮南子》说英者,才智超乎万人。

《礼记》说英者,德过千人。

雄,雄的本意是指男性,是公鸡的意思。

所以古之英雄是指德行与才化智慧都是万里挑一的人。

曹操说英雄不仅要有德行才华还要有吞吐天下之志,能隐忍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宋朝第一英雄是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德行,智慧,才华,万民皆是臣服,更难得是有吞吐天下之志,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历史上少有的文化昌盛第一王朝。


此是大英雄。

还有一种英雄是狭隘的英雄,如民族英雄,爱国英雄之类。

这种人德行才华或许不超群,甚至说有时很卑劣,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了最气节的选择 ,这种也算是英雄。

譬如岳飞,辛弃疾,文天祥之类。

还有一种是小人物似的英雄,如为大局舍弃生命的士兵之类。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若是喜欢,请关注,茄子弯了。


钱年老鳖精


范仲淹 辛弃疾 狄青 岳飞一文天祥。以上五人可称英雄。因为他们都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如鱼得水8


宋代名人主要有: 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宋仁宗赵祯、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眘 名臣:赵普、寇准、吕端、包拯、文天祥 名将:杨业、杨延昭、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 文人: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曾巩、李清照、辛弃疾、陆游


及达


宋朝突出的英雄人物是岳飞,文天祥等。除了英雄人物宋朝在各个领城中的杰出人物都很多。四大名著中水浒是描写宋朝的,西游记写得是唐朝和明朝,三国演义写得是汉朝,红楼梦写得是明和清。除清以外这些朝代都能代表华夏民族的强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