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宁的老作坊

古之有曰:“术业有专攻”,俗语也说,“一招会,吃遍天”。民国时期,西宁的生活服务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民间作坊及匠人,大致统计一下就有二三十类,如:皮匠、鞋匠、铁匠、毡匠、木匠、花匠、裱匠、碗儿匠、银匠、泥炉匠等等,可谓百行百业,并且都有代表行业标杆式的师傅。

本期《青海视野》刊发黄晶先生根据史料写就的民国时期的西宁老作坊及匠人的故事,以飨广大读者。

缝制皮衣的手艺人

皮匠,民间专缝皮衣的缝纫工匠。其工具简单:有钩镰、铲刀、三角尺、裁刀、剪子、熨斗、针线。当时的皮匠多到雇主家制作皮袄等,包吃住。皮袄分挂面子皮袄和白板子皮袄两种,前者需精工细作,连裁带缝;后者则做工相对简单。白板子皮袄,多用在乡下,耐脏耐磨,坐卧随意,保暖而方便,外出劳作或居家坐卧皆宜,深受农家青睐。皮褂子,亦分挂面子和白板子两种,后者多用山羊皮制作,劳作时背背斗,拉架子车时穿结实耐用。

皮衣巧匠冶生贵,回族,青海西宁人,他自幼拜马福为师,学习缝制皮货手艺,由于心灵手巧,善于动脑。学习认真,做活精细,学成了一手缝制皮草、皮衣的高超手艺,成为当时各皮货店经常雇用的有名皮匠。他能用120张狐狸皮(俗称野狐皮)的不同部位和毛色,裁制搭配成不同规格,不同毛色,不同图案的11件狐皮上衣,其中专门用狐皮的脊背皮裁制配成的“腋抱脊”和“脊抱腋”毛色,其图案犹如金浪翻滚和浮云飘动;还有用狐皮的不同部位和毛色裁制配成各种图案,如“高山流水”“鸳鸯戏水”“孔雀开屏”“松鹤延年”“怀中抱月”等等。

民国初催生了手工泥炉匠

在西宁城南大街上有个姓魏的半哑巴人,时年四十多岁,可谓西宁泥炉的创始人。他有一个徒弟叫赵寿(字松山),生于1902年,幼时丧母,心梗直性孝敬,以诚待人守信用。1916年,15岁时来到西宁,居其伯父赵延兴家,相处的非常好,如同继子。初在宏觉寺街马坊口姓沈的“通事”(藏语翻译)家铡草喂马干些杂活,不到十六岁拜魏哑巴为师学做泥炉子,从此终生以泥炉为业达四十年之久。

泥炉匠们有的亦工亦农,有父子、兄弟同行,也有搭伙同做和专做炉子为业者。那时泥炉匠们基本上集中在城中区南大街,做泥炉要经过很多工序,既费力,又费工,劳动强度大,使用范围较广,使用时间有限,可谓“低值易耗品”。西宁冬天气候非常寒冷,数九天南川河冰冻三尺成冰堆。赵寿做的泥炉特点是锅口正圆,炉体各部分楞角工整好看,经久耐用,在西宁城内居民中小有名气,非常有市场。

建筑业的工匠“抹泥儿匠”

泥瓦匠,砌建房屋、建筑业的工匠,多活跃在城乡大户人家,寺庙及公共建筑业。其吃住皆在雇主家或建筑工地。做内粉刷的大工,民间又叫“抹泥儿”或“抹泥儿匠”。过去城乡都十分注重宅院大门,一般都会请好的泥瓦匠来做,讲究气派、端正。俗语“砖门对砖门,土门对土门”,门面其实是家境等综合因素的外在反映。大门叫财门,新门开启之时,先由家主向众人撒红枣、糖果以图吉利,再请贵人踩财门,后以“花红例施”答谢工匠,工匠则满面红光,得意洋洋。

湟中人李生枝是烧制砖瓦的世家,他坚持创新,专制屋脊兽、琉璃瓦,不少用于了塔尔寺。

在泥瓦匠的行当中,有个砖瓦巧匠赵春庆,陕西大荔县人,自幼在家乡学成制做砖瓦及鎏璃瓦的手艺,精通鎏璃瓦的配料技术,并留有鎏璃瓦配料文字秘方,传给孙子赵振武。赵振武继承祖业,经营砖瓦窑,由于经营有方,生意兴隆且小有名气,一说赵瓦匠,人人皆知。

西宁当年重建东关清真大寺、南禅寺,修建湟光电影院时,所用砖瓦类产品,大都是赵瓦匠家生产的。东关清真大寺听经楼所用鎏璃瓦,就是赵瓦匠的产品。

擀制毛毡为业的毡匠

毡匠,民间以擀制毛毡为业的工匠。其主要工具与弹棉花所用工具相似,俗称“毡匠三件宝,弹弓、竹帘、胡尔条。”即弹毛的大弓1张,竹帘1卷,胡尔条(山间野生灌木枝条,直而柔韧,东部山区多见)10余根。弹制毛毡以青海地产的藏系绵羊、山羊毛为原料,纤维细密,质地纯正,富有弹性。

第一步,先选好羊毛,拣去杂质,边在太阳底下曝晒,边用胡尔条密密地抽打,使其疏散蓬松,逐渐均匀。

第二步,用大弓进一步弹羊毛,再将弹松的羊毛均匀地铺在摊开的竹帘上,匠人用嘴喷温热水于羊毛上,再将竹帘连同在其上的羊毛一起卷起。

第三步,卷起的竹帘用脚踩其上而就地滚动,使羊毛互相粘连为片,是为毛毡雏形。

第四步,在地上放平整的门扇或木板,将竹帘轻轻抽去,留下粘连的毛片,又在毛片下放两条长毛绳,再卷起放在门扇或木板上,用净脚片滚动踩实,再摊开口喷热水后,再滚再踩实。如此反复数十次,毛毡越来越瓷实,很少浮毛。

第五步,通过水洗而修饰毡边,使其外形美观,方正规矩。

西宁毡帽数袁文治家的好。袁文治出生在西宁市东郊傅家寨村农民家庭中。袁文治是袁氏家族中二爷袁俊德的第五个儿子,后过继给袁家三爷袁顺德。

袁顺德在西宁东关大街开设手工业毡帽作坊,常有10余名工人。袁文治采用青海藏系羊的秋毛,山羊绒和牦牛绒为原料,生产毡帽、毡靴、毡衣和毛毡等手工产品。其中:毡帽的品种有藏民帽、土民帽、礼帽和鹰嘴帽等。

他擀制的毡帽,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式样新颖,富有民族特色。并且毛铺的均匀,擀的板实,飞毛剃的光,染色鲜艳,颇有名气,买者络绎不绝,深受少数民族的喜爱。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袁毡帽”。

与毡匠关联的还有褐子匠。

褐子匠,即民间用毛绒编织毛织品的工匠,一般用当地所产的牛绒为原料,主要编织毛褐衫、毛褐裤及其它褐制品。

遍布寺庙市区的做木工活的匠人

木匠,民间做各类木工活的匠人。他们一般没有固定场所,大多受雇于雇主,带着工具到雇主家做活,也有走街串巷的。雇主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大体有家具类,门箱、炕柜、灶具类,蒸笼。技艺高超的叫大师傅或“掌尺”,指挥盖房上大梁。西宁人谢恩科擅长寺庙建筑,精于雕刻,是东关清真大寺建筑时的“掌尺”。

还有专门做棺材的,叫替寿者“做大房”。河湟地区素有闰年闰月给寿者做棺材置寿衣的习俗。民间有“闰年闰月一百岁”的说法,故多有闰年请木匠做材。老西宁在过去还给德高望重、政绩卓著的杰出人物,请木匠师傅特制的“八台轿”的坐式棺。

木匠里有个木雕名匠王德臣,汉族,青海西宁朝阳人,王德臣幼年在朝阳家中跟父亲王宝山学习木工手艺。在农村为农民制做家具、寿材等木器活。他心灵手巧,善于动脑,还自学木器雕刻技艺,为他人雕刻牌、匾、家具等。

因其木器雕刻技艺精湛,做工精细,深受人们称赞,小有名气。1919年,他在西大街开设了木匠铺,找他雕刻名牌,匾额、家具的人很多。他曾为当时的北山寺、城隍庙、省政府、等单位和西宁一些名家雕刻过匾额和对联。民国时还担任过西宁市木器行业的行头,兼管木器行业的行政事务。

沿街吆喝的补锅匠、碗儿匠

补锅匠,又叫咕嚕锅,钉锅匠,因其钉锅时钻头在锅上发出“咕噜”声响而称之。过去人们生活简朴,物质紧缺,旧锅出现裂纹时,很少废弃买新锅,而是修补一下继续使用。只要补锅匠一来,请他在旧锅上打个补丁即可使用,方便又廉价。其工具简单,手摇钻子1把,铁锤1把,小铁砧1只,碎铁片若干,扁担1根,小马扎1只,走街串户修修打打,完了两头一挑,吆喝补锅,悠悠而去。锅的补丁,按疤计价,一条5厘米的裂缝,在倒扣的锅底,约需按缝的左右各钻1眼而横连着补1个疤,要2角钱。

碗儿匠,其行头和钻眼、钉铆基本同于钉锅匠,只是铆、焊还要挑上小风箱、钻子、砧子,钻头是金刚钻。俗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补丁则是特制的细小金属。他们技艺不凡,先将器皿碎瓷片按缝对好,然后用绳子捆扎结实,再用装有金刚钻的钻头按在打眼部位,钻子顶端反扣一酒盅,用左手相按,腾出右手在钻眼处点清油,并执弓弦缠在钻杆上来回拉动,钻头则徐徐打眼。粘贴疤子时,按裂缝两边对称排列而打洞眼,铆以铁疤子,铆时再抹清油,铆后抹土而擦净即可。补时,动作幅度稳而轻,转眼之间,就能把破碗烂碟收拾得利落完整。

铁匠铺中最具特色的藏刀

铁匠,有固定的铁匠铺,铺内砌有炉灶,备有风箱、炭煤、锻铁料、铁砧子、各式铁锤、各式铁钳子等。锻铁时,将锻铁料放入熊熊燃烧的炉火中,烧红后,铁匠用左手持铁钳子迅速夹出置于铁砧上,右手持一小锤,另一人手持大锤,一人一下的击打红彤彤的锻料,如此反复多次。最终打成斧子、瓦刀、铲子、镰刀等工具。

具有民族特色的藏刀,是青海特产。藏族群众常挂于腰间,既是装饰品,又是切、割、削等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其由刀刃、刀把、刀鞘组成。刀鞘有软硬两种,鞘外为铜铁皮制作,刻以精美图案,里衬木片,有弹性而不伤刀刃。在藏区,还有女式藏刀,型略呈弯形,首尾是对称平弯的菱形,正面镶以宝玉等,工艺突出装饰风格西宁手牌藏刀,又称马国祯藏刀,刀面上刻有人手掌图形,规格有5寸和7寸两种,配以牛角花纹的刀把和刀鞘,再在刀鞘上配插1双筷子、6把镊子、1个挖耳子,注重刀刃锋利,携带方便而功能多样,深受蒙藏群众欢迎。

深受群众喜爱的铜匠和银匠铺

铜匠,民间熟练掌握铸、焊铜件的手工工匠,谓之铜匠。多活跃在西宁和湟中县鲁沙尔一带。分生熟两种,生铜匠多铸制铜壶,其外形亮丽,摆放稳当,使用耐久;熟铜匠除焊制铜壶外,还制作铜佛像和其它佛教法器,造型生动而富有表情,讲究细致而品质可靠。产品多为定做,销往全国藏区。

银匠,专制银器的民间工匠。一人或数人合伙开办、经营手工作坊。其工具是特制模具、小型凿、锤、银炉,风箱等。制作时,将冶炼好的银水注入模具,待其冷却后,再行打制。一般制作手镯、戒指、耳坠、簪钗、长命锁、百家锁,镶制小刀、酒壶、鼻烟壶、银碗银筷及其它民族用品。湟中县鲁沙尔的银器,以其讲究传承,外形精美,做工精巧,注重工艺而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此外,还有鞋匠、绳匠、石匠、画匠、裱匠、锅头匠、影子匠(过去唱皮影戏的艺人)、绳匠、口袋匠、炉院匠(民间翻砂铸造的手工业工匠)、单子匠(民间以手工编织毛织品为主的工匠)等等。

老西宁的民间作坊和能工巧匠,其实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人们温馨的记忆。那淳朴的民风,深邃的民俗,独特的文化,就是陈年老洒,永远散发着浓郁的醇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