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怎麼辦?

尿液中血細胞增多超過正常值稱為血尿或尿血。血尿可以是肉眼可見的,也可以是肉眼看不見,只能在顯微鏡下檢查發現有超過正常數量的紅細胞。血尿的顏色的深淺主要由尿液中所含紅細胞的數量決定,血量多尿液可呈鮮紅色、洗肉水樣、粉紅色及濃茶色等,出血嚴重的甚至尿中帶有血凝塊。

血尿的原因比較複雜,但大多為泌尿系統本身病變引起。根據血尿在排尿過程中出現的先後情況,可初步判斷出血部位:①尿道溢血:指不排尿時有血從尿道口不自主溢出,說明病變多在尿道括約肌以下;②初血尿:排尿開始時尿內有血,而後逐漸變清,提示病變多在後尿道或膀胱頸;③終末血尿:排尿開始時無明顯出血,直至排尿終末時出現血尿,說明病變多位於膀胱三角區或後尿道;④全程血尿:自排尿開始至終了,血與尿液完全混合,全部尿液均為深淺不一的血色。

血尿怎麼辦?

根據血尿的伴隨症狀和年齡也可以對血尿的定性診斷提供幫助:①無痛性血尿:為泌尿系腫瘤的特點,其中以膀胱腫瘤最為多見。如果中老年人出現間斷、無痛、全程肉眼血尿應高度懷疑為泌尿系腫瘤。除此之外,腎結核、腎結石、前列腺增生、多囊腎等也可引起無痛性血尿;②血尿伴腎絞痛:多見於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有時腎腫瘤出血形成凝血塊或脫落的壞死腫瘤組織使輸尿管梗阻時也可引起腎絞痛;③血尿伴膀胱刺激症狀(尿頻、尿急、尿痛):常見於泌尿系下尿路的病變,最多見的是急性膀胱炎、結石或結核,急性腎盂腎炎、急性前列腺炎也可出現此症狀;④血尿伴下尿路梗阻症狀:多見於前列腺和膀胱病變,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膀胱結石、膀胱腫瘤等;⑤其它伴隨症狀:如同時伴有腹部腫塊、水腫、高血壓、發熱等均提示一定病變,有時也會出現原因不明的血尿。從年齡因素分析,不同年齡出現血尿多發病也不一樣,如兒童血尿多見於腎小球腎炎;40歲以下的男性發生血尿,以結石、前列腺炎、結核、尿道炎及外傷多見;如為女性,則多見於尿路感染;40歲以上的成人發生血尿則要考慮到腫瘤的可能。

發現血尿後最好不要自己處理,應儘快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確定出血的原因及部位,進行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在去醫院前,病人自己和家屬應:①盡力解除患者的恐懼心理,保持鎮靜,臥床休息;②避開導致血尿的不利環境和因素;③保存好血尿標本,以便到醫院後能及時進行檢查;④如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到醫院就診,可根據伴隨症狀和患者年齡情況初步判斷尿血的原因,有針對性的服用家庭常備的消炎藥物和止血藥物及其它對症藥物,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但切忌亂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