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越軍打仗有特點,火力猛工事強逃跑快能打游擊戰

眾所周知,從第二次世界大結束一直到1990年,長達40多年時間中,越南一直戰火不斷。先和法國人打,再和美國人打,南北方自己還打,加上侵柬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幾代人烽煙不息,都打成了精。

在連綿累年的戰爭中,越軍屢經錘鍊,作戰經驗豐富,打成了一支虎狼之師。特別是其陸軍,從小規模的遊擊武裝起步,越戰越強,不斷壯大,成長為步兵、炮兵、工兵、裝甲兵、通信兵、工程兵、防化兵、特工等基本兵種齊全的武裝力量。至1979年,越南陸軍總兵力已超過了90萬人,成為一支相當強大的地區性軍事力量。

對越反擊戰越軍打仗有特點,火力猛工事強逃跑快能打游擊戰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充分發揮了陸軍的主要作戰特點,同解放軍進行了硬碰硬的較量。總的來說,越軍最擅長的是步兵營以下的分隊作戰,並能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師團至軍規模的多兵種合成作戰。下面就試舉一下越軍的主要作戰特點。

第一,越軍幾十年在東南亞地區作戰,這裡是典型的熱帶山地叢林和水網稻田地貌,高山連綿,植被繁盛,河流縱橫,道路稀少,四季高溫,多雨多霧,極不適於軍事行動。而越軍則很適應這種環境,熟悉地形地物和植被氣候等特點,在山地叢林中行動迅速,其機動力和偽裝力都非常出色。比較典型的是,許多越軍能光著腳行軍作戰,在山地叢林中穿行自如,這真是令那些軍靴不能離腳的法軍、美軍大兵們目瞪口呆。

第二,越軍善於構築工事。他們很會選擇能夠瞰制戰場的戰術支撐點,在上面構築陣地,並以多個支撐點相連接,以點帶面,形成體系,控制主要交通線及其周邊地帶。越軍的工事主要分永備工事、半永備工事和野戰工事等類型。其中永備工事、半永備工事通常會利用天然巖洞、古代堡壘等進行改造,主要是鋼筋混凝土和堅固岩石混合的結構,隱蔽堅固,一般火器無法將其摧毀。野戰工事則主要利用地形在土山上構建,其主結構在地下,地上不露出或只露少許,非常隱蔽。工事以竹子和木頭為骨架,上面覆蓋圓木、土包加數米厚的積土,既堅固又難被擊中。這種野戰工事的防禦能力較強,能藏兵藏物資,利於觀察和射擊,並有地下出口同陣地上的塹壕、交通壕相連接。

對越反擊戰越軍打仗有特點,火力猛工事強逃跑快能打游擊戰


第三,越軍的火力配系嚴密。構築好陣地後,越軍會分層配置各種火器。通常將高射機槍、直瞄火炮等配置在山頂,打擊遠距離目標;輕重機槍、火箭筒等配置在山腰,打擊中距離目標;衝鋒槍、自動步槍、榴彈槍等設置在山腳陣地,打擊近距離目標;迫擊炮配置在高地反斜面,以曲射方式打擊對方。越軍的火力配系注重遠近、輕重、大小、曲直、明暗、正側和倒打相結合,形成對戰場的多層綿密火力全覆蓋,打得猛,打得狠,極具殺傷力。

第四,越軍很會逃跑。當陣地守不住的時候,越軍則顯出熟悉地形快速逃跑的本領,往往迅速分散,拋棄軍裝,換上民服,鑽山進洞,投草入林,跑得快,藏得嚴,很難將其捕捉,不容易打成殲滅戰。

對越反擊戰越軍打仗有特點,火力猛工事強逃跑快能打游擊戰


第五,越軍擅長遊擊襲擾。越軍逃跑躲藏是為了保存力量,當避開對方軍隊鋒芒之後,小股越軍會乘天黑、下雨、起霧等有利時機出動,隱蔽接近,尋找對方的薄弱處和零散人員,突然出擊,動作快火力猛,取得戰果後就撤退。越軍對游擊戰術的運用非常熟練,令人防不勝防。

總的來說,越軍用上述戰法同遠比自己強大的對手較量,打跑了法軍,打跑了美軍,又同中國軍隊反覆鏖戰,死打硬纏,其作戰意志和戰鬥技巧都不可小視,在戰爭史上佔有了獨特的地位,值得仔細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