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中,方腊真正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

-陌依寻-


方腊这个人是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不过他的出名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文学形象,而不是他本身的起义事迹。

历史上起义出名的人很多,最厉害的当属刘邦和朱元璋,刘邦一个小小亭长,朱元璋干脆就是赤贫,但是两人都打下了几百年江山,十分了不起。其余的像陈胜吴广是首发,张角、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则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名气都特别大。跟他们一比,方腊起义爆发在北宋末年,大家知道,两宋期间,周边的辽、金、西夏、元蒙等就没消停过,大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国与国的纷争上。至于方腊起义,由于他规模不大,持续时间不到一年,所以在历史上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名气,都无法与前面的的相提并论。


跟不少农民起义一样,方腊也是借宗教名义发展人员,起事造反。方腊自己是江南人氏,那时候是宋徽宗当政,这徽宗不是个好皇帝,却绝对是个出色的艺术家,没事就喜欢写写字画画画,更喜欢搜罗奇珍异宝,花石竹木,恰好江南特产这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搜罗运输这些玩意,当地百姓不堪其扰。方腊作为受苦的一员,内心充满了不满,后来加入摩尼教,广泛传播教义,借此拉拢了大量同样不满的穷苦百姓。

方腊一看时机成熟,直接就造反呗,开始的时候方腊进击还是很迅速的,宋朝重文轻武,地方武装力量薄弱,在方腊面前不堪一击,甚至朝廷都抛出招安大旗,但是方腊不答应。方腊信心大增,甚至开始谋划推翻宋王朝,建立新政权。朝廷看到方腊如此膨胀,很不高兴,任童贯为宣抚使,征讨方腊,后面各路宋将刘延庆、王禀、王涣等等纷纷去镇压,方腊本来就是仓促起义,很快招架不住,后来方腊跟妻子一起被俘,过一阵子被杀掉。

方腊起义快速失败,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宋朝的时候尽管四处皆敌,但是商品经济发达,底层人民虽然生活不咋地,但是一般也饿不死。你起来造反很可能被杀,安分守己反而活得长久。说实话,北宋末年还没到那种一定造反不可的地步,所以方腊起义虽然靠着宗教蛊惑人心,但是大部分但求温饱,对他的起义并不感冒。而且方腊也没有明确的对民政策,起兵造反那可是都要财力支持的,没钱怎么办,烧杀抢掠呗,在很多百姓眼里,方腊只是贼寇。

再一点,方腊估计是起义前被当官的欺负了,极度仇视官府,对官府之人手段特别残忍。他底层得不到绝对支持,中间阶层又得罪透了,可以说搞得是一个天怒人怨,他很快被镇压失败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方腊起义规模和影响不大,这就给了文学创作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在《水浒传》里,施耐庵着重描写了方腊跟梁山好汉的恩怨是非。可以看的出来,施耐庵是个很有想法的作者,他笔下的梁山好汉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平时还是比较注重搞好和底层民众关系的,虽有李逵这个异类,但总体还是比较规矩的,对于对立的官员,则是尽力拉拢劝降,跟方腊那种滥杀无辜,四处树敌的情况大大不同。在《水浒传》中,方腊作为反面角色,跟宋江率领的梁山好汉展开拼死搏杀,最终以方腊失败,宋江损兵折将告终。


另一个方腊形象就是在《射雕英雄传》里,讲述九阴真经作者黄裳来历的时候提到了方腊,在里面方腊更菜。那时候方腊就是明教教主,起兵造反,而黄裳是朝廷官员,他去镇压,这黄裳本来是个文官,但是从文及武,居然无师自通,悟到了高深武功,把方腊他们打的屁滚尿流。

文学作品里的方腊可以说都是个反面角色,也没有成什么气候,这跟他历史上的最终结局是一致的。


一览众河小


方腊起义只嚣张了短短半年:武松也没有单臂擒方腊

【萨沙讲史堂第七百三十期】(历史系列第299讲)

大家看水浒,都伤痛于宋江和方腊的自相残杀。108将被方腊杀了三分之二,方腊自己也被生擒完蛋。真实历史上,宋江没有打过方腊,方腊也没有嚣张多久。听萨沙说一说吧。

历史上的今天,方腊被小将韩世忠生擒,方腊的摩尼教起义由此失败。

北宋的浙江人方腊是摩尼教,也就是明教的教主。方腊是一个优秀的宗教领袖和组织大师。他利用宋徽宗的花石纲错误政策,巧妙的煽动浙江民众一起叛乱。

宣和二年(1120元)十月,方腊教众起义。

方腊的起义和历史上很多起义,有一定区别,倒是酷似太平天国。这是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起义,宣称明尊降世,会推翻宋朝。

方腊的核心人物,全部是宗教狂,类似于日本战国时代的僧兵。

这些人非常疯狂,认为为明尊战死可以直接升入天堂,所以作战毫无畏惧,凶狠残忍。

而北宋地方的武力虚弱,只有厢军和民兵,兵无斗志,将领无能。

精锐的中央禁军都驻扎在首都开封,一时间是赶不到的。

于是,方腊的军队迅速席卷浙江,不到十天就有数万人参加义军,在息坑大败宋军,杀死宋将蔡遵。

十一月攻占青溪,十二月攻占睦、歙二州。南面攻克衢州,杀死郡守彭汝方;北面横扫新城、桐庐、富阳各县,进逼杭州。

方腊部队迅速增加到20多万,但骨干部队很少。

在方腊凶悍的部队面前,浙江地方军队根本招架不住,也毫无抵抗的决心。说白了,厢军是混饭吃,根本不愿意打。民军则素质低下,无法打。

随后,浙江宋军吓破了胆子,几乎都是闻风而逃。

杭州郡守弃城逃走,义军占领杭州,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放火烧了六天,死者不计其数。

然而,此时不太懂军事的方腊,犯了战略错误。

他错误估算了宋军禁军的反应速度和战斗力,没有及时调转兵力北上决战,而是向南占领江浙和江西广大地区。

这边,北宋朝廷反应也很快。垃圾宋徽宗还是比较聪明,立即取消花石纲政策,并且自我批评,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同时,大将童贯率15万精锐禁军,大举南下,同方腊决战。

这边,方腊却分兵应付,结果连长失败,南京、杭州先后丢了,北方部队伤亡惨重。

此时方腊才知道犯了错,紧急将主力在3月北上争夺杭州,只是大势已去。

4月,宋军攻破方腊老巢青溪县,方腊起义被扑灭。

有意思的是,中后期的方腊,并没有得到浙江老百姓支持。

为什么?

在于他的可怕政策。

方腊和其他农民起义一样,手段凶残,滥杀无辜。

历史记载:方腊抓住宋军官吏,一律残杀。包括凌迟、分尸、剖腹、乱箭穿身,甚至或者下锅熬油。

在攻打杭州市,方腊毫无顾虑的放火,烧死大量无辜民众。

浙江人总体没有这么凶悍,被方腊吓住了,开始抛弃他。

所以,方腊前一年10月起兵,第二年4月就战败,嚣张半年而已。

至于宋江呢?

他带着35个头领,大约和方腊一起行动,不过是转战山东、江苏等地。

两人在不同区域作战,根本遇不到。

然而,宋江垮台更快。

宣和三年(1121年)2月,海州(今连云港)知府张叔夜“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大破宋江。

宋江副将被杀,部队伤亡很大,被迫投降。

宋江投降后,时任亳州知州的侯蒙曾经建议招安宋江去打方腊,但皇帝“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

看看,宋江根本没有打过方腊。

就算他想打,宋江2月被收编以后,3月赶到浙江,方腊已经大败,节节败退。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军队从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4月就全军覆没。

可见,宋江也没有机会参战。

不过,历史上的宋江也是很厉害的。

初期带着区区35个头领和一群小喽啰,竟然周旋于几万宋军之间,如若无人之境。

也许不是宋江多强,还是宋军地方部队太弱。

用杨志的话来说:相公给我1000人也没用。这些厮们,一见到强盗自己先跑了!

所以,武松单臂擒方腊也是不存在的。


萨沙


宣和三年初,宋徽宗遣童贯率领15万官兵,分东西两路南下剿灭方腊义军。在宋军强大的兵力优势下,方腊弃守杭州,败走睦州,婺州,歙州相继失陷,四月初方腊撤回根据地老巢帮源,样桐占据岩洞据险固守与官军对峙。


随着帮源门户箭门岭的失守,根据地完全暴露在宋军各路主力之下,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向义军最后的集结点发动了总攻。

外围阵地逐渐被官军蚕食,包围圈越来越小,方腊在战斗中战马受伤死去,战刀也丢失,最后带领一些随行人员躲入洞源村东北角一个山洞里,宋军虽然收缩了包围圈,开始搜山,但地势相当复杂,官军一时没有办法,但方腊也无法突围。



自古只有打仗,打恶仗才是军人出人头地扬名的机会。韩世忠这时还是宋军的一名小头目,历史给了他表现的机会,在方腊被困清溪峒时,他暗中收买了方腊的部下,让其带路,出其不意直入方腊老巢,率部和方腊等拼死格斗,最后生擒方腊。

小说影视剧里不管是鲁智深,还是武松独臂擒方腊都是小说而已,真正抓住方腊的是韩世忠。

韩世忠得了泼天大功后还有个插曲,他上司强了他功劳,他只得了个小官。庆功宴上韩世忠闷闷不乐,狂饮解闷,被当时营伎梁红玉看中,成了一段传世美好姻缘。

同时被俘的还有方腊的妻子,宰相方肥,第二天童贯就将他们一众几十人押送汴京,当年八月方腊等人被斩于汴京,方腊的残部一直抵抗到宣和四年初,才被宋军完全镇压下去。


看遍山川


很多朋友是通过一部《水浒传》了解到方腊这个人,只知道方腊似乎是梁山好汉的对头,108武将被招安后为了讨伐一个方腊,损兵折将,惨死无数。

其实正史中的方腊,也算是一个厉害的人

方腊又名方十三,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的领袖,方腊当时依靠民间宗教“摩尼教”拉拢人心,组织了第一波亲卫军发动起义,建立政权,在浙江一带深得人心,短时间内部众竟然发展都百万,打下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威震东南。

在当时,江浙地区是经济命脉,朝廷不能坐视这么个眼中钉坐大,于是派童贯去镇压。当然历史中的童贯还是有一套行军打仗的本事(童贯曾打过西夏,平过方腊,也曾联金伐辽)。跟《水浒传》中的废物完全不一样。

(影视剧中的童贯形象)

同时方腊虽然坐拥百万大军,不过很可惜,虽然在短时间内打下很多地方,看似风光,其实打的地方军都是些老弱病残。而童贯则率领着十五万中央禁军,精锐中的精锐!

再加上方腊等人太过乐观,没想到宋军有如此快的反应,在还没有一鼓作气挥师北上占领南京,扼守长江的战略时,就被当头一棒(这属于马后炮,因为当时方腊的谋士压根没想到这个战略,只知道固守)。童贯大军直接进驻南京镇江,切断起义军北上的可能,方腊义军战线不断被压缩,最后只能在各州县进行拉锯战

不过历史就是这样,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太大,缺乏政治纲领,组织结构松散,越到后期越属于孤军奋战


1121年2月,杭州六天六夜大战起义军伤亡惨重,方腊最后弃城逃跑,转向睦州(今淳安)

1121年3月,睦州失守,方腊率领残部逃回大本营帮源洞,靠天险死守

1121年4月,童贯联合各路宋军20万一鼓作气进逼帮源洞,方腊不得不“御驾亲征”率领残余的几万义军腹背抗拒。

1121年4月末,宋军包围帮源洞,一位日后名震天下的大将韩世忠侦察到帮源洞的路径,率军杀入,此时方腊带领几十随从准备突围,无奈面对上千宋军,最终失败。除开方腊的部下方七佛带少数人突围成功,其余全数被歼,“圣公”方腊则被生擒。

1121年8月方腊被杀

而义军最后退守的帮源洞也因方腊而闻名,也叫方腊洞,现在成为著名旅游景点。

至于梁山好汉,不好意思,方腊和梁山起义完全没交集,只有宋史侯蒙传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当然看看就行了,压根没有讨伐方腊,宋江渣渣被张叔夜带了不到一千人就给干了···


武天老师




北宋宣和年间,书法、绘画大家宋徽宗,喜好花石竹木,在江南搞了一个“苏杭应奉局”,专门在东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用大船运向汴京,每十船组成一纲,时称“花石纲”。

方腊是睦州青溪人(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青溪县多产竹木漆,是应奉局重点剥削敲诈的地方。

方腊家里有漆园,当然也有记载说是雇工。

肯定是被剥削敲诈得苦不堪言,而且发现这样的人比比皆是,身边的农民对反动统治都是咬牙切齿,强烈的愤恨。

恰好摩尼教就是明教,在江南盛行。方腊暗中组织贫困失业的农民,利用明教教义,一下子就成了教主级别的人物。



宣和二年(1120年)秋天在帮源起义,很快就得到了各地的响应,人数扩大到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东南震动。

可以说方腊是建立了正规的政权,他计划划江而守,渐图进取,十年内推翻宋王朝。

可惜,没有时间发展,不懂得“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面对童贯为宣抚使的十五万官军,起义军战斗失利。

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二十四日,宋军包围帮源洞。方腊在石洞中躲藏,虽然易守难攻,石洞极为隐蔽。



但,当时还是裨将的韩世忠,侦查到路径,便率骁勇进入方腊所藏洞中,格杀数十人。

由于被发现,方腊带队突围。但已经被包围,走不了了。

四月二十七日,忠州防御使辛兴宗俘获了方腊及其妻子、宰相方肥等人,藏匿在洞中的七万起义军被杀,方七佛等人逃走,方腊等人被押往汴京。

由于是造反,一经审判,就是处决。

八月二十四日,方腊被杀。轰轰烈烈的方腊起义,至此才落下帷幕。


老马说高考志愿


如果你的前任女友回来找你,你会怎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