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的老龙堤是什么时候修的?三国时“襄阳无西”与修建老龙堤有关吗?

岘山石头


三国时 ,襄阳城往西,是湖,叫檀溪湖。直到今天,檀溪湖的芳名仍然保持着。



三国后期,襄阳太守胡烈带领襄阳百姓修建了老龙堤。《襄阳府志》记载,老龙堤东起襄阳城,西至万山,长约十里 。
堤内,南起虎头山,北至老龙堤,约两公里宽。按照现在的面积计算,老龙堤保护的土地约10平方公里。

此后历朝历代,官府要务之一就是保护好老龙堤。唐宋元明清都有记载。解放后,当地政府对老龙堤进行了全方位的加固与绿化,使老龙堤既有防洪作用,又有美化城市的作用。
江滩
下看到的老龙堤。坚固的江堤让洪水望而却步。
往万山方向走,感觉汉江水位高于堤内。


堤上宛如花园。
晨练的市民。远处就是万山。

宽阔的檀溪路、虎头山路。

三国故事:马跃檀溪遗址走檀溪。
渐渐的感觉






地势高了,原来已经到了万山居民区。翻过万山走10里路,绕行几座小山,就到隆中了。


从三国时襄阳西边是檀溪湖的地理状况看,襄阳西边是水,也就是说,襄阳到万山没有大路,只有山路。襄阳管辖万山以西是有难度的。

据《襄阳府志》记载,襄阳属于南郡,而《谷城县志》记载,谷城县属于南阳郡。这说明南阳郡可以管到汉江以南地区。至于邓城(邓县)当时管汉江以南的隆中,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诸葛亮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这句话仍然支持了襄阳说。


入冬了,老龙堤上海还开着鲜花。


岘山石头


在“襄阳说”诸多离谱“证据”中,“襄阳无西”似乎是比较靠谱的史料,因为这则记载出自《元和郡县志》:“万山,一名汉皋山。在襄阳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于是乎,襄阳“铁证”之声不绝于耳。可是,“襄阳说”在这里又是犯了只看风月宝鉴一面的错误。就在这条记载的同篇,《元和郡县志》又记载:“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今邓州南阳县是也。汉以南为南郡,今荆州是也。后汉建安十三年,魏武帝平荆州,置襄阳郡。”呵呵,历史记载怎么总是对“襄阳说”不赏脸啊?到处都是隆中不归南阳郡管辖的记载。再说了,万山为界又没有说是东西为界,理解成南北为界不行吗?我想《元和郡县志》不会自扇耳光吧?无独有偶,《元和郡县志》同卷《宜城县》还记载另外一个“古谚:“(宜城)本汉邔县地也。城东临汉江,古谚曰‘邔无东’,言其东逼汉江,其地短促也。”按“襄阳说”的奇葩逻辑,“邔无东”就是邔县的东界只到东门外的汉水,可是,《水经注》明确记载汉水以东有属于邔县的黎丘、观城二城,邔县东逼的这段汉水是邔县的内河而不是界河。另外,谭其骧先生绘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时期的邔县的辖境向东越过汉江一直到绿林山主脊,汉江以东还有近百里的邔县辖境,看来《水经注》和谭先生又打脸“襄阳说”的“铁证”了。再回到襄阳,如果说襄阳西界十一里就可以说“无西”,邔县“东逼汉江”就可以称为“无东”,那么,那襄阳城北门同样是“北逼汉江”,过汉水就是南阳郡,连一里都没有,其界更为“促近”,可为什么“古谚”没有人说“襄阳无北”呢?难道是古代襄阳人分不清一里和十一里的远近吗?当然不是,老老实实看看历史地图,襄阳万山以西就是荆山山脉,邔县汉水以东也是绿林山脉,襄阳向西入川的古道过万山就折而向南,没有向西翻越荆山山脉的道路。邔县只有南北向的襄阳至汉阳的大道,没有过汉水向东翻越绿林山的古道。而襄阳北门,则是向北渡汉水的宛襄大道,故而“襄阳无西”“邔无东”,而没有“襄阳无北”了。“无西”“无东”实交通状况耳,非辖境也!读书断章取义会闹笑话的!


奔流到海不停留


南阳的**又在逼逼,你累吗?快去干活去,早都是定论。还在这傻费力气,要是赶不上襄阳作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国家级交通枢纽、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这艘大快船,估计会被掀起的浪花淹没的。到时诸葛先生要是有灵的话还是会被呕死的!卒前吐血急呼:“臣之错也,未想后世之南阳非彼南阳,未想后世之隆中非南阳辖,甚未想宛城人如此愚不可及矣,臣去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