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法海:掘地出金,并降服一条白素贞

历史上真实的法海:掘地出金,并降服一条"白素贞"

历史上真实的法海:掘地出金,并降服一条白素贞

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的人都知道法海这个人物,他活生生的将白素贞与许仙拆散,并将白素贞关进了雷峰塔,这就是法海给人们的印象,但历史上真正的法海实际上是一位得道高僧,他是唐代明相裴休的儿子,俗名裴文德。

据历史记载当时皇子得了疾病,怎么医治都治不好,于是当时的宰相裴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自己的儿子代皇子出家,于是裴文德就进了寺庙,灵佑禅师为其赐号"法海",人称法海和尚。剃度之后,灵佑禅师命其苦行,让其前三年劈柴,后三年担水,其实这也是一种修行,不要小看了这种修行,往往这种修行都是通往禅林的法宝,因为这叫"苦禅",往往能磨炼人的意志,提升人的境界。但法海也有叫苦的时候,一次因为过于辛苦,在大汗淋淋之际就说了一句话"和尚吃水翰林挑,纵然吃了也难消",结果那些僧人吃完饭后都觉得难受,食物似乎都无法消化一样,肚子都很不舒服。灵佑禅师知道这件事后,就坐在法海的身边打坐,随即说了一句"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于是所有人的肚子都不疼了。法海禅师深深感到惭愧,然后收拾身心,继续为大众服务,从而再无怨言。

历史上真实的法海:掘地出金,并降服一条白素贞

很多年后在一次挖地基的时候,他意外掘出了一批黄金镒,古代20两为一镒,法海禅师马上将其上交给镇江太守,太守李琦将此事奉奏皇上,唐宣宗十分感动,随即下令将黄金直接拨给寺院常住,作为朝廷的供养,修建寺院,并赐名金山禅寺,法海禅师成为金山禅寺的开山初祖,被后世人们深深敬仰。

历史上真实的法海:掘地出金,并降服一条白素贞

在寺庙完工之前,法海禅师一直住在金山寺侧的一个山洞中禅修,这个禅洞后来十分出名,是颇具影响的"法海禅师禅修洞",经过漫长的艰苦创建,金山寺最后圆满建成,成为江南地区佛教界最大的禅宗丛林,名震中外,法海禅师也被亲切地称作金山寺的"开山裴祖"。

而在历史上法海禅师确实曾经降服过一条白蟒蛇,据《金山志》记载:"蟒洞,右锋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也就是金山寺附近有一个蛇洞,洞中住着一条白色的蟒蛇,这种蟒蛇经常出来咬人,导致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拜佛。一日,这条白蟒竟然爬进了寺庙之中,法海从寺门中走出来,大喊一声"孽畜,竟敢在此撒野,赶紧给我滚",白蟒起身看了看法海,就爬出了寺庙,然后直接入江了,从此再也没有白蟒伤人事件了,百姓也敢上山敬香了。后来这个故事被冯梦龙发现了,就扩大开来,最后就成了《白蛇传》,再后来就成了《新白娘子传奇》走进了千家万户。

其实法海确实是一位得道高僧,而并非《白蛇传》中所描述的恶僧形象。

传说得道高僧都具备五种神通,这五种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具备这五种神通就能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一切,因为你能看见,能听见,能感受到,能来去自如,能秒天秒地的出神飞行。当然要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多做善事,少做恶事,因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