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魏璎珞并不是乾隆最爱的女人


要说今年登场最忙的,肯定是我们又恨又爱的“大猪蹄子”乾隆了。

这个刻章狂魔,在微博上一度被嘲笑到热搜前五。


原来,魏璎珞并不是乾隆最爱的女人



除了爱盖章外,他还很自恋,自觉英俊潇洒,甚至在骑马、射箭的时候都要命令画师将自己画下来。

晚年,更是自封为“十全老人,千古一帝”,可谓将自恋演绎到极致。

真实的乾隆,除了迷之自恋外,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乾隆的命比较好,他坐上皇位的时候,大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两位皇帝的打拼,已经达到了“盛世”局面。

作为太平盛世中的皇帝,乾隆的日子要舒服很多。清宫剧中的他,要么在宫里到处撩妹,要么打扮成商人模样,游历江南。

当然,这多少有些戏剧化。早年的乾隆还是很刻苦的,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将清朝的经济推到了巅峰。

不过,自幼在优渥环境中长大的乾隆,确实很会享受。还在位时,他就开始琢磨自己退休后的生活。

那时年岁已高,出行不便,整日困在紫禁城里多无聊,思来想去,决定建造一座“宫中花园”,供自己颐养天年用。


原来,魏璎珞并不是乾隆最爱的女人


宁寿宫花园图绘


这座宫中花园就是紫禁城里尚未开放的神秘之地——宁寿宫花园,乾隆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来打造这座宫中之园,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

每天退了早朝,若是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乾隆就会亲临现场指示工匠:

这里应该安一面镜子、这个地方要用江南的双面绣、这个地方搭个戏台、屋顶要鲜艳点儿的颜色……

乾隆仿佛不是在打造一个后花园,而是在为自己打造另一个“家”。

在这个家里,他不是穿龙袍的皇帝,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过着不问世事、悠闲自在的生活。

乾隆虽然住在象征着皇权和地位的紫禁城,但看过清宫剧的人都有一个印象,乾隆帝喜欢走出紫禁城,到民间微服私访,尤为喜欢江南。

从花园的“倦勤斋”里,可明显地感觉到,乾隆对烟雨蒙蒙的江南有着很深的执念,他把江南园林的精巧精致,用移步易景的手法,都融入到了花园的建造中。

内嵌竹丝挂檐,镶玉透雕双面绣隔扇,都透着一股江南风韵;乾隆还极其喜欢玉,在隔板与窗棂等部位的竹丝图案中间,用银丝嵌着数百枚精雕细琢的和田美玉,工艺精细到让人震撼。

古人喜欢听戏,在虚拟的剧情里,品味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乾隆帝也是一个铁杆戏迷。他命令工匠在倦勤斋中搭建了一座私人戏台,戏台上方的紫藤萝画竟然有惊人的3D效果。

原来,魏璎珞并不是乾隆最爱的女人


3D效果的紫藤萝天花板画

在这里,他既可以是表演者,也可以是观看者,人生原本就是一场戏,看不尽道不破,舍不得又放不下。


原来,魏璎珞并不是乾隆最爱的女人


精美的倦勤斋戏台

纵观倦勤斋的内部装修陈设,不难看出乾隆帝的文人情怀,或许这也是他喜欢江南的原因。

乾隆对江南究竟有多爱?在交通极不方便的200多年前,他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六下江南。

在《御制南巡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

正是因为迷恋江南生活,他才将众多的江南元素搬到了紫禁城,当年迈的乾隆再也经不起下江南的舟车劳顿时,这里就成了他的江南,他还可以在这座花园里继续他的江南梦。


原来,魏璎珞并不是乾隆最爱的女人


倦勤斋里的皇帝宝座

贵为一国之君的乾隆有着多面性格,一面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另一面他对士大夫了无挂碍纵情山水间的自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这大概也是乾隆的矛盾处,生在帝王家,又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需要负起对江山社稷、对天下苍生的责任。

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却也不得随意走出紫禁城这座无形的牢笼。

唯有在紫禁城的最深处,打造一个不是江南却神似江南的“倦勤斋”来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也只有在这里,乾隆才能暂时忘记皇帝的身份,做回那个自由洒脱,了无挂碍的自己。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同样,有着江南情结的乾隆帝也深爱着竹子。

工匠用金丝楠木做出竹子的模样,然后在楠木上着色绘画,甚至细到把竹节竹斑都画上了。

乾隆对竹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为此,还专门建了一座独立的小院,取名“竹香馆”。

竹香馆是一座独立的小院儿,也是江南风格的建筑,由北太湖石做的假山和一座江南风情的两层小楼构成。

这个竹香馆可不像养心殿、太和殿那么宽敞明亮,空间极其狭小。当然,乾隆并不在里面住,只是偶尔心中烦闷,一个人过来坐坐。

坐在昏暗的屋内,听着窗外的风吹落叶声,想着后宫的明争暗斗和处理不完的政务,他就一肚子苦水,可又找不到人聊聊天,解解闷。

那一刻,他多希望自己的结发之妻还在人世。


原来,魏璎珞并不是乾隆最爱的女人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

虽然后人说乾隆是最风流的皇帝,但实际上他也很钟情。后宫佳丽三千,他却独独钟爱富察皇后。

富察皇后是乾隆床头的明月光,也是他的初恋、知己和精神支柱。无奈,伉俪情深的两个人却未能白头到老,富察皇后红颜薄命,只活了短短的37年。

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万分悲痛,他在谕旨中说:

“孝贤皇后去世后,我就养成了独宿的习惯,再也不让任何妃子陪伴我过夜。”

从此,陪伴乾隆度过漫漫长夜的唯有无尽的寂寞和孤独。

尽管是一国之主,但高处不胜寒所带来的孤独跟冷清,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乾隆的孤独,不仅是因为痛失所爱,还因他生性多疑。觉得嫔妃对他好是为了得到宠溺,大臣对他好,是为了加官进爵。

这种多疑,也让他活得极其没有安全感,他时刻提防,害怕被人算计,害怕自己的江山被他人夺走,生怕哪天一觉醒来,江山就易主了。

臣民眼中的乾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却不知身为帝王,他也会有心情低落,孤枕难眠的时候。

他也会有对未来的恐慌和不安,只不过无人懂他,他也不会让别人看透。

这也是作为帝王的代价。

乾隆给后人留下的话题真不少,除了迷之自恋、四万多首诗和八千多个印章,他的审美也被两百多年后的人们津津乐道。

前段时间,乾隆亲自设计的“各种釉彩大花瓶”在微博上火了,浮夸的审美看得网友哈哈大笑。


原来,魏璎珞并不是乾隆最爱的女人



其实,乾隆的文艺范儿真不是故弄玄虚:

他精通三种语言,自幼博览群书,还喜欢研究设计,只是审美看似没有他爹雍正那么高大上。


原来,魏璎珞并不是乾隆最爱的女人


乾隆的碗和雍正的碗

不过,至于说乾隆是农家乐的审美,这个锅他真不愿意背。

其实,乾隆生活的年代,欧洲正是向着“奢靡洛可可”风格转变的时期,乾隆的审美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追求的就是大胆和另类。

在乾隆花园的符望阁里,乾隆就大胆地采用了“百宝镶嵌”的设计工艺,用珍贵的玉石珊瑚等宝石制作成精美的浮雕,镶嵌在漆器或是木器之上,珠光宝气,极尽华丽。

所以,按照当时的国际审美标准来看,乾隆不但不俗气,反而很前卫,只是他的表现有点夸张。

乾隆的一生就像他设计的大花瓶一样,多姿多彩。他是大清的分水岭,在他之前,康熙和雍正历经数十年,打造了盛世局面,稳固了江山社稷。

到了乾隆中后期,他志得意满,开始追求享乐,大肆修建宫殿园林,六下江南,还养出如和珅一般的大贪官,导致大清王朝由兴盛走向了衰败。

他和所有帝王一样,集功过于一身,前半生励精图治,后半生好大喜功,奢靡浪费还发动数次战争。

但自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是他作为皇帝,功过是非,都容易被放大。

以往我们对乾隆的了解,都来自影视剧,一百部影视剧,就会展现出一百个乾隆,今天通过探索乾隆的后花园,我们对他又多了几分新的认识和了解。

从乾隆居住的地方,不难看出他的真实性格,他一生都活得很矛盾,既舍不得手中的权利,又向往文人的生活。

他喜欢镜子,镜子外他是皇帝,镜子里他是穿着随性的江南才子,终其一生,都有一个江南梦。


原来,魏璎珞并不是乾隆最爱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