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繼堯的7萬滇軍,為什麼打不過李宗仁帶領的2萬廣西軍?

王若雲


滇軍有多次進攻廣西的經驗,但李、白的桂軍是擊敗舊桂軍起來的部隊,其之後的一系列戰果也證明戰鬥力遠在舊軍閥之上。唐繼堯的這次失敗,意味著雲南在西南諸省中的地位迅速邊緣化,廣西成了西南的核心。

1、西南誰老大

我們看北洋時期的歷史,會發現在西南地區雲南的出鏡率很高;看國民政府的歷史,西南地區廣西出鏡率很高。這裡面就是西南誰老大的問題。

雲南是老大,基本就是雲南打廣西;

廣西是老大,基本就是廣西爭天下,雲南邊緣化。

(滇桂)

在辛亥革命後,雲南軍力強大,經常染指四川、貴州。在護國戰爭期間,李烈鈞率滇軍第二軍總出兵兩廣。

在護法戰爭期間,滇軍更是得到了大發展,在四川、廣西都有駐軍。唐繼堯就是靠著廣西駐軍打敗了從四川回來的滇軍,重新回到督軍寶座。

1925年孫中山先生病逝,唐繼堯發動滇桂戰爭,調滇軍主力進攻廣西,最初勢如破竹,佔了南寧,新桂系在與其對峙,雙方都無法取得勝利。之後貴州滇軍南下,攻佔柳州,桂軍揮師北上擊敗唐繼虞部。在南寧的龍雲勢孤,率兵返滇。

(中為李宗仁,右為白崇禧)

2、桂軍為何會強

新桂係為何會贏?其實也很簡單,經歷了殘酷的廣西統一戰爭,新桂軍的戰鬥力本身就強,而且還有廣東的支持。

再者就是滇軍是舊軍閥內部組織渙散,將領擁兵自重,這和北洋內部是一樣的,唐繼堯弟弟的兵敗,更是給了龍雲機會。

不過此戰確實是南方新舊軍閥的分野,之後就是整個國內新舊軍閥分野了。

(這也是龍雲的機會)

總結:

唐繼堯兵分兩路,批次投入戰場,而且內部人心不一,而桂軍內部團結,又有外援,自然會取得優勢。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我在廣西長大,經歷過文革武鬥,大致知道廣西出驕兵的民風基礎。廣西族群有三大類:說桂柳話的北方族系,說廣東白話的嶺南族系,說壯話的壯語民系。其他瑤族黎族也有不成氣候放下不表。三大族系裡當兵打仗最狠是說桂柳話的北方族系,其次是說廣東白話的嶺南族系,再其次是說壯語的壯族。李白桂系軍隊的中堅分子都是說桂柳話的人。文革武鬥打得最狠也是柳州桂林,兩派民兵武鬥不要命,什麼手段都敢用,死磕,沒底線,絕不退縮,要面子不要命。至於為什麼說桂柳話族群喜歡打狠鬥勇,可能是歷史上生存環境造成的,不如此不能生存。大家知道廣西山多,外來族群要生存必須抗住土著的圍攻,不把土著打進山裡,外來人沒有土地生存,於是世世代代就在打狠鬥勇的環境中,練就了能打死磕不要命的風氣,一旦有人把他們組織起來,所謂驕兵悍將,戰場上就是虎狼之兵誰見誰怕。


呂齊白


首先更正一點,當時滇軍人數是6萬建國軍,桂軍有一萬多人,加上孫中山派來的國民軍,總共3萬人。

彭德懷元帥曾經說:“滇軍黔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隻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說的就是李宗仁的新桂軍。

歷史上廣西就是一個出精兵的地方,廣西兵驍勇善戰,明朝就有“廣西狼兵,雄於天下”的說法。美國將軍史迪威說過,廣西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抗戰時期,全國共有200多萬偽軍,卻幾乎沒有廣西人。廣西人最恨叛徒漢奸 每個廣西男人都會在關公神像前發誓,絕不當漢奸。廣西人全民皆兵 戰鬥力遠超中央軍。廣西主將李宗仁和白崇禧,治軍有方 能征善戰,在北伐中打下了鋼七軍的赫赫名聲。李宗仁在臺兒莊大戰中顯示出超強指揮能力。白崇禧人稱小諸葛,在血戰崑崙關中,戰鬥慘烈,血流成河。白崇禧帶領的廣西新兵,把日本人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打得幾乎全軍覆沒。這樣的廣西精兵,在當時中國,真正可以說兵精將勇,罕有敵手了。



而反觀滇軍,名聲比臭水溝差不多。他們當時號稱“煙兵”,在攻打廣西時,唐繼堯提供的獎勵是四百萬兩煙土。歷史上的滇軍在蔡鍔帶領下號稱冠於全國,到了唐繼堯,個人沉湎享受,疏於軍務,把雲南當成私產,行事卑鄙。在蔡鍔護國討袁時就故意拖延 ,不發軍餉。在雲南任用私人,處事不公,人民生活痛苦,部署離心離德。
這這樣一隻隊伍遠勞師遠征,出師名不正,言不順,主將又不得軍心。而對手得到國民政府支持 ,又是本土作戰。桂軍佔了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主將能力嚴重不對等,滇軍失敗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隨後唐繼堯就被手下將領兵諫下臺,結束了他獨裁統治的政治生涯。


滄海歷史春秋


第一次滇桂戰爭,前後歷時四個多月,唐繼堯滇軍死傷加上被俘的總計達到四萬多人,只有兩萬多人逃回了雲南,可以說被李宗仁的桂軍打的是一點脾氣都沒有了。

滇桂戰爭爆發在1925年,當時孫中山先生剛剛在北京病逝,國內各大軍閥趁著這個機會就想著繼續擴大自己的地盤,

滇系唐繼堯就是代表。當時他兵分兩路,分別以龍雲和唐繼虞為首,妄圖以自己的優勢兵力佔領當時正值內亂的廣西。龍雲的一路很順利,很快就打下了廣西省會南寧,而唐繼虞部則被拖在了柳州無法前進,這成為唐繼堯失敗的重要原因。

李宗仁聽聞唐繼堯派兵來犯以後,抓緊擊敗沈鴻英,然後立即回師馳援柳州。桂系三傑中的白崇禧,黃紹竑率先趕到柳州,攻克白馬山,炮擊浮橋,唐繼虞部立刻浮屍遍江,殘部潰逃。隨後,李宗仁,白崇禧等又立馬趕到了南寧,當時龍雲知道唐繼虞失敗以後只能退回雲南。



李宗仁能以區區兩萬人馬守住廣西,原因無外乎三條。其一,桂軍能打,中國近代史上桂軍的作戰能力一直備受肯定,其中“鋼七軍”為代表。其二,李宗仁得到了廣東革命政府的支持,當時粵軍李濟深派人幫助桂系守梧州,對戰爭最後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三,滇軍內部不統一,當時唐繼虞部比龍雲入桂晚了一個月,這讓桂軍有了機會等到擊敗沈鴻英部再掉頭攻擊滇軍。


歷史十二郎


唐繼堯代表不了雲南的實力。

一句話,古往今來,很多人都不懂雲南的情況。

首先說一點,雲南的戰鬥力主要是少數民族。不管是廣東,還是廣西,都幹不過雲南少數民族的。即便是現在,一兩個雲南少數民族可以把廣東廣西幾百人的工廠搞得雞飛狗跳,這一點足以說明雲南少數民族的強悍。

唐繼堯為什麼會失敗呢?

第一點,唐繼堯是漢族,而且還是接受過東京教育的。這樣的人,是根本不能領導雲南少數民族的。可以說,歷史上很少有人能夠領導雲南的少數民族,特別是漢人,根本不可能。中國歷史上也就只有毛主席一人做到而已。

所以,唐繼堯身在其位,但沒有什麼可拿得出手的忠心軍事力量,早晚會吃失敗。

第二點,唐繼堯雖然是雲南軍閥,但他的“政績”主要不是在軍事上,而是在“籌辦市政”和試圖“興辦教育”等等這些方面,這個人,雖然學過日本的東西,讀過什麼“日本軍校”。但他並非一個軍事人才。只能算是一個普通的政客,或者說是省部級的政府工作人員而已。只不過在那個年代恰好被搞成了軍閥,其實他不懂軍事,沒有那個能力。

所以,唐繼堯會吃敗仗是肯定的。

第三點,唐繼堯的部隊有問題。他是會澤地主出身,漢人,光緒三十年間就留學日本。這樣的人,他不懂得聯合雲南少數民族的力量,雲南少數民族也是不會真心忠於他的。所以說,唐繼堯手下並沒有真正為他賣命的軍隊。都是什麼建國軍之類的。也就是說,大家要麼就是在他手下混口飯吃,要麼就是被形勢所迫而在他手下混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唐繼堯不吃敗仗那才怪。

但是。不要忘記了,百年前的護國第一槍是在雲南打響的。沒有當初那個護國起義的舉動,給人們留下“一箇中國”的概念,很可能中國就會四分五裂。

這是一片被遺忘和嚴重低估的土地。時至今日,它的力量都沒有機會展現出來。

而且,雲南的情況非常複雜,很多人都不會懂,搞不明白。

這就是為什麼雲南一直被忽略和遺忘的原因。

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了,歷史上光是一個小小的大理國,存在的時間就超過了大明朝,大清朝。這種文化和力量是非常特殊的,一旦爆發出來,是非常強大的。

當然了,也是很多人不瞭解的。

要領導漢人不容易,但是是要領導雲南就更不容易。難度之大不是一個檔次,因為中國人有奴性,但少數民族沒有。雲南又是多個少數民族的聚集地,所以……雲南的情況非常的複雜。


二蛋天王


就別說滇軍了,老蔣的中央軍都不能拿桂系怎麼樣,滇軍又怎麼可能是桂系的對手?桂系,自民國以來,有一派勢力一直活躍在我們近代的軍事、政治舞臺,就是桂系,其代表人物也不斷變化,從原來舊桂系的陸榮廷,到後來新桂系的黃紹竑、李宗仁和白崇禧,其中以李宗仁、白崇禧時期最為出名,也被合稱“李白”, 以“李白”為代表的新桂系。

有三個特點:第一是持續時間長。新桂系在1925年統一廣西后,一直活躍在各個歷史時期,直至被第四野戰軍徹底消滅。第二是軍紀嚴明,作戰勇猛。這一點幾乎是公認的,從北伐戰爭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再到抗日戰場,以及後來的解放戰爭時期,桂系表現得都相當出色,甚至贏得了對手的稱讚。第三個特點有點尷尬,那就是桂系軍閥屢次“反蔣”,是國民黨內的“反蔣”專業戶。蔣介石一生中有三次下野,桂系全部參加,而且每次老蔣下臺,“李白”二人都出了大力。

但是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探討,那就是雖然桂系一直反蔣,弄得蔣介石顏面掃地,但蔣介石卻依然不除掉他們,反而還一直重用桂系,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有幾個原因了,為國軍崛起立過功勞,內部團結,桂系在國軍內外支持的人挺多。


李三萬的三萬裡


新桂系驅逐滇軍之戰,前後歷時4個多月,滇軍死傷、被俘4萬人左右,最後只剩3萬人逃回雲南。記得2016年9月,我在南京大學參加“新桂系研究工作坊”,廣西師範大學的劉文俊老師帶來大作《桂系戰史》,我對滇桂之戰由此產生濃厚興趣,後來又通過廣西區政協獲得全套《新桂系紀實》。



1925年3月,孫中山病逝北京,雲南軍閥唐繼堯試圖趁機擴大地盤,派出唐繼虞、龍雲兩路滇軍進兵廣西。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的部隊當時正與廣西軍閥沈鴻英展開激戰,省會南寧很快就被龍雲攻佔。但唐繼虞這一路行動較慢,又在柳州遇到大麻煩,桂軍不僅修築了大量碉堡,還在碉堡外面挖掘了壕溝,壕溝裡外都佈滿竹籤。

滇軍攻不下柳州,李宗仁抓緊時間擊敗沈鴻英,然後急忙回師對付滇軍。李、黃、白所部桂軍確實只有2萬人,不過他們有廣東革命政府支持,粵軍李濟深、鄭潤琦幫助駐守梧州,另一支滇軍範石生部1萬5千人全部入桂參戰。李宗仁的計劃是先把龍雲、唐繼虞各個擊破,然後由範石生乘勝驅逐唐繼堯,取而代之。因此,範石生特別來勁。

1925年5月,黃紹竑在柳州沙埔大戰唐繼虞,白崇禧率部趕到,一舉攻克制高點白馬山,又指揮炮兵炸斷了沙浦江上的浮橋,唐部滇軍浮屍滿江,殘部紛紛潰逃。範石生負責南寧攻城,無奈南寧城垣堅固,架雲梯、挖地道都告失敗。6月下旬,李、黃、白率領得勝之師加入南寧攻城,龍雲得知唐繼虞兵敗,只好棄城退回雲南。

總結李、黃、白勝利的原因,桂軍素質相對較好,戰鬥力較強,同時得到廣東革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滇軍官兵雖然也不弱,但正值夏秋之交,很多人水土不服,患病死亡時有發生,再加上唐繼虞入桂比龍雲晚了整整一個多月,配合協調又差,不敗才怪。


馮傑


我是廣西桂林人,我來說句公道話吧,往事已成歷史,廣西人也好,雲南人也好,桂軍也好,滇軍也好,怏怏大中國都是炎黃的後代,都是炎黃的血脈,雖然年代已久,終歸是一家,說桂軍歷害的兄弟也好,說滇軍歷害的兄弟也好,歷害的與不歷害的都是哥哥與弟弟而已,生這兩個兄弟的照樣是他的父親,同宗同脈。兩兄弟誰歷害誰不歷害都不丟臉也不光榮。所以沒必要爭論這個問題,實在要爭論只能爭論哥哥和弟弟誰不當漢奸才是好兄弟,驕傲的說,我們廣西人身為中國的一部分,也是炎黃的一部分,歷害也好,不歷害也好,始終沒出過一個漢奸,所以我為廣西人驕傲,其他省的兄弟,你們既然歷害,你們為什麼還要做漢奸?為什麼就不敢做一個行的端,走的正,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呢?


用戶131448833113


準確的說,唐繼堯是6萬大軍。民國曆史上,滇軍和桂軍都以戰鬥力強勁著稱,但是在發生在1925年的第一次滇桂戰爭中,李宗仁為首的桂系三巨頭率領新桂系,卻以少勝多,擊敗了唐繼堯的6萬大軍。此戰之後,李宗仁也奠定了自己新桂系的領導人和對廣西的統治地位。

為什麼在滇桂戰爭中,同樣以以戰鬥力著稱的滇軍會敗給人數更少的桂軍呢?

第一,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等桂系三巨頭率領的定桂討賊軍正處於上升時期,不但領導人團結一致,麾下的部隊士氣也十分旺盛,因此此時的定桂討賊軍,戰鬥力十分強勁。任何一個處於上升時期的勢力都是不容小覷的,定桂討賊軍當然也不例外。

在滇桂戰爭之前,在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的率領下,只有2萬餘人的定桂討賊軍已先後擊敗和消滅了舊桂系陸榮廷、沈鴻英、林俊廷等勢力,已有統一廣西之勢。可以說,數戰皆捷,連戰連勝的桂討賊軍已經基本形成了一支強軍的驕傲和氣質。



第二,定桂討賊軍是主場作戰,目的是保衛桑梓,戰鬥意志極為強勁,對戰不熟悉當地環境的滇軍,可以說同時具備天時、地利、人和,自然氣勢如虹。相反,此時的滇軍師出無名,士氣本來就並不高。再加上唐繼堯逆歷史潮流而動,公然反對孫中山的廣州國民政府,不得民心。士氣低落、勞師遠征的滇軍,自然不是桂軍的對手。


第三,李宗仁等人有孫中山的廣州國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1923年時,黃紹竑就曾前往廣州,向孫中山表達了加入革命行列的意願,得到了孫中山的大力支持。

在唐繼堯發動的第一次滇桂戰爭之時,李宗仁在退出南寧、待機反攻之時,也向廣州國民政府求援。而廣州國民政府則派出了駐粵滇軍範石生部2萬餘人援助廣西。因此,雖然李宗仁部只有2萬餘人,但是,加上範石生的2萬餘人,一共4萬餘人的兵力,面對6萬多人的滇軍進攻,實力相差並不懸殊。


第四,正確的戰略戰術。第一次滇桂戰爭爆發時,李宗仁34歲,黃紹竑30歲,白崇禧32歲,三人正值巔峰之時,不但精力充沛,之前數年的戰爭也使三個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面對唐繼堯滇軍的進攻,三個人充分的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華。李宗仁、白崇禧採取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先率部擊敗龍雲部,迫使另一路成為孤軍的滇軍,退回雲南。

第五,唐繼堯的滇軍內部不穩。雖然唐繼堯野心勃勃的四處出兵,意圖成為真正的西南王,但是,由於連年征戰,雲南及滇軍內部對唐繼堯的不滿由來已久,再加上內部實力派如龍雲等人的虎視眈眈,唐繼堯的滇軍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強大。而在第一次滇桂戰爭之中,各路滇軍心懷鬼胎,保存實力,也是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鳶飛九天2018


桂林保衛戰麻煩了解一下,桂系軍民和敵人的鮮血染紅了灕江水,連敵人都有高度評價的中國軍人,英烈不容你們玷汙。雲南王抗日戰爭一心守著滇地,不為抗戰出兵出力,只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消極抗戰這個詞對龍雲來說,一點也不為過。

自護國大將軍蔡鍔病逝後,滇軍對革命的積極性大幅倒退。如今的汙衊桂系,洗白滇軍的觀點是錯誤的,且不尊重歷史事實的。臺兒莊大捷怎麼來的?國民革命鋼七軍的稱號是怎麼來的?是數百萬廣西兒女用鮮血換來的。

對越自衛戰二十多年間,多少桂家男兒告別老父弱母,離開新婚妻子,奔赴前線戰場,為國家抵禦外侮,從此天人永隔,埋骨他鄉。在擁護國家統一的思想與行動,桂系無愧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