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和李政道为什么会交恶?

科学探索菌


因为杨振宁多次在与李政道合著的论文中纠结姓名排序的问题,这让李政道感到非常不爽,李政道甚至认为杨振宁人品有问题,主动和杨振宁决裂的。

杨振宁和李政道同为西南联大的校友,杨振宁比李政道高了两个年级。上世纪40年代,俩人先后被派往美国学习深造,并先后进入了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才开始有了交集。在芝加哥大学杨振宁和李政道一同工作研究,并联名发表论文,俩人逐渐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1949年,杨振宁来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在杨的推荐下,李政道于1951年9月也加入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杨和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这段时间堪称是俩人合作的“蜜月期”,在此期间杨和李共同发表多篇论文。李政道曾经说过:“我们在一起工作,发挥出我们每个人的最大能力,合作的成果大大多于每个人单独工作可能取得的成果。”

虽然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这段俩人的合作成果显著,但也有一件事使得俩人之间开始产生了隔阂,就是关于论文署名的排序问题。他们曾经共同发表了一篇名为《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的论文,这篇论文有两个子标题分别为《凝聚理论》和《格气和伊辛模型》。按照国际惯例,合著论文的署名应该以姓氏英文首字母来排列,也就是李政道在前杨振宁在后。但是杨振宁却要求将《凝聚理论》署名改为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理由是杨振宁认为他比李政道年长四岁。出于情面,李政道虽然同意了杨振宁的这个请求,但是心存芥蒂,俩人也因此产生了隔阂并暂停了合作。这件事为日后俩人彻底决裂埋下了祸根。

后来,李政道离开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的就是想和杨振宁拉开距离。

到了1953年,由于学术上的探讨和交流,杨振宁和李政道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在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后来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俩人因此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杨振宁再次提出领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排在李政道之前,而他夫人杜致礼(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之女)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也就是说,在进入晚宴会场时她要走在最前面,杨振宁次之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

李政道对杨振宁的这个想法很是惊讶,但李的夫人秦惠箬考虑到大局为重,劝说了李政道不要因为这事儿在颁奖礼上和杨振宁闹翻,最终李政道再一次同意了杨振宁的要求。

诺贝尔颁奖礼领奖顺序的事情为俩人最终决裂火上浇了油,使得李政道对杨振宁心中的不爽堆积,但没有导致俩人的最终决裂。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1962年5月在美国《纽约客》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宇称问题侧记》的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杨和李两人发现宇称不守恒理论的故事。在文章刊登前,杨和李都收到了来自杂志社的文章校样。杨振宁看了之后,提出文章中俩人名字共同出现的地方都要把杨振宁放在前面,另外杜致礼的名字也要放在秦惠箬之前。因为杜致礼年长一岁。而凡是文章李引用的论文署名“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地方都作一个加注,说明是出于字母排序的习惯。这件事使得堆积在李政道心里的不悦彻底爆发,因而和杨振宁彻底翻脸。

这个就是杨振宁和李政道决裂的大致过程,他们对决裂的事情可能有各自的看法,至于孰是孰非恐怕得交由历史区评判了。


熊猫爱飞行


本来不打算解答此题,但是看见解答区一些人胡言乱语,恐其颠倒事实,比如有人说“杨振宁剽窃李政道的成果”,不妨略做一答。

国人首次知悉杨振宁和李政道交恶,是杨振宁在1983年的《论文选集》里面提到“李政道回避杨振宁的功劳”。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天才的科学家,共同因为发现“宇称不守恒”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正式停止合作。而在此之前,杨振宁和李政道已经合作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学术界研究认为,杨振宁在论文上签署名字的排序都是合理的。他们停止合作之后,本着君子之风,杨振宁和李政道商量好,以后不对分手原因公开。杨振宁一直坚守这个约定。后来,不断有人向杨振宁反馈:李政道逢人就说,“宇称不守恒”是李一人完成。杨振宁听后表示不信,认为李政道不会如此说话。

1979年,杨振宁访问欧洲,偶然在欧洲某大学的图书馆里面,发现了一篇李政道写的文章。让杨振宁诧异的是,在这篇文章里面,李政道揽功,居然说“宇称不守恒”的主导人完全是他自己,对杨振宁的贡献一个字都没有提。在这篇文章里面,还多次暗示杨振宁在证明的过程之中根本无足轻重。杨振宁看后非常生气,但是隐忍了下来。不料,之后李政道又在一次演讲之中,把杨振宁贬低的一无是处,让观众误以为杨振宁根本没有贡献。杨振宁便将意见写进《论文选集》,澄清了事实。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老师吴大猷也支持杨振宁的说法,认为李政道不应该贬低杨振宁的作用。但是,由于李政道的文章是以英文发表,国内知道的人不多,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是杨振宁先挑起矛盾,“没有君子之风”,这才对杨振宁没有好感,却不知道是李政道率先挑起矛盾的。

那么,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分手的原因是什么呢?季承写了一部《李政道传》,国内很多人抹黑杨振宁,就来自这部书。但是,这部书的说法来源于李政道一个人,并没有旁证。而作者季承和李政道有几十年的交情,亲如兄弟,他们关系匪浅,自己人写自己人,能不能客观的还原事实,还是一面之词,就要大打折扣。

书中按照李政道的说法,主要是说,杨振宁提出他年纪大,论文署名应该排在他前面,李政道勉强同意。可是,学术界研究发现,李政道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论文发表的署名,一般都有惯例规定,杨振宁的署名排序并没有错。如果真的有错,反而是李政道多次违反惯例,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有几十篇合作的论文做证。

李政道还说,他自己才是发现“宇称不守恒”的主导者。可是国外的科学史专家研究发现,有多种证据表明,李政道的很多话都自相矛盾,他自己阐述的发现过程,都是不能成立的。而作为最关键的一条理论证明“圆光定律”,恰恰就是杨振宁独立发明的。没有这个,“宇称不守恒”就不能完成。不管如何,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贡献,都是不可分割的,他们共同是发现“宇称不守恒”的功臣,缺一不可。至于他们本质上的矛盾,可能与他们的夫人有关。杨振宁回国后,周在宴席上询问,听说你们发生矛盾,可能与你们夫人有关系?杨振宁不语。聪明的周便不再询问。

还有一些传言,说杨振宁好李政道去参加诺贝尔奖颁奖,杨振宁的房间比李政道好一点,所以李政道很不开心。随同二人一起前去,二人的同事和好友惠格教授早就澄清了这个谣言。当时他们下榻的是最好的房间,并没有差别。


怀疑探索者


关于杨、李交恶的原因。李政道后来曾写文章提到过,一九五七年到瑞典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杨振宁要求:按年龄大小顺序来领奖。这样安排下来,杨振宁住最好的房间,他的房间就差一点,而且由杨振宁夫人杜致礼和国王走在一起,而不是他的夫人秦蕙君。后来两人都承认,领诺贝尔奖时的排名先后问题,在两人关系投下阴影。

物理学家戴森与杨振宁是邻居,戴森儿子过生日,杨的大儿子杨光诺来他家,戴森夫人问他将来想做什么?只有七、八岁大的杨光诺回答,“我要一个人单独得诺贝尔奖。”也有人说,他们是为了彼此太太们间的琐事而合不来的。

两家关系之紧张,可见一斑。



临时客


我们一方面高喊要推崇科学,要鼓励科学,可我们也在一边伤害科学和误会为科学奉献的人。

杨振宁被抹黑是中国网络言论暴力的一个缩影,攻击他的网民几乎见到他的新闻就喷,将对他言论攻击作为一种发泄和娱乐。无数道德家们对杨进行了长年累月的批判和攻击,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对于他的调侃、讥讽、低俗笑话和子虚乌有的传闻。

之所以起了这么大的一个标题,不是想为谁喊冤,也不是为了捧谁的脚丫。而是偶然看到网络上大家对于杨振宁老先生评价,心中偶觉,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对一位把一生都奉献在人类发展上的老人贬低到此呢?难道我们的眼中一位老人毕生的心血付出,因为其私生活就该被误解,被谩骂,被诋毁如此?国人的悲哀就在于误将戏子的戏码当成贡献,而把科学家的生活误以为是耻辱。

国人一直以来对杨老的偏见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个原因,因此小编不才,尝试来推翻大家对此的误解.

第一:在祖国最为困难的时候,杨振宁为什么没有及时回国。

第二:杨振宁为中国做了什么?真的是回国“养老“吗?

第三:杨振宁与小自己数十岁的翁帆女士结婚。

第一:在祖国最为困难的时候,杨振宁为什么没有及时回国。

先来看看,在建国初期杨老为何没有及时回国。

于情:杨老先生的第一任妻子是国民党高官杜律明的女儿,俩人并育有多个子女,中美又处于非建交状态。如果贸然回国,妻女的安全难以得到保证,这点从钱学森回国的经历就可以知道,当初钱老回国可谓是经历了重重磨难,如果杨老回国,受到的阻力更大。

于理:杨老所专的是理论物理,大家都知道这是属于基础学科的范畴,和应用物理的所表现出来的见效快不同,基础科学的作用在短时间内难以体现,包括如今人类的快速发展,也不过是在验证和应用几十上百年前千人留下的理论实践。而杨老在物理三个方面的研究,不仅催生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还为全世界在多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于法:在建国初期,国内百废待兴,一切都无法支撑严谨的科学实验,杨振宁的理论是属于全人类的,如果因为回国而导致许多重要的理论得不到实现,那么将是世界巨大的损失。

第二:杨振宁为中国做了什么?真的是回国“养老“吗?

说到这个,我们先来看看杨振宁在全世界的地位吧!

杨由于在理论物理学中弱作用力宇称不守恒方面的研究工作,被授予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李政道分享)

· 1980年:拉姆福德奖

·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 1993年:美国哲学会将其最高荣誉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授予杨振宁,指出“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赞其成就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对物理学影响深远和奠基性的贡献”。

· 1994年:富兰克林研究所鲍尔科学成就奖(杨振宁是获此项殊荣的第1位物理学家)

· 1995年:爱因斯坦奖章

· 1996年:博戈柳博夫奖

· 1999年:拉斯·昂萨格奖

· 2000年:《自然》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全人类总共只有20多人上榜,杨振宁先生在这个评选中名列18位![103]

· 2001年:费萨尔国王国际奖

· 2007年: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104][105]

· 195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

· 196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1983年,世界科学院创院院士

· 1994年,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 2010年,日本学士院荣誉院士

· 2015年,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

· 2016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 1994—2016,外籍院士

· 宗座科学院院士

· 巴西科学院院士

· 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

· 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

· 1993年,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士[106]

·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111]

· 1958年,物理评论快报[114][115]

· 1977年

· 全美华人协会(NACA,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Americans)[116]

· 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117]

· 1986年,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118]

· 1997年,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119]

相信大家看到上面的任意一项荣誉,就知道回国养老这个说法是多么扯淡了吧。凭借任意一个身份,在全球各地都是坐上宾,可惜只有在中国大陆,保守误解与偏见。

我们再来看看杨老为中国做的贡献吧。

· 1971年夏,杨振宁访问中国,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对促进中美建交、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包括花费600万美金打广告呼吁中美建交。

· 20世纪70年代时,杨振宁曾不止一次希望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工作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最终落选。

· 1986年,杨振宁推动在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内建立了理论物理研究室。

· 杨振宁促成了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等奖项的设立。

· 1997年,杨振宁推动创办了北京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聘请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到清华工作。姚期智为此毅然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

· 2004年,杨振宁亲自为中国清华大学的物理系和基础科学班大一的学生讲授了一个学期的“普通物理”课。2015年和2016年,杨振宁2次参加“求是奖颁奖典礼”,为张亭栋[]、彭实戈、张益唐[等获奖者颁奖和致辞。

包括回国后,以物理泰斗的名义,邀请了众多的科学家回国。

第三:杨振宁与小自己数十岁的翁帆女士结婚。

再来看私人生活,与翁帆女士的结合。

说实话,如果国人一直抓着这一点不放,那么大家的认知依旧停留在大众娱乐的范畴。俩人的婚姻完全是你情我愿,符合国家法律,因此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去批驳的。

世界上多少伟大的人物也是饱受争议,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私生活就去否定他的成绩。


小觅学长


我为二位顶尖科学家而骄傲,回国效力自然值得尊重,没有回国的只要他的心属于龙的传人,同样可以为国做贡献,李政道博士几乎好一二年回国一次,讲学,演讲,传授科研前沿知识亦是有形的报国之举,不要以回不回国或以某种有形之举评判贡献不小,优劣,,,,,


闲翁老徐


呵呵,李政道一面之辞,他也没放弃外国国籍归国效力,喷杨振宁的,你们有没有见过放弃美国国籍,变卖美国资产回国捐建物理实验室,还把中国的冷原子凝聚态研究水平提高了几十年来欺世盗名的?


雄雄2015


在中国为什么看不到李政道的身影?在国际上也没有李政道的声音?


若水海纳


别的不说,李政道让中国耗费人力物力投入到对撞机上,就是个写在历史耻辱榜的人


积木魔方装修


一个是为了虚名和个人利益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人,一个低调有内涵不和小人计较!人的本性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想想并品品你周围的人就十分清楚了!除非你也是小人,否则他们给你的感觉和认知是会令你毕生难忘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在行路之时体会各类人性,经历的多了你阅人无数的时候你的人生也就沉淀下来了,对一切也就看清楚了!但是这时候真的就不再和他们计较了!可是小人永远不会得到这些成长,他们一生都会我行我素,自以为聪明!


forfuture0


在国家困难最需要人才的时候,杨振宁在为美国买命做贡献,不愿意回国报孝祖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