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躍“龍門”——河津古渡口

龍門渡口毗鄰著名的壺口瀑布,位於山西省河津市西北12公里的黃河岸邊,歷史上靠木船擺渡。東西兩山夾河,岸上懸崖陡峭。洶湧澎湃的黃河途經此處,兩岸河道猛然收緊,形如門闕。

鯉魚躍“龍門”——河津古渡口

河津龍門渡口,地處晉陝兩省交界處。黃河從這裡衝出晉陝峽谷,一瀉千里。此處毗鄰兩面大山,黃河夾在中間,河面寬度竟然不足幾十米,河水奔騰,破“門”而出,景色壯觀。相傳,大禹治水時,曾開鑿龍門疏導河流。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將“龍門”稱為“禹門”,也就有了“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的美譽。

鯉魚躍“龍門”——河津古渡口

《水經注》記載:“龍門為禹所鑿,廣八十步,巖際鐫跡尚存。”說的是禹門口是大禹“導河積石”所致。上游便是鯉魚跳龍門的“龍門”,魚躍化龍,便在此處。唐代詩人李白留佳作:“黃河三尺鯉,本來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鯉魚躍“龍門”——河津古渡口

據說,每年春天,黃河春潮湧動,鯉魚們成群結伴從下游回來產籽,告別入海口,過齊魯,走中原,穿越三門峽進入黃河中游。每年春天黃河解凍,桃花汛期來臨,上萬尾黃河鯉被龍門急流擋住了去路,群鯉爭躍,耀金飛虹,極為壯觀。

鯉魚躍“龍門”——河津古渡口

古往今來,龍門渡口就是遊覽勝地。近年來,國內不少人到龍門來旅遊,看大禹治水的遺蹟,感受黃河大峽谷的風光,龍門渡口是必去的地方。

據當地人講,過去的龍門渡口,沒有兩岸的峽谷,原來的黃龍山和龍門山連結在一起,攔住了黃河的去路。受阻的黃河,只能橫衝直撞,溢山奔流。

鯉魚躍“龍門”——河津古渡口

當時大禹觀察了這裡的山情水勢,認為要使黃河暢通,只有將兩座大山從中鑿開。於是,他率領眾人,不畏寒暑,不避艱險,終於鑿開龍門,疏通了河道。現在龍門一帶,不僅有禹當年鑿山疏河的遺蹟,還有眾多美妙的傳說。有大鵬鳥指點迷津的“錯開河”,大禹指揮鑿山工的“禹王洞”,王母娘娘化作老婦燒米湯的“米湯庵”等遺蹟。

當年,在龍門渡口的兩塊巨石之上,還曾分別矗立著兩座氣勢恢宏的廟宇,在晉為東禹廟,在陝為西禹廟。

舊時,大夏禹廟是河津著名八景之一。以東、西禹廟為主體,亭臺樓閣30餘處的宏偉建築群,巍然屹立於古龍門山崖之上,形成了馳名全國的龍門景觀。可惜這些景觀隨歷史的變遷,早已成雲煙散失。

1938年,日軍在這裡遇到中國紅軍的頑強抵抗,經過數度強攻都無法渡過黃河。於是,日軍惱羞成怒,先是一把火燒掉東禹廟,後是將雨點般的炮彈傾瀉在西禹廟,將之夷為平地,只剩龍門出口處那兩塊空兀橫立的巨石。廟宇的牆壁上曾經有一代畫聖吳道子親手繪製的壁畫,自然隨著廟宇的損毀,成為了一個永遠的傳說。

此外,位於108國道北側的老爺廟,後被黃河洪水所淹;娘娘廟、祖師廟均被日軍炸燬。

如今的龍門,到處舊貌換新顏。當年的禹廟廢墟,建起了機灌站;攔洪大壩將昔日的黃沙灘,變成千頃良田。黃河兩岸建起鐵索橋、公路橋、鐵路橋,猶如長虹懸掛東西兩山,蔚為壯觀。

到過龍門渡口,感受了黃河水撲面而來的震撼,領略了黃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妨到河津市修村領略唐代大將薛仁貴的傳奇一生。

薛仁貴寒窯位於修村的薛仁貴故居。寒窯坐東向西,長、闊、高均不過3米,是平遼王薛仁貴與柳英環夫婦當年住過的地方。窯內的土炕、灶跡,為明末清初時重修。景點內的寒窯、白袍洞、射雁塔被運城市列為“運城市第一批市保文物保護單位”。曾有歷史學家這樣說過,“諸葛亮的茅蘆,杜甫的草堂,薛仁貴的寒窯”,是我國曆史上不可多得的三寒歷史文化。

寒窯中有一洞為白袍洞,因薛仁貴當將軍時,被稱為白袍將軍而得名。洞內塑有薛仁貴與柳英環坐像兩尊,為後人懷念而奉祀。

修村南,白虎崗東一公里處百底村東側,是薛仁貴當年射雁的汾河灣,有清代射雁塔而文明於世,還是薛仁貴與柳英環認識的地方。

此塔為八節高,最頂端是琉璃寶葫蘆,塔北邊是古代官方車道,此官道西通龍門渡口到西安市,東可去古晉國古城侯馬市。塔上風鈴微風作響,千年聲韻今尚可聽。

關於射雁塔還有一個傳說,當年汾河發大水,在大水中打撈到一車大木料,鐵腳車不慎淤於泥坑中不能前行。幸好薛仁貴遇到,便主動幫忙解困。此情景被在家中高高繡樓上的柳英環看到,但看到的不是薛仁貴,而是一隻大白虎在拉動困車前行。

除了寒窯、射雁塔,還有魁星樓、柳家大院、平遼王府等地供遊人遊玩。

來到河津,還有一個必去之處,就是位於陽村鄉連伯村西沙樑上的高禖廟。

河津高禖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是省屈指可數的一座以“高禖”冠名,以根祖文化為內涵的古建築群。高禖不是人名,它是古代乞求子孫後代繁榮昌盛的最高形式的祭祀活動。商代時,河津有耿、冀兩個小國,商祖乙遷都耿地後,高禖廟就成了當時的皇家高禖祭場。耿地遭受洪水災害後,商都又遷至河南,從此高禖廟就成為民間的高禖祭場。高禖廟主殿供奉著女媧、大禹、后稷三位中華先祖。經過幾千年的演變,高禖廟形成現在儒、道、佛三教圓融於一廟的格局。

傳說,廟內有三枚寶珠,避沙珠、避風珠、避水珠。據高禖廟石碑記載,古時沿河一帶曾有村莊十數,後為暴風壓覆,沙積如山,只有高禖廟巍然屹立。高禖廟四周高,中間低,又沒有明確的排水渠。但不論下多大的雨,雨停水退,院內從不積水。

高禖廟舞臺西側有一口古井叫禹穴,井裡的水冬暖夏涼,清澈甘甜。乾旱時水位不降,雨澇時水位不漲。

高禖廟獻廳的東西山牆,集中反映了大禹開山焚林、會諸侯於塗山、治水遇泥駕橇、三過其門而不入等故事,詳細地記述了遠古時期的神話歷史傳說。而讓人稱奇的是,在兩側壁畫上,從一定的角度去看,能看到畫中人物的帽冠、裙襬等處閃閃發光,很神奇。

千百年來,高禖廟籠罩著神秘的氣氛,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和神話。所以,高禖廟以它嶄新的姿態和博大的胸懷,歡迎世界各地的遊人,光臨這塊神奇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