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年半,央行再次全月停止“放钱”!货币政策要收紧?

摘要:时隔3年半,央行再次全月停止“放钱”!货币政策要收紧?


【一牛财经】讯:央行11月全月无逆回购操作,也意味着时隔3年半来首次全月停止“放钱”。同时,本轮逆回购空窗期达26个交易日,刷新纪录。

央行11月全月不开展逆回购

时隔3年半,央行再次全月停止“放钱”!货币政策要收紧?

11月最后一天,央行公告称,考虑到月末财政支出力度较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30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时隔3年半,央行再次全月停止“放钱”!货币政策要收紧?

至此,整个11月份出现央行逆回购零操作的局面,也是时隔三年半来首次全月无逆回购操作。事实上,自10月26日以来,央行已经连续26个工作日未开展逆回购。

回顾整个11月份,月初到期的4035亿元MLF央行进行了等量续作,15日、26日分别到期的1200亿元、1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均未进行续作,加之11月1日有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在全月逆回购零操作的情况下,11月央行实际净回笼资金3200亿元。

货币政策要收紧?

时隔3年半,央行再次全月停止“放钱”!货币政策要收紧?

随着央行逆回购操作和MLF操作双双“哑 火”,市场对货币政策取向的疑虑难免上升。

对此,中证报周五刊文分析称,央行此次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央行此举可能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受益于前期释放了较多中长期流动性,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依然处于合理充裕水平。

第二,市场利率依然保持低位平稳运行,市场资金供求整体平衡。

第三,在低利率状态下,暂停短期流动性操作,减少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淤积,有助于边际缓解中美利差倒挂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压力。

中证报指出,“央行某个时点特定的操作存在纠偏流动性的意图,目的是保持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水平,而不是货币政策转向。这与央行一直坚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取向,并多次重申不会搞“大水漫灌”的表态是相符的,即流动性既要充裕,也要合理,不应紧张,但也不宜过度充裕。”

文章认为,展望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基调依然是中性偏宽松,既不会转向收紧也难以全面大幅宽松,预计流动性仍将保持合理充裕状态。

人民币会怎么走?

时隔3年半,央行再次全月停止“放钱”!货币政策要收紧?

严格来讲,央行逆回购与人民币汇率并无直接关联。但央行可以通过调节市场流通性来稳定汇率走势,不至于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整体仍偏向下行,贬值压力犹存。因此,这也是一些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央行不会大幅放松货币政策、不会全面降息的一条重要理由。

中国银行指出,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会加大外部资金流入,外汇供求总体保持稳定,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逆周期因子将继续发挥稳定汇率的作用,而且央行政策“工具箱”中稳定汇率的工具较多,人民币单边大幅贬值的空间不大。

11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4个基点,报6.9357。

周四,受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偏鸽、美元指数回落影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即期价当日双双大涨逾百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9451,较上一交易日大涨109个基点。

截止周五发稿,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现报6.9457,微跌0.05%;离岸汇率现报6.9434,跌幅0.11%。

时隔3年半,央行再次全月停止“放钱”!货币政策要收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