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锋应邀走进广州大学畅谈阅读受大学生追捧

董正锋应邀走进广州大学畅谈阅读受大学生追捧

11月23日下午,在广州大学财富论坛现场,讲台上引经据典风趣幽默,礼堂里掌声笑声此起彼伏,黄埔书院特聘作家,阅读研究中心主任董正锋应邀为400余名大学生作了题为“阅读点亮人生”专题讲座。董正锋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从个人经历到名人案例,妙语连珠、精彩纷呈、鞭辟入里,赢得了全场师生的满堂喝彩。

大三创作长篇小说《汉江浩涛》

董正锋回顾了自己大学的阅读时光。因小时候可阅读的书籍很少,他一进入大学就好像鱼儿归海一般,如饥似渴地阅读。在没上课的大部分时间,董正锋都扎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经常在万家灯火之时才最后一个走出图书馆……

提及了自己的文学启蒙之路,董正锋介绍了他在大学阶段创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40万字长篇小说《汉江浩涛》的创作经历。该书是他在大三的时候,花了一个半月时间便创作完成,大四就出版了。成为他大学阶段献给自己的一份毕业礼。近年来,董正锋致力于研究推广青少年阅读,希望让更多青少年爱上阅读。为此,他即将出版新作《阅读就是起跑线》,这是专门指导青少年阅读的一本著作。

正是因为有大学那的读书经历,让他在创作、演讲、研究等方面有了深厚的积淀,才受到黄埔书院的邀请,成为签约特聘作家。应邀担任黄埔书院阅读研究主任后,之所以能撑起一个需要融汇古今中外文学经典推动全民阅读的“宏大工程”,也得益于毕业后依然保持着广泛涉猎和精读批注的阅读习惯。

董正锋建议大学生多泡读书馆,图书馆是“永远的黄金屋”。他说:“在这个‘屋子’里,馆长只是物业,我们才是业主,才是书海沉浮和指点江山的主宰。”他希望大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培生独立的价值观和人格,在浮躁的社会中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学习求职,可以为国家、民族和自己事业发展打好基础。

董正锋指出,阅读是文明传承之途,是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衰之要。唯有阅读,让我们永续文明、重拾敬畏、重建信仰、重新美好。

董正锋应邀走进广州大学畅谈阅读受大学生追捧

要警惕数字化阅读

董正锋分析了当下中国的阅读现状。阅读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人们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阅读应运而生,人们盯着手机、电脑及电子产品的时间约来越长,它就像360度无死角的玻璃闪光灯,新奇、便捷、夺人眼球。但它浮于表象,将时间的玻璃打得支离破碎,对传统阅读形成了巨大挑战,让很多人难以享受到纸本阅读带来的深度阅读。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为止凡是人们阅读习惯中物化的东西,例如纸张的新旧、翻页的动作等,都已经可以在电子书上实现,但是只有人的思想、精神、天才是不能复制的。“但只要这个社会上还有人,哪怕只有个别人,关注自己的思想,关注文化的传承,那么经典阅读的文化功能就不会消亡。”董正锋说。

董正锋承认,数字化给人们的阅读体验带来了更多可能,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改变。但现在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完整地看完一本厚书,而人们可以花更少的时间从网络上获得比这本书更多的资讯。但正是这样的阅读习惯,恰恰影响了人们进行整本书阅读、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反而迷失在了浩如烟海的资讯里。

阅读经典让人变得儒雅

董正锋建议大学生多读经典,认为经典阅读有五大好处。一是文化传承,阅读经典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价值的选择,阅读经典的过程也是构建价值观的过程,经典是征途的“白月光”,引着你我,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走出黑暗。三是提升写作水平与气质,青少年多多阅读经典,并且常常熟读成诵,既能提高写作水平,也能提高气质和气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即是如此。四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美国“习读传统经典”同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标准选目,后者致力于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理论名著选目,选目中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学校认为,学习这两门课程是对西方传统文化的极大尊崇。五是提升教养,学校通过老师讲授这些名著,意在引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能成为每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董正锋应邀走进广州大学畅谈阅读受大学生追捧

阅读才可以让大学引领社会

董正锋引用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怀德海的一句名言:“大学就是一群充满智慧的有经验的老人和一群充满求知欲的年轻人共同交流探讨问题的地方。”这群老人与年轻人坐在一起坐而论道时,肯定离不开阅读。如果老人代表阅读的证悟者和摆渡者,而阅读则是搭载年轻人抵达智慧之岸的船筏。

梅贻琦先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是怎么来的,阅读是最基本的路径。许多大师都博览群书、涉猎广泛,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董正锋说,大学应该引领社会,而非被社会所引领。“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但大学要彰显什么样的“德”,要培育什么样的“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具有批判精神,勇于探求真理,富有知识理性,热爱阅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公民。

阅读会“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一个人的谈吐和气质,在一个人的人生旅程中发挥有益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读“一流的书”,做“一流的人”,最后共建“一流的社会”,未来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

董正锋应邀走进广州大学畅谈阅读受大学生追捧

观众感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次董老师的演讲则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拓宽认知边界重塑思想的文化饕餮盛宴。让我们在膜拜的同时,也种下了热爱阅读的种子。

——潇雨

本次财富论坛,聆听了董正锋老师关于阅读的讲座收益匪浅。从中我学习到了该如何读书,并且对于读书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董老师以自己独特的见解,让我们明白了我们该成为怎样的人,且读书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正如董老师所提到的“与善人游,同行雾中,虽不能湿,潜自有润”,大学生活就应交三五书友,使自己的大学丰富且有意义。董老师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读书,让我们于微末中得以窥见大智慧。

——靖靖

董正锋两个小时的阅读讲座转瞬即逝,那是属于我们大学生思想成长和阅读交流的黄金空间。在董老师的讲座里,我一会儿与竹林七贤相会,一会儿又仿若窥见文明古国繁盛之初的历史端倪,也一窥大地上重重争端背后的险恶根源,正是董老师这一席席精神的盛宴在我迷茫又不羁的年轻脑海中埋下了文化与心灵的种子,让我记得要阅读,要思辨、要自省……

——楚宣

黄埔书院阅读推广计划

黄埔书院启动“喜阅广州——青少年阅读推广计划”,计划期间将推选100位专家学者、作家、教师、记者、主持人、家长代表、有关机构负责人等作为青少年阅读推广人,担任公益讲座分享嘉宾,在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大型社区等,面向少儿及其家长开展100场阅读教育主题公益分享活动,传播先进的阅读教育理念,交流科学的阅读教育方法,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阅读教育的互动。

目前黄埔书院公益阅读推广活动已经走进了广州大学,珠江新城爱建信托,越秀中星小学,黄埔下沙小学,广州购书中心,广州289文艺市民空间,进下来还将受邀走进广大附小,育才中学,瑶台小学,走进大学城,走进图书馆,走进电视台,开展一系列公益阅读活动,助推全民阅读,为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过上美好的书香生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