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皇帝,南方的炎帝,兄弟同心

“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這裡的軒轅指的就是黃帝,因為他的重大發明—軒冕,也就是車子和官服,使官位從車乘和官服就能看出區別,所以他被叫做軒轅。軒轅是三皇五帝之一,而關於三皇五帝的說法,我們大家都聽說過,這裡的三和五隻是一個概數,實際上三皇五帝同統有40餘人,我相信很多人只是想了解一部分有趣的歷史,並不想當個專業的歷史學家,所以具體這四十多人都有誰我們就暫且忽略。那麼接下來就分析一下黃帝之所以能共成為華夏共主的主要外部因素。

北方的皇帝,南方的炎帝,兄弟同心

黃帝的曾祖父,就是著名的伏羲皇,誰是伏羲?大家還記得古時候有個女人沒事幹跑外面踩了別人的大腳印子就懷孕了的故事嗎?這個女人生下的孩子就是伏羲,這個女人便是華胥氏,三皇五帝之一,華胥氏後來又給伏羲生了一個妹妹,就是那個煉石補天的女媧娘娘,也被稱為后土娘娘,一說后土是那個怒觸不周山共工的兒子,小編在翻閱了大量史書之後,覺得后土是女人的可能性比較大,所謂的“皇天后土”在上,指的就是女媧娘娘,所以當大家再信誓旦旦的說著這口號的時候一定不可信口雌黃。再說這同母異父的兩兄妹,為了人類的繁衍,結為夫妻,之後便“同姓氏,別聯姻”,規定同一家族的人不得通婚,正式開啟了婚姻制度。

北方的皇帝,南方的炎帝,兄弟同心

二人的子女這裡就不介紹了,姑且談一談二人的孫子少典。少典地位很高,是有熊部落的族長,娶了一對如花似玉的姐妹女登和附寶。傳說這長妃女登出去玩時遇到一條神龍,然後回來就懷孕了,緊接著就生下了三天就會說話的炎帝,因為炎帝牛首人身性格還暴躁,其實呢,他就是長得醜了點,本來就不是少典的親生兒子,這又長成了這副模樣,所以少典不是很喜歡他,就讓他收拾包袱,自己創業去了。

北方的皇帝,南方的炎帝,兄弟同心

再說這少典的次妃附寶,也是出去玩兒了一趟,突然天空就電閃雷鳴,光照到自己身上,回來也懷孕了,而且25個月之後,才生下了黃帝,偉人的出生總是這麼與眾不同,而且這位偉人比他的兄長炎帝更厲害,一出生就會說話了,其他超能力大家可自行想象,因為黃帝長得帥氣俊朗,聰明情商也高,所以深得父親喜歡,從此這母子倆就獲得了少典的專寵,給予了黃帝良好的教育,並且繼承了家族遺產,成為有熊國國君,再加上黃帝從小有父母雙親的疼愛,心理健康,脾氣也仁和寬厚,所以很多部落前來投奔歸順他,眾望所歸,他成了中原地區最大的霸主,因為他的仁德像土地一樣厚重,土是黃色,所以他被稱為黃帝。所以其實黃帝是個官二代和富二代。

北方的皇帝,南方的炎帝,兄弟同心

而炎帝雖然被拋棄,但也是有一番能力的,在外創業的他親嘗百草,創立了醫藥學,並且教人種植五穀,要知道農業在那個時候的作用可是相當巨大的,畢竟大家都是為了一口吃的而已,而讓他成為部落首領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擅長用火,但他畢竟是被父親拋棄了,本來應該屬於他的一切都落入了黃帝手中,所以他和黃帝終於在多年的不和中展開了著名的“阪泉之戰”,結果炎帝大敗,只得歸順了黃帝,炎帝雖然失敗了,但是胸中悶氣必須得出,當時中原地區有三大部落成鼎足之勢,分別是炎帝、黃帝和蚩尤的部落,既然黃帝打不過,那就不妨試試蚩尤,蚩尤原本就好戰,且戰無不勝,被稱為戰神,長久以來炎帝和黃帝的部落一直有摩擦,炎帝想出氣,蚩尤好戰,二人一拍即合就開打,可惜炎帝時運不濟,又敗給了蚩尤,只能跑回自己弟弟那兒進行哭訴,黃帝一看自己的哥哥竟然被欺負了,大怒,於是聯合炎帝和其他個部落和蚩尤開打,二人生平第一次站在了同一陣線,士氣也是格外的高漲,雙方軍隊在涿鹿展開了著名的“涿鹿之戰”,而戰神畢竟是戰神,眼見兄弟二人就要要失敗,但歷史的關鍵時候總會有奇人出現,這裡的奇人就是上神玄女,在天神的幫助之下,炎黃部落大獲全勝,蚩尤因為是九黎部落的首領,大敗後其子民淪為了下等人,後來“黎民百姓”這個詞就是源於此,指不能當官的人。

北方的皇帝,南方的炎帝,兄弟同心

歷史第一次用事實告訴我們兄弟若能同心,其利必可斷金,最終中原各部落大一統,後來我們也因此以炎黃子孫自居,而黃帝成為了眾望所歸的華夏共主。歷史告訴我們四個道理,第一,討父母歡心很重要;第二,怨天尤人不管用,自己有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第三,兄弟姐妹之間平常可以有小打小鬧,但關鍵時刻就會一致對外;第四,做符合歷史所趨的事情,天都會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