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如何看晚清国人抵制美货运动?

文|陈卿美

晚清中国与西方诸列强有很多爱恨情仇,中国极少能采取反制措施,基本没有还手之力。但唯有一种反击,是我的地盘我做主,那就是抵制外货。谁欺负我,我就抵制谁的商品。比如清末抵制美货、抵制日货等运动,就是反击外国的重要措施。抵制外国人的商品,外国人如何看我们呢?我们选择美国媒体的视角。

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出台了多部排华法案。1880年,美国政府与清政府签订《中美续修条约》,限制华工前往美国。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法案规定,十年内,禁止华工入境美国,并不再准许华人入籍美国。1888年,出台《斯科特法案》,1892年,《吉亚里法案》推出,1894年,又有《中美华工禁约》。

美国人就是如此霸道。但这些法案明显违背了之前中美签订的《蒲安臣条约》。1868年7月,中美在美国签订《蒲安臣条约》,条约第五条明确规定:

“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民人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为是现在两国人民互相来往,或游历,或贸易,或久居,得以自由,方有利益。”

有了《蒲安臣条约》的保障,大量广东、福建籍华工进入美国,修建铁路、西部淘金。据统计,截止1882年,大约有近20万华工在美国工作、生活。各种排华法案的出台,极大损害了华工、华人的利益。全体在美华人,甚至包括美属夏威夷、菲律宾等地的华人都在歧视之列。可以这样说,美国人将中国人拉入了黑名单。

围绕华人权益问题,清政府没少与美国政府费力气。清政府驻美大使磨破了嘴、跑断了腿,身板差点没累毁。但美国依然不让步。在清政府的怂恿下,一场“崇国体而伸民气”的抵制美货运动拉开大幕。

据《光绪三十一年中美工约风潮》记载,国内的抵制美货运动首先由上海商务总会发起。1905年5月,上海抵制美货正式开始。群众运动,学生总是最积极。先是美国学校的学生出现退学现象,如上海清心书院、上海中西书院。后又有学生组织集会、派发传单,以扩大影响。

据《清帝国的1905年》记载,上海率先行动后,天津等大中城市迅速跟进,并波及全国160余个城市。各地抵制美货的方法越来越激烈。

天津的美孚煤油全面滞销;

北京醉琼林华洋饭店,将所有美国烟、酒下架;

广州的美国面粉无人购买;

汉口的商人拒绝购买美国石油公司的石油。

……

美国人如何看晚清国人抵制美货运动?

广州市民抵制美货图


最热闹的还是各地集会、游行。上海商务总会举行集会,号召商人不订美国货,经营美货的老板纷纷签字支持。上海沪学会千余名学生走上街头,高唱反美歌曲《抵制万岁》。广东学生四处演讲、散发传单,并专门设立美货陈列所,要求一起抵制美货。河南学生在开封举行集会,公布抵制美货五项措施。山西学生向各高校发出倡议,禁止购买美国商品。四川学生群起响应,抵制一切美国商品。

在各地抵制美货的大潮中,还出现了一些极端事件。7月18日深夜,厦门人将美国驻厦门领事馆的国旗降下,并涂上粪便。此举引发美国强烈抗议,甚至要动用军舰相威胁。美国领事安德森要求清政府向美国鸣炮道歉,并严厉惩处责任官员与闹事者。

还有热血学生为此自杀。7月16日,上海镜学社的广东籍成员冯夏威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门前服毒自杀。他在遗书中号召国人“不要使用也不要购买美货,直到苛约无效为止。”冯夏威曾赴墨西哥做劳工,计划游历美国,在入境时遭美国官员刁难、羞辱,并禁止入境。被迫回国后,恰逢抵制美货进入高潮,冯夏威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试图唤醒国人。

风起云涌的抵制美货运动,远在大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一直在观察,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国抵制美货新闻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各种分析、评价。

《旧金山邮报》报道称,中国抵制美货导致大平洋沿岸的农作物远东出口量大幅减少,反而让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得到了市场机会。《巴里每日时报》刊发报道,称与中国的美国面粉贸易面临瘫痪,石油贸易损失了近90%。

美国媒体悲情一片,但美国商务部的数字却打了媒体的脸。据美国官方权威数字统计,1905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总额为313.8645万美元,略低于1904年的384.6803万美元的水平,但已经是1900年的两倍。尤其是出口量占到一半以上的美国棉布,1905年前十个月的出口总量则高于1904年全年,达到了4.51亿码,创下了历史新高。也就是说,中国抵制美货运动对美国的总体影响并不大。

对于这次抵制美货的性质,美国媒体给出了自己的分析。1906年2月7日,《纽约论坛报》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南方的抵制美货运动比义和团还要严重,抵制危险可能延长,不可避免地激发了无知阶层反对外人的情绪。《Omaha daily bee》报认为,抵制美货运动是倾向于恢复旧的义和团运动。

《时代与民主》报引用从中国归来的传教士Charled Fairleigh的说法,认为抵制美货主要是因为排华法案对待华人的严重歧视。同时也认为,抵制美货与义和团运动不同,更多缘于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是民族主义觉醒的一种表现。

中国的抵制美货运动也引起了部分美国工人的强烈反应,如很多美国南方的客运代理公司就抗议,要求修改排华法案,让中国劳工可以进入南方工作。但美国媒体认为可能性不大。《盐城湖论坛报》表示,只要中国的抵货运动仍然是一个简单的禁止购买美国商品行为,相信美国政府不会采取任何官方行动。《圣路易斯共和国》报道,陆军部长塔夫脱拒绝修改排华法案,他认为,这样会侮辱那些受到尊重的中国人来到美国。

美国方面同时向清政府施压,要求镇压抵制美运动。看在军舰的份上,清政府妥协,向各省发出命令,要求停止一切反美鼓动。《晚上政治家》报道,上海的官员已经同意镇压抵制运动。辽宁牛庄(营口)的官员甚至发出命令,禁止抵制美货者,违者将判处死刑。

当然,美国政府也做出了相应让步,比如总统要求加强对移民局的监管,防止移民官员对中国劳工以外的所有华人进行骚扰,不再粗暴遣返华人等。

抵制美货,到底是不是义和团?相比而言,性质还是不同的。义和团以破坏性为主,而抵制美货的行为更理智。是爱国排外,还是民族觉醒?恐怕二者兼而有之。爱国不爱国,完全看清政府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