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10大核心有人知道嗎?

國學精華


可惜大家都把《易經》曲解了!我國的《易經》只有最智慧者才能明白並且加以運用。開篇第一卦:《乾卦》

乾:元,亨,利,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實這就是在說“道”。先從《象》說,天道周行不殆,聖人君子要“不息”才~自強。這是在老子《道德經》中說的:復歸於嬰~的境界才可以體會到的!在嬰兒狀態哪裡還需要呼吸,所以說~不息!這一點,智慧差的理解不了!然後說《乾》:元,亨,利,貞!這其實在是在說~靈性細胞的生長過程!大家體會到了“道”,就明白它是天道,是“元”,找到了它,就知道它大亨四方,利益天下,貞~其實說的是,身體轉陰為陽為~貞,就是至善的境界,在“復歸於嬰”的狀態下,大家就體會到“貞”了。

第二卦:《坤卦》坤:元,亨,利牝馬之貞。《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實際上就是在說“德”,它在養育“道”這個靈性細胞,它象大地一樣,,胸懷寬廣潤化萬物,包容萬物,“道”才一天天的成長,說“厚德載物”就是載著:靈性細胞~“道”。

坤:是元始的,大亨天下,通達四方,潤化萬物,像母馬一樣餵養著“道”,一直到“道”長大到“貞”~這種至善的境界!現在大家對《易經》是不是入門了吶??


耀中Superstar


現代人對於《周易經》的皮毛都不懂,還能知道什麼《周易經》的十大核心?本來《周易經》中的八八六十四卦的復卦,有三百八十四爻,古代有一個能人以自己的思想在三百八十四爻上寫上自己的卦象卦辭,其卦象卦辭又稱之為爻辭等等!又說到了春秋時代的孔子又對這些卦象卦辭爻辭加以改進,但是現代的人則都對這些卦象卦辭爻辭加以解釋,或是照抄,對這些爻辭一點也沒有自己的思想改變改進,或是超越了古人的這些思想,都是一群依葫蘆畫瓢的人,甚至是比古人的智慧,比古人的思想還落後等等!如果現在有一個能人,或是有一群能人,能把自己的思想,能把自己的智慧,能把自己的想法,按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爻辭重新寫出來。又能解釋八卦的八個符號是如何產生的,八卦又如何成為先天卦,先天卦又如何變化成後天卦等等!如果誰有了這些高水平的能力,才能稱得上對《周易經》的正確正常的理解,否則就都是一群《周易經》知識的門外漢!


九洲靈能


沒聽過10大核心。倒不如這10個問題,瞭解清楚後心裡框架會清晰很多。易經講什麼,卦與結構精神等等,這是我文章裡總結的《學易前先看這10條,事半功倍》,希望對你有幫助

1.易經淵源與周易的區別

易學的重要如此,我們該怎樣去研究它?大家要注意,各位手邊的易經書籍,只是中國《易經》學問的一部分。這本書名《周易》,是周文王在囗裡坐牢的時候,他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我們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國的文化,都是從文王著作了這本《易經》以後,開始發展下來的。所以諸子百家之說,都淵源於這本書,都淵源於《易經》所畫的這幾個卦。

事實上還有兩種《易經》,一種叫《連山易》,一種叫《歸藏易》,加上我們手邊所持的《周易》,總稱為“三易”。《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所畫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樣的。黃帝時代的《易》為《歸藏易》。《連山易》以艮卦開始,《歸藏易》以坤卦開始,到了《周易》則以乾卦開始,這是三易的不同之處。說到這裡,我們要有一個概念,現在的人講《易經》,往往被這一本《周易》範圍住了,因為有人說《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遺失了、絕傳了。事實上還有沒有?這是一個大問題,可以說現在我們中國人所講的“江湖”中這一套東西,如醫藥、堪輿,還有道家這一方面的東西,都是《連山》、《歸藏》兩種易學的結合。

《周易》包括《經》和《傳》兩大部分,後世又以經構圖形成第三部門《圖》。

《經》分為《上經》和《下經》。《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幹、坎、艮、震、巽、離、坤、兌這八卦重疊演變而來的。每一卦由卦畫、標題、卦辭、爻辭組成。

《傳》一共七種十篇,分別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繫辭》上下篇、《說卦》、《雜卦》和《序卦》 。古人把這十篇“傳”叫做“十翼”,意思是說“傳”是附屬於“經”的羽翼,即用來解說“經”的內容的。

2.《易經》的三原則

《連山》、《歸藏》以外,《周易》的本身這門學問中,有一個原則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說《易經》包括了三個大原則:就是一、變易;二、簡易;三、不易。研究《易經》,先要了解這三大原則的道理。

(1)變易

第一,所謂變易,是《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萬物,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時間不同,環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中,非變不可,沒有不變的事物。所以學《易》先要知道“變”,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變而且能適應這個變,這就是為什麼不學易不能為將相的道理了。

(2)簡易

第二簡易,是宇宙間萬事萬物,有許多是我們的智慧知識沒有辦法瞭解的。在這裡產生了一個問題,我常常跟朋友們講,也可以說是哲學上的一個對比,天地間“有其理無其事”的現象,那是我們的經驗還不夠,科學的實驗還沒有出現,“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們的智慧不夠。換句話說,宇宙間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這樣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們的智慧不夠、經驗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經》的簡易也是最高的原則,宇宙間無論如何奧妙的事物,當我們的智慧夠了,瞭解它以後,就變成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簡單。

(3)不易

第三不易,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的,可是卻有一項永遠不變的東西存在,就是能變出來萬象的那個東西是不變的,那是永恆存在的。那個東西是什麼呢?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薩”。哲學家叫它是“本體”,科學家叫它是“功能”。管它是什麼名稱,反正有這樣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不變的,這個能變萬有、萬物、萬事的“它”是不變的。

3.易經的結構:理、象、數

懂了這三個原則以後,還有三個法則要懂得,這三個法則就是我們手邊的這部《易經》的三個內涵:理、象、數。

根據《易經》的觀點看宇宙的萬事萬物——人生也好,情緒也好,思想也好……都有它的原則和道理。以我們現代的觀念而言,理是屬於哲學的,宇宙間萬事萬物既都有它的理,也必有它的象;反過來說,宇宙間的任何一個現象,也一定有它的理,同時每個現象,又一定有它的數。譬如這個錄音帶,是錄音用的,它能錄音,其中有很多理,錄音帶的樣子、大小以及它還會放出聲音,就是它的象;這卷錄音帶,若干分鐘可以錄完,有若干長,若干寬,這就是它的數。萬事萬物都有它的理、它的象和它的數。

所以研究《易經》的學問,有些人以“理”去解釋《易經》,有些人以“象”去解釋《易經》,有些人以“數”去解釋《易經》。古代的人掐指一算,萬事皆知,那就是了解了易數的緣故。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有它的數,這是必然的過程,譬如我們舉起桌上的茶杯,左右搖擺,這就是一個象;而左右搖擺了多少度,多少秒鐘搖擺一次,就有它的數;為什麼要搖擺,就有它的理——是我為了使大家更具體瞭解《易經》理、象、數的道理所做的動作。所以《易經》每一卦、每一爻、每一點,都包含有理、象、數三種涵義在內。人處在世界上,與這個世界的關係,不停地在變,只要發生了變,便包涵了它的理、象、數。人的智慧如果懂了事物的理、象、數,就會知道這事物的變,每個現象,到了一定的數,一定會變,為什麼會變,有它的道理,完全明白了這些,就萬事通達了。理、象、數通了,就能知變、通、達,萬事前知了。

4.易經的八大卦象分別代表什麼?

象是像是相是姿態,識相等於識象。有真假,有虛實。就是標籤,就是入口。

乾(qián)乾為天卦像:上乾下乾純陽卦;乾卦陽剛,剛健,自強不息,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園,圓滿、亭通,成功、重大。但剛多易折,含欠安之像。人物表示為上級、領導、當官的,執法者,有錢而富貴者,司機等引領者。

坤(kūn)坤為地卦像:上坤下坤純陰卦;坤卦明柔,地道賢生;厚載萬物,所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有運行不息而前進無疆,有順暢之像。坤六爻皆虛,斷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靜止,測出行不走,行人不歸。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純卦;震卦重雷交疊,相與往來,震而動起出。震動,震驚鳴叫,驚惕,再三思考,好動。建功立業,聲名大振。森林,樹林。八純卦,吉順而有波折,肝旺易怒,驚恐,肝病,抽筋,傷脾胃。

巽(xùn)巽為風卦像:上巽下巽八純卦;巽卦“柔而又柔,前風往而後風復興,相隨不息,柔和如春風,隨風而順。”巽順,順從,進入而下伏。重巽申令,氣功,象如雙床雙桌相併連,作生意可獲三倍之利,頭髮稀少,草木叢生。活躍,坐不住,靜不下來,測事比和吉。肝膽疾病,坐骨神經痛,股部疼痛,風溼中風,脾胃欠佳。

坎(kǎn)坎為水卦像:重坎八純卦;坎卦為二坎相重,陽陷陰中,險陷之意,險上加險,重重險難,天險,地險。險陽失道,淵深不測,水道彎曲,人生歷程曲折坎坷。絕頂聰明,“心誠行有功”。比和卦,謀事順暢可成,但內中有波折。腎,泌尿系統疾病,血病,婦科病,視力差,心臟病。

離(lí)離為火卦像:重離八純卦;離卦離明兩重,光明絢麗,火性炎上,依附團結。離散,離開,分離。凡八純卦互為依託幫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雖比和,但內有衝突,謀事可成,卻有周折,目疾,心臟疾病,高血壓,肺虛症。

艮(gèn)艮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純卦;艮卦山外有山,山相連。不動,靜止,停止,剋制,沉穩、穩定,止其所欲,重擔。象如兩桌、兩床相連,上下鋪位,床上、桌下。測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歸。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腫瘤,瘡塊,脾胃病,腎病,結石症。

兌(duì)兌為澤卦像:上兌下兌八純卦;兌卦喜悅可見,快樂照臨人,口若懸河,善言喜說,高興,象如沼澤地,洞穴,廢穴,敗壁破宅,坑窪地,縱橫溝渠。測事如意悅心。口疾,氣管疾病,肺疾,麻臉,肝膽疾症,股疼,血光災,作手術。

《易經》八卦以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以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認為陰、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是產生萬物的根源,乾、坤兩卦則在“八卦”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5.用什麼方式學易經?

我們現在開始研究《易經》,有一個法則要把握住,這個法則就在手邊這本書上,孔子研究了《易經》以後說出來的。他這句話很妙,他說:“玩索而有得。”學《易經》最好用打麻將的方式來學它,如果把八卦刻在麻將牌上,摸起來就趣味無窮了。孔子教我們念別的書,都是要持嚴肅的態度,唯有教我們學《易》,要“玩索而有得”,要天天玩它。我年輕時讀《易經》,老師硬叫背,痛苦之至,自己後來年紀大了,慢慢摸這個東西,就發現需要玩了,最初用象棋子,畫上八卦排來排去,後來乾脆改用麻將牌。現在一直想改用電腦,可惜沒有時間去研究製作,最好能像科學館的天文儀一樣來玩,所以《易經》要“玩索而有得”。要玩什麼?玩卦。

6.易經的宗旨:平衡陰陽,扶陽抑陰。

世有天地,氣有陰陽,人有雌雄,命有生死,物有枯榮,月有圓缺,緣分有聚散。易言天地混沌時聖人做一以分天地,天地分,乃有陰陽,有晝夜。宇宙天地的存在是因為陰陽兩股氣的平衡才得以平穩運行。宇宙天地如此,人世間事物更是如此。所以易經64卦所有的結構都在平衡陰陽。陰是陽的另一面,陰較為柔軟,軟軟的事物發展蔓延一定比陽的剛硬速度快,所以要保持陰陽平衡首要是壓抑陰面房展的速度,俗話說病來如山倒就是陽轉陰幾乎是瞬間的,病去如抽絲,就是陰轉陽是漫長的。所以在修身、治國、處事、經商、家庭生活等等事務上如果想穩健必須要平衡也就是穩定和諧,想要平衡就是做到扶陽抑陰,也就是做到預防和引導。陽過了則亢,亢則燥則脆則毀。陰過了則弱則亂則亡。所以易經的每一卦都會存在變卦,陽爻有老陽少陽。陰爻有老陰少陰,老則是極致,到了極致事物就是發生變化,可能是好可能是壞。

好壞兇吉本身不可改變卻可以平衡卻可以轉換。比如相生相剋本身我們無法改變,火註定是燒燬木頭,水注定是可以澆滅火的。可是我們調整下程度和順序,可以做到陰陽平衡。比如把火放在水的下面可以沸水,比如以小火燒土燒葉做肥護木。所以我們有奇數有偶數,一二三四五為生數,一三五為奇數為陽,二四為偶數為陰。陰陽結合生出成數六七八九十。

7.易經價值觀:行正德中

易經的卦由爻(--陰爻、一陽爻)組成,一卦有六爻,由下至上,初爻 二爻 三爻 四爻 五爻 上爻。按奇陽偶陰的排法就是,初三五為陽爻為,二四六為陰爻位,如果初三五爻是陰爻,二四六是陽爻就是不正。行不正。行不正有兇。所以必須要行的正。而德中是指正確的位置有正確的爻才叫中。易經每一卦由六爻組成。下三爻叫內卦,下三爻叫外卦。內卦外卦的主爻是二和五。所以內爻的主位為陰(二為偶為陰)外卦的主位為陽。陰為六陽為九。六二九五為位正德中。所以才有了女主內男主外的觀點,才有的九五至尊的稱呼。如果內卦主位是陽爻外卦的主位是陰爻就叫失位不中。無論是行不正還是德不中都會招來兇和悔。所以易經的價值觀就是按陰陽為控制自己的行為的力度,該陽就是該大力時要大力,該陰時要小力柔軟處理。而德則取決於你的位置,每個位置都有專屬的特性。例如做法官一昧講人情寬容就是失德,鐵面無私絕不枉法就是德中。用仁慈處理軍規就是失德,用仁慈處理人與人之間的態度就是德中。

8.易經精神:事無絕對,吉凶可變,唯守善道。

易字上日下月組成,日月交替為變為流遷的意思,說明易經就是講世界變化交易的事情。易經主張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一成不變的是死水,日異月新的是生機。易經六十四卦,文王做彖詞元亨利貞斷每卦之屬性,周公做爻辭述每爻變動之徵兆有兇吉悔吝。然善易皆知道易經六十四卦卦卦有變數,沒有絕對的好卦壞卦兇卦吉卦。一切都隨著事物和時空的變遷而吉凶互換。單單一卦除外——謙卦。我們往常說的泰卦是上上卦即使是這樣三陽開泰的好卦都以城復於惶,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這樣的爻辭結尾。意思就是城頹化土,人心瓦解,泰及否來。所以緊接著即使否卦。這卦天地不交為萬事閉塞不順的卦,最後以否傾,先否後喜結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否極泰來。而六十四卦最後兩卦局勢是既濟為倒數第二卦未濟為最後一卦結束易經。所謂既濟是什麼都妥當了幾乎及要給這個世界畫上完美的句號了,卻最後一卦出現未濟卦,未濟者諸事已過又有未了之事來了,象徵著結束就是新的開始。這和藏傳佛教以死為生的中陰法的精神很像。一段舊的塵緣結束意味著新的輪迴開始,繼而週而復始,天道循環。在大道週而復始的規律下,所有事請沒有絕對的定數,所有的兇吉都在轉換。正所謂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唯有緊守向陽求善之道對待變化。

9.易經與河圖洛書 的關係

河圖和洛書,乃由天象觀察中產生的,在三代時期就成為帝王的寶貴之物。河圖和洛書構造簡明,它是中國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經學家廖平,曾將詩經,易經,內經三者反覆印證,證實了內經的理論本於易經,而易經之數理又取則於河洛。

河圖以十數合五方,五行,陰陽,天地之象。圖式以白圈為陽,為天,為奇數;黑點為陰,為地,為偶數。並以天地合五方,以陰陽合五行,所以圖式結構分佈為:

一與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與七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與八為友居東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與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與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圖乃據五星出沒時節而繪成。五星古稱五緯,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運行,以二十八宿舍為區劃,由於它的軌道距日道不遠,古人用以紀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於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見,河圖乃本五星出沒的天象而繪製,這也是五行的來源。

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正當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七月夏至後,火星見於南方,正當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熱,火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見於東方,正當春氣當令,草木萌芽生長,所謂"春到人間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見於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殺伐之氣當令,萬物老成凋謝,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見於中天,表示長夏溼土之氣當令,木火金水皆以此為中點,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時氣候變化,皆從地面上觀測出來的,土行的概念就是這樣。一六居北生水左旋而東生木,又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左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10.為何易經列為群經之首?

中醫:中醫學完全在易學的理論框架下形成的,其理論基礎點仍是易經的四條理論基點:物質觀、全息論、陰陽系統論和易變精神。

中醫學發展了“五行”理論:“五行”是古哲學的重要理論,它源於《周易》洛書、河圖,所提出。是由中醫學闡發應用到極致,成為中醫學系統論的根本理論。而《易經》對物質運動變化規律的闡發,應用的是“八卦”而不是“五行”;而中醫學對人體運動變化規律及病變的研究治療應用的是“五行”而不是“八卦”。

八卦的乾兌是金、艮坤是土、震巽是木,離為火,坎為水,正是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它是宇宙萬物最簡約的凝練的類概念。它是人們認識世界最經典的簡約認識論方法論,它宏觀的抓住了人的生理、病理及治療的生命底蘊、規律、和本質。在中醫學幾千年的醫療實踐中得到了驗證並收到了良好的醫療效果。

建築:易經文化對中國建築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上:一是選址和方位的影響;二是對結構及功能的影響;三是藝術、文化、哲學思想滲透其中,使其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項重要標誌。

根據易經原理建的著名建築:北京故宮,都江堰,上海世博會館。

軍事:師卦奠定了中國兵法思維,孫子兵法的辯證統一思維也是從易經過的養分成文。而功成八卦陣的諸葛亮更是把河圖洛書的奧妙變成兵陣笑傲沙場。

第七卦 師 坤上坎下

“師”《說文》:二千五百人為師,凡軍旅皆稱師。

“貞,丈人,吉,無咎” 軍隊必須能維護正義、公利,保護人民安全,如此則吉,反之則“有咎”。

“在師中”即“在師旅中央”,意思指君子要完全掌握、主宰軍隊。古代行軍設:前軍、左軍、右軍、後軍,中軍。中軍為主帥所在。《左傳 宣公十二年》“軍行,右轅,左追蓐(ru),前茅慮無,中權,後勁。”譯文“軍隊行進,右軍緊跟主帥車轅,左軍尋找乾草以備宿營,前軍舉旗在前防患敵人,中軍指揮全局,後軍以精兵壓陣斷後”。在此爻中“在師中”並非完全指君王在“中軍”掌控軍隊,意在權力上能主宰軍隊。

音樂:<>的陰陽配以五行,五行為:“木、火、土、金、水”。“五音”同樣也配五行,“角配木、徵配火、宮配土、商配金、羽配水。當演奏時,它們不是五行相生的順序,而是逆五行之序而傳的,順逆兩者相輔相成、錯綜變化,衍生出不同的曲牌、曲調。“易經”中的五行<>曰:“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水澗下,火炎上,木曲直,金從革,土愛稼穡。”因此五音在使用中,金音多意境簫殺;火音多意境躁動;水音多意境曲柔;木音多意境生髮;土音多意境平和。”五行表現的不同,決定了五音的起伏頓錯、意境各異。

等等多不勝舉。學易經越學會越親切,越學越簡單通透。今此撰文,不及述易經世界奧妙的萬分之一,實乃本人水平及其有限,學易經是一輩子的事,要長年累月的學和實踐,實踐後再學,才能得易經之精髓。

原文有圖,復過來圖沒了

總結不易點個贊或關注本號,長期文化領域創作者。謝謝🙏


良弓公子


易者,上為日,下是勿。日者,天也。勿者,物也。易者,天下萬物的運動變化也。故而易有三義:變易,簡易,不易。周易的十大核心:一曰天人合一,二曰天時地利人和,三曰以民為本,四曰和而不同,五曰陰陽,六曰五行,七曰數,八曰象,九曰中,十曰干支。一,周易將先天八卦之義(天然)與後天八卦之義(人事)相合,而建立卦象之義,此為天人合一。二,周易乾卦第一,坤卦第二,屯卦第三,此為天時地利人和。三,周易卦象以初爻代表民眾,此為以民為本。四,周易的暌卦卦象之義是和而不同,綜卦和反卦都是和而不同。五,陰陽者,陰陽學說也。六,五行者,五行學說也。七,數者,數學說也。八,象者,象學說也。九,中者,中學說也。十,干支者,干支學說也。


朱清國1


易,古文易字有日月組成,日代表陽,月代表陰,易經就是關於陰和陽的經典,一陰一陽之謂道,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兩種物質組成,

易經是國學源頭,自古就有不讀易不可為大醫,不讀易不可為將相之說,易經的作用為修身治國平天下。易經不僅是預測學,更是決策學。

易經有三大原則:不易,變易,簡易。五大技術理論:全息對應(天人合一)理論,陰陽理論,五行理論,八卦理論,干支理論。

三大原則和五大技術理論合起來就是八大核心。掌握精熟了天人合一、陰陽理論和五行理論就相當厲害了。


易道人家賀大宏


易經~河圖,洛書。連山,歸藏,周易。

易經本意為容易之經。

河圖為先天氣象,洛書為後天地理。

上氣下行則化物,下氣上行則成風。故天地一氣貫通爾。

連山者成於象,以象取易~意。

歸藏者形於氣,以術取易~意。

周易者全乎理,以理取易~意。

此為易經象術理,故能法相天地。

易道經不易~民生不易。

變易~變中求易。

簡易~交流簡易。

形成華夏民族人文變化之根基,故能經久不衰!羲皇立易太玄~太乙玄門,分化三教~人闡截。人者求完,闡者明理,截者取道。

人教至仁,闡教至德,截教妙術。

三教宗旨:闡明人生求完正理,以至仁至德妙術截取大道一線生機。

推演九流之術~星佔相術遁醫兵治藝。演家道為國道,銘大道於經傳。

以無上智慧示道於易,

以無上勇猛證道於理,

以發明萬化術道於流,

以四情八德治道於世。

易理術德,流於治世。

立易之初,趨吉避凶。使眾生得利實惠而生起信仰。

立教之初,修身養性。使眾生博學正理,生起信念。

立法之初,導善歸真。使眾生悔悟向善,生起正行。

大道至簡,從易而行。

伏羲全稱劈地開天太昊皇帝風祖伏羲氏。

女媧全稱創世孕生孝慈聖母福主女媧氏。

自從盤古開天地,青蓮創世孕生機。

萬物相爭只為命,因果循環不自知。

鴻鈞老祖傳道法,三清臻化渡有緣。

先入道者後成佛,得享神位自安然。

易掌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道演四生~溼,胎,卵,化。

一氣成玄,其象在天。

生死輪迴,其理在地。

天地奧妙,其數在中。

詳參變化,其法盈虛。

奪先之機,得造化功。

因勢利導,大法無為。

太乙玄門,分化三教。

傳法封神,道術九流。

明燈指引,性了無生。


三教之祖


笑話,十大核心?聞所未聞也。易經就是周文王,孔子的書,兩位先人就特別精通易經,易經的核心內容在封建社會傳了幾千年,幾百代人的傳承,最後越傳越歪,失去了原本的面貌。佛家和道家也談易,不是易經;四庫全書說易道廣大,無所不包,不是易經廣大,無所不包,世人會錯了它的意思,以訛傳訛。————易就是八卦,伏羲的八卦是:乾,坤,艮,兌,震,巽,坎,離。孔子的八卦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王羲之的八卦是:橫,豎,撇,捺,折,點,提,勾。易道彌滿,九流可入,你的八卦是什麼呢?————這也是問我自己。————信我的話,你會好慘的,孔子都有喪家之犬的境況,何況常人呢?不說了,我準備失業了,媽蛋,心煩,大家有啥工作介紹?解決溫飽問題最重要!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讀懂的。


GG537136


《易經》只有一個河心,叫河圖。河圖有十個數。

最難接近的數是中心的⑤,外圍有個囚籠⊙⊙⊙⊙⊙⊙⊙⊙⊙⊙,這十個黑點是偶數,為何⊙_⊙上下均分而不左右均勻呢?

這個問題貌似無解,其實很簡單,內環四個黑白點數,姑且記為1234,之和是10,等於框數。換言之,框數輻射,從原子核反應堆(即中心的⑤)獲取放射性元素,合成外部的外環數,姑且記為6789,這些數都有了⑤的基因組。

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的物理化學模型。


兆昌416


1太極,其小無內,其大無外。

2陰陽,事的的正反,矛盾的對立。

3三才,簡言之,天人地。

4四象,太陽太陰之類,春夏秋冬等。

5五行,金水木火土

六爻

七政

八卦

九星

十干

十二支等


桂陵侯


《易經》是講解事物變化規律的經典,以陰陽二元為基礎,從量到質辨證地闡述宇宙萬物萬事發展趨勢。若說核心,應該歸結三點,即變易、不易丶簡易,易,即變化。就是說世界的一切在不停止地變化著,但這種永不停止的變化本身是不變的,而這種變化是簡單可循的,陰盛則陽衰、陽盛則陰衰,物必有極,極則必反,永不停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