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時期為什麼會爆發七國之亂?

小伍講歷史


分封宗室亦或功臣,必然就會導致動亂,這在歷代以來,史書不絕。

周分封諸國,導致中央疆域越來越小,諸國擁兵自重。到了後期,甚至都要依靠封國來抵禦外敵。

這種情況,在王室威望尚存的時候,還能維持穩定,一旦喪失信任,那就危險了。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假傳敵情,讓諸侯覺得被戲弄了,從此他們不再聽從王室命令。東周之後,更是坐看諸侯爭霸,連周天子自己,都曾被鄭國射傷。直至後來,積貧積弱,周亡於秦之手。


西晉分封諸王,導致發生了八王之亂,宗室諸王一通亂打,直接把整個帝國的精銳折損殆盡,西晉滅亡不說,還導致了五胡亂華,中原大地一片焦土,百姓民不聊生。


朱元璋分封諸王,鎮守天下,雖然他們分封而不賜土,但是同樣擁有極大的權力。朱棣常年帶兵,於北平發動靖難,最終奪取江山。

再說回漢之七國之亂,這是同樣的道理,漢高祖劉邦認為,秦之所以滅亡得這麼快,就是因為沒有王族的輔助,所以,他毅然實行了分封制,這種分封可是實實在在的封,既擁有行政權,也擁有兵權和財權。

就是不發生七國之亂,也會發生別的叛亂,只是情況略有不同而已。

七國之亂的發生,總結起來,有三個原因。

其一,中央與地方矛盾已深。王室的叛亂,在漢文帝時期就已經有了,漢文帝登基之前,諸王與大臣們合謀誅諸呂,其中齊國意欲以齊王劉襄繼承帝位,可惜事成之後,大臣們覺得劉襄不好控制,所以選擇了偏弱一些的代王,及至代王登基,成為漢文帝,漢文帝猜忌諸國,便將之分裂為一個個小國。

如齊國,就被分裂為城陽、濟北、淄川等七國。


各國實力被削弱,諸王心生怨憤,濟北王劉興居、淮南王劉長先後謀反,事敗後一個自殺,一個死於貶謫途中。

這樣一來,中央與地方積怨更深。

其二,漢景帝劉啟殺死吳王太子。七國之亂,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吳王在主導。吳王的恨意,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吳國太子之死。

劉啟還是太子時,吳王太子劉賢入朝,陪伴在劉啟左右,有一次二人下棋,劉賢技勝一籌,且不甚恭敬,劉啟居然掄起棋盤,就把他打死了。


直到劉賢被送回吳國,吳王看著兒子冰冷的屍體,胸中怒濤慢慢開始醞釀。

吳國不僅豫章郡產銅,而且還臨海,握有廣大的資源,加上他們地盤大,轄有三郡五十三城,可以說是有錢有人。他們所缺的,只是一個機會。

其三,漢景帝藉口削奪諸王領地。削藩這個事情,明面上看是晁錯在引導,實際上就是漢景帝本人的意思,作為皇帝,他不可能看不到諸王坐大的危害,所以他決然的下手了。

於是,楚王削東海郡、膠西王削六縣。接下來,漢景帝要削吳王的會稽、豫章兩郡。

吳王坐不住了,這麼削下去,遲早有一天要削完,而他本人也對漢景帝存有恨意,於是偷偷與諸王聯絡,當然,大部分都是被朝廷欺負過的難兄難弟。如膠西王、楚王等。

這麼一來,七國聯盟已成,不過他們沒能成功,最終被周亞夫擊敗。而他們的失敗,也使中央威望得到提升,更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浮沉於史


漢景帝時七國之亂的罪魁禍首,是晁錯和漢景帝二人。罪責全在二人。

吳楚七國為何反叛?

因為漢景帝採用晁錯建議,進行削番。

漢朝採用郡縣制與分封制結合的政治體制。


漢朝之初,劉邦和呂后大肆屠殺功臣。吞併異性諸侯。然後,劉邦立白馬之盟。異性不可封為諸侯。

劉邦的兄弟和兒子皆被封為王。中央政府直轄地域約佔大漢疆域的一半。其他諸侯的疆域不到中央政府的五分之一。甚至五十分之一。

其中最富庶和強大的,是齊國:擁有九郡七十餘城。最貧弱狹小的是代國:只相當於齊國的一個郡。並且貧瘠。


漢朝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諸侯國內部。都採用郡縣制。

由於漢朝的中央政府十分強大。任何一個諸侯國。都遠遠不能與中央抗衡。這也就避免了諸侯國之間的混戰和吞併。

大漢抵抗匈奴時,各個諸侯國都必須出兵。

漢朝的政治制度實現了周王朝的分封制和秦朝郡縣制的完美結合。

但漢景帝和晁錯卻違背漢高祖遺命,今日謂之——違背憲法。公然削番,以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最終導致吳楚七國之亂。幸好周亞夫和梁王給力。幾個月就平定叛亂。

若無周亞夫和梁王。大漢可能會陷入長期的混戰。可能會一蹶不振。

總之,吳楚之亂,七國是正義方。漢景帝和晁錯是非正義的一方。天子違背憲法,濫用職權。公然削番。

分封制改進之後,就是今天的民主聯邦制。今天的美國,各州擁有較大的自治權。中央政府也沒有削番。


楊朱學派


凡事皆有因果,七國之亂爆發之原因,說來話長。

漢高帝劉邦搭建帝國大廈時,在地基上埋下了幾顆定時炸彈。漢初實施中央集權與分封諸侯的二元政治制度,楚漢戰爭後,劉邦積極剷除異姓諸侯王,七個異姓諸侯王,被消滅了六個,只剩下長沙王吳芮。吳氏長沙國在傳五代後,因為第五代國君無後,最後被撤除。

劉邦不信任異姓諸侯王,同時認為同姓諸侯王在拱衛中央政權上,可以作為一支重要的力量,便在剷除異姓諸侯的同時,又大力分封同姓諸侯王。然而,天下並沒有由此太平。集地方軍、政、財於一身的地方諸侯,反而成為中央政府的一大威脅。同姓又如何呢?在權力面前,尚且可以父子反目、兄弟成仇,這樣一種以血緣為紐帶的中央與地方諸侯的關係,實際的根基是很脆弱的。

在這些地方諸侯中,吳國最為富饒,這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吳王劉濞是漢高帝劉邦的侄兒,年輕時體格剽壯。在二十歲那年(公元前196年),英布起兵叛反,他便以騎兵軍官的身份,追隨劉邦討伐英布。劉濞作戰勇猛,得到皇帝的賞識,戰後劉邦封他為吳王,封國計有三郡五十三城。

吳國的豫章郡有銅山,當時漢帝國的貨幣政策並不嚴厲,劉濞便收羅了許多亡命之徒,私自鑄錢。同時,吳國地處東南沿海,劉濞又煮海水生產鹽。在古代鹽乃是暴利的商品,因此吳國的財富很快便積累起來,成為最富裕的封國。

漢文帝時,發生了一件慘劇,令劉濞對中央政府產生敵對心理。

劉濞的兒子,也就是吳國太子進京朝見,陪皇太子劉啟喝酒、玩遊戲。這時,兩人還都是小孩子,玩著玩著就鬧起來了。皇太子劉啟一怒之下,拿起遊戲用的檯盤,往吳太子的腦袋扔過去。這一扔,扔出人命了,吳太子當場被砸死。

吳太子的屍體被送回吳國,劉濞怒道:“天下同姓本為一家人,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好了,何必送回吳國。”又把吳太子的屍體送回長安。劉濞是對漢文帝抗議:你兒子打死我兒子了,你看著辦吧。漢文帝一看,沒話說了,自己的兒子打死人,理虧了,可是也不能殺人償命,把皇太子也殺了吧。

皇帝沒有吭聲,劉濞大怒,索性從此稱病,躲在吳國,不再上京城朝見。漢文帝心裡明白,劉濞身體沒有病,可是有心病,這種怨恨的心結,不容易解開,所以網開一面,不僅沒將劉濞治罪,還派人送給他坐幾與柺杖,並交待說,他年紀大,路途遙遠,就不必來朝見了。

漢文帝頗有權謀,當時吳國富甲東南,坐擁地利,軍事力量頗強,而且劉濞本人也是個出色的將領,萬一逼急了,說不定他還真會造反,倒不如示之皇恩浩蕩,讓他沒有造反的理由。只要等劉濞去世,兩家的恩怨,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煙消雲散了。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分封的諸侯國不僅沒有成為中央政權的拱衛者,反而成了皇帝的一塊心病。

對於地方諸侯與中央政權之間的矛盾,當時的一些政治觀察家已經看出苗頭,其中最有名的有兩人:賈誼與晁錯。

賈誼是漢代著名的政論家與文學家,他曾上《治安策》,強調“欲天下之治,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其著眼點,就是把大諸侯國分割成數個小諸侯國,以弱其力,這樣中央政府才能牢牢控制住這些封國。

與賈誼相比,晁錯更是鋒芒畢露。晁錯為人峭直刻深,他是太子家令,由於博學多才,能言善辯,深得太子劉啟的信任,被稱為“智囊”。他曾向多次上書漢文帝,涉及的內容廣泛,也包括削諸侯的主張。

公元前164年,漢文帝終於邁出削藩的重大一步,將齊國分割為齊、濟北、菑川、膠東、膠西、濟南六個小諸侯國;淮南國分割為淮南、衡山、廬江三個小國。但是對於吳國,漢文帝採取謹慎的態度。他的想法,大概是想等到吳王劉濞去世後,再名正言順地分割吳國。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劉濞還沒死,漢文帝先死了。

公元前155年,太子劉啟繼承皇位,是為漢景帝。漢景帝所器重的晁錯被提拔為御史大夫,如今位高權重,更深得皇帝的信任,晁錯不遺餘力地鼓吹削藩論。他的說法是“天子不尊,宗廟不安”。

漢景帝不如父親文帝有深謀遠慮,且對吳國確有畏懼之心。他是殺死吳王劉濞親生兒子的罪魁元兇,雖然現在事過二十年了,可是吳王對他的怨恨心理,從沒有消除。在齊國被分割為六個小諸侯後,吳國成為最大的諸侯國,地位舉足輕重。晁錯估摸到漢景帝與吳王之間的矛盾不可調解,便大肆鼓吹吳王必反,他對漢景帝說:“吳王因為太子事件,稱病不朝,開礦山鑄錢,煮海水為鹽,收羅天下亡命之徒,陰謀作亂。他遲早要反的,削地也是反,不削地也是反;削地,他反得快,禍小;不削地,他反得遲,禍大。”

吳王是否真有謀反的想法,這個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如果漢景帝能夠像漢文帝那樣,寬容一點,示以恩惠,估計吳王是很難反的。吳王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耐心地等到他去世,吳國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可是在晁錯的慫恿下,漢景帝迫不急待地大力削藩了。

吳王劉濞被揪出歷史問題:在文帝時假裝生病不朝。漢景帝開始在清算曆史問題,削去其國豫章、會稽兩郡。這個決定,能不把劉濞逼反嗎?吳國總共就三個郡,削去兩個,而且這兩個郡,一個是產銅,一個是產鹽。現在朝廷突然要翻歷史老賬,把吳國地盤削掉三分之二,讓它成為一個又小又窮的小國。要說歷史老賬,劉濞跟漢景帝也有一筆老賬,殺子之仇要怎麼算,你是皇帝,我得罪不得,我蝸居在東南,不問朝廷事,可是這樣還不行,朝廷還要苦苦相逼,老子也有是有臉有面的人,斯可忍,孰不可忍呢?

被削地的還不僅是吳國,楚國被削一個郡,趙國被削一個郡,膠西國被削六個縣城。打擊面太大了,中央政府與地方諸侯的矛盾急劇擴大了。

激憤之中的吳王劉濞再也吞不下這口怨氣了,不反不行了。光憑吳國要跟中央政府對抗,那力量是不夠的。劉濞率先聯絡膠西王,告誡他說:“諸侯紛紛被削地,按理說,諸侯並無大罪,恐怕這背後不是隻削地這麼簡單了。”明確說明,朝廷的意圖乃是要剷除地方諸侯。

膠西國是漢文帝分割齊國的產物。當年齊國被一分為六,在這六個諸侯王中,膠西王最為驍勇,而且他喜歡帶兵打仗,其餘五個小諸侯都畏懼他,他實際上是諸齊的領袖。膠西王也是削藩政策的受害者,他被削減六城,所以劉濞派人前來遊說,他很爽快地答應,與吳國一同起兵,對抗中央政府。

由於膠西王在諸齊地盤中的影響力,他很快就聯絡齊、濟北、菑川、膠東、濟南五個小諸侯,密謀共同發難。不過,有兩個小諸侯最終沒有加入反叛的行列。一個是齊國,齊王經過反覆考慮後,最後決定退出叛亂集團;另一個是濟北國,其國王被大臣所劫持,無法出兵。所以諸齊六國,最後參加叛亂的是膠西、菑川、膠東、濟南四國。

另外兩個參加叛亂的諸侯是楚國與趙國。這兩個諸侯國,也都是削藩政策的受害者,楚國被削東海郡、趙國被削河間郡。這樣,楚、趙、吳,加上諸齊中的四個諸侯,總計七個國家發動叛亂,因而史稱“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與漢景帝、晁錯的削藩政策是緊密相關的。這七個國家中,有四個國家是直接被削去土地,另外三個國家與膠西國同屬於“諸齊”系統。除此之外的其他諸侯國,由於沒有被削地,並沒有響應叛軍。由此可見,七國之亂與漢景帝政策的不當有著必然的關係。


君山話史


七國之亂又稱吳楚之亂,起因是漢景帝繼位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地封建藩國與中央政府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在很多方面都出現了諸侯國與中央政府爭利的情況。嚴重危害了中央政府的統治,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御史大夫晁錯向漢景帝提出削藩。

這項政策嚴重損害了各地諸侯王的利益,本來就想造反的諸侯王們就藉著這個風起兵反抗了,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這次叛亂,名義上針對的是晁錯,但是真正的目的是推翻中央政府的統治。其實,這個隱患在劉邦時期就埋下了,當年劉邦使用手段把那些個異姓王都除掉了,又與大臣殺白馬盟誓,非劉姓不得為王,把他的兒子、兄弟、子侄輩分封到各地拱衛大漢帝國,其實在他那個時期,劉姓子弟確實為國家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劉邦沒想到,古往今來,親兄弟以及父子都可以相殘,更何況這些遠支的宗親那,後來這些諸侯國越來越放肆,他們在封國內基本就是皇帝,可以擁有軍隊、徵收賦稅以及鑄造錢幣的權力,尤其以吳王劉濞為甚,由於當年自己的兒子被當時身為皇太子的漢景帝砸死,劉濞這個樑子就算和漢景帝結下了。所以後來劉濞第一個起了反叛也就在情理之中。歸根結底,七國之亂之所以會爆發,根本原因就是這些個分封的藩國,嚴重威脅到了中央的統治,朝廷想削藩,同時諸侯國也想造反,兩種因素加在一起,戰爭自然而然的就爆發了。戰爭初期,七國聯軍勢如破竹,一直打到梁國的都城,由於漢景帝的弟弟梁王劉武的堅守,同時大將周亞夫居中調度,七國之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地方割據勢力不再是中央政府的主要威脅,此後漢朝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匈奴問題上,漢武帝繼位後,掀開了歷史嶄新的一頁。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


大飛哥愛歷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七國之亂又稱吳楚之亂,這場內戰的爆發根源在西漢立國之初就已埋下。

劉邦立國之初施行封建與郡國並行的制度,後期又殺白馬為盟~非劉氏為王者,天下共誅之。本意是分封劉姓諸王藉以屏藩中央。認為造就了清一色的劉氏藩國漢王朝就從此穩如泰山了。

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劉邦死後四十年七國之亂爆發了。

漢文帝時的太中大夫賈誼看到了漢帝國體制上的憂患,他上書言事,即後世著名的《治安策》。他言到:天下之勢方病大瘇,一脛之大幾如腰,一指之大幾如股。可見當時的諸侯做大已有了尾大不掉之勢。

賈誼提出了加強中央集權,節制地方封國權力的對策。具體的辦法就是推恩分封諸王子弟,增加諸侯的數量,分化削弱他們的勢力。也就是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後來劉徹搞推恩令也就是落實了此項國策。但景帝時的御史大夫晁錯性子太急,想將這個歷史遺留問題用強勢的手段一下子搞定。搞出了一個削藩策,說:削欲反,不削亦反,早削反禍小,晚削反禍大。劉啟亦有同感,支持晁錯發起了聲勢頗大的削藩運動。

當時的漢帝國還有十七個劉姓藩國,以吳國為最大,吳王劉濞坐擁三郡五十三城的地盤(包含今天江東、安徽、浙江的一部份)。地方富庶,有銅山可鑄錢,海水可煮鹽,是天下第一藩國。劉濞位尊年長但他和當今天子卻有大仇。漢文帝時吳國太子來朝覲和當時的太子劉啟博戲,因言語不和劉啟拿起博器擊死了吳太子,從此劉濞再不入朝,劉啟即位後雙方的關係更是微妙,晁錯削藩直接激發了雙方的矛盾,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劉濞聯合楚王劉戊

、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菑川王劉賢等七王以清君側,討伐晁錯為名起兵叛亂。一時間半個國土變色,景帝慌忙殺了晁錯,想息事寧人,但吳楚並不買帳繼續進兵,景帝啟用周亞夫為太尉率大軍討伐吳楚聯軍,用竇嬰為大將軍屯兵滎陽已為後盾。三個月的時間就平息了叛亂,亂平,漢中央大力削減藩國的勢力,沒收了他們的土地,改為中央直屬的郡縣,下轄的官署亦併入中央體系,從此諸侯已徒具形勢,再無資本對抗中央。

西漢中央政府與地方諸侯國之間圍繞著集權與分治的利益搏奕是七國之亂爆發的癥結所在。


賀灝



漢景帝因吳楚叛逆作如此詔書,其辭曰:

朕當年忝為太子之時,與吳國王太子下棋,那荊吳之人歷來剽悍,輕重不分,讓朕十分難堪,一氣之下提了棋盤甩過去,不料砸在堂弟頭上,蹬了幾下腳就死了。皇叔吳王因此不朝貢長達三十餘年。心中己是有隙了。先皇以宗親故,賜杖不朝,歲時 存問。

朕繼位後,賴祖宗福祉,天下承平日久,四海晏然太平。然社稷日見傾危,各藩國日益驕恣,不遵典憲。不奉職守,不盡諸侯本份。時時與朝廷抗衡。朕寢食難安,不知計之所出。幸有賢才為朝廷分憂,出謀獻策,力主弱枝強幹,固本去末,尊朝廷卑諸侯。實在是強國良策。

昔者,高皇帝 為江山社稷故,分封齊,楚,吳三堂叔輩為侯王,佔去天下一半土地,餘下是朝廷郡縣,功臣食邑,公主湯沐地。如此一來,朝廷地少兵少民少,一旦國家有急,諸侯或來或不來,坐看國家危難而不伸手相助。自建朝至今,藩國日益強盛,驕奢淫逸,擁兵自重,輕慢朝廷,頗有不臣之心。故有近臣晁錯,為社稷江山之故,時時進諫諸侯強大必有後患,應適當抑制,而又莫過於鋤強削割。朕以為甚好,詔按諸侯不法者。於是有削趙國河間郡,楚國東海郡,吳國會稽郡等。諸侯因此震恐。

悖逆吳王濞,白首舉事,狼子野心,串通趙,楚,齊等七國名為"清君側",實則聚兵逞威,引兵西向。朕為家國江山,忍痛詐斬晁錯以塞叛迕之口,並以此詔令七國罷兵。而七國不聽。叛逆大兵聚於梁國之野,抗拒朝廷,荼毒百姓,敗壞朝綱,辱及祖宗。

故此詔書,凡為將者,多殺為功。討逆必盡,又留後患。不奉詔者與叛逆同罪。欽此


劉一千五


藩國,將一個國家整體分割成一個個的小邦國,雖然名義上他們推崇著一個皇上,卻可能而懷鬼胎,而呆在龍椅上的皇帝更是忌憚這分割的小邦國,生怕某天他們揹著自己忽然來一個群起而反之,自己不就成了甕中之鱉了,所以,但凡有點野心的皇帝都想壓制住這些威脅自己統治的勢力,將勢力扼殺在搖籃裡。我們不妨來說這樣一個時期,可以封王分封制與征服部門的郡縣制並行的時代--西漢。西漢統治下多封王,封王掌握兵權,雖然皇帝用禮儀規定登等級,也耐不住封王仗著兵力挑釁自己啊。所以,我們就來看看漢景帝時期為何會突然發生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

其實"七國之亂"導火索晁錯並不是第一位向皇帝提出削藩的那位,要說削藩這件事,最早還是出在漢文帝時期,由賈誼提出,要說這賈誼很有先見之明,不過最後還是被貶職到了那時的荒地長沙,長沙什麼地方?那時的長沙可不像現在,是皇帝為了把不想看見的人去驅趕出朝廷的地方。在被貶到長沙後,賈誼仍然執著的向漢文帝上書,希望國家能夠取締諸侯國在本封地內的製造紙幣的權力。無奈,漢文帝好像放棄了賈誼和他的意見一樣,都沒有采納。削藩事宜在漢文帝時期便被提出,早有人發現諸侯國獨大會威脅中央。

賈誼

後來,又有一位提出了削藩,這位便是"七國之亂"中的炮灰--晁錯。漢景帝二年,晁錯上《削藩策》,直言現在諸侯國勢力強大,縱容他們會威脅中央的統治,並且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現在削藩他們必反,不削藩將來必反。現在削弱他們,還可以壓制住,如果推遲到以後,便是讓他們養精蓄銳,對於我們是天大的禍患。"晁錯這一句算是明說,如果你想保住自己的皇位,就立馬削藩。之所以晁錯有這個底氣,其實他知道劉邦曾預言過"漢後五十年必有反",劉邦和晁錯口中的第一個叛王便是吳王劉濞。

晁錯提出削藩

反,什麼人敢反?性格張揚、野心勃勃的人,單靠這些還不夠,再加上精銳的部隊裝備,充分的權力等這些就給足了一個人謀反的理由,劉濞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劉濞與漢王室有糾葛,漢景帝做太子的時候,曾用棋盤砸死了吳王的長子,這算是血仇了。劉濞痛失愛子,怎麼會甘願屈膝敵人之下,所以後來乾脆以年邁告老不去長安朝拜天子。一方面,整個人都遠離了皇帝,你有什麼理由壓制我?然後,他乾脆佔據富饒的吳楚,養兵、建設經濟、囤糧食等關於戰事物資準備的事一件也沒落下,勢頭足了,只差一個反的時機了。其實那時候,天下人都認為這個老頭肯定要反的。

漢景帝

漢景帝終於覺醒了,這位長輩可能是諸侯裡對自己最具有威脅的一方,果然各地諸侯聯合起來打著清君側的口號意圖謀反,迫於壓力,他斬殺了晁錯。接下來,漢景帝也是邊周旋邊抵抗。果然,在劉濞一頓慷慨激昂的演講下,共有七路諸侯人馬響起了兵器碰撞的聲音,發動了"七國之亂"。中央壓制地方,究竟拿什麼最有效,深刻的等級觀念?不,這可能淪落為隱藏諸侯國養精蓄銳的皮囊,也可能是反抗的先發旗幟。乘天子禮儀便體現出來。漢景帝耗費數年平定了七王之亂,之後漢武帝頒佈法令讓諸侯各王分配上一級土地,徹底絕了諸侯反叛的勢力根基。

我們再來反觀賈誼、晁錯提出的藩國威脅論,事實證明,他們沒有錯,藩國若是勢力積攢起來了,便是自行將王國劃分出來,自立為王,所以平定"七國之亂"這場暴風雨來得猛烈卻著急,完全是因為先前僅是隻言片語的提及卻沒有采取行動造成的。


瓦當歷史


主要是漢景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減地方藩鎮實力的舉措,這一舉措觸動了各地方藩王的利益,主要是軍事經濟等管轄權,所以才爆發了七王之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