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紅院長:降壓很簡單,經常搓搓耳

高血壓是現代人最易患上的疾病,與高血脂、高血糖並稱為“三高”,是非常影響生活質量的慢性常見病。而引發高血壓的誘因非常多,中醫一般認為是由於身體出現陰陽兩虛或痰濁中阻所致。從預防跟治療的角度來講,降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要儘量阻止高血壓對心、腦、腎器官所產生的損害。平時吃藥治療只是一方面,有些時候通過簡單的小動作也可以達到降壓的療效。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個位於耳朵上的位置,耳背溝。而通過觀測耳背溝有無出現色素沉著或隆起,若增生隆起及局部出現明顯的色素變化,沉著加深時,即可診斷為高血壓。所以說這個位置對於高血壓病症的判斷跟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

李鐵紅院長:降壓很簡單,經常搓搓耳

位置及按揉方法:

一、位置:耳背溝又名降壓溝,Y形溝。位於對耳輪溝和對耳輪上、下腳溝處,即對耳輪上、下腳及對耳輪主幹在耳背面呈“丫”字形凹溝部,上1/3至中1/3段為降壓點,下1/3為升壓點,左右同樣。

李鐵紅院長:降壓很簡單,經常搓搓耳

二、主治:高血壓,皮膚瘙癢症,頭痛眼花;有平肝熄風,舒經活絡,祛風止痛等功效。

三、按揉方法:(以雙手食指的指腹按摩)

1、從上而下按摩降壓溝5-10分鐘,每分鐘按摩約60-90次;

2、捻耳輪部5-10分鐘,頻率為每分鐘約60-90次,重點捻耳尖位置;

3、左右耳可以同時進行按摩。如是輕型高血壓患者,每天早晚兩次按壓即可,如是中型或重型患者應適當增加按壓次數。

李鐵紅:北京陽光萬物中醫研究院院長,北京中仁中醫醫院特需專家,北京首大耳鼻喉醫學研究院特邀專家、國家“一帶一路“孔子學院受邀中醫學講師。如想進一步瞭解,可關注微信,李鐵紅院長,或加微信LTH130111278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