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持假文凭应聘成功,但又有实际能力,用人单位知道真相后该怎么办?

总桶4


好就用,不好就开掉!

资本市场没你们想得这么迂腐,干的好能赚钱,为什么不用,我们是商业化社会,不是弄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一切目标为了赚钱,你说在国企搞些这种无聊的东西可以!

不要总是以形对形,总是有些傻逼纠结这些无聊的问题,中国的商业化社会,都是关系社会,家族文化,有没有文凭你们这些傻逼说了不算,人家有钱自己说让谁上就谁上,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没有所谓的废材,只有来自正统社会的偏见,对于异见的打压,都没有错,谁占主动,谁就是对的!

请那些玻璃心啊,不要傻逼的认为,有多了不起,人家把你们当傻逼,你还在哪里意淫,无聊的玩意!


大叔是汉子


题目中已告知,这个人有实际能力,持假文凭应聘成功。看了几个回答,都在说企业可能会怎么办!动辄辞退,这不是最好的做法。

说一个之前的亲身经历吧!以前任职的公司(私企)技术部录用了一个技术工程师(年龄过五十),入职时是管理部主管介绍过来的,也是他直接面试的,提交给公司相关证件的复印件(那时没有学信网认证一说),后来管理部主管离开公司。换了新的主管,对以前没有学信网认证的证件又通过其他渠道查询了一下,发现那名工程师的本科学历专业是函授的,但他买了本作假的统招本科学历。发现后新主管直接向老板汇报此事,老板要新主管与工程师所在部门负责人沟通处理。接下来的事才是重点,技术部对全部工程师搞了一个各部门参与的能力评估,打分的。那名工程师的分数是第三名,技术部主管就把此事向老板汇报,以此情况力保此人。老板特批留下!那名工程师从头到尾也没介入知道这件事。技术部主管后来跟我说,过了五十的人,对工作比年轻人更用心也没野心!

企业用诚信来约束员工,本没问题,如果合理的人性化一下,是不是更能收获更多员工的诚心。在当今的社会,文凭是敲门砖,但也只成为了求职的敲门砖,多少人有了文凭少了文化,人与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持假文凭的人缺少了大学课堂里学习的机会,但想要拥有和大家一样的求职平台,如果他有能力又有何不可!不是为假文凭撑腰,假文凭的出现恰恰是大家对文凭过度的拔高。

抛砖引玉,一家之言!做个有思想的自媒体人。


机械从业人


我说个事实 鄙人姐姐正好某大企业管人事 上月刚发生了一样的事 某高管学历造假 结果是继续聘用 工资减500 不痛不痒以示警告

为什么呢 老板们都清楚什么才是人才 学历只是个敲门砖 更是是一个证明你接受知识的能力 没谁会较真的问你大学学的到底怎样 能大学毕业已经证明了你起码在知识接受能力上达到了标准 那么已经上了那么久的班 你能证明你不弱于大学毕业的甚至能做的更好 除非老板脑子抽了 否则也就是口头警告下罚个钱了事 再不济也是临时调换下岗位避一避口风再调回来

但是记住 上学无用论那是有钱子弟或自己做生意 再或者一辈子打低级工的说的 能上大学还是尽量上 学历不是让你工作的时候发挥你的专业知识 而是证明你读的有那么多书 你学习东西的能力比别人强 你的知识储备比别人强 你的后劲比别人强!! 起码说 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是揣着很多证跳来跳去的


醉酒当歌再来瓶


看到这个题目,我第一想起的就是被誉为打工皇帝的唐骏。唐骏的学历被方舟子指出有造假的嫌疑,并发出多条微博来打假唐骏。后来唐骏不得不出来澄清,学位是真的,只是没那么好而已。侧面回应了学历造假的事实。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唐骏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曾经辅佐过三大首富比尔盖茨,陈天桥,陈发树,打工净赚10亿元,创造了日薪50万元的记录。从一个小程序员到成为微软中国总裁,只用了8年的时间。就是这么一个这么厉害的人,却因为学历造假从神坛上跌落。

看看唐骏被指出学历造假后所带来的影响,随着学历造假的风波愈演愈烈,其曾经就职过的微软,盛大,新华等多家公司也受到了牵连。其中盛大的招股说明书中提到的唐骏学历更是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他的母校也迅速被大家所认知,被网友翻出一大批博士毕业生名单国内多家国企和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也赫然在列,随后掀起了一大批学历更正风波。


学历造假门事件使得唐骏多了一个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污点,如果没有造假门事件,唐骏现在仍是叱咤商界的打工皇帝,赤手可热的职业经理人。很可惜,学历造假让他从风光走向了落寞。虽然后面重新来过,但是再也不是那个打工皇帝唐骏了。

唐骏尚且如此,不知道普通人又是各种光景。一个人最重要的首先是诚信,丧失了诚信的光环,即使你有再大的能力,别人也不会再看你一眼。没有诚信,哪来的立足之本?


大三老学长


如果有人持假文凭应聘成功,但又有实际能力,用人单位知道真相有两种做法。

一,外资企业或者合资企业会直接取消录用

一般外国人作为管理层会非常重视假文凭这种事。因为这是严重不诚信的做法。不诚信意味着该员工不具备基础的职业素养,因而也不会被企业信任。举个真实的例子,我的一个同事通过了荷兰航空的面试。就在大家以为她会顺利被录取的时候,突然被通知她被取消了入职资格。因为她学历造假被查出了。我们在震惊的同时,也体会了一把外国企业文化。

二,私营企业会忽略不计

首先,私营企业对文凭造假这种事不会重视到诚信做人这个层面。

其次,有个在外国字典上的中国泊来语--“guanxi”,这个比较重要。

最后,私企最注重的不是企业文化,而是企业效益。他们追求的不是企业的传承,而是企业利益最大化。所以一个持假文凭的人如果工作做的好,完全可以对此事忽略不计。甚至有些企业领导为了提拔一些没文凭的人,还会动用企业资金去资助这些人去快速取得文凭。至于文凭被不被承认,完全企业说了算。


春红落尽


这是对现在唯学历任用的讽刺,实际上我更希望这种事情多一点发生。

用人单位动不动就得本科学历,更牛逼的学校是只收985,把那些有真实才学的人拒之门外,真是可惜。

可以理解用人单位的这种招聘方式,因为这样可以降低筛选成本,不然阿猫阿狗都得面试一番,那得需要多大的成本啊。

可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一定要意识到这样的一个现实,那就是现在的社会是多样化的,能者也经常出现在民间。

我自己也是国内某个985毕业的,我大一的时候就有过创业行为,当时我就压根看不上周边的人,觉得这些大学生就是一群无能之辈,我以后要是自己毕业办公司,能不用就决不用他们。

在大学期间,也曾到其他的大学进行游学考查,发现各个学校都是差不多的模样,太多的人混吃等死模样,然后到了该毕业的时候就大批的考研,或者糊弄的找一些工作。

这些大学生,你们面试官不了解,可能是脱离大学比较久了吧,我们这些从大学出来没几年的人记忆还犹新,有几把刷子大家看得到。

因此,如果在我面前,一个是拿着高学历却不一定有能力的面试者,和一个有假学历的确有能力的面试者,我铁定会选择后者。

对于我的企业而言,选择一个没有能力给企业创造利润的人是我在承担风险。

当然,造假学历这种事情本身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下不容取的,因此年轻人的行为也有一定的问题,造假学历这事不仅是不诚实,而且是违法的。

但就情理而言,现在社会过于看中学历,也不能说全是他的错,如果说这个社会真的可以还原到那个唯能力是用的理想年代,你说他还会去费尽心思造假吗?


白诗诗


请问这其实你已经回答了这一个问题,都说他有实际能力,这个实际能力相信不是他自己说的是用人单位去肯定他的。既然用人单位去肯定他,那么用人单位就得看是怎么样的用人单位。


如果这是一个追求利润的企业,特别是民企,我相信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但如果是一些服务性的,事业性的,带有公益性的机构,你文凭造假涉嫌你的诚信,等于你在当初应聘的时候挤占了别人的机会。肯定是要被辞退掉,这一个是毋庸置疑的。

这一个最典型的就是唐骏,唐骏很有能力帮助陈天桥做盛大游戏,帮助陈树发做新华都,但是方舟子爆出他的文凭是野鸡大学的,换句话就是说他涉嫌了造假,但这一切都并不影响唐骏,唐骏现在至今活跃在主流媒体上面,因为他真的是有能力。


所以能力是一回事,规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就看这个用人单位是重视规则,还是重视能力,不能说的太多,说太多了,估计通不过了。


知常容


真正做的事但是假文凭假国企做法开除因为真的不缺人!

其他公司大多不管!他们要的是你实际工作能力并不是那个垃圾文凭,多一个本科少一个本科人对企业没有太大影响。和别的公司合作别人不会看你每一个人什么学历,只会根据你这个公司过往合作对象判断你是否能承担某些项目。而有些企业文化就是,告密者给辞退因为这样不利于公司运行极有可能衍生派系。

另一种做法是人事或者领导亲自出马跟这个人谈话,告诉他情况是这样需要他降低薪资通常1k-1.5k,如果不同意那就自己辞职,如果不辞职那只能交由劳动部门处理。

最后一种也是最人性一种极多公司这样做,利用公司公告面向所有人方式直接婉转说出,公司要发展要提高公司形象,要求普及大专生,由于公司早期发展要求大量招聘人才所以文凭把关做的不好,同时响应劳动部要求更新本公司人员学历情况,排查社会比较关注的文凭造假等问题,所以请XX XXX XXX XXX 部门于XX日前最迟XX日带相关证明到人事处登记,如正在报考或者正在读的人员请出具相关证明给人事登记。部门人事完成统计后,一经发现文凭信息不达标或文凭造假同时没有向人事登记的,轻则辞退重则交由公安机会处理。


取栉三世梳青丝仌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对于用人单位来讲还是比较棘手的。因为这个人应聘成功说明用人单位在招聘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工作失误,没有做好应聘者的学历验证工作。另外由于应聘成功后,这个人在实际的工作中,又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贸然开除对于工作的衔接和顺利进行也会造成影响。那么到底如何办呢?

亡羊补牢 杜绝漏洞

首先发生了这样的问题,就说明用人单位在招聘工作当中是存在一些漏洞的。虽然此次招聘的人有实际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可以发挥到应有的作用。但是这个事情也是给招聘工作提了个醒,需要把好进人的关。务必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做到应聘人员的简历核实,文凭核实等。避免招聘到不符合单位要求的人员来,影响到单位的发展和人员安排,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灵活处理 从公司(单位)利益出发

假文聘应聘成功在不同的用人单位处理肯定是不同的。比如说在一些国企背景的企业单位,假文聘应聘成功,拿着和他假文聘对应的薪资,尽管有一定的实际能力。也是对那些具有真实文聘的人员或没有同等文聘的员工都是不公平的。所以应该知会其本人,降格使用或劝其离职。以免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在民企或者私企类的用人单位呢,就灵活很多了。因为私企和民企更注重的实际的工作能力。虽然在招聘工作中,有一定的文凭标准要求,但是更注重的是实际的工作能力。而不是某些单位要求的面子工程(比如有的单位要求本科大学生比率要占多少,研究生要占多少等等)。当然不管怎么讲,持假文凭来应聘的行为都不能坐视不理,特别是其在财务,营销等相对重要的部门。要审核其工作,因为持假文聘的行为有可能涉及到个人诚信的问题。

持假文凭应聘固然不对 但问题的根源却在社会

市场经济化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社会上的思维却没有及时的转变。反映在招聘市场上也是。比如银行招收一个柜台工作人员,要求是本科毕业生。最后应聘成功的也许是个博士生。因为博士生更容易应聘成功。但是实际需要的工作能力呢?其实一个大专生都可以应对。当然了,这样的做法也有他们的道理,他们认为我们现在储备了这样的人才,以后随着业务的升级,具备良好的学历的人更容易学习和适应。几乎在招聘市场中,都有着不同的学历文凭要求,有很多人有实际能力却没有文凭的人根本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所以就催生和壮大了假文凭市场。其实在真正的实际工作中,能力的需求应该大于文凭的需求的。学历文凭是一个指标,但不应该是门槛,这样一方面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无法找到对应的工作,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有文凭但是实际工作能力不够的人员回来于公司实际上帮助并不大。


jacky23342


我认为,文凭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社会上有一些才华横溢的人,因为诸多原因而没有获得文凭。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经过自学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一项专业技能。用人单位招人,应不唯文凭而唯才能。社会上,有一些博士的文凭都是花钱买的,或者凭借关系得来的,有些人的实际研究能力都不如一个大学生。

如果有人持假文凭应聘又有实际能力,用人单位知道真相该怎么办?

如果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聘用后,单位发现其应聘时所提供伪造的毕业证书或者冒用他人的,单位一般会辞退该名工作人员。十几年前,新疆一所大学发现学校有一名任教20多年的副教授入职时所持两张文凭纯属假冒,学校给予该教师行政记大过并撤销其高校教师任职资格,撤销其副教授任职资格。

如果公司职工被聘用后,单位发现其应聘时提供伪造的毕业证书或者冒用他人的,双方所签订劳动合同依法认定为无效,单位可以辞退该名员工并支付相应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如果该职工确实有出众的工作能力,单位确实需要该职工,单位可以与该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补充协议。

您认为我回答得到有道理,请给我点个赞,欢迎互动评论。我是律师,愿意回答法律及其它社会问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