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怎麼背?應該背哪些內容?

獨戀花散盡685


題主直接問“《易經》怎麼背?”,而沒有問有沒有必要背,看來題主對背《易經》是有興趣、有願望的。這是應該肯定的。要學習研究《易經》,如果有時間,有決心,有毅力,那麼,背誦《易經》,那是再好不過的學習方法了。

雖然背誦不是學習《易經》的必須的途徑,但是,如果能背誦《易經》,對學習會帶來極大的便利,對《易經》的理解,也會發生一個飛躍式的提升。

有背誦《易經》願望的人不少,但往往知難而退,或者半途而廢。問題往往在於《易經》難於理解,從一般解釋去看,往往也不相聯屬,一般人的背誦能力都是和理解能力相聯繫的,理解都是困難重重,何談背誦呢?

其實,背《易經》和理解《易經》可以相輔相成,背《易經》可以在具備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去背,邊背邊理解,或者先背後理解,都是有效和正常的學習方法。

如果不想背,或者沒有能力和條件背誦,我認為也不影響學習。不主張把背誦作為學習《易經》的必須途徑,那樣會增加學習《易經》的心理障礙。學習和背誦,都應當是愉悅的過程,如果因為背不下來而痛苦,或者在背誦《易經》的過程中一點也不快樂,那就沒有必要去嘗試了。

此外,由於《易經》的特殊性,背誦《易經》,除了記憶能力特別強的人,或者練就了死記硬背的功夫的人,一般人背誦,都要藉助於特殊的記憶方法。

通常我們指的《易經》是指流傳至今的通行本《周易》。它包括《易經古經》和解釋《易經古經》的《易傳》。有必要背誦的主要是《易經古經》部分,和重要的《易傳》段落、句子,還有幾個基本的易圖

《易經古經》由卦象和卦辭、爻辭組成。記憶的順序建議是:

八經卦。有卦象歌可以記誦。

六十四卦卦象和卦名、卦序。卦名、卦象,利用京房的八宮卦序表,對記憶有幫助。某一卦是怎麼組成的,三個字就解決問題,如“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遁,天地否,”等等,看著表記,效果很好。但這個八宮卦序不必要記。如果將來想了解六爻佔法,要裝卦,可以記住流傳的“尋宮認世歌訣”去用,裝多了,某卦在某宮,是幾世卦,大部分也能記熟。這個卦序也是馬王堆帛書易經》,但對解釋卦爻辭,意義不大。

應當記住的卦序,是《序卦傳》的卦序。

卦序可以記憶朱熹編寫的卦序歌。這個卦序,看看《序卦傳,可以瞭解到這麼排序的根據。這個卦序有一定規律,即非覆即變。理解這個規律能幫助記憶。

六十四卦的卦爻辭。卦爻辭是易經記憶最難的部分。但是也有竅門。掌握和運用一些記憶方法,會讓記憶過程比較容易和有趣。但對於卦爻辭,最有效的方法,是宮殿記憶法,歷史上就做羅馬記憶法。本質上就是空間形象聯想記憶法。用這個方法的好處是,卦爻辭都是有固定結構的,首列卦辭,次列爻辭,爻辭都是填寫在六爻之中的,這些六爻呢,各有特性,每一卦都可以排列成有秩序的圖形次序,這自然形成了記憶的結構。

另外,卦爻辭其實是很形象的,十分便於轉化成你自己喜歡和便於記憶的形象。

還有,卦爻辭一般都不長,而且十分精煉,便於聯想成簡單的圖象,反倒比一般文章段落更好記憶,也容易保持更長的時間。這些想象出來的記憶圖像,包括動態的、靜態的、豐富多彩的、趣味刺激的,往往對進一步理解卦爻辭還會有所啟發,用這個辦法,那些生硬冷僻不想聯繫的詞語,一下就生動起來,而且意趣盎然。以後研讀有關注解的時候,會覺得非常便於互相聯繫、舉一反三。

為便於記卦爻辭,可以在記憶的時候對照看看白話譯文,先對今天的專家關於卦爻辭的理解有個大概的瞭解,可以提供對卦象卦辭的初步形象,能有助於記憶。


《易傳》部分。最好能先背《大象傳》。《大象

傳》給出了每個卦裡,上卦和下卦的八經卦名或者象徵意義,形象、簡潔,

郎朗上口,很容易記住卦名。如“天行健”,“地勢坤”,“雲雷屯”,“山水蒙”,“雲上乎天,需”,“天與水違行,訟”,等等。《大象傳》的思想性也很強,緊跟在卦名卦意後面的,就是格言一樣精煉的卦象卦意的解釋、引申,著名的格言,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就是出自《大象傳》。其次是《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中關於卦的意義的內容。再次是《繫辭傳》和《文言傳》中關於周易性質、有關卦意的內容。

幾個基本易圖和易數知識。要記的主要是河圖,也就是後天八卦圖,還有先天八卦圖,洛書等。這些圖很直觀,比較好記。其它易圖對於理解《易經》意義不大,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選擇。

背《易經》之前,應當先學習過《周易》的基本知識,通讀過《繫辭傳》等各個《易傳》部分,大概已經瞭解瞭解釋卦象和卦意的基本方法,這些解釋原則和方法在易學裡叫做“條例”,有了這些知識,再去記憶,會增強理解能力和目的性、選擇性。

背《易經》最好拿上大字本的注音《易經》,包括《易傳》。這樣一種排版、編寫較好的本子,注音較準確,文本清爽,便於翻讀經文本身,也便於整體記憶。

背誦的過程可以是一個邊記邊學的過程。《易經》基本知識,提供了豐富的幫助記憶的素材,對記憶是很有必要的。一上來就背卦爻辭,肯定不是好辦法。背誦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自然是需要一定的知識準備。並且,背記不會是一次性解決問題,記憶和遺忘,總是相對存在的。忘記了沒關係,過一些時間,回頭複習複習,就能喚回記憶。


熱帶雨林的午後


《易經》這麼背,易經所有文獻都這麼記載:就是“易”是群經之首。那我們這麼背比較好呢?

第一我們先把八卦背出來,那八個卦呢?

乾三連,坤六斷,(上下)

震仰盂,艮覆碗,(左右)

離中虛,坎中滿,(左右)

兌上缺,巽下斷. (左右)

先記住這八個卦然後按照口訣背

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

鹹恆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 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

這樣還不理解?我找個圖給大家看一下



好比乾卦,乾三連放前面後面就是七個卦這樣組合記住名字就可以啦,是不是很方面記憶?

背周易名字是第一的,第二就是爻辭,每天背一個卦或者一個爻辭,最快一年就可以背出來啦。


命理師小生


背六十四卦,首先背八乾三連,坤六段,震昂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段,這是八卦卦型的記法。乾為天,天風姤天山逼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 坎為水,水澤節水雷屯水火既濟澤火革雷火豐地火明夷地水師。。艮為山,山火賁山澤損火澤暌天澤履風澤中孚風山漸。震為雷,雪地豫雷風恆雷水解澤風大過澤雷隨。。坤為地,地天泰地澤臨地雷覆雷天大壯澤天工人水天需水地比。巽為風,風天小畜風火家人風雷益天雷無妄大雷噬嗑山雷頤山風蠱。離為火,火山旅火火風鼎火水未濟山水蒙風水渙天水訟火天火同人。兌為澤,澤水困澤地萃澤山鹹水山蹇地山謙雷山小過雷澤歸妹。六十四卦必須背熟,從頭到尾,從尾到頭必須記熟。六十甲子必需記熟裝卦這是基本的東西。二十四節氣,天地陰陽。


郭二仁


《易經》背什麼?







AUTUYT


這個題目展開來討論,其實就是說:學習《《易》、《易經》的從何開始的問題。

我學習易學從06年六十歲退休始,初衷就是帶著自己一生中的許多困惑,自己心中糾結不已,又想去尋找答案來《易》學中尋找答案的。其中不帶有任何謀財的非分之想。

因為曾從事過科技情報研究工作。開始學習時,就用這種研究式的方法,每到新華書店,都會搜索🔍一定的、我個人認為有價值的相關書目。選來選去,最後把學習精力集中到三本書上。一本是《曾仕強解讀易經》,另外一本是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巜伏義易與中華文明之根》成書作者田園、齊巨。再一本就是宋.朱熹撰,廖名春點校的《周易本義。

實踐證明,易、巜易經》對於開發人的大腦智慧非常重要。人的一生中,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都是在不斷變化中更新的,除大腦功能之外,各個器官在正常情況下都會週期性的進行細胞更新。唯有腦細胞需要自己努力去接觸新的知識和事物,一旦腦細胞出現呆滯問題,就說明腦細胞功能開始減退甚至出現逐個減少或死亡。尤其對於上年紀的人來說尤為重要。

回到上述三本書來。巜周易本義》這本書的內容,作為當時(清代)私塾先生的教科書,由懂易學的先生擔任老師指導學生學習比較適合。其中章節只需帶領學生學習背誦,在此基礎上進行一步講推演。這實際上就是從一種學習的方法。把這種方法教給學生,由學生自己發揮充分的想象力。在學習中會出現很多令人驚歎的個性化答案。

曾仕強的易說與田園的巜易解人生》這兩本書。共同特點是採用的文體是大眾式的,深入淺出的語言,很適合大眾講壇上宣講易學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揭開了易學的神秘面紗。兩本書都聯繫易經與人生,與社會發展,與其它各類學科,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兩本書的不同側重之處在於:增仕強先生的易說從巜周易》內容講述,事實上用"一畫開天"講述了易的產生過程。

田園講易從先天八卦方圓圖無字天書始,講述易學歷史沿革:這個歷史沿革用八個卦象推演,分別依序為:重巽易、重坎易、重艮易、重坤易、重乾易、重兌易、重離易、重震易。這個排列順序的重要意義,我認為實際上就是從宇宙的誕生開始,易的八卦個卦象在都不斷的依次出現,一直到今天的重巽易時代。其中重點描述了伏羲易時代為重坎易末期。之前為重巽、描述的是伏羲之前的人類文明時代。並且重點指出伏義先天八卦的創立的易是易學的鼻祖!

在當代直到現在,一直有人,甚至是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一直存在著對易學的各種懷疑。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說,在歐洲中世紀一直堅持不懈的堅持地心說,1400年之後才承認了日心說為科學理論,隨著日心說的盛行,之後又開始新的科學發現打破了哥白尼的日心說。舉出這個例子是想說什麼呢?

科學本身就是從發現開始,發明家按照自身的聰明才智,運用歸納與推演的基本原則進行"自園其說"。一經實踐(實驗)證明即成為科學理論。在這一種理論指導下進行科學研究,會有新技術新創造發明。

科學本身就是從肯定、否定之否定規律一直在向前發展著。

量子糾纏的科學發現,使科學家對"神學"開始了興趣。DNA人類基因密碼的發現,發現學者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源頭: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頂禮膜拜!驚歎為什麼基因六十四個基因和六十四卦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因此,我對於什麼是科學這個概念,從學易開始到現在,在世界觀方法論上有了新的認識,對什麼是科學?我的回答就是:信,但是絕對不能到迷信的地步!因為一旦人的思維方式一直處於迷信的階段,自己就會走向反面,進入死衚衕!

打個不很適但的比方:學習和從事任何一種學科,入門易,出門難,正如學習書法和藝術,當你入門的時候,感覺嚐到甜頭的時候,有些時候會沾沾自喜。而當你想方設法地要登堂入室、獲得正果,去拿頭頂上的什麼什麼光環的的時候,那就證明你已經開始走向了反面。為什麼"老駕"非常害怕死?因為他嚐到了甜頭之後又經歷了各種生死的考驗!

我從生活中得到了有益的啟示:藝無止境!何況是學習任何一種科學!科學永遠向前發展!人的思維方式唯有努力的接觸生活實際,思想行為方式一定要和民眾保持天然聯繫。才能生生不息。


Sj51586581987


學易經,首先得愛好,有興趣才能深入。有句話

天才來自愛好。

我個人感受,就是產生興趣,好奇,孜孜不倦的反

復看,研究,背誦。用筆劃,記錄。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先天八卦,後天八卦,河圖洛書

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八宮卦符號,爻詞變化,初爻至六爻單解,卦意,變通,總之,多讀,反覆看,自然就看懂了。


周易張娟



諸子百家經典,只有兩部部著作可以背誦:《詩經》和《楚辭》。

其他著作都不能用來背。而是用來理解的。如果誰背《易經》等諸子經典。誰就是白痴。

鄙人從2004年起,研讀諸子百家十餘載。對法家的研究最為精深。其中,讀了九遍《韓非子》。做了詳盡的讀書筆記。寫了三萬字的《韓非子》札記。我依然無法背誦《韓非子》。一篇也不能背誦。

孔子修訂的儒家教科書《詩經》。有詩歌三百餘篇。我也只能背誦十餘篇。

當然,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可以背誦諸子經典。孔子修訂的《尚書》原有120餘篇。全部毀於焚書坑儒後。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依靠記憶。背誦出《尚書》28篇。其中有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的法治思想。伏生對華夏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即便是焚書坑儒。醫書、占卜、種植的不再禁燬之列。也沒必要背誦《易經》。


楊朱學派


先把8卦牢牢記住,腦子裡要有先天8卦圖,及卦的畫法,

按照64卦序背,先背上經卦30卦,然後背下經卦34卦。

兩卦一行,都畫出來,標註好,你就會發現這兩卦的關係,這樣你就著重記前面這個卦,後面那個很自然就推出來了,反覆的看,反覆的推,很快就都記住了。當出現卦名的時候,卦象也就有了



可以把64卦編成詩歌,這樣簡單好記。比如,乾宮:垢遁否觀剝晉有;坎宮:節屯既革豐夷師;艮宮:賁大損睽履孚漸;震宮:豫解恆升井過隨。


君易堂


如何學好《易經》《易經》是中華文明的活源頭,是經典中的經典,是一本樸素的哲學占卜百科全書,對《易經》註解的名人大家古今多之又多,說明她是一本經典海洋,內涵豐富多變,審視角度不一,包羅萬象。如何學好《易經》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首先要知道你學習《易經》是目的是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只是愛好,擴充自己的知識的視角,網上及買一本註解的書看一下就好,沒有必要花太多時間去了解她,因為你一旦愛上她,一生不能釋懷。如果你想研究接近她,瞭解她最真實的一面,走進她的內心,那你真的要立下持之以恆的決心,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我們先感受一下古人研易的心境,便知其中的緣由“雙雙瓦雀行書案, 點點楊花入硯池。 閒坐小窗讀《周易》, 不知春去幾多時”。《易經》怎麼背,怎麼學?,其實知道了她的易理就容易入手,容易學起來。易經為什麼叫《易經》?其一,說明它眾多經書中最容易學的經典大作,容易學才為《易經》,否則就稱為《難經》,容易學但是要有方法,不知道方法真的是《難經》了。其二,講的是就是陰陽之學,天地經緯之學。“易經”兩字中的“易”是整本書的書眼,最直觀的象,如何學如何背?,“易”字明白了,《易經》真的是入門了。打開《易經》裡面主要看到的是六十四卦,卦為掛也,掛起來才能看得見,最初文明是沒有文字,只有圖畫,最直觀了,形象生動。“易”字為日+月,天上的太陽、月亮,天上最直觀的天體事物,不用講,指了便知,最簡單最直觀的天上的象。日為太陽為白天生機的使者,月為月亮為黑夜中光明的天使,日為陽為男為雄,月為陰為女為雌,”陽”在爻象上用“——”長線表示,”陰”在爻象上用”- -”兩個短線表示,陽為積極的向上的,陰為消極的退縮的,學習六十四卦中爻詞,知道陰陽便知道事物吉凶等含義了。“易”為陰陽的詮釋,是生命的體象,有了陰陽,有了男女雌雄,才能去談《易經》,才可以辯證,才可以擴大視野的角度,孤陰不生 獨陽不長,所以“易”字是《易經》的初衷及靈魂,以後看問題一定要用陰陽一分為兩的視角、思想去看問題想問題。“易”字除了讓我們看到了太陽月亮,最本初的陰陽天體事物,我們再深挖下去,你會發現,“日”在上,“月”在下,這講的是《易經》中的“位”,這一點非常最重要,所謂天地定位,不明白“位置”,六十四中的爻詞就不容易理解了,如乾卦中初爻為“潛龍勿用”,為什麼這樣寫,其中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用六個爻構成,這是她的結構模式,初爻為最基礎為根本為最低層的位置,上爻為最高為上層最遠的位置,所以初爻如剛才出生的嬰兒,只能吸收營養,多聽多學多觀察,慢慢成長不能有所作為,所以“潛龍勿用”,通過爻位的位置便知爻詞之意,給人一啟發,往往最基本的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明白了易理,才能學好《易經》,才能有興趣地學,理解為上,死記硬背為下,才能有益啟發你我。由於時間篇幅有限,只能破磚引玉,有機會再與大家交流分享易經的心得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